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到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出土了两座汉墓。一号汉墓中,有大面积的石刻,其中有豆腐坊石刻。这是一幅把豆类进行加工、制成副食品的生产图像。考古专家认为,这幅石刻可以证明,中国豆腐的制作不会晚于东汉末期。
趣味链接:臭豆腐是如何产生的?
臭豆腐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北京前门外延寿街有个叫王致和的商人,开了个豆腐坊。有一年夏天,因为给儿子娶媳妇急着用钱,全家人拼命地做豆腐。谁知,做得最多的那天,买主却挺少,剩下的豆腐眼看就要变馊。王致和急中生智,往豆腐上撒了些盐,又撒了些花椒粉之类的作料,然后把后腐放到了后堂。
过了几天,店堂飘逸出一股臭味。王致和跑到后堂一看,白豆腐全变成了一块一块的“青方”。他拿起一块,放进嘴里一尝,不禁惊叫起来:“哎呀!我做了一辈子豆腐,从没有尝到这样美的味道!”王致和马上动员老婆孩子,把“青方”全部搬出店外摆摊叫卖。幌子上写道:“臭中有奇香的‘青方’”。
有人出于好奇之心,买回几块,回去一尝,觉得味道异常鲜美。消息传开后,大家争相购买,几屉臭豆腐很快被抢购一空。王致和臭豆腐竟然名满京华。
臭豆腐是“闻着臭而吃着香”。更重要的是,它的营养价值高,而且不含胆固醇,适宜中、老年人及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患者食用。
015豆腐干的由来
豆腐干味道醇正,存放时间长,是民间的一大佳肴。关于豆腐干的由来,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将军庞涓嫉妒同学孙膑的军事才华,用巧计陷害孙膑,借魏王之刀砍掉了孙膑的膝盖骨。残废后的孙膑假装疯癫,以便早日脱离庞涓的魔掌。有个卖豆腐的少年小福,富有正义感,他每天偷偷送给孙膑几块豆腐。孙膑怕被庞涓的人发现,就把吃剩的豆腐压在石头底下。不久,孙膑发现被压在石头底下的豆腐变成了豆腐干,味道十分鲜美。
后来,孙膑被齐王救回齐国。他对齐王说,用石头压成的豆腐干特别好吃。于是齐王就派人把小福找来,开了个“玉堂号”豆腐店,专门做豆腐干。由于制作豆腐干的费用较低,这种食品很快流传到全国各地。
据历史记载,自北宋以来,豆腐干以“朱仙镇玉堂号”最有名气,皇上设宴都要用这个豆腐店制作的豆腐干。清朝末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向西逃跑,路过开封时,特意带走十盒豆腐干。当慈禧一行来到西安时,豆腐干仍散发出醇香,于是被称为“千里香”。
豆腐干是以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加上作料配制而成的,因而质柔而筋斗。制成豆腐干要经过九煮八晒一见阳,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即挤压后,豆腐干就做成了。
016洋葱的由来
虽然洋葱的名字里有一个“洋”字,但它却起源于中国。
在新疆西南有一座叫“葱岭”的山脉。《水经·河水注》上说:“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全唐诗话》中也有记载:唐宣宗时,宫内有“葱女踏歌”的舞曲,演唱的内容就有“率言葱岭之土,乐河涅故地归国,复为唐民”。
这两本书上说的“葱”就是“玉葱”,因其地下鳞茎可供食用、皮色嫩黄如玉(现在有黄皮种和红皮种等),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玉葱。《西域闻见录》中讲:“野蒜头,大如鸡子(即鸡蛋),叶如葱,而内中空,味辛甘,甘肃人称为‘沙葱’。”据上述记载,当时的玉葱形状和当今的洋葱相同。
这种在葱岭一带生长的玉葱,后来被移植到印度、阿富汗、希腊、罗马等国,并流传到其他国家。在欧洲,它早就被当做一种蔬菜栽培食用了。在这个时期,玉葱也从新疆传入中国内地,并于17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日本植物学家将它定名为“洋葱”。后来中国人也叫它洋葱。
