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盲目幼稚的济南送稿
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出路。作为出生在农村的乡村村民,十六七岁选择上文学创作这条路,并能够在那样简陋条件下坚持下来,至今感到欣慰。
那时农村没有电灯,点灯用的煤油也很缺,只能用棉籽油代替,把棉油倒在酒盅里,用棉絮捻子放在酒盅沿上,在酒盅沿上伸出一点小头,点着发出暗淡的光线,二人就在昏暗灯光下,一边讨论商量,一边执笔写作。看事容易做事难,写起来,并不像作家谈创作说的那么容易,构思上缺乏成熟事件,写作上缺乏表达语言。开始写出来的作品,多是盲目幼稚的废品。面对创作的艰难,两人并没有灰心丧气。原因是本身爱好,成为最大的精神鼓励,常常是个人安慰自己:万事开头难,路是人走出来的,法是人想出来的,事是人做出来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不屈不挠坚持下来,发扬钉子钻研“孔”的精神,就会逐步走向成功。
从此我们两人,冬天不怕冷,有时冻得手拿不住笔,就到院子里跑步取暖,回来再写。夏天不怕热,拿着个大蒲扇乘凉驱蚊。昼夜在屋里闭门造车,充满激情的幻想,还不断得到精神上的充实。
总之,刚出学校门,初步进入社会,无什么生活阅历,缺乏素材,完全凭空想象,天天皱费苦心,努力不小结果不大。写一篇就向出版社或刊物上寄一篇,寄一篇退一篇,出版社还是很认真的,不论你的稿子质量高低,退稿都指出优点、缺点,最后总是用鼓励的语言,培养你的创作信心。光出版社退稿信就订了厚厚一大本子。由于不怕失败笔耕不辍,感动了出版社,山东出版社为鼓励我们,竟一次寄增给我十本近期出版的新书,作为对我们这段创作精神的鼓励。这些书至今还保留着。
当时十六七岁,从没得到过什么馈赠,见到这些书,实在有些受宠若惊,更鼓起了走创作之路信心。两人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觉得短篇不行写长篇,又用几个月的时间,写出长篇小说{平原青松}。看着厚厚这本稿纸,画上最后一个句号,又突发奇想,寄稿不如送稿,如把这本长篇小说亲自送到出版社,直接聆听编辑的指导,岂不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吗?两人一拍即合,共同认为这才是创作路上的捷径,择日出发。
从家乡到济南一百六十华里,当时还是高洼不平的土公路,二人骑着除了铃铛不响到处乱响的自行车,口袋里装上几个地瓜面窝头,雄心满怀的直奔济南。记的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上路,满天星星路灯齐亮才到济南。下车竟累的一时不会走路了,没办法,只好在路边的台阶上蹲下,稍息后,又觉得湿透衣服凉飕飕的,只好再站起来,来回跺脚。
恢复正常后才发觉,来时光凭着一股热情,到济南举目无亲,也没钱住旅馆,吃饭捎的有窝头,住宿怎办?漫长的一夜怎么度过?没法,就围着大街转着想办法,转了几圈困累交加,抬不起眼皮,迈不动步,这才体验到出门在外的难处。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四只眼睛变成两条直线时,又都低下了头,无计可使只能默默无声。
忽然一阵嘎达嘎达火车声响在耳边,两人眼睛同时一亮,想到了火车站,哪里昼夜人来人往,何不到车站上去想法,两人立时提起精神。到了火车站,真是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先花两角钱把自行车存在火车站看车处,急忙走进候车室,选了个无人坐的连椅,又累又困的两人,躺在连椅上就进入了梦乡。就这样,两人不花钱,在候车室廉价住了一宿。
天明不敢贪睡,早早起来,围济南到处转,左一条街,右一条路,转了径路转纬路,也没找到出版社。正在为难之时,没想到走到了省府门口。二人商议,不如把稿子送到省文化局,也不用到处找出版社了,交给文化主管部门不更好吗?都觉得是高招上策,就满怀信心的来到省府门口,门卫不让进。这才知道省府的大门也不是随便进的。怎么办?我想起随身带的稿子,用稿子当证件碰碰侥幸,便拿出稿子让他们看。门卫见那么厚厚的一大摞稿子,他们岂知稿子质量高低,也不知什么原因,要进文化局。思量了一阵终于放行。
两人谢天谢地进了省府大院,到了文化局。一个中等身材同志坐在办公室里,听话音好像正在与浩然通电话,见两个穿着粗布衣的陌生人进来,手里还提着一大捆稿纸。虽不明白来意,还是热情的接待我们。当我们说明来的目的时。他对二人创作精神,给与热情鼓励,并说明要转到出版社,回去听信就是了。
现在回忆起来实在幼稚可笑,但对省文化局热情接待与鼓励,回来后可鼓起了两人创作信心。这阵子累坏了邮递员王贵福,他负责我那一块送信任务,不论刮风下雨,都要给我们送出版社退回来的信和稿件,写作虽没成功,邮递员在当地已宣传的妇孺皆知。邮递员是走百家村登百家门的,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说什么小营村要出作家了,村民们都觉的很惊奇,庄稼地的泥腿子能成作家,实在是当地一大新闻,一传十十传百轰动当地。还没出版一篇见铅字的作品,名声以闻名当地。
碰巧的是,这期间正赶上全国教师回原籍,为普及教育,提倡村村办中学。一个自然村办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师就缺了,当时教育上考虑我们写过书,是有文化的人才,就聘我们到村办中学任民办教师。我因初中毕业教初中,王传海小学毕业教小学。顺其自然走上一边教书一边写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