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君权专制时代,举行封禅的皇帝,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想封禅而未果的,有魏明帝、梁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宗等。自南宋后,皇帝把封禅与郊祀合二为一了。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北京南郊建大地坛,合祭天地。嘉靖年间,又将天地分祭,在北郊建方泽坛(即地坛)祭地,把由南郊原建的圜丘改名为天坛,专门祭天祈谷。明朝郊祭时“陈户口钱谷籍于坛下”。清朝时也在天坛祭天祈谷。
历代皇帝为何到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是一种规模盛大的祭祀典礼,其隆重的程度超过了历代历朝帝王登基的仪式。历代帝王为何如此重视封禅呢?当然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第一,封禅是告诉上天已经改朝换代,新的帝王是接受天命,代天统治群民。第二,封禅可以粉饰太平。第三,封禅可以“夸示夷狄”。再者,封禅能成“仙”。尽管帝王都想封禅,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帝王都可以封禅。因为封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帝王要上泰山封禅,则一定要有政绩。因为封禅大典是明示盛世的标志,所以被历代著名的政治家注目。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上泰山封禅,汉武帝要结束有汉以来70年的边患上泰山封禅,唐高宗有“永徽之治”、唐玄宗有“开元之治”上泰山封禅。
封禅仪式如此受重视,那为何封禅都选在泰山进行呢?据说,这是因为泰山是东岳,东方主生,是万物之始,阴阳交替的地方;也有说因为泰山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寿命长短。泰山封禅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泰山崇拜。《史记·封禅书》中所谓七十二帝王封禅泰山的记载,便是早期泰山山川崇拜活动的记录。《尚书·舜典》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所谓“柴”,就是燔柴祭天,“积薪于焰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烧之”。所谓“望”,就是望祭山川。这种祭祀天地的形式可以说是后来封禅的雏形。祭祀泰山的活动史不绝书,即使在封禅盛行的秦汉至唐宋时代,帝王也频频前来祭祀。宋代以后,封禅大典不再举行,祭祀泰山更成了帝王在泰山与天地进行对话的唯一手段,备受重视。
九品中正制是何时设立的?
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为拉拢土族而采纳陈群意见设定的。最初的目的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请议的统一,后来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土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成为保护土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随着土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退出历史。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具体做法是:先在各郡、州设置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才能对当地的人物作出评议,称为“品”。品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
母死子贵制度是怎么回事?
北魏有三种皇太后,一种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种是皇帝的保母,还有一种是前任皇帝没生儿子因此而活下来的皇后。之所以出现这种奇怪的局面,与北魏残酷的母死子贵制度有关。
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北魏政府规定,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就得被赐死。因这项制度,后宫女性都以不生儿子为幸。由于幼子生活起居需要人照顾,就有所谓的保太后,即当保母照顾太子,新君继位后,保母就被封为太后。
因母死子贵制度太过残酷,至北魏后期,执行并不严格。
大索貌阅是古代的人口普查吗?
魏晋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导致户籍散乱不实。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585年,隋朝政府下令实行大索貌阅。即州县地方官吏及基层里长核查隐漏户口,当面与户籍簿核实,如户口不实,里正、党正流配远方,奖励百姓互相检举。
这行措施的实行,查实当时有40万壮丁,160万人新编入户籍。609年,隋再次大索貌阅,当年进丁24.3万人,新增人口64.15万人。大索貌阅政策加强了政府控制人口的力度,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它的优越性被唐代继承并进一步制度化。
三省六部制是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三省六部是汉魏之后中枢机构和具体行政部门的合称。始于隋,完善于唐,沿用到清末。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自秦以来,尚书指的就是国家的最高政务机关。尚书省管的事最多,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事。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管户籍和财政收支等事务。礼部,掌管宗庙、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国使臣等事务。兵部,掌管军队、军械等事务。刑部,掌管司法刑狱等事务。工部,掌管工程、屯田、水利等事务。六部的最高长官称尚书令。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为两名中书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为二侍中。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
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中书省设左右丞相。明代又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三省制退出中国历史。清沿明制,清末“新政”后,六部废除。
唐代后宫有哪些等级?
