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难忘的,痛苦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的,她在人格的发展和完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让我们的经验和阅历更加丰富,她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完整的人。想想看,如果你没有体验过高考落榜的痛苦,你就不知道名落孙山是什么滋味;如果你没有在病床上痛苦地煎熬过,你就不懂得珍惜健康;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对一个女孩穷追不舍仍无希望的痛苦,你的生活中就缺了单恋这门课程。
痛苦是存在的、是合理的、是自然的。硬要将痛苦这两个字改写或者抹掉,只能给我们带来畸形的人生。大脚不雅,但女人缠足的举措却成了我们民族文化史上的败笔。还是顺其自然好。痛苦让我们更加完整,痛苦也是美丽的。
生命感悟
鲜花固然美丽,绿叶也不可缺少。痛苦是幸福的背景和陪衬,没了痛苦,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单调、贫乏。那时,我们连幸福都不会懂得珍惜。
人生要滚烂泥巴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礼仪式。过生日要滚三次泥巴,一次是5岁,一次是10岁,一次是15岁。侗族人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这种仪礼可能就是跟这句俗语相呼应的。5岁的人,就要脱离母亲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接受艰苦的磨炼了,所以让母亲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坝那边接着。到10岁,则由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坝那边接着 (没有祖父就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和锻炼意志,培养耐性了。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田边,对面田坝上没人接,意思是从这时起,你即将长大成人,需要自已去体味人间的艰辛,闯出一条自己的生活道路。
生命感悟
有句话说靠吃别人的饭过日子,就会饿一辈子。做侗族人的孩子是幸福的。滚一身泥巴,勇于独步人生这是现代初涉人世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有度忍耐才健身
忍耐是中华民族传统性格之一。是人有气度、有涵养的标志。能忍自安,有容为大。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二重性,过分的超限度的忍耐对身心有害无益。
必要的忍耐是人的良好品德。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忍耐,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忍耐,越王勾践卧心尝胆也是忍耐。但这些都是在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思想指导下,是为了长远大计。强忍就变成了对身心健康的折磨与摧残。超越忍耐表面看是喜怒不形于色,这种强压硬抑,当抒不抒,当泄不泄,可造成情感的蓄积。许多人长期郁闷积压,最后导致身患癌症,如乳腺癌的患者有70%以上属 “肝气郁结”,在发病前都有长期忍耐,压抑情绪的病史。
在某医院的病房里,有过两位病人,很能忍耐。患肝癌的老钟,他的病很重,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他很讨人喜欢。病房里经常传出他的笑声,对其他人也是一味良药。不过当他的病稍有好转时,就出院了,不肯在家安心养病,仍然一声不吭地去上班。另一位患慢性中耳炎的老解,因为并发面瘫住院。他患中耳炎20年,却一直没看过医生,他说耳朵流点脓,有点背算个啥,用不着治疗。直至并发面瘫才来治疗。经过治疗,中耳炎被治愈,面瘫却没有恢复,留下终身遗憾。
因此,忍耐也要有度,把握好这个度,就会有利于身心健康。
生命感悟
有了忍耐,才能成就事业,造就人才;有了忍耐,才能在困难的环境中求发展,获得新生。
把最坏的日子捱过去
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陷入巨大的恐惧。颤微微的铁索轧轧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听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的感觉。事后,梵·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有些生活,你永远也不会习惯。但只要你活着,这样的日子你还得一天一天过下去,所以你就得学会克制,学会忍耐。面对日子,把最坏的都捱过去,剩下的也就是好的了。
生命感悟
你不习惯黑夜,但黑夜每天适时而来,你忍耐着,天就亮了;你不习惯寒冷的冬季,但冬天的脚步渐渐逼近,你忍耐着,那春天还会远吗?
老朋友再见
人生虽说有个把忘年交,但大多数朋友还是同龄人。
因此当人活到七、八十岁时,朋友中最常闻听的消息便是——死。
有两个老头,分别住在同一座山的北山脚和南山脚,每天清晨他俩在山顶相遇,一个说: “还活着?”另一个说: “活着就好!”相视一笑,各自走散,直到有一天少了一个,另一个也不追究。
有两个老太,一个生病住院,另一个天天做好稀饭点心探望,直到有一日早晨,生病老太的女儿在菜场遇到另一老太,告知:妈妈昨晚去世了。另一个老太怔了一下便说:“那么,你们办,我就不再来了。”
那个女儿不解,她俩半个世纪亲如姐妹,怎么最后竟不来?后才悟出:操办、悼念、吊唁、遗体告别,这都是亲属小辈乃生前所在单位人的事了。
生命感悟
老朋友,就该是那种再见法——今天在这个世界相视一笑话别,跳过生死隔绝的那一节,彼此相信,会在另一时空再见。
失意之后……
俗世的凡人,总在得意与失意之间晃荡。得意时,天高气爽,心旷神怡;失意时,如嚼黄连,苦不堪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存难免陷在许多残缺中,失意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求学时,一次考场败北,是失意;求爱时,遭对方拒绝,是失意;工作上,事业无成,是失意;转业时,安置不当,是失意。
一次失意,就品尝一次人生的苦辣;一次失意,就接受一次严峻的考验。尝过一回苦辣,历经一次考验,你便跨过人生的一道坡坎,你便超越一次自我。
失意,使你冷静地反思自我,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项,亡羊补牢,退而结网,从而驾驭生命之舟,搏风击浪,奋起直追。失意,使你细细地品味人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譬如花开花落,季节使然,从而失意不失志,洒脱从容,自立自强,以利再战。
失意,使你深思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的种种已过去,重要的是把握现在,面向未来,从而振奋精神,“不哭也不返,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
失意,不是一束鲜花,而是一丛荆棘,鲜花虽令人怡情,但常常使人懒散懈怠;荆棘虽叫人心悸,却使人头脑清醒。失意,不是一杯甜酒,而是一杯苦药,甜酒虽易入口,但不知不觉地使人迷醉;药虽苦口,但祛痛疗疾,活血散瘀,强身壮体。
失意,是一付清醒剂,使人知不足,知困则勤学,从而长知识长见识,不在失意中沉沦,而在失意后奋起。
失意,是一面镜子,譬如贞观铜镜,它使人正衣冠,明得失,知兴替。从而正视失意,调整心态,跃马扬鞭,再赴征程。
生命感悟
