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农历10月素芬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全家人高兴极了,陈氏给她第一个孙子取名叫本明。
这孩子长得十分俊美,他给这个特殊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快乐。陈氏也甚是喜欢这个孙子,总是给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陈氏抱着他,笑着说,“你们看,跟他爸小时候一模一样。”看着看着,她把目光移向远方,眼里掠过一丝忧伤。随即又将目光重新移向孩子的脸,“他爸跟我有缘,当年,我抱起他爸来他爸就不哭了。”
说到这,她的脸上就堆满了幸福的笑。
孩子满月后,孩子仍由陈氏带,素芬得去地里干活挣工分。(那时的农村还是大锅饭)孩子饿了,陈氏就把孩子抱到地里去让素芬喂奶。
因为这,素芬仍有些怨恨陈氏。两个女人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陈氏和村长就与素芬一家三口分了家,不在一锅吃饭了。
本明两岁时,素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也是个男孩。素芬给他取名叫陈银,陈氏也很疼爱。
这次陈氏没有照顾素芬坐月子,前三天由陈安照顾,以后都由素芬自己照顾自己。
陈银还没满月,素芬就背着陈银,抱着本明,到地里干活。
陈安在煤厂上班,有时半年才回一次家,素芬一人带俩孩子。
日子就这样慢悠悠地过着。陈安每次回家,都会做上饭,叫上他爸妈一同吃。每当这时,素芬总是拉着脸,向陈安诉说陈氏的不好。可陈安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总说:“没有妈,就没有我。”
本明六岁时,素芬生了第三个儿子,取名陈刚。
陈安的工资不高,有时几个月都领不上一分钱,素芬挣的工分不够这么多张嘴吃,孩子们经常饿得哭。
几个孩子中,陈氏最喜欢本明,也许是第一个孙子,从小又是她亲手带的。也或许本明长得最像陈安,陈氏就心疼地把本明接到自己家,和他们同吃同住,一直到本明十三岁。
两家在同一个村,相隔就五十步之遥。陈氏却不让本明会自己家,陈氏和村长家有饱饭吃,叫他不回他就真的不回了。素芬想他时,只能远远地看着。陈安回来的时候,本明才能和陈氏一起回自己的家,吃完饭后,又得和陈氏回陈氏家了。有时,村长和陈氏都不在家,本明就偷偷的拿些吃的给两个弟弟们送去。
很快,本明到了上学的年龄。上学第一天,陈氏亲自送他去了黄桷树小学。他们走了一小时,一路上陈氏滔滔不绝地说着:“本明,你要好好读书!我给你取名叫本明就是希望你聪明!你爸上了两年学,字儿都不认识几个,现在在煤厂下苦力,奶奶可不希望你和你爸一样……去吧,下午奶奶来接你!”
其实,陈氏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去了黄桷树那。她坐在那棵两三个人才能环抱的黄桷树的树根上,遥想着当年。不知不觉,泪水迷蒙了她的双眼。想起将军来都是无尽的恨意吧!
她把走过的岁月像放黑白电影一样放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竟失声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