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其意是贡举的人员,始见于《礼记·王制》。唐代科目中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开始把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凡是通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进士也有未经考试而由皇帝封赐的,叫做“赐进士”出身,以区别于考试及第的进士。
021节度使的由来
节度使这一官职,最早出现于唐朝。
公元711年,唐睿宗任命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节度使的名称从这时开始出现。后来,朔方、陇右、河东等边镇也相继设置了节度使。
节度使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因此,如果某人被拜为节度使,那么他上任时一定备受重视。皇帝亲自派大员为其饯行,属下州县官吏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迎接。
节度使管辖数州,总揽辖区内的军事、民政、财政,权力极大,甚至可以随意任命官吏。公元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领15万军队叛乱,夺取唐朝首都长安。安禄山的叛乱,使唐王朝由盛转衰,从而出现了节度使割据四方的局面。直到宋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才解除了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威胁。从此节度使成为一种带有荣誉性质的封赏。
022总督和巡抚的由来
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是清代地方最重要的行政长官。溯其源,最早出现于明朝。
明朝的时候,中央政府派遣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两种头衔,全称分别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前者就是总督,后者就是巡抚。应该指出的是,这两个官衔都具有外派、临时的性质。他们回到中央政府后,官衔便失去,不再起任何作用。
到了清朝,总督和巡抚才正式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总督一般管辖一省,但到后来总督也有管辖两省的,如两广总督等。总督负责治理辖区内的军民事务。总督的官品,一般要高于巡抚。
巡抚是省级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务。
在鸦片战争以前,清廷在全国设置过8总督16巡抚。8总督有: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16巡抚有: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另外,在一些特殊地区设将军管辖。
鸦片战争以后,督抚的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884年,建新疆省,设甘肃新疆巡抚,福建巡抚由闽浙江总督兼任。1906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督抚。直隶总督因地位特殊而拥有了极高的权力,甚至可以在中央政府呼风唤雨。如李鸿章、曾国藩、荣禄这些朝廷重臣,都担任过直隶总督。
023知府的由来
在中国的许多朝代中,都设置了“知府”这一职位。
“知府”这一官职称谓,是由“知”和“府”两个词结合而来的。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魏晋时期,州刺史兼任将军之职。州刺史是文职,将军是武职。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另外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做“府”。
到了唐朝,中央政府在首都、陪都以及皇帝登基前任职的州设置府,例如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等。府的长官,统称府尹。
宋朝时,府的设置逐渐多了起来。府隶属于路(路是介于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
明、清两朝,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被称做“府”。除了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府长官仍然称府尹外,一般的府长官,都称做“知府”,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
知府之下,设同知、通判等官员,辅佐知府处理公务,分掌粮税、盐税、江海防务、水利等等。
在明朝,按照缴纳税粮的多少,“府”被分成三等:纳粮20万石以上为上府,20万石以下10万石以上为中府,10万石以下为下府。当时,全国有150多个府。清朝时,各府因自然条件的差异、人口多寡、路程远近,相互间的差别也很大。
趣味链接:“知州”是什么官职?
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名称,都带有一个“州”字。如杭州、福州、广州、永州、青州等。而且先秦时期还有刻“九州”于一鼎之说。这些名称都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那么州的由来是怎么样的呢?