一次失意就灰心失望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善待失意,心平气和;战胜失意,其乐无穷。
敬重卑微
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在我们从没看在眼里,放在心头的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繁衍生息,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如何逃生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卑微的力量所感动,仿佛我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山脊流动;我听见噼哩叭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卑微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懈怠了潜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自己的精神穿过我孱弱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生命感悟
世上堪称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指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道在平常日月中
从前有三兄弟,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喜好打坐参禅,因此就跟随佛光祥师学禅,经过一段时日之后,为了求更高的悟境,便一起相约出外行脚云游。
有一天,在日落时走到一个村庄,就向一户民家借宿,恰巧这户人家的妇女刚好死了丈夫,带着七个子女生活。第二天兄弟三人正准备上路时,最小的弟弟就对两位哥哥说道:“两位哥哥继续前往参学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两位哥哥对于弟弟改变初衷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志气,出外参学不久,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于是气愤地拂袖而去。弟弟一句话也没有辩驳。
寡妇看到三师弟一表人才,就表示愿以身相许。
“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三师弟慎重地说,“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
三年后,女方提出结婚要求,三师弟再次拒绝道:“如果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死去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三年后,女方又提出结婚要求,三师弟再次拒绝道:“为了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吧!”
三年、三年、再三年,经过九年,这一户人家的小儿小女都长大了。三师弟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步入求道的路。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三师弟已具足了大乘菩萨的 “六度”:布施:三师弟牺牲了行脚云游、参访名师的机会,将身心全部投注在这户人家,称得上大布施。
持戒:九年的日夜相处,三师弟不起一丝邪淫之念,十分难能可贵。
忍辱:三师弟能忍受二兄长的责难,不为所动;九年之间,也一定饱受村人之辱,他并没有一走了之,可见忍辱功夫之一斑。
精进:协助妇人养儿育女,使这户人家衣食无虞。
禅定:女方三次提出结婚要求,九年的长时间相处,若非极大定力,无法避免诱惑。
智慧:能做到以上五点,没有大智慧是办不到的。
生命感悟
三师弟具足了慈悲喜舍的心。所以能在逆境中把持自我,不但不被世间的五尘六欲所扰,反而转秽土为净域,无可置疑地,这位三师弟才是真正懂得禅机。
真正的禅,不在深山,不在茅篷,而是在无贪、无求的平常日月中。
山谷中的谜底
加拿大的魅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惟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景观是个谜,许多人不知所以,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结论。揭开这个谜的,竟是一对夫妇。
那是1983年的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如那些柘树,因为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西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柘柏和女贞之类。帐篷中的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丈夫点头称是。少顷,两人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地,相互吻着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生命感悟
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它是人生的一门艺术。在必要的时候,弯一下腰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力气,减小不少压力。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曲者,肯定是作风傻子!
崇尚安分
安分不等于固步自封。在人们意识中,安分定格于几种固定的形象:女人要做贤妻良母,不可打扮得花枝招展;男人要对家庭勤勤恳恳,不可油头粉面油嘴滑舌……传统观念这种东西像一棵树,只要扎了根,就会不断地生长。然而这些表面上的安分并不可靠。真正的安分是一种对纷繁诱惑的超越;是一种对生命的透彻领悟;是一种登高远望之后,内心坦荡明朗的境界;是一种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安分的人容易给人一种追求不大胆、理想不远大的感觉。其实,他们踏实沉稳地走完每一段路,对自己的事业、生活总会有一个适合于自己的现实计划。安分的人面对铺天盖地的招聘广告会仔细想想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不去盲目追逐。而不安分的人会抱着报纸东奔西跑地去应试;看了一次次考官和蔼而无内容的微笑之后,关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一次次加码,对现状愈加地不满,对自己愈加地信任。而现实是,这种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会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表示出义愤填膺,永远觉得自己在受委屈,活得太苦太累,活得暗无天日。
生命感悟
生活原可以很美丽。读一本书,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在一个月明风轻的晚上散散步,都可以体会到一种超越喧嚣凡尘的快乐。
虎牙
我婶婶很丑,丑在两颗突凸的虎牙上。但当初叔叔是非她不娶。众人都说他眼光太低,婶婶也觉得自己和我叔叔不相配,不止一次地问:“你就不嫌我的虎子难看?”叔叔没有回答,直到成亲那晚,客人都走了,他才对婶婶说:“我小时候也有一对虎牙呢,后来让乡医给拔掉的!”
生命感悟
有时,人们对爱的寻觅,往往缘于曾经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