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原始的餐巾在我国古代就有,战国时成书的《周礼》中,就已记载了周朝设专人管理用毛巾覆盖食物的古制。这种用以覆盖食物的毛巾,堪称最早的餐巾。
到了清代,皇帝用餐时使用的称为“怀挂”的餐巾,则十分别致,它用明黄(皇帝御用的颜色)绸缎绣制而成,绣工精细,花纹别致,上面的吉祥图案华丽夺目。餐巾的一角还有扣襻,便于就餐时套在衣扣上。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餐巾,显得非常华贵,而且使用方便。
030餐叉的由来
人们吃西餐时必然会使用餐叉,可是,餐叉的历史并非人人皆知。
餐叉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开始成为厨房的主要工具。罗马帝国衰落后,这种餐具被人们抛弃。后来,餐叉在拜占庭时期得到了广泛使用。几个世纪后,这种用具被拜占庭的一位公主带到威尼斯,从此在欧洲流传开来。在1379年的法国,查理五世的宫廷用具里首次出现了餐叉。
15世纪,意大利人普遍使用餐叉。保守的英国人对这一现象作出了如下解释:意大利人之所以使用餐叉,是因为他们的手不干净。
17世纪以前的英国,如果有人使用餐叉,会遭到众人的讥笑。男士使用时被称为“女人气的男子”;女士使用时则被评价为“好出风头”。直到17世纪以后的欧洲,人们才普遍使用餐叉。后来,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餐叉又传到其他大陆,甚至成为西方文明的标志。
031镜子的由来
镜子由来已久。据传说,女娲补天时收集到一种黑曜石,经打磨而制成石镜。从这个传说可以知道,原始人使用的是石镜,从石镜到第二代的金属镜,共经历了3000多年。
最早的磨光青铜镜或铜镜,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2900年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的印度文明。
2002年北京延庆发掘出13座汉代墓葬,墓中有很多铜镜,镜上刻有“位至三公”的铭文。说明2000年前的汉代已有金属镜子。
古时候,金属镜子除铜镜外,还有用银子制造的银镜和用钢制造的钢镜。古希腊人还发明了体积非常小的盒式镜子,其形状与现代的小粉盒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古罗马人则创造了手镜和壁镜。
根据罗马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苦林尼的描述,玻璃镜是腓尼基的西顿城人发明的。可是中世纪前期与中期,流行于欧洲各地的镜子是用打磨的金属制成的,而不是用玻璃制成的。
到了13世纪,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玻璃镜又被重新发明,并且很快风靡整个欧洲。法国王后玛丽·德·梅迪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国王送了一面小小的玻璃镜给她作为贺礼,价值高达15万法郎。
当时,只有威尼斯会制造玻璃镜,制造厂设在木兰诺孤岛。法国为了获得制镜的秘密,暗中绑架了几个镜子技师。1666年,法国的诺曼底出现了一家镜子工厂,自此,玻璃镜制造技术开始外传。大约在晚清时候,玻璃镜开始传入我国。
032扫帚和掸子的由来
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源于我国。
在4000年前的夏朝,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原来鸡毛可以除尘呀!于是他抓来几只野鸡拔下鸡毛,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因为鸡毛太软,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到了现代,美国总统富兰克林为了发展农业提倡种高粱,于是,高粱的种植遍及美国。有一天,哈得里的一个老农夫需要一把扫帚,便砍些高梁秆,用绳子扎了一把扫帚,既耐用又好用。于是大家争先效仿,开始用高粱扫帚,从而使美国出现了高粱扫帚制造业。
时至今日,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这种用高粱秆做的扫帚。
033伞的由来
伞是由中国人首创的。据传说,黄帝在涿鹿与蚩尤交战,受到盛开的鲜花的启发,做成了一种华盖,呈倒扣之状。这种伞非常特别,而且很大,为帝王、贵族和高官所专用,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身份和地位。司马迁在《史记》中,还描写过舜帝用两柄伞逃生的故事。
最早人们称伞为“华盖”。《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指的就是伞。《史记·五帝本纪》记有与伞同类的雨具。可见伞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唐朝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为伞定名。
从结构上看,伞的组成部分是伞骨和伞面。伞骨一般取材于竹、木、金属,而伞面的面料和功能则有相当大的变化。最早的伞面可能只是树叶和羽毛,后来则出现了用兽皮、丝绸、油纸、布、化纤、尼龙和塑料等材料做成的伞面。
中国的北魏时期,一种既能挡雨又能遮阳的伞问世,被大众所接受。
古时的伞,是达官显贵的装饰品和士大夫权势的标志。帝王将相出巡时,长柄扇、万民伞左簇右拥,他们乘坐的车舆上张着伞,表示“荫庇百姓”。至于老百姓,则只能用普通的伞来挡雨。
官位、职务不同,“罗伞”的大小、颜色也因此存在着严格的区分。这一惯例一直传到明朝。纸伞是汉朝以后出现的,唐朝时传入日本,16世纪才传入欧洲。
