登陆注册
23677100000001

第1章 正义立身(1)

一、跟周恩来学立志

宋代著名的儒学大师朱熹说过:"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的确,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大海中不知航向的船一样,只会东突西撞,而不知该向哪一个方向,哪一处去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志向是人的终生目标。一个人只有确立了终生的奋斗目标,才能把有限资源和力量集中于一个方向,使之发挥最大功能,产生最大效益,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小的方面说,只有有了终生目标,才能依此制定某一时期乃至某时某地的具体目标,这样才能不做或少做无益于实现具体目标的无用功,从而提高行动效率。这就是说,有了目标,才会有较高的效率。同时,"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所以不仅立志是人生的第一大要务,而且应该像周恩来那样"立大志"、"志当存高远"。

1910年秋天,年仅13岁的周恩来由于投奔伯父而转入奉天东关模范小学。开学没有多长时间,一位兼教修身课的姓魏的校长在讲授"立命"一节时,问同学们:"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礼读书",有的回答"光耀门楣",也有的说"为了家父而读书"……

最后,这位魏校长叫到周恩来,同学们不由得将目光投向这个插班的新伙伴,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站起来,用洪亮而坚定的南方口音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位魏校长听了不由得一怔,他教书这么多年了,还从来未遇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他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然而他并没有听错。13岁的周恩来有这样的表白,也不是偶然的。

周恩来的故乡在淮安,这里城东街有一座关天培祠堂,是少年周恩来常去的地方。关天培生于淮安,曾任广东水师提督,在鸦片战争中因英勇抗击入侵的英军而血战虎门炮台,但终因寡不敌众与四百将士一起壮烈殉国,人们在血泊中找到了他的一条腿,送返淮安安葬。家乡人民为了纪念自己的民族英雄,修建了这座庙宇,在庙宇里悬挂着一副林则徐亲笔写下的挽联:"六载固金汤,问何时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双忠共坎土禀,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少时的周恩来每当徘徊此地,凝视着关天培的塑像和这副如泣如诉的挽联,心中就不禁波澜起伏,他敬仰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期冀着以后也能像关天培一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10年春天,周恩来随三堂伯周贻谦,离开淮安,远去辽东。在沈阳火车站下火车后,伯父曾指着东至陆军医院、南到公园花墙,北达七马路的一大片繁华地区,对他说:

"没事不要到这里来玩!"

"为什么?"周恩来疑惑地问。

"这里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没处评理。"

"那又为什么呢?"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

当时的周恩来心里又是疑惑,又觉不可思议。"中华不振……"伯父的话长久地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后来心里很是好奇的周恩来,便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闯进租界地。目睹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在中国巡警局的门前,正向一个中国巡警哭诉亲属被洋人车轧死了,中国巡警不敢处罚洋人,却把受害人的家属训斥了一通。虽然围观的中国人深感不平,但是敢怒而不敢言,只有劝慰死难者家属去找慈善救济会……

周恩来这才体会到"中华不振"那句话的分量。从此,他暗暗地立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在南开学校读书期间,周恩来像在东关小学一样胸怀大志、品格高尚和勤勉好学,这一时期,他曾写过一篇作文《尚志论》,充分表明了他已有了自己较为深刻的独特认识和见解。他认为,青年人不仅要立大志,还要立正确之志、高尚之志,这种志向不应从个人私利出发,而应当从大局出发。

在《尚志论》中,他写道:"凡同一人类,无论为何种事业,当其动作之始,必筹划其全局,预计其将来,抱无穷之希望。然后按此希望之路径以前进,则其结果不致与此希望相径诞,希望者尚志是也。""然则志固尚已,而弊亦随之生焉,彼志在金钱者,其终年恒乐为富家翁;志在得官者,百计赞营不以为耻,此志插之害也。故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万私于个人矣。"

1917年,周恩来以优异成绩,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面对中国内忧外患的局势,他决定东渡日本,寻找祖国富强之路。

8月,周恩来曾从天津去沈阳,探望了自己的伯父伯母。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两位老人,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8月30日,他在母校奋笔疾书,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赠言:"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简短几语,铿锵有力,生动地表达了周恩来宏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临行前夕,他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七言绝句,拜别自己的祖国: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诗的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了年轻的周恩来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也表达了他希望打破旧社会的桎梏,创造出一个光辉灿烂的新世界的迫切心情。而周恩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振兴所建立的不朽功业正是由于这种远大志向而促成的。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内在动力、精神支柱、前进的方向和力量的源泉。确定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也就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决定着他的前途和未来如何。正如周恩来自己所说:"理想是需要的,它可以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周恩来少小就胸怀大志,在《尚志论》中他明确写道:"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那么具体当立何志呢?他在日记中进一步作了论述:"盖现在的人,总要有个志向,平常的人不过是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所以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且为同学赠言:"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时。"周恩来早年志向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大",二是把个人志向与祖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在这样一个起点上,他能够使自己的志向升华到"立在共产主义",并且使自己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所以立大志,并且把个人向与祖国人民相联系是周恩来成为一代巨人的逻辑起点。

