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不断进行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事情值得深思和玩味。其中之一就是一个无处不在且显而易见的事实——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坚韧的工人总是能专心致志地对待他们的工作,并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他们拥有自己的住房,他们的积蓄足够保证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他们也总是能亲切和蔼地对待自己的家人。他们会受到上级乃至对手的尊敬,他们的生活看起来非常完美。他们不会铆足了劲地四处炫耀,就为了让街坊邻居相形见绌,也不会发狂一般疲于奔命地做些自不量力的事情,也不会强迫自己成为某种人而背离他们单纯、自在和快乐的自我。
还有一个现象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每当车间里有晋升的机会时,那些性格坚韧、安静沉稳的员工往往会得到提升,而他们那些风风火火、庸庸碌碌、匆匆忙忙、忧心忡忡却又喜欢吹毛求疵、动辄焦头烂额甚至公然叫嚣的同事,却依然停留在原来的岗位上,且身陷债务之中疲于应对,一直处于困境之中。随着我与雇主们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发现雇主们身上有一种新的素养,而那在普通员工身上似乎是找不到的,那就是依靠自我的独立精神。于是,我突然意识到,雇主们往往依靠自我,而雇员们往往缺乏自立,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差别。
在随后的生活中,我渐渐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商界中的一些“智多星”。说到他们每个人有什么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似乎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附着在他们身上,那是别人与他们一接触就能明显感觉到的东西。在别人想到一百一千时,他们就能想到一千一万,而且能轻松地实现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会倾注自己所有的精力,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而普通人呢,往往一想到这一点就心生畏惧,连忙退避三舍了。
此外,还有一点显而易见的事实。即最明智的人,也就是那些能看透任何计划,而且把眼光放得最远的人,往往都是沉稳和冷静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受到外部的干扰。然而,一些非常明智的人所挣的钱也只够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平和与冷静会催生智慧,而没有魄力的智慧其价值并不大。当一种智慧能让我们的头脑决定去做什么时,必须有另一种智慧能够执行这个决定。没有智慧的魄力,会让魄力本身无限膨胀,却只不过是徒劳无功白费劲,或南辕北辙偏离初衷,最后往往成就有限,或一事无成。
我还注意到一点,随着智慧的增长,魄力会保存起来,但不会变得过剩;可以被运用,但不会被耗尽,而这反过来又提高了魄力的极限。相应地,一个拥有智慧和些许魄力的人,只要对其魄力加以正确而适当的引导,就能比拥有更多魄力和较少智慧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都知道,周密详尽的计划和痛下决心所带来的回报往往很小,而巨大的成功通常是小小的开端产生的结果。不用说我们也知道这一切一定是有原因的。追溯其中的因果关系,我们很容易就能确定不需要考虑体力的因素,因为有一些伟大的领导人身材瘦小或体质孱弱。然后,我又仔细考察了教育背景这个因素,结果我发现,许多伟大人物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一些人甚至没有受过教育,可以说是目不识丁。很显然,成功的秘密并不在于教育。
此外,我还注意到一点,一方面,有些人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能够像海绵吸水一样轻松地汲取各种知识,但是他们并没有从自己学到的东西中获得任何好处;另一方面,他们的同学,那些不会学习或不愿学习的人,往往能取得某种巨大的成就,甚至一举成名,震惊世界。消极的本性往往造就最听话的学生,而积极的本性往往产生非常的举动。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学校里最听话的孩子,步入社会之后,往往成为当初最调皮淘气的孩子手下的小职员。
那些受过高等教育且能独立思考的人,才是所有人中的佼佼者;那些最急于获得金钱的人,到头来获得的金钱往往是最少的;那些唯一的志向就是拥有一座别墅的人,最终得到的也只限于此,只会更少没有更多;那些心中怨恨最多的人,也是获得爱最少的人;那些试图吓唬别人的人,最后反倒自己害怕了。
据观察,心中怀有仇恨的人身体总是处于紧张的扭曲状态,肌肉无法放松,他们的精神是干枯的,他们的身体是萎缩的,且功能紊乱,整个身体不是这儿疼就是那里痛。对这一点我要解释的是:怨恨、嫉妒、消沉和失望会诱使大脑产生紧张、不和谐的画面,并在体内产生相应的效应。
我们还看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功的人喜欢连成群结成队,而不成功的人也做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他们扎在不同的人堆里。
那些赌咒发誓时声音最洪亮的人,往往是在危难时刻跑得最快的人;造就一个人成功的事情,对另一个人来说或许是失败和耻辱;一个人可能会沦为某种境况的受害者,而他的兄弟却对周遭的事物和议论一笑而过,然后“继续航行”;有的人大谈特谈要做这样那样的大事,而有的人只是默默地付诸行动,什么也不说;喋喋不休的人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即使他们想停也停不下来;而沉稳静默的人实际上比那些空谈家更能说,而且能讲述得趣味横生;任何行业都只是适合该行业的人积累财富的介质。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相信,一个人不管身材是高是矮,不管他拥有的学问是多是少,都与他能否取得成就和实现目标没有任何关系。相反的是,他的精神状态,连同他对成功的渴望和期待,似乎都会让他对所有的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的朋友罗马名将卡西乌斯(Cassius)曾经说过:“要是我们受制于人,亲爱的勃鲁托斯,那错并不在于我们的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The fault,dearBrutus,is not in our stars,but in ourselves,that weare underlings)。”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应将这错误归于何方呢?为了判定他所说的是否正确,我随后对人类思想的心理构成进行了大量研究。
对心理语言和自我暗示的作用进行的研究清楚地表该句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著作《恺撒大帝》(Julius Caesar)第一幕第二场中的台词。《恺撒大帝》是莎士比亚以罗马故事为题材的一部作品,描写了品格高贵但不切实际的勃鲁托斯因执著于共和主义理想,受人利用,参与了杀害恺撒的阴谋,造成国家与个人的悲剧。
明,一个人对自己做事能力的信心是可以培养形成的,而且这种信心会让他有可能做成这件事情。我逐渐认识到一个事实:思想是一种文本元素,而对自我的研究证明,“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这句箴言是我们人类获赠的最深刻、最宝贵的忠告。它信奉一种理念,即我们的性格和自我都是可以被强化的,而且能够变得崇高;这种力量能和其他力量累加起来。
当我们的思想远离猜忌、嫉妒、怀疑、恶意、愤怒和恐惧时,就会带来各个方面的成功;对自我的这番探讨或者说反思,将每个人自己的优点和弱点,或者所坚持的正义、魄力、自信、决心等展现得一览无余。
东印度的哲学讲授想象力的价值和作用时说,一个人想着自己是什么样子,他就会长得像什么样子,照字面意思来说,一个人就是他所想,或者说就是他想象自己会成为的样子。这些观察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环境会引发大脑的关注,从而形成意识画面或心理意象,并会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有些人会因为这种影响受到境况的控制,然而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相传是刻在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据说出自苏格拉底。传统上对这句话的阐释是劝人要有自知,明白人只是人,并非诸神。
还有一些人,则很少关注周围的环境,并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某个志向,最后他们反倒能超然于这些境况之上,并能掌控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