唐代后宫等级制度包括以下十级。
正一品官职名称:大长公主、长公主、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公主。
从一品官职名称:郡主。
正二品官职名称:昭仪、昭媛、充仪、充容、充媛、淑仪、德仪、婉仪、芳林。
正三品官职名称:婕妤、良娣。
正四品官职名称:美人、良媛。
正五品官职名称:才人、承徽、尚宫、尚仪、宫正、女史。
正六品官职名称:宝林、司记。
正七品官职名称:御女、昭训。
正八品官职名称:采女。
正九品官职名称:奉仪。
翰林是尊称还是官职?
翰林历代都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代始设翰林院,翰林学士都是文学侍从中的佼佼者,专门负责撰写皇帝直接发出的极其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有较大的实权,号称“内相”。
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清的翰林学士从进士中选拔。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大如宰相。清代翰林学士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的言行起居,进讲经史,草拟有关典礼文件。翰林院的长官为掌院学士,侍讲、侍读、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通称为翰林。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叫“陵”?
“陵”原为大土山之意,《说文》:“陵,大阜也”。《诗·小雅·天保》中有“如冈如陵”。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就是说殽有两座大山。由于帝王们的坟墓都利用大土山构筑而成,所以称为“陵”。又称帝王墓为“山陵”。
上古的时候.君主的坟墓都只称“墓”,不称“陵”的。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直到春秋,许多君主的坟墓仍不称“陵”。如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后葬今陕西凤翔县城东南角,自古至今,皆称秦穆公墓,未见称陵。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
汉朝之后,几乎每个皇帝陵都有称号,如汉武帝陵称为“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称为“昭陵”等。依规定皇帝的墓可建九丈高,但一般皇帝陵总是超过这个高度。至于老百姓的坟墓,不但要称为“坟”,还受限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违法,要接受处罚的。其他大臣们的墓也有规格限制,不能随便超越。
“宦官”与“太监”是同一个概念吗?
阉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是提到阉人,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太监或者宦官。根据《辞源》的解释,“宦者”就是太监、阉人,“宦官”就是宫内侍奉官。宦官、太监都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的特有人员,都是被阉割过的、为封建帝王服务的奴仆,但是概念却有严格区别。
“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它是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宦官既有阉人,也有士人。《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可见,“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的事情,这时阉人才与宦官等同起来。宦官多是幼年入宫,社会关系简单,别无出路,但因其近于皇帝,所以权势很大。唐代以后,世风日下,民间官僚富商收买男童,私自阉割后送入宫廷,并企图日后利用。
“太监”一词,最早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将掌管乘舆、服饰的殿中省改为中御府。设“中御太监”、“少监”。到了辽代,“太监”就成了政权机构中的官员称谓之一。据《续文献通考》载,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设有太监。金、元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到了明代,太监和宦官有了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如《明史·郑和传》:“郑和……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握太监。”郑和12岁受阉割侍奉燕王朱棣,因“靖难”有功,成祖时被提拔为太监,“太监”显然是超于阉人之上的一类。如果太监即是阉人、宦官的话,又何须“累握”呢?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到了清朝,宦官取消了,统统称为太监。清朝的太监分为三六九等,下级太监受苦受难,上级太监为非作歹。慈禧的太监李莲英可制约文武大臣,与太后吃一个灶,家乡有地三十六顷,财产无数。
可见,阉人、宦官在东汉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东汉时起,二者才合流。太监则是地位高于一般宦官的阉人,或者说是阉人首领,三者不应混为一谈。
太监的服饰华丽考究,二品太监,头戴红顶花翎,蟒袍补子为仙鹤;三品为正蓝顶花翎,蟒袍补子为凤凰;四品,嗥蓝顶花翎,蟒袍补子为孔雀;五品,亮白顶花翎,蟒袍补子为鹭鸶;六品,嗥白顶花翎,蟒袍补子为黄鹂;七品,金顶花翎,蟒袍补子为鹌鹑;八品,金顶寿字花翎,蟒袍补子为鹌鹑;无品太监,一律穿紫色绸缎袍,补子为蟠龙花和五蝠捧寿的吉祥图案。其他充当杂役的太监均穿紫色布袍。
古代的学士是官位还是学位?