在西汉时期,州这一名词开始出现。但当时的州,并不是行政区划。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将全国划分成13个监察区,称为“州”。每州都由中央派遣一长官,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这一长官,便被称为刺史。
到了东汉后期,州慢慢演变成为一种地方行政区。州辖郡、县,刺史又称州牧,就是州的行政长官,拥有行政军事权。
隋朝时,郡的建制被取消,只保留州、县。唐朝继承隋朝的制度,将地方分成州、县两级。当时州的行政长官仍称为刺史。
在宋代,开始把州的行政长官叫做“知州”,知州下属的官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管财政、刑法、治安等。
明清两朝,州有两个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直属于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于府,级别与县相同。
024书记的由来
很早的时候,书记指的不过是用以记事的书写文字。在三国曹丕《与吴质书》中有“元瑜(即阮踽)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之句,其中的“书记”,指的就是章、表、书、疏等类的文体。
南北朝时期,书记逐渐演化为专称。南朝梁任彦升在《齐景陵文宣王行状》中说道:“谋出股肱,任切书记。”在《文选注》中,吕向注:“书记,谓文字之士也。”
唐朝时期,在元帅府和节度使手下主管撰写文字的属官称“掌书记”,也可称为“书记”。如杜甫《送高十五书记》诗,诗题下鲍注云:“高书记适也……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是说当时高适的职务是左骁卫兵曹参军,因为他兼任掌书记的职务,所以杜甫称他“高十五书记”。
在现代的中国,书记已经成为党、团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在工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025宦官与太监的由来
很多人觉得,自古以来,“宦官”和“太监”就是一回事。严格来说,两者是有区别的。第一,最初的宦官不都是阉人;第二,“宦官”和“太监”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同一概念。
“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当时,人们把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统称为宦官。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有阉人,也有其他人。东汉时期,宫廷之禁愈来愈严,于是太监一职开始“悉用阉人”。
“太监”一词,最早见于辽代,是辽代政府机构中的官员。辽代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机构,均设有“太监”一职。元代承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阉人。
到了明代,太监才和宦官发生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却不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中的上级官员,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因为清代将侍奉皇帝及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监之称,所以,宦官便同太监混为一谈了。
026将军的由来
早期军队中没有将军这一职务,由司马来掌管军事。
那时候,国家军队的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建立霸业,总是费尽心思来扩充兵力。大国诸侯,如齐、晋、楚等,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可是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有些诸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做“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行军打仗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方能发生效力。因此,便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到汉朝时期,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不同级别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职位。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这一官阶仍然是被分成若干级别的。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军衔?
我国的军衔是近代北洋政府于1912年8月命名的。但在古代,我们也能看到这些军衔。
元帅: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词。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职务,作为作战时期的最高统帅,有相当大的权力。到宋代则设有兵马大元帅,元代设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春秋时期,晋国以卿为将军。到战国时,“将军”一词才用于官名,有大将军、上将军等职位。汉代将军名号颇多,如霍去病就叫骠骑大将军。隋唐以后,历代官名都有将军。
校:“校”是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曾设立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这八校尉作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晋武帝时设有军校,为任辅助之职的军官。清代有步军校、护军校等官职。
尉:春秋时期,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执掌全国兵权,地位非常高,为三公之一。以后带尉字的官职地位逐步下降。唐代折冲府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队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士:在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职位。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以上、中、下士为官职者。