二、跟周恩来学仁爱

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就是说,仁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性之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秉持的德性。儒家伦理要求我们人人都应具有仁爱的品德。而从功利方面来说,我们也应该做到这一点,墨子再清楚不过地阐明了其中的原因:"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仁爱是周恩来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性之一——并且这是他的本性,不是出于功利而为之。他的其他许多优良品质如设身处世地为他人着想、宽以待人和热爱人民等都由此生发的。正因为仁爱是他本性中固有的品质,使他不自觉地就流露出来,并且自然地去关心爱护别人,所以才使他获得了广泛的尊敬和友谊,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35年1月中旬,一个雨后的拂晓,红军部队行军到贵州省桐梓县松坎镇。忽然,从路旁树林里传来了呻吟声。周恩来立即停下来,向树林里走去,原来是个负了重伤的红军战士,浑身污泥,躺在树下。

周恩来蹲下去,摸摸他的头,叫警卫拿出仅有的一杯热水,亲自慢慢地喂他喝,周恩来又轻轻地抚摩着他的伤处,问他疼不疼,能不能走。那伤员坚强地说:"能走。"可怎么也站不起来,周恩来急忙按住他,说:"你伤势过重,怎么还能走呢?"

他挽着伤员,回头叫道:"把担架抬来!"担架来了。周恩来把伤员扶到总部给自己准备的担架上,又把一床毛毯盖在伤员身上。

1947年,中国解放军在陕北与国民党胡宗南部队激战。飞机不断轰炸,炮声隆隆,伤员陆续从前线抬下来。毛泽东指示机关工作人员组织临时救护站,给伤员裹伤换药,烧水煮饭,周恩来亲自检查督促救护工作的进展情况。他站在村口大路边,关切地注视着每副担架上的伤员,不停地走向前去安慰伤员。

他看见副担架停在村口,急忙走过去,轻声问伤员:"同志,你伤着哪儿啦?"

"唉,大腿打坏了。"伤员说。

"疼得厉害吧?"周恩来疼爱地说:"不要难过,到了医院,过几天就会好的。"他焦急地催促着抬担架的老乡,说:"请你赶快把他抬走吧!"

那老乡叹了口气,指着躺在树下的一位农民说:"这担架是我们俩抬的,他突然病了,剩下我一个人。村里的人都支援前线去了。一时找不到人抬……"

周恩来一听,马上叫警卫员扶那位生病的老乡去医务所。

他自己走到留下来的老乡面前,说:"来,咱们俩抬吧!快抬到前面的村里去,别耽误了时间!"

那老乡见周恩来消瘦的面容,有点犹豫。周恩来催促老乡,一同抬起了担架。

由于飞机把道路炸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很不好走。周恩来怕伤员再受痛苦,尽力地把担架端平,额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淌。

担架上那位受伤的战士,眼望着这位新来的抬担架的人,感到有些面熟,但不知他是谁。后来机枪连的战士们赶了上来,争抢着抬担架,换下周恩来。周恩来和那位伤员分手时,又亲切地对伤员说:"同志,好好养伤,不要着急。再见!"

受伤的战士,望着那慈祥的面容,看着周恩来远去的身影,急切地问抬他的战士:"刚才抬担架的那位首长是谁?"

战士说是我们政委。"不,你骗人,他像是周副主席。"战士笑笑,没有说话。那时候,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央其他领导人都用了化名,要保密。到了村里,当那位受伤的战士听说是周副主席,激动得从担架上坐了起来,抱住战士呜呜地哭起来:"哎呀,真是周副主席啊!请你们回去给我捎句话,就说我永远忘不了他。我养好了伤,马上回前线。"

周恩来对于同志,无论职位高低,他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战争年代,他在行军途中给警卫员挑脚上磨起的水泡;在和平时期,他给在雷雨中站岗值勤的战士送雨衣;在战争年代,他曾亲自为生病的普通战士连夜请医抓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也曾为革命功臣、知识分子问病求医。而这些都是他真情的流露,是其仁爱之心的自然表现。

周恩来的仁爱不仅表现在对待自己的同志、亲人和朋友上,而且也表现在对待国外素不相识的人上,他甚至在面对不仁爱的行为时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1956年他访问巴基斯坦时,东道主安排参观一家刀片工厂。他看见一个瘦弱不堪的童工,目不转睛地用10个指头像机器一样地不停操作。周恩来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愤然对厂长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孩子?怎么能将人当机器使,这是不把人当人嘛!"他越说越激动,脸都涨红了,厂长不敢再介绍了,连声称是,还用盘子盛着一大包刀片作为礼物送给周恩来,表示敬意。周恩来径直走到那个童工身边,将刀片转送给他,慈爱地对他说:"这是送给你的,祝你一切都好!"周恩来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此印象极深,他认为再没有什么事比这件事更能表明周恩来的人性美了,周恩来忍不住发怒的反应也闪烁着魅力的光辉,而这种光辉就是"仁爱"的体现。

一两千年来,仁爱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感情状态之中,融入中华民族社会文化心理结构,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仁爱是我国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被称为"中国固有的精神"。周恩来与众不同的是,他比一般人更自觉地行"仁",用"仁",成"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应该说,周恩来在这方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足资仿效的范例。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简单的智慧书