古代的学士并非现在意义上的学士,它是官位,而非学位。古代的学士称号,最早出现在周代,《史记·儒林传序》云:“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学士,本来是指那些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以及文入学者的泛称。魏晋时期,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称呼。唐代,学士地位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其中翰林学士之首,是皇帝的亲信顾问和秘书官,又称“内相”。到了宋代,授予“翰林学士”者,就有当宰相的希望。
清代大学士地位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期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相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被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古代的博士、硕士是官职还是学位?
“博士”这个官名源于战国时代的秦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朝及汉朝初期,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朝的博士是太常属官。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博士多置弟子,初为50人。武帝之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已与文帝、景帝时的博士制度不同。唐朝,设国子、四门等博士。明、清两代亦有“国子博士”。
另外,在中国古代,“博士”还是专精一艺的职官的名称。西晋置“律学博士”,北魏增置“医学博士”,唐朝增置“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至宋代废止。旧时,人们还称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为“博士”,如称卖茶的人为“茶博士”,称卖酒的人为“酒博士”等。
硕士,我国五代时期就有。宋代著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可见,硕士在我国古代是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的人,但在古籍中不多见,不是正式的职称。
“皇袍”是如何变成“黄袍”的?
我国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周朝时期,据专门记载此时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侯国纷争,国君的袍服也无法统一,当时的五霸也没有统一的袍服颜色。《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这说明紫服并不是君王的专利。由于君主的喜好导致了紫衣非常昂贵,相当于普通衣服的五倍,齐桓公担心百姓承受不起,在丞相管仲的建议下,他又带头不穿紫衣。从此,境内再没人穿紫衣了。
从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盛行“五行”(水、火、木、金、土)终始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按水、火、木、金、土(五行)与黑、白、青、赤、黄(五色)分别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因为秦王朝实行的是水德制度,所以衣服、旌旗等以黑色为贵。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故晋代皇帝着红袍。“五德”之说被废除之后,黄色才渐渐与高贵的皇帝挂钩。
至于黄色为何成为皇权的象征,也源于我国古代农业民族的敬土思想。《礼记·月令》中记载,按阴阳说,黄色在五行中为土,这种土是居宇宙中央的“中央土”,故在五行当中,“土为尊”。再加上《易经》中记载,占代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说法,而君主又以龙为象征,黄色与君主就发生了更为直接的联系。这样,黄色就象征着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到了隋朝,文帝、炀帝着黄袍,但未明令禁止他人穿黄色衣服。《隋书》卷十二《礼仪志》记载,炀帝在大业六年(610年)下诏:“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黄。”
一直到了唐高祖时期,朝廷才禁止百姓穿黄色衣服,黄袍遂成为御用之服。《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说:“至唐高祖,以赭黄袍、中带为常服,接着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并规定了其他官员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四品五品为朱,六品七品为绿,八品九品为青。可见,黄色慢慢成了皇权的象征。“皇袍”也就变成“黄袍”了。
我国古代也有招聘制度吗?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不仅通过科举选拔官吏,也常通过招聘的方式向社会广招贤才。
招聘人才,在我国由来已久。《孟子》中写商汤派人五次往返,“以币聘”伊尹。明代朱健《古今治平略》上讲,汤聘伊尹,商高宗武丁招聘傅说,任以国政,“此征聘之始也”。
在我国人才招聘的黄金时代是两汉。汉高祖曾下诏招聘人才。汉代招聘制度有几个特点:一是按州县定名额,与地方官的举荐连在一起,成为一项较为经常性的制度;二是专门招聘精通某科学问、技艺的人;三是特为办一件事情而招聘,事毕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