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相关题目】
春天组曲
感悟春天
沐浴着春风回家
在春雨里发生的……
【构思指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盎然春意引得古今中外文人骚客泼墨如云,争相描绘。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出了风景秀丽、千姿百态的江南。诗人抓住了“日出”与“春来”时江水的特征,用“红胜火”和“绿如蓝”描绘出江南日出的瑰丽、江水的佳色,突出了春天的美。
描写春天,首先要写出大自然的焕然一新。春天来临,冰雪融化,天气转暖,春光明媚,春风和煦,春雨温润,大地复苏。还要写出对春天的感受:春阳送暖,人们卸下笨重的冬装;春风拂面,人们感到分外舒适;置身于莺歌燕舞的百花园中,人们其乐无穷。还要写出动植物在春天的反应:春临大地,万物复苏;蝶飞燕舞,鸟叫虫鸣;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由动植物世界构成一幅鲜明活泼的春意图。写动物,注意突出叫声的美妙动听,动作的活泼、欢快;写植物则需要突出色彩的鲜艳美丽,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方成佳作。
描写春天,要抓住春天景物的特色及地区差异来写。春季有初春、仲春、暮春之别;江南的春天有别于关外的春天,城市的春天不同于山村的春天……
写景状物时,切忌堆砌华丽的辞藻,弄巧成拙。要心中有物,且运用最恰当的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向往之情。
【成语谚语】
惠风和畅春寒料峭春风袅袅风和日暖春色满园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农时节令不饶人,一年之计在于春。
立春三日,百草排芽。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清明发芽,谷雨采茶。
谷雨种大田。
谷雨三朝看牡丹。
【名诗佳句】
春的赞誉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雪莱《西风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春到人间万物鲜。——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阳光普照万物生辉。——春联
春的信息
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唐·于邺《岁暮还家》
游鱼翻冻影。啼鸟泛春声。落梅香暮景。——元·张可久《红绣鞋·岁暮》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唐·戴叔伦《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
地上与河里的冰很快地都化开了,从河边与墙根都露出细的绿苗来。柳条上缀起鹅黄的碎点……——老舍《四世同堂》
春风·春雨
迟迟丽日照春空,阵阵芳尘花信风。——明·朱高炽《阳春曲》
春风欲到,小草先知道,黄入新荑颜色好。——明·刘基《清平乐·早春》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唐·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
春风有何情,旦暮来林园。不问桃李主,吹落红无言。——唐·齐己《春风曲》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唐·令狐楚《春游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元·贯云石《小梁州·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宋·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霏霏雾雨杏花天,帘外春威着罗幕。——唐·温庭筠《阳春曲》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宋·王安石《伤春怨》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唐·韦庄《谒金门》
春染千畴绿;雨润万物荣。——春联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僧志南《绝句》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清·张惠言《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春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菩萨蛮》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宋·苏轼《送别诗》
春声·春色
谷里花开知地暖,林间鸟语作春声。——宋·欧阳修《和丁宝臣游甘泉寺》
忽来枝上啭,还似谷中声。——唐·陶翰《柳陌听早莺》
柳花如雪满春城,始听东风第一声。——明·李东阳《黄莺》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宋·陈亮《南歌子》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宋·曹豳《春暮》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雨晴》
桃花依旧红成浪,杨柳无端绿过墙。——清·吴梅林《南仙吕·解三醒·都城春游》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唐·王维《辋川别业》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唐·贾至《春思》
一番微雨一番晴,淡淡春容照眼明。——宋·杨时《春日》
莫言春色无人赏,野菜花开蝶也来。——宋·饶节《晚起》
离离灯火分春色,奕奕梅花照酒杯。——明·文林《岁暮客钱唐邦彦征君以诗招饮席间因次其韵》
春色不随流水去;花香时送好风来。——春联
燕尾似剪破碧水;杏枝如画依轻烟。——春联