027翰林的由来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
唐玄宗时,政府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被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为皇帝提供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
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关于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028主席的由来
现在世界上,人们把主持会议的人或某些国家、党派、团体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主席。那么,“主席”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主席”一词源于我国。我国古代没有桌椅,室内先铺筵,然后再放上席。筵较宽大,故用来铺地。席比较小,是给人坐的(跟现代的椅垫和蒲团差不多)。古人入室,先脱鞋,然后通过筵坐在席上。现在日本人和朝鲜人的室内生活,基本上还是这个样子,这正是我国古代席地而坐的遗风。坐时人们让长辈坐在里头,以示尊重;人多时,长辈就独居一席,这就是主席。
029省长的由来
清朝时,各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巡抚。辛亥革命后,各省成立军政府,最高长官被称为都督,执掌一省之军政大权。当然,有的省份还在都督之下设立民政部,以民政长作为行政长官,处理一省行政事务。
民国二年(1913年)1月8日,袁世凯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简称《划一令》),对各省地方行政进行统一的规定:各省行政长官称民政长;行政机关称行政公署;各省设民政长1人,总理全省政务,由中央政府任命。1月10日,袁世凯又公布命令:各省民政长由都督兼任。
此后,袁世凯考虑到民政长的重要性,又陆续任命了一批文职人员担任民政长。民国三年5月23日,袁世凯为加快恢复帝制,又公布了《省官制》。《省官制》把省行政长官的名称由民政长改为巡按使,行政署改为巡按使公署,使各省行政长官的名称和明清两朝名称相仿。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以后,黎元洪于民国五年7月6日公布命令:各省巡按使改称省长,巡按使公署改称省长公署。从此,省长这一名称就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之中。以后,虽然各省行政长官的名称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省长这个职位却一直被保留到现在。
030秘书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秘书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的官。汉代,我国中央政府便设有秘书监、秘书郎;魏朝,设有秘书令、秘书丞。可见“秘书”一词,源远流长。
“秘书”一词出现早于“书记”。但秘书并非官名,要在“秘书”后缀上“令、监、丞、郎”等才是完整的官名。此外尚有“秘书省”,这是南朝梁始设的行政机构,名虽为“秘书”,却与现代的“秘书”风马牛不相及。
明清不设“秘书省”,也没有“秘书”的职称。清代各衙署设文案,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民国时期,大多数的行政机关开始设置秘书。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秘书一职在我国官制史上还很年轻。
“秘书”这个名称,原来是指皇家秘密的藏书。东汉恒帝时开始设秘书监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年俸六百石。汉初有“长史”一职,负担实际的秘书工作。后来,“长史”易名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等。幕僚中的“记实”、地方官府的“主簿”,都相当于秘书。
现代的秘书是领导的助手,其任务是收发起草文件、办理文书、档案和领导交办的事项。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秘书工作部门和人员。
031空军的由来
作为三军之一的空军起源于法国。
1793年,法国首次组织了一支空军,飞行装备是系绳气球。这些系绳气球充满烟和热空气,依靠热空气的浮力上升到空中,控制和返回地面都依靠绳索牵引。大气球下吊着一个大箩筐,士兵便蹲在其中进行观察,这支部队称为气球兵团,当时只充当侦察兵的作用。
他们第一次参加战斗是在曼堡战役中。当时,荷兰和奥地利联军包围曼堡,法军首次派出了空军支援地面作战,在阵地上升起了双人气球观察敌情。联军因自己的举动无法逃避法军的观测,只好立即撤退,曼堡之围迅速被解除。
法军获胜后,接着又把系绳气球送到沙勒罗瓦。当时,法军正在该地发起进攻。法军空军的气球突然升起时,对方竟然吓得立即弃械投降,法军从而大获全胜。
从此,许多国家也先后建立了用绳子系在地面上的气球空军。后来德国又出现了齐柏林飞艇。人类发明飞机后,空军不断发展壮大。值得注意的是,从气球兵团时代开始,空军就已开始使用降落伞这一保护自己的法宝。
032特种部队的由来
世界上最早的特种部队是英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建成的。1940年5月,德军占领荷兰和比利时,侵入法国,击败了英法联军。英国远征军和部分法军共30余万人,溃逃到法国北部敦刻尔克地区,于5月27日到6月4日通过英吉利海峡撤回英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为了渡过战争危机,英军一面重整旗鼓,加强正规部队建设,一面于1940年6月10日,命令陆军参谋长的副官达托莱·克拉克组建一支专门执行特种任务的部队。这支部队被称为“豹部队”,又称“哥曼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特种部队。
此后,特种部队的影响扩大到世界各地,各国都建立起自己的特种部队。其中着名的有美国的“绿色贝雷帽”部队,在越战期间被广泛使用。还有以色列的“野小子”部队、丹麦的“防卫队”等。最近几年,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动用了大量特种部队。许多国家建立的各种反恐部队,都具有特种部队的职能。
特种部队与正规部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活动在普通意义的战场上,而是在主战场之外,进行山地战、丛林战、滑雪战、游击战和其他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战斗。它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情报、秘密侦察、扰乱敌后、破坏设施、从事心理战和暗杀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