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给工匠们做饭的是一对姐妹,姐姐见工匠们都有封号,便也凑过来讨封。没想到,那些被封为师傅的工匠们说:“做饭算什么行当?”姐姐很生气,就决定饿他们一次。
众工匠干完活,都跑到饭棚去吃饭,却见灶房里没动烟火,就来责问姐妹俩。姐姐说:“做饭不算个行当,那你们就自己做吧!”众工匠向皇上报告此事。皇上问:“那这做饭的到底算不算个行当?”这些能工巧匠饿得肚子咕咕叫,连忙答道:“做饭算行当,太算行当了!”
于是,皇上叫人把姐妹俩找来,准备封她们为师傅。姐姐摆摆手,指着工匠们对皇上说:“他们都是师傅,却做不了饭;给我的封号,得比他们大!”皇上说:“那就封你为大师傅吧。”姐姐乐了,指指帮助自己做饭的妹妹,问:“她呢?”皇上顺口说:“你是大师傅,那她就算二师傅吧。”妹妹一听,也很高兴。
就这样,做饭的就被称为大师傅,帮厨的就被称为二师傅了。
031媒人的由来
媒人自古就有。《诗经·氓》中说,“匪我衍期;子无良媒”。意思是:“不是我拖期不嫁,而是你没有聘好的媒人来。”媒人这个名称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
古时候,有两个村庄,一个叫东山庄,一个叫西山庄。东山庄上有一个小伙子,叫赵景;西山庄上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叫阿彩。有一年,这两人经一位好心的老汉搭桥,成了亲。婚后,小两口情投意合。
小两口为了纪念这位老汉,准备为他塑一尊像,放在家里。于是阿彩就用米粉塑了一尊塑像,把它放在家里。没想到,由于天热潮湿,那米粉人竟浑身发了霉。夫妻俩叹惜地称这尊塑像为“霉人”。
后来,大家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人们就把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的人称为“霉人”。后来,人们觉得“霉”字不怎么好,就把“霉人”改为“媒人”。
032老人家的由来
在现代汉语中,“老人家”一词常用来称呼老年人和长辈。但这名称源于伊斯兰教语言,是舶来品。
据《宗教词典》记载:“老人家”一词,是阿拉伯文“穆尔西德”一词的意译。”穆尔西德”一词源于“道路”(指修炼过程),意思是“引路的人”,指伊斯兰的宗教导师,负责接受和指导新教徒的人。
元朝时期,伊斯兰教随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迁移传入中国,并发生了语言上的融合。从此,“穆尔西德”便被译为“老人家”,出现在元代及以后的汉语词汇中。
趣味链接:为什么用“老头子”来谑称老年男性?
据《清朝野史大现》记载: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令编纂《四库全书》时,常去检查工作。有一天,编修纪晓岚和同事们开玩笑,称皇帝为“老头儿”,恰好被前来检查的乾隆听到。
乾隆认为纪晓岚大为不敬,怒问“老头儿”三字作何解释?纪晓岚跪在地上,从容不迫地答道:“万事无疆谓之老,顶天立地谓之头,天地之子谓之儿,简称为‘老头儿’。”乾隆听了,转怒为喜,认为纪晓岚的确有巧辩之才,便赦免了他的罪过。
从此以后,“老头儿”逐渐变成了“老头子”,并广泛地流传开来,成为对老年男性的谑称。
033同志的由来
同志这一词汇源远流长,原本与“先生”、“君”一样,是对朋友的尊称,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
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就对“同志”一词作出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东汉时,郑玄明确地说,同志就是朋友。在《论衡》一书中,着名思想家王充也用了“好友同志”这个说法。
到了中国近现代,为表示政党内部政治理想的一致,“同志”就成了党员之间的称呼。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同志成为党员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同志”成为通行全国的称呼,大家互称“同志”。在当时,人们大都认为,称“同志”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和抵制旧社会腐朽习气和官僚作风的大事。所以,当时的传统称谓如“先生”、“小姐”,已经没有人再称呼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先生”、“小姐”、“女士”等称呼又开始出现,但“同志”这一称呼仍在使用。有时这一词汇也被用做同性恋者的称谓。
034鄙人的由来
在社交场合,很多人自称“鄙人”表示谦逊。可是,“鄙人”是怎么来的呢?
