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人是否抵挡住失败的是一种心态。
以乐观之情面对失败的事实
失败是常见的,没有失败的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微乎其微。因此,失败对于打开人生局面也是有益的。一个人要想打开自己人生的局面,必须要了解自己,战胜自己。要做到这两点,必须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失败,不能用消极的情绪度过每一天。清晨,当你睁开眼睛时,你是否经常如此想过:人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妙之事!又一个多么愉快的早晨!我从未感到如此开心!我想今天一定会是个美好的一天:
找回自己小时候那种吹口哨的心情,使之成为你此刻的面对失败态度。找回那种内心深处完全自然、毫不做作的乐趣。其实,真正的乐趣并不是表面上的,或随时可见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你是因你的处境和你所做的事而感到深深的幸福。如果你暗中注意这种人,就可以发现他们总是在唱歌或吹口哨。
这正是积极面对失败的关键所在。其实,万物早已存在,当你觉得心情舒畅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快乐的神情,同时会欣赏万物,心中的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心理学家亨利·C·林克博士说,当他看到病人沮丧时,他会要求病人先沿着街道快步疾走一番。“快快地走,绕街道走十圈。这样走动可以锻炼大脑的活动中心,使你的血液从情绪中心流泻出去。而当你走回来后,你会变得较理性,而且比较能接受积极思想。”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下午,一位先生和他的太太露丝还有小女儿丽莎一起去散步。他们在一起很快乐,玩得很开心。他们沿着公园走着,步履轻快,挺胸抬头,兴致高涨。“抬头挺胸走路真有趣!”他们齐声说。
他们走了约一里多的路,觉得全身舒畅,充满活力。当他们走过第五大街上的莱特大厦和古根汉姆博物馆时,丽莎说:“看,多美啊!”以前,这位先生从没想过这些建筑物有多特别,丽莎一说,他便抬头又看了一次,这时,他才真正了解伟大的建筑师莱特注入在这个建筑中的人生乐趣。它高高的尖顶直入云霄,真正传达着一种振奋、快乐和省略。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开始喜欢上它了,而这可能是他当时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
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与你是否能享受生活有关系。当你精神振奋,心境开阔,容光焕发时,生命也便呈现出新的意义。适量地运动及休息,是心情愉悦的必要因素。
所以,要获得人生深度的乐趣,首先要感觉正确,而要想让自己的感觉正确,必须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
其次是要思想正确。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心灵,积极地思考。一个积极思考者常会有意识地使自己保持心情愉悦。你期望快乐,便会找到快乐。你寻找什么,便会发现什么。这是人生的基本法则。开始找寻快乐吧,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凡是能往前看的人,期待将会发生伟大事情的人,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人。
决定一个人是否抵挡住失败的是一种心态。你的内心状况决定你是快乐、积极,还是悲观、消极。安东尼奥斯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他就不可能快乐。”菲尔普斯也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是那些具有有趣想法的人。”
因此,如果你不快乐,你必须先对你的思想来一次彻底的改造,进而才能彻底享受人生的乐趣。如果你的心中充满了愤懑、怨恨、自私或者灰色思想,当然,一切快乐的光芒便无法穿越。你需要改变精神生活,采用另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然后,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乐趣。
有些人也许会问:“老天生来就待我不公,我生下来就有生理缺陷,那我该怎么办呢?”如果你属于这类“不幸者”,那就想想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吧!还有谁能比一个又聋、又哑、又瞎的女孩更为不幸的呢?可她成了美国著名的作家。也许你又觉得这是世上仅有,那就让我们看看下面这则平凡人物的故事吧!