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老焱若教授设计出折叠伞,并与北京一家机械加工厂——中孚工厂达成协议,由该厂承制并销售。折叠伞因携带方便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没过多久,便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
英国的第一把雨伞也来自中国。1747年,英国有个叫汉威的慈善家到中国来旅行。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他惊奇地见到人们用伞罩住头顶,觉得伞太奇妙了,用起来又很便利。后来,他将一把中国伞带回国,在首都伦敦一下子产生了轰动效应。从此以后,多雨的英国逐渐用起了雨伞,人们甚至把用伞当成是一种时尚。
19世纪初,全世界的人们都认识到了伞的好处。于是,伞在全球普及开来。
034剪刀的由来
剪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用品,它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剪刀又称“交刀”,因为它中间没有轴眼,没有支轴,只是将一根铁条的两端捶打成薄刀状,剪刀的支点在最后部,像个“U”字形。人们使用时利用熟铁的弹性,一按一张。现在纺织女工和织地毯的工人用的剪刀,还保留着这种样子。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阳西汉古墓中发现的剪刀,也是这个样子。
那么剪刀究竟在什么时候被改造成现在这个式样呢?在洛阳北宋熙宁五年的古墓中,曾发掘出一些历史文物,其中就有类似现在的式样的剪刀,在刀与把的中间,打了轴眼,装上支轴,将支点移在刀和把之间。这种剪刀利用了杠杆原理,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劲儿。
清朝的张思家采用优质钢材,把好钢镶嵌在剪刀刃口锻打,首创了“剪刀镶钢”工艺,使剪刀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张思家的儿子张小泉又不断对剪刀进行改良,使剪刀式样、品种、规格、锋利度“更上一层楼”。如今,以“张小泉”为商标的剪刀风行海内外,极受欢迎。
趣味链接:张小泉剪刀为什么那么有名?
张小泉剪刀是我国剪刀的一块招牌。而据说张小泉也是剪刀的始祖。
传说浙江杭州有一个叫张小泉的人,祖孙三代,都是以打铁为生。一天,张小泉到郊区附近收买废铜烂铁,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两条正在交尾的菊花蛇,张小泉用小铁条在两条蛇的交颈处打了一下,那两条蛇未被打死,两条蛇尾松开向相反方向卷成两个圈,两条蛇头还在左右摆动。张小泉边看边琢磨,边走边想。
回到家后,他把两条蛇当时的情景画成个图形,并悟出一个剪刀的道理。于是便按图形打成个粗糙的铁器,把“蛇颈”部位锤扁,并安上一颗钉子,把两条“蛇尾”打成两个圈圈当把手,把两个“蛇头”尖磨得锋利,把它拿来剪东西,觉得省力好使。这就是张小泉剪刀的由来。
后来,张小泉又研制了各种类型的剪刀,并加强了剪刀的质量保护,从此张小泉剪刀的名声迅速蹿红大江南北。
直到今天,张小泉剪刀仍是我国最着名的剪刀品牌,其产品几乎遍及各个家庭。目前,杭州张小泉剪刀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年产1000多万把,生产品种近百种,畅销海内外,深受用户的欢迎。
035熨斗的由来
传统的火熨斗是现代电熨斗的滥觞。最晚在汉代,中国人就发明出了这种东西,并被普通的老百姓所接受。
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形呈圆腹、宽口沿,有长柄。有的熨斗上还镂有“熨斗直衣”的铭文。
“熨斗”这个名称的来历,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种烹调用具“鲸斗”。熨衣前,需要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所以,熨斗又叫“火斗”。而古籍中记载的“金斗”,是采用镏金工艺精制的熨斗,由于造价太贵,寻常百姓可是用不起的。
晋代的《杜预集》有曰:“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由此可知,到了晋代,熨斗已经走向民间,成为普通家庭的必需品。
16世纪,荷兰裁缝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把烧红的铁板从背后的门放入熨斗加热。18世纪最常用的是铁铸的实心熨斗,人们总是交替使用两个熨斗:一个熨衣服,另一个放在炭火上加热。1738年,英国兰开夏郡有一位铁器制造商,名叫威尔金森,他申请了这种熨斗的专利。
电熨斗源于美国。1882年,美国人亨利·西里在纽约成为电熨斗的发明人。可是老百姓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无法使用电,所以这种熨斗的好处在当时还不为人所知。
1924年,美国人吉茨夫·米尔成功地研制出一种非常实用的电熨斗。1926年,蒸汽电熨斗开始被寻常百姓所使用。1932年,出现了可调温的电熨斗。1953年,喷雾蒸汽式电熨斗问世。
036锯子的由来
鲁班是2000多年前的优秀工匠,被人们称为木匠的祖师爷。相传,有一天,鲁班抄小路爬上山去挑选木头。天蒙蒙亮,鲁班正艰难地往山上爬,不小心脚底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一把野草,只觉得一阵刺痛。待爬起来时,鲁班才发现,他的手掌竟然让野草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
