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而流畅的沟通是一个企业经理成功的条件之一。作为经理,他不仅要有效地让全体职工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生意观念、生意目标、生意方针和生意计划,还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善于倾听,以便了解下属的愿望、痛苦和担忧。经理若不善于倾听下属的批评,就容易铸成大错。它使经理不能和下级搞好关系,最终导致生意上的失败。
美国著名企业家卡斯特·罗伯尔集自己一生的经验提出,企业家必须和部属彻底沟通,才会具有效率和创意。
企业家进行沟通,不仅表现在对企业内部上下左右关系的疏通,而且还表现为对企业与其外部关系的疏通,包括企业与顾客、供应商、代理商,以及政府机构的疏通。现代企业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因此,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如何,对企业具有决定性意义。
对于企业家来讲,亲自建立、协调企业与外部的关系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因为除他之外,没有人能够担当此任。企业家为企业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就是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怎样让“士”为你而“死”
不少企业的生意人常常说:“我也特别希望知道下属们在想些什么,可是让他们说,谁也不开口,也不知道如何去了解他们的心态。”的确,如果在街上一个人径直向你走来,冷不防冒一句:“唉,你想什么呢?”恐怕你不但不会搭理他,还会觉得这个人有毛病。岂不知“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心里的秘密怎样能对准都诉说呢?作为生意人,一个十分重要的职责就是能与员工交朋友。有些生意人可能要说:朋友岂是能随便交的?要知道,作为一个生意人,就应该学会与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交朋友,至少应能在某一方面做到这一点。人这种动物,感情色彩十分浓厚,想想,如果能与员工无拘无束地谈上一两个小时,那还会有什么布置不下去的。所以,我们说生意人能与员工交上朋友,这就是最好的精神激励手段,它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那么,怎样才能与下属交上朋友?
(1)热心教育下属。热心教育的生意人与热心教育的公司大有关连。员工若有幸为热心教育的生意人工作,定能增进能力,比起在不热心的生意人手下工作有利得多。因为后者不愿多花时间训练部下,在他们心目中,认为训练等于是浪费时间。这二者相比之下,前者定可造就高水准的绩效,这种成果是由生意人对属下教育关心而来的。
(2)公平对待下属。在调查问卷或座谈会上,我们了解到员工一致反映“希望生意人能够公平待人。”对下属公平对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何大家还要如此激烈呼吁?至少由此反映出某些生意人在处事方面使下属看来并不公平,因此到底如何公平处事,实在是一个大学问。就像在分配工作上,一方面唠叨不停,一方面逼他拿出工作成绩;或者对某人整日无所事事视而不见,却将某事集中于另一人;或者将困难、复杂的工作分派给生手,却让熟手做些简单的工作。这都是处事不公平的实例。还有,不论难易的工作,如果处事态度完全相同,那在下属眼中也会认为不公平。生意人对于自己较有经验或较感兴趣之事,总是付出较多的关注。此时,从事另一项工作者定会察觉生意人对其忽视,会感觉到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责备人时如果某些人挨训斥,某些人却丝毫无压力,前者一定会产生不满情绪。同样,光是拜托某人做事,而对某人显出冷漠态度,这定会令人产生不公平心理。一次在某企业听到有些男职员反映道:生意人很会责骂男职员,对男职员的一举一动也格外注意,但对女职员却不然,显得非常客气。希望生意人在责骂时不要有性别之分。他们之所以有些希望,是感到处理不公平的原因。另外,对职工眼中的优秀员工未予加薪,加奖金,而对那些工作不好的人却加薪、分红,理所当然会令人觉得不公平。现在许多企业都有些趋向,那就是以能力决定酬劳,也许如此可更正以往的不公平待遇,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年轻人希望采取“实力主义”或“能力本位”处理。假若能打开用人之门,或许可减少许多因不公平待遇所产生的不满。
(3)发挥部下的长处。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位女职员说:“我的上司皆依照我们的能力来分配我们工作,因此,可使自己的长处尽情发挥,这样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任何事情做起来只要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符合自己的能力,工作起来就格外起劲。任何人都有优点、缺点。如果老是盯住某人的短处,就会使人萎缩不前,这就好像培育的花草一样,一旦得了萎缩病就可能整株枯萎下去。反之,倘能不断地发挥长处,短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无遗,甚至短处也会变成长处了。但就是有些生意人专门挑剔属下的漏洞,对其长处反而不予理会。有位生意人就大力抨击属下的错处,问笔者如何处理。我反问他:“你只看到他们的短处,可曾试着去认识他们的优点?”结果这位老兄对属下的长处竟答不上半句。实际上,任何人都有其长处,要去发现他们的长处,不要只注意他们的缺点。这种做法…定可改善他们的缺点。你若专找他人的漏洞,实际上毫无用处,反使对方采取预防措施,对自己对大家都不好。
(4)适应属下的性格。所谓适应属下的性格,就是要依照个人的性格来加以领导。领导方法有专制的、民主的、自主的这三种形态,这是众所周知的。你必须针对对方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领导方法,才能提高从业人员的土气。
用“喉舌”造名造势:新闻媒介不是“狗仔队”
现代的新闻报道幅度很广,公司应该多和媒体发生关系,发挥它们的“喉舌”作用,为自己造名造势,这样可以打造公司的品牌。
一般的公司都很少与新闻界打交道,但如果你的生意做大了,或作出了突出贡献,那么,就一定有新闻记者来采访你。任何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了电视、广播和报纸在未来事件和公众形象中的影响作用,那就是在屡遭不愉快事件的风险。新闻媒介可以帮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也可能把那些暴发户一下子变成你和你的同行都得认真对待的竞争对手。谁只要看过一次《焦点访谈》就会明白,要是撞到记者枪口上,让他觉得下次应该把你或你的机构作为“大坏蛋”曝光的话,那结果可就不妙了。因此,任何企业的生意人,都应重视搞好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与新闻媒介打交道呢?