有一个名叫丹普赛的孩子,他生下来就是一位畸形人,四肢不全,只有半边右足和一只右臂的残端。作为一个孩子,他想跟别的孩子一样从事运动。他喜欢踢足球。他的父母就给他做了一只木制的假足,以便使他能穿上特制的足球鞋。丹普赛一小时接着一小时、一天接着一天地用他的木脚练习踢足球,努力在离球门愈来愈远的地方将球踢进去。后来,他变得极负盛名,以至新奥尔良的圣哲队都愿意雇他为球员。
一次,当丹普赛用他的跛腿在最后两秒种内、在离球门63码的地方破网时,球迷的欢呼声响遍了全美国。这是职业足球队当时踢进的最远的球。这次比赛,圣哲队以19比17的比分战胜了底特律雄狮队。
底特律雄狮队的教练施密特说:“我们是被一个奇迹打败的。”对许多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丹普赛的故事很有趣。
不论你在生理上是否有残疾,不论你是儿童还是成人,从丹普赛的故事中,你都能从中得到反败为胜启示:
(1)那些能够产生强烈的愿望以达到崇高目标的人,才能走向伟大。
(2)那些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努力的人,才能取得并保持成功。
(3)在人类的任何活动中,要变成一个成熟的成功者,就必须实践、实践、再实践。
(4)当你有了特殊目标时,努力和劳动就会变成乐事。
(5)对那些被积极的心态所激励,要成为成功者的人来说,伴随着任何逆境,都会同时产生一粒等量或更大利益的种子。
要学习和应用这些原则,将那不可见的法宝上印有“积极心态”字样的那一面翻上来。
亨利写过这样的诗句:
“我是失败的主人,我主宰自己的失败心灵。”
是的,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你才能把握自己改变失败的机会。
失败不足以忧虑
一般人失败时,都会羞于见人,想躲起来。但越是逃避、躲藏,你越无法摆脱心中的阴影。相反地,当你敞开心胸,将失败的过程与感想告诉别人时,即使被笑说“好笨!”至少也可以松一口气,心理压力不再那么大。
把失败的阴影逐出你的心底,如此才可以迎向阳光,重新再站起来。
美国波士顿有一门世界性的最不寻常的医学课程。是医学吗?不错。这个课程每周举行一次,参加的病人在进场之前都要进行定期和彻底的身体检查。可是实际上这个课程是一种心理学的临床实验,虽然课程正式的名称叫做应用心理学,其真正的目的却是治疗一些因忧虑而得病的人,而大部分病人都是精神上感到困扰的家庭主妇。
这种专门为忧虑的人所准备的课程是怎么开始的呢?1930年,约瑟夫·普拉特博士——他曾是威兼·奥斯勒爵士的学生——注意到,很多到波士顿医院来求诊的病人,生理上根本没有毛病,可是他们却认为自己有那种病的症状。有一个女人的两只手,因为“关节炎”而完全无法使用,另外一个则因为“胃癌”的症状而痛苦不堪。其他有背痛的、头痛的,常年感到疲倦或疼痛。她们真的能够感觉到这些痛苦,可是经过最彻底的医学检查之后,却发现这些女人没有任何生理上的疾病。很多老医生都会说,这完全是出之于心理因素——“只是病在她的脑子里”。
可是普拉特博士却了解,单叫那些病人“回家去把这件事忘掉”不会有一点用处。他知道这些女人大多数都不希望生病,要是她们的痛苦那么容易忘记,她们自己早就这样做了。那么该怎么治疗呢?
他开这个班,虽然医学界的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深表怀疑,但却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从开班以来,十八年里,成千上万的病人都因为参加这个班而“痊愈”。有些病人到这个班上来上了好几年的课。一位前后坚持了9年并且很少缺课的女人说当她第一次到这个诊所来的时候,她深信自己有。肾脏病和心脏病。她既忧虑又紧张,有时候会突然看不见东西,担心失明。可是现在她却充满了信心,心情十分愉快,而且健康情形非常良好。她看起来只有40岁左右,可是怀里却抱着一个睡着的孙子。“我以前总为我家里的问题烦恼得要死,”她说,“几乎希望能够一死了之。可是我在这里学到了忧虑对人的害处,学到了怎样停止忧虑。我现在可以说,我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这个班的医学顾问罗斯·希尔费丁医生认为,减轻忧患最好的药就是“跟你信任的人谈论你的问题,我们称之为净化作用”。她说,“病人到这里来的时候,可以尽量地谈她们的问题,一直到她们把这些问题完全赶出她们的脑子。一个人闷着头忧虑,不把这些事情告诉别人,就会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我们都应该让别人来分担我们的难题,我们也得分担别人的忧虑。我们必须感觉到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听我们的话,也能够了解我们。”
一个女人在说出她心理的忧虑之后,感到一种非常难得的解脱。她有很多家事方面的烦恼,而在她刚刚开始谈这些问题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压紧的弹簧,然后一面讲,一面渐渐地平静下来。等到谈完了之后,她居然能面露微笑。这些困难是否已经得到了解决呢?没有,事情不会这么容易的。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她能和别人谈一谈,得到了一点点忠告和同情。真正造成变化的,是具有强有力的治疗功能的语言。
就某方面来说,心理分析就是以语言的治疗功能为基础。从弗洛伊德的时代开始,心理分析家就知道,只要一个病人能够说话——单单只要说出来,就能够解除他心中的忧虑。为什么?也许是因为说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看到我们的问题,能够看到列好的解决方法。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可是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吐露一番”或是“发发心中的闷气”,就能立刻使人觉得畅快得多了。