017醋的由来
醋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说起它的由来,还要从“杜康造醋”的民间传说谈起。
在我国夏代,杜康率族移居到今江苏镇口一带,在长江岸边的鱼港开办了一家糟坊。有一天,杜康在酿酒时,将酒糟浸在缸里。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当他揭开缸盖时,一股扑鼻的香气袭来。他尝了尝缸中的酒糟水,只觉得酸溜溜、甜滋滋的,味道很好。
煮菜时,杜康将这种食品作为调料使用,煮成的菜味道极佳。他把这种调料叫做“调味浆”。后来,杜康觉得这调味浆应该有个专用名称。他考虑了很久,认为把“二十一日酉时”合成一个“醋”字最好。从此,醋名声大振,酿醋技术也传了下来。一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很爱吃醋。
趣味链接:“吃醋”这一词是怎么来的?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人民富足,国家兴旺。出于关怀臣下之心,唐太宗对几位大臣各赐给几名美女做妾。受赐大臣都高高兴兴地接纳,唯独房玄龄推辞不受。
唐太宗想,这一定是房夫人从中作梗。于是便派太监带着一壶“毒酒”去向房夫人传达圣旨,那圣旨是:如果她同意房玄龄接受美女便罢,如果坚持反对,就以违抗圣旨论处,必须立即饮下那壶“毒酒”。
房夫人是个烈性女子,听了圣旨后面无惧色,她毫不犹豫地接过“毒酒”一饮而尽。谁知喝下去后竟安然无恙。原来那壶里装的并不是毒酒,而是醋。
唐太宗只是想吓唬和考验一下房夫人,同她开个玩笑。后来,人们就把爱情方面的嫉妒心理叫做“吃醋”。因为醋是酸的,所以又用“酸溜溜的”来形容。
018面包的由来
面包起源于美洲。很久以前,美洲印第安人为了改善食物,就突发奇想,将橡实和某些种子磨成粉,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的粗面包。
人们掌握了制造面包的技术后,就用石板碾压谷物制成粗面粉,掺水后铺在平石板上进行烘烤,形成更为可口的粗面包。当时的面包使用了小麦、大麦、裸麦、燕麦、黍及扁豆等材料。在古埃及的壁画上,就有妇女用石擀面杖碾压谷物的画面。
那时的面包虽然很坚硬,但便于保存,因此特别适用于行军、狩猎中食用。早期的面团中从来不加酵母,制作出来的面包很像死面馒头。
发酵的方法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埃及出现的,当时的埃及人把面粉加水加盐混合在一起,做成面包。一次,有人将和好的面团放在阳光下,忘了拿回去。当他想起来去拿那块面团时,面团都发起来了。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在炉子上烘烤松软的面包。从此,发酵面包的技术就被埃及人创造出来,但一直保密。
公元前1世纪,希腊人发明了水轮,其功能与中国的水磨大致相同,可以很快地磨制出面粉,这对发展面包业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公元8世纪前后,聪明的阿拉伯人创造出风车,大大节省了人力。人们用磨细的面粉制成许多白面包,但工序相当复杂,因此难以成批地生产。那时,白面包的价格非常昂贵,只能供富人食用,穷人是不敢问津的。
到19世纪,人们设计出特制烤炉,这种烤炉可大大减少面包师的工作量。
1880年,世界上第一座专门从事面粉加工的磨坊在瑞士出现。当时的磨坊能将麸皮和麦芽去掉,面包的颜色也不再发黑。后来,面粉加工有了较大的发展,面磨得更细,酵母更纯,小麦改良品种也层出不穷。这样一来,面包就更加松软、洁白和可口。
现在,面包业已经机械化。人们利用工厂的全自动机械制造出精美的面包,还把研磨中损失的维生素加到面团中,再用自动切片机将面包切成片,然后包装好送往超市或商场。
趣味链接:夹香肠的面包为什么称为“热狗”?