春暖花开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JP4——南朝梁·鲍泉《奉和湘东王春日诗》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唐·杜甫《伤春五首》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宋·苏轼《次荆公韵四绝》
昨夜园林新得雨,杏梢争放晓来红。——宋·张耒《新春》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春的热力简直像一坛香甜的醇酒,把千棵桃树、万株杜鹃,醉得满枝绯红,摇摇晃晃。——周方《峰海巡礼》
春的氛围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雨如丝,柳如丝,织出春来一段奇。——宋·欧良《长相思》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僧仲殊《绝句》
花少蝶蜂瘦,水清鸥鹭闲。——宋·郑刚中《春昼》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元·白朴《天净沙·春》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唐·韩愈《晚春》
卷东风柳絮犹狂。收起闷情怀,放下愁模样,且领略春光半晌。——清·严廷中《沉醉东风·春日》
杨柳春风舞;桃李艳阳娇。——春联
暮春三月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枝头杜宇啼成血,陌头杨柳吹成雪。吹成雪,淡烟微雨,江南三月。——宋·刘克庄《忆秦娥·暮春》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宋·辛弃疾《满江红》
蝶怨香迟,莺嫌语涩。老红吹尽春无力。东风一夜转平芜,可怜愁满江南北。——清·蒋春霖《踏莎行·癸丑三月赋》
阳春三月,微风和煦,绿柳含烟。——宗璞《花的话》
春色将阑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宋·寇准《踏莎行·春暮》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唐·杜甫《春远》
东园桃李芳已歇,犹有杨花娇暮春。——唐·张乔《杨花落》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唐·杜甫《曲江二首》
山北山南花烂漫,日长蜂蝶乱。——宋·毛幵《谒金门》
杨花漠漠暗长堤,春尽人愁鸟又啼。——唐·刘沧《对残春》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唐·韩偓《残春旅舍》
落日已将春色去,残花应逐夜风飞。——唐·李昌符《三月尽日》
风雨催春归
拍天涨绿连朝雨,满地残红昨夜风。——元·李孝光《次晚春韵》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惜春·送春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恁啼鹃,若催春去,春城依旧如画。——清·文廷式《摸鱼儿·惜春》
暗绿稀红,柳絮才飘雪。有意送春还惜别。杜鹃争奈催归切。——元·汪斌《蝶恋花·送春》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唐·刘禹锡《送春词》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宋·黄庭坚《清平乐》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湘东》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宋·僧如晦《卜算子·送春》
春思·春情
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南朝梁·萧纲《春日想上林》
何年春不至,何地不宜春?亦有当春逢远客,亦有当春别故人。风物虽同候,悲欢各异伦。——唐·王勃《春思赋》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缕惹春风。——唐·郑谷《柳》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宋·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春景》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宋·晏殊《踏莎行》
世间有万古青春,花前换几度游人。——元·张可久《寨儿令·湖上春晚》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骂东风。——明·陈子龙《江城子·病起春尽》
老来不喜闲桃李,别约山僧看菜花。——清·查慎行《花朝暗示僧道楷》
二月落花如梦短,一湖新水比愁多。——清·郭麟《西湖春感》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清·徐灿《踏莎行·初春》
暮春情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李煜《浪淘沙》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宋·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杜鹃声又是春归。——元·卢挚《沉醉东风·春情》
【阅读链接】
《钓台的春昼》,郁达夫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
《空山灵雨·春底林野》,许地山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夏
【相关题目】
夏之旅
夏天的心情
的夏天
夏天的雨
雷雨之后
暴风雨来临之前
夏的个性
盛夏的瓜果
立夏前后
走近夏天
夏日悠情
【构思指要】
夏日炎炎,热浪滚滚,似乎不能使人产生闲逸、雅致、恬适的心情。但夏天也有它本身的魅力:次第绽开的鲜花,热烈奔放的彩色,慵懒闲散的生活,时快时慢的旋律……