鄙,本义是小邑、边邑,因而也指郊外。鄙人,本意是鄙野之人,引申为浅薄的人,又由此转为自谦之词。《史记·司马相如传》:“鄙人固陋,不识所谓。”可见“鄙人”的自谦只谦在才识、智术上,并不在品德上,绝没有“卑鄙、卑劣”的意思。这种谦称,只用于朋友之间,对尊长和晚辈是不能自称“鄙人”的。
035足下的由来
我们常称呼别人为“足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春秋时期,晋献公昏庸无道,其子重耳(晋文公)带着众多臣子被迫逃亡。他逃到卫国,卫国拒不接待,只好再往齐国而去。在路上,大家一连好几天都找不到食物和住处。为了使重耳有力气走到齐国,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给重耳吃。他们尽尝艰辛,流浪了19年。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他大封当年追随自己的群臣,唯独没有封介之推。介之推躲进深山,决定隐居。重耳带兵找了十几天,也没有发现介之推的影子。于是,他下令放火烧山,想用大火逼介之推出来。结果,介之推被烧死了,死时抱着一棵大树。
晋文公流着眼泪埋葬了介之推。此后,晋文公常常俯看脚上的木屐道:“悲乎足下!”从此,“足下”的称呼便流传了下来。
036桃李的由来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得罪了魏文侯,一个人逃到北方去了。
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说受过自己恩惠的人忘恩负义,在他落难时无动于衷,不来帮助他。
子简笑道:“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后来,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做“树人”,把提拔起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如果一个老师教的学生非常多,就称之为“桃李满天下”。
037“您”字的由来
在今天汉语语言中,“您”是作为第二人称“你”的敬语出现的。
在唐朝以前,汉语中只有第二人称代词“你”,而没有“您”这一字。但在唐朝时,有了“你们”的说法,表示第二人称复数,“你们”二字连读,读快了就念成了“您”的声音了。
到了宋元时期,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把“你们”简记为“您”,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并没有别的意思。在宋元以后,“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表示单数过渡,用以表示尊敬的意思。
此外,由于“您”源于“你们”,所以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后面不能加助词“们”表示复数。但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人在书信、讲话中,开始使用了“您们”这个说法,来表示对较多人的尊敬。一些语言学家也主张用“您们”这种说法。
038“她”字的由来
专指第三人称女性的“她”字,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这个字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
在古代,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也用“他”。为了提倡对女子的尊重,“五四”以后,有人用“伊”字代替女性的“他”,但“伊”与“他”并用,常常造成混乱。
1922年,语言学家刘半农创造了“她”字,并提出用“她”来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当时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的赞同和认可,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此字也渐渐被广泛使用开来。
039傻瓜的由来
人们往往习惯把愚蠢的人叫做“傻瓜”,追究其由来,还有一段奇特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地取名“瓜州”,聚居在那里的姓姜的人取族名为“瓜子族”。这一族人非常诚实、肯干,受雇于人时,样样艰苦工作都干,从不多言多语。
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进而把这类的“愚蠢”之人叫做“瓜子”。“傻瓜”便是由“瓜子”演变而来的,而后沿用至今。
040东道主的由来
“东道主”用以称呼主人及主办单位、主办国等。它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之都。郑文公无奈,求教于老臣烛之武。烛之武决心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分化对方,以退敌军。当夜,烛之武叫人用粗绳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去会见秦穆公。
晋国和秦国之间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就利用他们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从上到下都知道保不住了。如果郑国灭亡了对贵国有点好处,我就不来啰唆了。但是你要知道,秦国和郑国之间隔着晋国。贵国要能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很难做到,到头来得好处的是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秦国的实力就削弱一分!我认为是这样的。”
秦穆公觉得此言有理。烛之武进一步说:“要是您能把郑国留下,让它作为你们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即“东道主”),你们使者来来往往经过郑国,万一缺什么,郑国一定供应,这有什么不好呢?我希望大王能考虑一下。”
秦穆公终于被烛之武说服了,他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可奈何,也不得不退兵了。
由此,“东道主”一词便流传了下来。
041鼻祖的由来
“鼻祖”指最早的祖先、某领域的创始人。要解释这个词的来历,首先得从“鼻”字说起。
“鼻”的本字为“自”字。“自”在古文中一般做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后来为了区分“自”字的两个意思,于是又另造了一个新字“鼻”。
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就指着鼻子。
《说文》里有“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说人们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这个意义正是从“自”而来。所以最早的祖先、某领域的创始人就称“鼻祖”了。
趣味链接:有名望、有影响的人为什么又被称为“泰斗”?
“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古人尊泰山为山之首、北斗为星之尊。泰斗是指有名望、有影响,被人们所景仰的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
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善于写古文,死后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当时的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起初,人们把韩愈比做“泰山、北斗”,是表示对这位文学家的推崇和景仰之情,后来,就用“泰山、北斗”来比喻在某一方面成就突出,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的人。
042巾帼的由来
“巾帼英雄”往往指为国为民不畏艰险而英勇奋斗的女豪杰,“巾帼”往往也表示对妇女的一种尊称。但是“巾帼”一词最初指我国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它里面记载道:“诸葛亮数挑战,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女人之饰。”
在我国古代,巾帼的种类非常多,颜色也各式各样。头巾一般选用高级的丝织品制成,发饰品上面缀有一些珍贵的翡翠和玛瑙。正因为巾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价格昂贵。所以,后人把妇女尊称为“巾帼”。
043华侨的由来
华侨指长期侨居国外并且保留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华侨”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据历史记载,早在秦汉时代,中国人就已远航国外。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人侨居国外大约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历史上对移居国外的中国人称谓不一。宋代称“中国贾人”、“唐人”或“闽人”;元代和明代称“唐人”、“华人”或“中国人”;到了清代,称为“汉人”、“闽粤人”、“中华人”、“华民”、“华商”或“华工”等等。
“华侨”一词的出现始于19世纪末,而普遍使用则在20世纪以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日本横滨的华侨创办学校,初次使用了“华侨学校”的名称。1906年,孙中山先生在他自己的一些着作中,也使用了“华侨”这个词。
1910年,《民报》第25、26期上刊登署名“义皇正胤”的《南洋华侨史略》一书,成为我国最早的华侨史着作之一。从此,“华侨”就成了通用的名词。
趣味链接:“海外赤子”为什么是对旅居海外的同胞的美称?
“海外赤子”是对我国旅居海外的同胞的一个美称,指旅居海外的同胞依然心系祖国,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但“海外赤子”实际上来源于“海内赤子”。
相传,在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大臣劝谏:“人们张弓挟矢立在殿前,距离你这么近,万一有狂妄无知的人暗中发射,对社稷可极为不利呀!”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妄加猜忌乎!”其意思是说,我把四海之内的人都看成是赤子,真心相待,哪能对他们都不信任呢?
此后,人们便从唐太宗这段话中引申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由“海内赤子”一语转换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