在全世界,热狗(英语叫Hotdog)是最普遍、最流行的一种小吃。
据说,最早卖热狗的人是德国巴伐利亚移民特瓦洛。他本来是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摆卖香肠的小贩,因为刚烤热的香肠非常烫手,他就用小面包把它包起来,让顾客一起吃。
大约20年之后,在马球场上,一个卖这种夹香肠面包的小贩高声叫卖一种德国小腊狗香肠,一位漫画家觉得以此为创作素材,效果肯定不错,便将两条香肠,画成好像两只狗在互相对吠的样子。他把这幅漫画题名为“热狗”,并发表在报纸上。于是人们以后便把夹香肠的面包叫做热狗。
019饼干的由来
150多年前,在法国附近的比斯开湾的海面上,航行着一艘英国帆船。突然,天气骤变,狂风卷着恶浪向这艘帆船扑来。非常不幸,这艘船触礁搁浅了。船员们死里逃生,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狂风停息后,人们纷纷回到船上去找吃的东西。可是船里储存的面粉、砂糖、奶粉全都被水泡了,捞出来的东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他们把捞到的东西装了几口袋带回岛上,捏成一个个小面团,用火烤熟了吃。糖、奶油、面粉糅合在一起,成了混合面,而且发了酵,烤出来的面团松脆可口。
这些船员回到英国以后,为了纪念这次比斯开湾脱险,用同样的方法烤制许多小饼吃,他们把这些小饼命名为“比斯开”。这就是饼干的由来,“饼干”就是英语“biscuit”的音译。
020三明治的由来
“三明治”是英文sandwich的音译,就是“夹肉面包”。
“三明治”原来是大不列颠王国的侯爵封号,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约翰·蒙泰古喜欢玩纸牌。他整天沉湎于纸牌之中,玩得废寝忘食。
有一天,到了吃饭时间,他仍舍不得放下手上的好牌,就吩咐仆人把餐桌上的肉、香肠和面包片拿来,随手将肉和香肠夹放在两片面包之间,一边食用,一边玩牌。以后,这种用两片面包夹肉或香肠的吃法就流传开来,被称为“三明治”或夹肉面包。
趣味链接:汉堡包是得名于德国城市汉堡吗?
汉堡包和三明治相似,是将牛肉夹在面包之中。这种食品并非来源于德国汉堡,而是来源于移民北美的欧洲人。
当发现美洲这块“新大陆”后,许多欧洲人纷纷到北美移民。他们中有一批人,乘坐一艘名叫“汉堡-亚美利加”的油轮前往北美。油轮老板将船上的剩牛肉剁成碎末,掺上面包渣和洋葱做成了一种面包肉饼,给船上的客人吃。这种饼既不是面包,也不是包子,便以这艘船命名为“汉堡包”。
这批移民在到了北美之后,觉得油轮上的那种饼非常实惠,便做了自己食用。久而久之,“汉堡包”成为北美着名的快餐食品。
后来,汉堡包不仅有牛肉馅,还出现了鸡肉馅、鱼肉馅、火腿馅等各种类型。
021薯片的由来
薯片是美国人最喜爱的快餐之一。它不仅在餐厅里销售,在商店里人们也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薯片制品。
1853年,美籍印度人乔治·柯鲁姆在纽约一家月亮湖饭店当厨师。一天晚上,一位客人想吃法式油煎食品,但这个人对饭菜要求十分苛刻,他要求像正宗法国大餐那样,将油煎食品切得很薄很薄。面对客人严格的要求,柯鲁姆并没有生气。他把土豆切得像纸一样薄,然后再将它们放入烧沸的油中。
当他把这些焦嫩香脆的土豆片放在客人面前时,这位挑剔的客人非常满意。从此,在这家店前,经常有客人一边散步、一边大口大口地嚼着装在小小纸杯里的“油炸土豆片”。
1925年,A·霍克与纽约的奥尔班尼公司合作,第一次生产出可在商店里出售的土豆片。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美国饮食文化的传入,薯片在各种快餐店里大量出现。
022方便面的由来
方便面的发明者是安藤百福,本名吴百福,是一个华人。他开发方便面的动机,最早可以追溯到1945年。
那一年,日本经济非常困难,物资特别缺乏。一天傍晚,安藤百福在大阪梅田车站看到人们不畏寒风,排起长长的队伍。其实,他们不过是为了买一碗热汤面。他看到普通的面条竟有这样巨大的市场潜力,觉得东方人应该制作出更为简单、精美的面条。
当时,美国给予日本大量的物资援助,日本当局觉得自己应向西方靠拢,就鼓励人们吃面包。安藤百福觉得,这种倡议太不符合日本的国情了。他认为,面包是西方人的主食,改变饮食方式,等于自动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丢弃了。
于是,他向厚生省提出了“应该提倡吃面条”的建议。没想到,人家竟然对他将了一军:“既然你提出的建议这样好,你为什么不亲自研究研究呢?”