描写夏天首先要突出它的天气——炎热。写炎热的天气,可以通过描写火辣的太阳,蒸腾的地气,发烫的地面,人们的感觉、心情、穿着,以及狗吐舌头、禾苗干枯等动植物的畏热现象来反映。描写时应注意纬度不同的地区炎热程度的差异,一日之内早晚与正午热的程度差异。另外,在酷热的夏季容易出现雷阵雨等恶劣的天气。适当的气温变化及天气点缀也能很好地提升炎夏的感觉。除此以外,还应注意夏季特有的一天内的变化:早晨的节奏轻快明朗、忙碌;中午的节奏沉闷缓慢,热得透不过气来;夜晚的节奏欢快、舒畅。在夏天只有夜晚才会给人以凉意,给人以舒适的感觉。月出东山,清风徐徐,蛙声阵阵,树木葱郁,群山如黛,再加上乘凉人的欢声笑语,构成了迷人的夏夜美景。
其次,夏天有一种独特色彩,有截然不同于其他季节的另一种魅力。同学们在描写夏天景物的时候,要注意区别初夏、仲夏和盛夏的三个阶段。初夏一般是晴朗的好天气,蔚蓝的天空镶着大理石纹似的云缕;仲夏之后的田野是一望无际的葱茏的海洋;而盛夏则是烈日炎炎,蝉噪聒耳,莲叶满湖……当然也有例外,初夏有时热得比盛夏还厉害,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不能一味照搬。
【成语谚语】
夏日炎炎艾绿蒲香火伞高涨赫赫炎炎
汗流浃背赤日炎炎流金铄石焦河烂石
立夏三尺火。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小满大麦黄,忙了蚕桑又栽秧。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晚宿窝蛤蟆叫;盐坛出水烟叶潮,大雨不久就要到。
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满地泥。
夏天不热,五谷不结。
大暑要热透,才有好年冬。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禾到大暑日夜黄。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
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家里棉丰。
伏天大雨下满塘,玉米高粱啪啪响。
伏天大雨下过头,秋季庄稼要减收。
【名诗佳句】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唐·杜牧《早秋》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唐·骆宾王《晚泊江镇》
蝉急知秋早,莺疏觉夏阑。——唐·刘祎之《九成宫秋初应诏》
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绿草未倾色,白露已盈庭。——南朝宋·刘骏《初秋》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唐·白居易《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宋·戴复古《大热》
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闲门避暑卧,出入不相过。——晋·程晓《嘲热客》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避暑高楼上,平芜望不穷。鸟穿山色去,人歇树阴中。——唐·姚合《夏日登楼晚望》
榴花红照眼,杨柳青迷岸。荷舒翡翠盘,梅结黄金弹。——元·无名氏《雁儿落过得胜令》
菱叶荷花渐满池,红榴绿筿正相宜。天边日出园葵觉,地底云生柱础知。
——明·刘基《夏日杂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宋·范成大《初夏》
吵人的蝉声被秋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面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巴金《春》
桉树的绿叶婆娑摇摆,成熟的稻田一片金黄,偶尔出现一片芋田,那颜色又绿得像要滴下油来;有时路旁又出现几株荔枝,累累的果子正在蝉声中逐渐发红。——秦牧《赌赛》
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鸦也张着嘴喘气。——鲁迅《示众》
一近中午,炎夏当顶,热气从四面八方袭来,从高树枝头飘下来的蝉声似乎都是温热的。池塘里,成群的鱼浮到有绿荫的水面上来纳凉。炎热仿佛统治了整个宇宙。——季羡林《燕园盛夏》
秋
【相关题目】
秋日小札
秋思
金色的秋天
家乡的秋天
秋天的黄昏
一叶知秋
天凉好个秋
那一年秋天
深秋
儿时的秋天
【构思指要】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百树凋零、萧瑟凄凉的季节。收获令人欣喜,萧瑟令人触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秋天大发慨叹之情。
秋天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天气的转凉和景色的变换。描写秋天的天气要注意两点。一是三伏天的末伏在秋初。伏天一过,天气逐渐转凉。二是天高气爽。秋天的天空澄清,明净透亮,空气也不像夏季那样沉闷。描写秋景变换,则要注意秋天虽然万木萧疏,但是也有迷人的景色:渐渐变黄的树叶,由绿变红的枫叶,各种艳丽的秋菊等,山川层林尽染,城市色彩纷呈。还有那澄澈的晴空下的湖光山色,以及田野上金灿灿正待收割的庄稼,到处都是一幅幅具有秋季特色的风景画。
季节的“秋天”影射人生的“秋天”,充满了人生的哲理。“秋风”主要是写其保护生命,延续生命的实质;“秋叶”主要是赞颂其无私奉献的精神;“秋土”主要是揭示其诚实的品质。从一个个具体的意象中,揭示出秋的复杂多变而又统一的性格——严酷而又多情,单纯而又多变。
【成语谚语】
霜气横秋金风玉露天高气爽秋高气爽桂子飘香水天一色秋意萧条
秋风潇潇秋风萧瑟秋风飕飕草木黄落繁英凋零一日三秋
立秋处暑秋收忙,秋季选种正相当。
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才是暑。
处暑处暑,热煞老鼠。
立秋处暑天渐凉。
处暑白露节,日热夜不热。
白露身不露。
白露田垄一扫光。
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
白露看花,秋分看稻。(花:棉花)
秋分一半家,寒露满天下。
秋分天气白云多,处处欢歌好田禾。
寒露霜降,耩地翻土。
寒露百草枯。
寒露到,割秋稻。
寒露开花不结籽。(花:秕稻花)
霜见霜降,霜止清明。
霜降立冬逢九月,兴修水利好时节。
霜降到立冬,翻地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