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能够做强做大并永葆兴旺,起决定因素的永远是人而不是物。为什么同样的产业,有的企业做得越来越好,而有些企业却搞砸了?主要原因就是成功的企业总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者充当着企业的栋梁纽带。相反,那些失败的企业追根溯源其实就是人的失败,是管理者无能的必然结局。
当企业发展蒸蒸日上,许多管理者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感慨时,有的管理者却感到了危机感。现实社会中,好多企业的管理队伍整体力量和素质与企业发展的大环境相比,与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相比,都还远远不够。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素质已经成为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具有忧患意识的企业都高度重视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他们始终把人力资源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努力为自己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让更多的管理人才担当起企业发展的栋梁。
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只是被动地接受培养、磨练,进步就会很慢;如果能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靠自己提升自己,进步就会比较大。所以,每一位渴望成长的管理者,都要强化五种意识,即忧患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把自己塑造磨练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才。
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首先要成为一位有修养的人。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句经典之语,道出了人生修养的目的和方法。修养就是“正心修身”。只有美好的心灵才能够释放出美好的行为。修养就是以高尚的人生境界为目标,通过修正错误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拥有良好的品德素质,让人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管理者就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的灵魂,他决定着这个企业或团队的荣辱兴衰。所以,一个有强烈责任感的管理者更应该注重自身修养。
那么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拥有怎样的人格呢?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认为,一位管理者,不需要是万能的,但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谦虚、宽容、绝对负责。大多数成功的管理者都深以为然。可以说松下幸之助高尚的人格造就了他人生和事业的巨大成功。
儒家有四个典句:“仁者无敌,勇者不惧,智者不惑,诚者有信。”如果我们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够以此为准绳,就不难塑造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仁者”,就是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企业、爱员工、爱事业、爱家人……爱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必是一个热情、友好、快乐、正义、宽容的人,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必是一个冷酷、自私、狭隘、阴暗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管理者,才会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事业心、有使命感、有亲和力、有凝聚力、有魅力的团队领导。一个处处与人为善的人怎么会有敌人呢?
勇者无惧。对一个战士来讲,做一个勇者就是要有“亮剑精神”,面对强敌而无所畏惧,冲锋陷阵赢得胜利。对一个企业团队的管理者来讲,勇者无惧,就是富有强烈的正义感,面对邪恶力量敢于斗争;在创业、发展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气馁,勇往直前,用顽强的毅力、管理的艺术去克服困难赢得成功。
当然,有勇无能绝非贤德,智者方能不惑。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还要注重文化修养,立志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思想、有智慧、有觉悟、有能力的人。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还要在学习中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无论是管理思想、经营策略、知识结构,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热爱学习,不断进步,并能够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才能成为一个不惑的智者,一个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张弛有度、管理有方的管理者。
“诚者有信”,一个真诚的人才能树立威信,赢得广泛的信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乃做人做事的根基。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更要视诚信为生命,构筑起人生的宝塔和企业的长城。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成功的自我管理者,一个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自我革命、自我升华的人。希望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够以发展壮大企业为己任,以塑造高尚的人格为圭臬,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大道上实现美好的人生理想。
本书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角色定位、工作态度、行为准则、细节管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愿景管理等八个方面,采用精彩案例加上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让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明白:如何才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企业管理者,让自己真正成为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也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高层管理者,还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管理者,都会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