鲁班十分惊讶,仔细地观察手掌中的那把茅草,发现茅草的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鲁班摘下一片叶子,在手掌上又试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了一道口子。
鲁班从中受到启发,找来一段薄薄的铁片,在铁片边缘上磨制出像草叶上那样的小细齿,然后用它来锯树。结果,不一会儿他就锯倒了一棵大树。
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子。
037纸的由来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人类文化的流传和积累有很大的贡献。
在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把文字刻在乌龟背、腹的硬壳上,以及牛、羊、鹿、猪之类牲畜的骨头上。后来,人们觉得青铜器是刻字的好材料,就又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竹片、木片上刻一些文字。这些东西的优点是取材比较便利,但缺点是非常笨重。
西汉时,东方朔有事要向皇帝反映,就给汉武帝写了一封长信,居然用了整整3000块竹片。这封信要两三个身强力壮的人来抬,才能运到宫中。汉武帝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把信读完,花费了大量精力。
另外,有人还把丝帛作为一种书写材料,可丝帛很贵重,如果用来写字,实在太奢侈了。一般的老百姓对丝帛可不敢问津。
于是,人们开始将破布、破旧渔网等加水蒸煮捣碎,直到成为均匀的纸浆,再把纸浆薄薄地倒在预先做好的筛网上,水渐渐流走了,筛网上便留下来薄薄的一层纸坯。然后把纸坯晾干,涂上一些苔胶,就制好了一张纸。
但是那时的纸太薄了,书写起来很费劲,也没有多少产量,还不能成为木简的替代品。1957年,在西安的灞桥还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灞桥纸”,这种纸是用大麻纤维制成的。
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对造纸进行了好几次实验,终于突破了造纸的难关。在原料上,他不但使用破布、旧渔网等废旧的麻类材料,还把树皮列为造纸的原料,从而开拓了造纸术的新纪元。
在技术工艺上,除淘洗、切碎、泡沤原料等手法以外,蔡伦还开始用石灰进行碱液烹煮。这种工艺革新意义重大,既使植物纤维的离解速度加快,又使纤维的分解向更细更散发展,使生产效率和纸张的质量都大为提高。蔡伦把这批纸献给朝廷,皇帝非常高兴,授予他侯爵之位,蔡伦造的纸也被世人称为“蔡侯纸”。
到了公元3世纪,造纸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并且人们发现植物纤维可用做造纸原料。这种造纸术的基本原理和原料应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中国造纸技术传入欧洲以前,欧洲人的书写材料是羊皮纸和埃及出产的草纸。那时候,埃及盛产一种名叫纸莎草的植物,形状与芦苇差不多。如果把它切成小段,剖开压平,整整齐齐地排列好并连接成片,在阳光下晒干后它就成为一种草纸。到了公元前1000年,地中海沿岸国家普遍使用这种草纸。
一开始,古希腊人曾把山羊皮当做书写材料,这就是羊皮纸。羊皮纸非常细腻,可是价格昂贵,平民百姓消费不起。那些精美的羊皮纸手抄本,只能在皇宫内院和富有的教堂见到,没有对文化传播起到作用。
早期的纸作为商品,于公元6~7世纪从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751年,阿拉伯人与唐朝军队在恒罗斯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发生了战争,有很多中国人成了俘虏,包括一些造纸工匠。阿拉伯人怀着胜利者的喜悦,把这些工匠带到了撒马尔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要他们教当地人造纸。于是,那里的第一批造纸厂出现了。
公元9世纪,造纸术传到了埃及。12世纪,阿拉伯人又将造纸术传入西班牙。而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建起了造纸厂,造纸业在欧洲发展迅猛。
最初欧洲人对纸还持怀疑态度,例如有的国王下令,重要文件不能写在纸上,而只能写在羊皮上。到了15世纪,德国人古腾堡改进了活字印刷术时,纸这一用以记录文字的工具,开始在欧洲深深扎根。
038毛笔的由来
相传,毛笔的发明者是中国秦朝大将蒙恬。其实,早在蒙恬之前,毛笔就问世了。
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上,可以看出描绘花纹的毛笔笔锋。商代记录占卜情况的甲骨文中,有一些未经刀刻的文字,也透露出用毛笔书写的迹象。可以据此推断,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出现了原始的毛笔,只可惜没有留下任何实物。
战国时期,毛笔的名称有很多:吴国叫“不律”,楚国叫“聿”,燕国叫“弗”,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传下旨意,要百姓“书同文”,就是统一全国所有的文字。这个时候,笔的叫法被统一为“笔”,这个名称一直被用到今天。
战国时期的笔,用兔毛做成笔毛,然后将笔杆的一端劈开,夹住笔毛,外面用细线缠住,还在笔杆上涂满一层漆。
秦代的蒙恬对笔进行了重大改造,他选用鹿毛和羊毛作为笔毛的材料,这样的笔毛刚柔相济,对书写非常有利。笔杆不再劈开,而是用工具镂空,将笔毛置于空腔内。秦代的毛笔与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毛笔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