    世界上最简单的智慧书

    很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而费尽心思,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真理往往乘法明了,也许一群蚂蚁,就诠释了生命和团结的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包含了自信和善良的力量。也许一抹云彩,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美好。《世界上最简单的智慧书(经典珍藏版)》辑录的小故事均经过精挑细选,内容经典耐读,笔法清新隽永,滴水藏海,小中见大,还原了本来简单的人生真谛和深刻道理,让读者拨开心灵的迷雾,直入心灵,获得人生智慧。每则故事后附有文字精辟的智慧小语,启人心智,发人深省
  •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

    温文尔雅的文明礼节内容包括:接电话的文明;与父母和谐相处;与爷爷奶奶和谐相处;尊重、关爱老年人;微笑面对他人;维护环境讲文明;文明是一种习惯;文明故事;文明礼貌创奇迹;记得别人生日;发言应讲礼貌;演讲过程的礼仪要求;教室里的文明;拜访的礼节;行为举止要文明等内容。
  • 学会向生活妥协

    学会向生活妥协

    人生路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时候,我们需要适当地妥协一下,向生活弯一下腰。也许有人会说:“妥协还不简单,遇事让一下不就得了?”其实不然,妥协并不是简单地向别人低头、单纯地让步或轻意地放弃,它是一种有分寸的后退,一种适度的弯曲。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一味地让步。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退让,愚蠢的妥协,则会因为付出的代价过高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说,妥协是一种让的艺术,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正是现代人成功必备素质。
  •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哈佛大学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不论何种行业的企业,对员工和主管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远远高于对其他能力的要求。松下幸之助也曾说:“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这番话道出了工作的真谛。无论人生还是工作,都是一个不断碰到各种问题、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不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不论他的工作是简单还是复杂,问题总是避免不了的。而设法去解决问题,才是工作的核心内容。
  •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对于弗氏理论及《梦的解析》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精彩分析自曝隐私的真实梦例组成了这本《人人都能梦的解析》。这本书即可以作为弗洛伊德和《梦的解析》的导读书,也可让你对自己和自己的梦境有深入而真正的认识。
热门推荐
  • 芷凡逾夜

    芷凡逾夜

    一段远古时期上神之间的爱恨情仇,交织纠缠。她是幼年颠簸流离的少女,因为一个信念踏上改变她一生的修仙之旅。一步步解开身世之谜,最后却是百万年前故事的重演。她本无心天下,可天下却不容于她,她本平淡一生不顾尘世,可世人却硬要她毁灭----她渐渐经历情,爱,怨,恨,仇。最终,是走向巅峰还是走向毁灭?佛曰:人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则人不动,不动则不痛!
  • 神灵天纪

    神灵天纪

    浩瀚宇宙,大千世界,神灵大陆。一个少年,成神记!命运不该绝,神兽成群,全身神器,低调!邪之前世,银发情缘,唯爱她!何时见?太古神纪、战天灵纪、元鸿天纪,开启全新。神灵天纪!
  • 斗天仙道

    斗天仙道

    天地不仁,休怪我无情!斗天!斗地!斗人!斗尽一切!
  • 放牛娃的天空

    放牛娃的天空

    牛娃生活在贫困的大山里,生活虽然贫苦,却依然充满理想。本书描写一些童年的故事。
  • 人间界之执秦

    人间界之执秦

    天下若分黑白我执黑定成龙乱世割据群雄我执秦决输赢
  • 有关征服的正确方式

    有关征服的正确方式

    我们的世界,大陆和海洋都呈现出本应如此的形状。一切文明,历史与政治建立在如此的世界之上,我们只能应对。我们的宇宙,物质由分子、原子乃至夸克构成。一切世界,银河建立在如此的规则之上,我们只能接受。但是如果改变了呢?如果大陆被我扭曲成如同柔软的绳索,如同蜷曲的蛇,如同一个标准的英文字母“s”?如果物质的构成被我分离成种种元素,精神的物质的,好像一部正常的奇幻小说?但是这个世界的真相还没有被认识,魔法等等光怪陆离的奇迹还没有被发掘,大家平平常常的进入了平平常常的中世纪。我们要进入的是在这平常,远古的时代行将结束时的世界。这是有关征服与被征服的第一个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碧血瞳:帝妃倾城

    碧血瞳:帝妃倾城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前世,她被人渣刺杀。今生她是再不想和一些男人有接触。可是她只是在森林里随便走了走都能被魔帝大人捡回去当宝…是她的魅力太大了吗?面对这位无耻的魔帝大人,她表示很无奈。“你究竟喜欢我哪儿,我改还不行吗。”魔帝大人可怜兮兮的眨眨眼睛,“小颜儿,是你偷了我的心,所以你要对我负责!”回到家族之后,长老们嫌弃自己是个废柴。她轻轻一笑,吹响手中的玉笛:“你们要不要,和我的灵兽玩玩?还有,谁告诉你们,本小姐是废柴的?”
  • 我的世界之星辰

    我的世界之星辰

    我的世界之星辰,这是本人新作,请大家多多围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