安藤百福于是真的沉下心思研究起来。他认为自己所要做成的面条应达到5个目标:一要味道鲜美,二要易于保存,三要食用方便,四要价格便宜,五要安全卫生。他买了一台半旧的轧面机,用自行车把它驮回来,又买了不少面粉,开始尝试做面条。人们见到他的机器,以为他要轧面条做卖面条的生意,谁也没有想到,他要对面条进行一次大胆的革新。
起初,安藤百福只是在面里加了一些咸肉汤。后来,他想到,要把面条做成更加方便、可口的食物,才能得到众人的喜爱。
面条味道是否鲜美,与面汤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一天,安藤百福杀鸡时,没有把鸡杀死,鸡挣扎起来逃跑,溅了他次子宏基一身血。从此,那孩子就不敢再吃鸡肉了,但他对炖好的老母鸡汤却仍情有独钟。
安藤百福看到这种现象,就用淘汰下来的种鸡做成汤料,想制作一种“鸡汤方便面”,让喜欢吃鸡汤的人很容易地享受这种美味。
制作方便面,热油的处理又是一个关键。面粉汁涂在鱼虾之上,用油炸过后,就形成一层蓬松的物质,其表层是多孔的,这使得产品易于保存。从这一现象中,安藤百福得到了启发。他将盐水、油等加入到面粉中,用轧面机轧成面条,再进行高温蒸制,放入鸡汤中一再浸泡,使它带上吸引众人的香味,然后放入模具中油炸让它成形。最后,附带一包调料,用塑料纸包装。就这样,他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盒方便面。
1958年8月,“鸡汤方便面”终于面世了。它的试销品在东京一出现,当天就出现了抢购的情况。方便面畅销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当时,日本的经济高度发展,人们忙于工作,越来越依赖方便食品。
但方便面得到更多人的青睐,真正成为一种世界性产品,是在盒装方便面出现之后。有一次,安藤百福因事坐飞机外出,一位漂亮的空姐递给他一瓶果酱。果酱的容器是一个直径4~5厘米、高2厘米的铝制瓶子,纸盖上包有一层铝箔,有相当好的密封效果。
怎样给方便面配上合适的密封容器,一直是安藤百福苦思冥想而始终未得解决的一道难题。于是,他把这个容器暗暗塞入口袋之中。回去以后,他与研究人员共同研制,他们一致认为,用泡沫塑料来制作方便面容器,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没过多长时间,方便面大家族的新一代产品——盒装方便面终于出现了。于是,方便面很快传遍全球的各个角落,安藤百福也得以被人们称为“方便面之父”。
023盒饭的由来
现在,盒饭已成为人们忙碌生活中必备的食品。
盒饭是由日本人发明的。日本安士挑山时代(1573年~1600年),当时爱知县的大名织田信长率领部下,在安士城与别的部队会师。他给每个官兵发了一份食品,以定量米饭配以咸菜。这就是盒饭的开始。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因为娱乐活动的流行,日本人喜欢成群结队观赏樱花或集体看戏。休息时,有人准备了盒饭。一些生意人从中看出了商机,于是开办专营盒饭的饭铺。1885年,宇都宫市火车站首次出现供应给旅客的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