(1)要明白,他们的盘子里也许已经盛了很多菜
只有那些和新闻媒介打交道经验很少的人,才会期望那些编辑、记者们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只来关心自己这一件事。除非你是个超级明星,或者是位重要的政界人物,否则记者给你的时间总是很有限。所以,你们一旦接上头,你就应该直奔主题。任何其他的做法都会让人把你看成是刚出道的新手,你讲的事情在新闻媒介中露面的机会也要大受限制。
(2)不要发表过度的言辞
记者,其实更像是一群怀疑论者。如果你讲的话站不住脚,或者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你想把一个纯粹新闻素材变成一条有偿商业信息,那你或者会被打断,或者会受到猛烈的攻击。是的,你是有一些信息想让人了解,但是记者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如果让人觉得你像是个卖二手车的,对记者所追求的角度和要求的形式,不去努力适应的话,就不必奇怪自己没有得到想像的那种关注,或者没有得到自己想像的那么长时间的镜头。
(3)报道会带来更多的报道
别的新闻机构对你的故事越关注,你就越容易使任何一家报纸相信,你提供的是一条重要的、及时的新闻。但是你必须动作迅速,在你的新闻材料中还要强调,最重要的电视台和出版物曾报道过你的消息。
(4)企业受到新闻媒介的注意,并不见得总是好事
记者们是一群打心眼儿里愤世嫉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如其他人敏感,而是因为他们从长期的苦涩经验了解到,和他们打交道的很多人感兴趣的是隐瞒重要事实,只讲事情的一个侧面。揭这些人的老底儿有两个好处:它让记者更加感觉到自己做的工作是有效的和道德的,而且它还能提供一些有趣的、戏剧性的素材来填充报纸的版面和电视的节目。所以,绝对有必要向你接触的任何记者表明,你不是坏人!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用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来谈论问题,有时可以承认差错和疏忽,强调你很关注一般市民所关心的事情。
(5)一个好的“钓钩”应该能用一两句话就说明白
如果你得用多于一个长句或两个短句的话才能让人理解你的“中心思想”,那你还得再下点功夫。一个能吸引人的故事,应该能一下子有力地把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引向某种让人立刻就能发生兴趣的东西,这种东西或者关系到直接的利益,或者有不同平常的本质,或二者兼备。如果你试图赢得媒体注意的努力收效甚微或毫无功效,那可能是因为你所传达的东西缺少简短、有力的吸引人的地方,不能刺激新闻媒介把它变成一项报道。如果你试图让新闻媒介报道你的机构,那么确定宣传中内在的引人之处就是你的责任,而不关记者的事。“本地高效保险费受害者的福音”,就是一个成功“钓钩”的例子,“ABC公司在本财政年度推出适当政策,调整不合理保险收费”,这就是一个不成功的“钓钩”。
(6)要做好应付局促场面的准备
你碰到的很多新闻人员,他们之所以干这一行业就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软磨硬泡、咄咄逼人的个性。有的时候,记者或主持人的确是来势汹汹,或者使出种种让人觉得味道不对的手段。他们不见得是在攻击你,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干的是新闻这一行,这一行最大的忌讳就是枯燥无味。在大多情况下,只要你顺着这种“诱”的格式来,就能够让人理解你的观点。如果不这么做,而是“虚晃一枪,跳出圈外”,或者闭口不言,那只会落个“最差嘉宾”的名声。
(7)采取合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