所以,下一次我们再碰到什么情感上的难题时,何不去找个人来谈一谈呢?当然并不是说,随便到哪里抓一个人,就把心里所有的苦水和牢骚说给他听。当然要找一个能够信任的人,跟他约好一个时间,也许找一位亲戚,一位医生,一位朋友,一位律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希望得到你的忠告。我有个问题,我希望你能听我谈一谈,你也许可以给我一点忠告。也许旁观者清,你可以看到我自己所看不到的角度。可是即使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只要你坐在那里听我谈谈这件事,也等于帮了我很大的忙了。”
失败能让你立即清醒
失败之后,有一个最好的作用,即能让失败者立即清醒过来。当然,要做到反败为胜,首先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避免重新出错。
每一个人都遭受过失败,而且不只一次。如果有从未遭受过失败的人,那他一定什么事都没做过。不做事固然不会有失败,当然也没有成功的体验。
有许多有成就的人,开始做什么事情都无法成功,经常失败,然而却毫不气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最后终于成功。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失败所采取的态度。通常消极的人自责倾向较为强烈,把过错全部往自己身上揽,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无法从消极中逃脱,也不能面对失败,潜意识里总想遗忘不愉快的经验。
然而,即使忘了种种的失败,但失败的事实依旧存在,所以最好的方法便是承认它,静下心来考虑其前因后果,把失败的原因找出来。仔细地想想,之所以没有成功,除了自我本身的因素之外,是否还包括种种外在原因?别人来做也许并不比自己好。只要具体分析失败之因,下次再遇到相同情况,便能警戒小心。
失败的累积、造就了无数的成功,从上一次失败中,可以发现下一次成功的可能性。
从失败的体验中学习找出应付下一步的良策。“失败”的事实也许给你很大的影响,但只要不怕失败,行动便会永远积极。
为了透视你所面临的损失,我在下面列出一些最常见,而且也是具有破坏性的失败原因。当你发现在你身上曾出现过任何一种原因时,切勿太过自责,你应该做的是下决心处理这些失败的原因,而且应该马上去做!
(1)糊里糊涂没有明确目标地过日子。
(2)爱管他人闲事。
(3)受教育程度不够。
(4)缺乏自律,显现出不控制饮食和对机会漠不关心的倾向。
(5)缺乏雄心壮志。
(6)因消极思想和不良饮食习惯所造成的疾病。
(7)儿时的不良影响。
(8)缺乏贯彻始终的坚毅精神。
(9)情绪缺乏控制。
(10)有不劳而获的念头。
(11)当所有必要的条件都具备时,仍然无法迅速坚定地做决定。
(12)心中怀有六项基本恐惧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贫穷、批评、疾病、失去爱、失去自由、死亡。
(13)太过谨慎或不够谨慎。
(14)随时虚掷光阴和金钱。
(15)缺乏耐性。
(16)无法以和谐的精神与他人合作。
(17)不忠诚。
(18)缺乏洞察力和想象力。
(19)自私而且自负。
(20)报复欲望。
(21)不愿多付出一点点。
上面只列出了部分失败的原因,但你必须了解的是:失败的原因并不止这些,而且导致一个人失败的原因,通常不止一种。
失败显露出的坏习惯,可予以击败,以好习惯重新出发。
失败驱除了傲慢自大,并以谦恭取而代之,而谦恭可使你得到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失败使你重新检讨你的身心方面的资产和能力。
失败有着使你接受更大挑战的机会,增加你的意志力。
练健身的人都知道,只是将杠铃举起来是没有用的;练习者必须在举起杠铃之后,以比举起时慢二倍的速度,将杠铃放回举起前的位置。这种训练称为“阻抗训练”,它所需要的力量和控制力,比举起杠铃时还要大。
失败就是你的阻抗训练,当你再度回到原点时,不妨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拉回原点的过程上。利用此种方法,可使自己在再次出发后,能有长足的进步。
我一再强调你对于失败所抱持的心态,对你是否能够掌握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你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失”,但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次“得”的机会。
失败的经验越丰富,成功的几率越大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做起来很难):失败的经验越丰富,成功的几率越大。
20世纪初,在美国桑地亚那州有位男子,找寻一座位于兹默斯顿小镇附近的丰富银矿矿脉。他努力找寻了几年。有次,他在一座小山的侧向掘出了大约200米的坑道。但是,这座掘出坑道的银矿却早已被挖掘一空了,不得已他只好放弃了计划,过了不久,这名男子去世了。
再经过了10年,某矿山公司买下兹默斯顿地区的几处矿区。这家矿山公司重新挖掘了当年被放弃的矿脉,就在距离废弃的坑道1米左右的地点,发现了从来未有的丰富银矿脉。相隔只不过1米,却相差了几百万的美金。
樵夫砍伐大树,纵然砍击的次数多达1000次,但使大树倒下去的往往是最后一击。
有力和无力之区别,勤劳和懒惰之区别,成功和失败之区别,其间之差异犹如薄纸之隔。在公司内你可能是一位平凡的业务员,成绩始终维持中等程度,和顶尖优秀的业务员相比,你的业绩不及对方的一半。你也许因此认为,凭自己的能力是绝不可能拉近这2倍的业绩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