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书才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
听撒切尔夫人的演讲,不得不佩服她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女士。她身上折射出的光芒正是书香气质,是知识的沉淀和升华。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搬进举世瞩目的唐宁街10号,开始她的女首相生涯时说:“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我父亲罗伯茨先生对我的教育培养。”
但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罗伯茨并不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而是英国格兰瑟姆市的一位杂货商人。撒切尔夫人说:“我的父亲原本想做一名教师,但是在他13岁的时候就被迫辍学了,因为家里供不起他继续上学。”
罗伯茨是一位非常勤奋好学并善于教育的父亲,当撒切尔夫人7岁时,他带女儿到图书馆去,只允许她看三类书:人物传记、历史和政治书籍。他有意引导女儿日后从事政治生涯。
但这也正为撒切尔夫人后来的飞黄腾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宋真宗的《励志篇》中有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这句话有点俗,但却是真理。苏轼曾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女人,通常被冠以兰心蕙质之说。可以说,知识是女人的一种特殊而又高贵的美容品。有知识的女人通达、博学、独立、多思,秀外慧中,光彩照人!
有人说,如果世界有十分美丽,那么没有女人,将失掉七分色彩;如果女人有十分美丽,但远离书籍,将失掉七分魅力。
选择合适的时间,沏一杯淡淡的香茶,远离尘世的喧嚣,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和书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心便获得了一种无边的宁静与满足,温情自会在心头悄然弥散开来。
杜莉与华艺是一对多年的好姐妹,从上学时代开始,到各自成家,各自立业,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彼此也十分的了解。现在三十几岁的她们有各自的生活,杜莉还在外拼搏自己的事业,而华艺却选择在家相夫教子。
有一天,杜莉去华艺家串门,看见华艺放把椅子在阳台上,洗衣机还在工作,这位主妇在等着善后。这段空余的时间,就见华艺随手拾了本书,坐在椅子上闲闲地读。那画面让杜莉不禁有些感叹:“你是在阳台上洗衣服吗——在干一个家庭主妇的琐碎的家务活吗?”
华艺不免有些疑惑:“是啊?怎么了?”
杜莉看看华艺手上拿着一本关于植物的书,便十分诧异地问:“你现在的生活怎么还是这么有情调啊,在你做家务的时候还能看得进去这种书吗?”
华艺笑笑说:“如果你想快乐一个月,就去旅游;想快乐一年,就去结婚,想快乐一辈子,就去和书做朋友吧!”这时的华艺散发出的光彩是那么的迷人,她的知性让杜莉为之折服。原以为整天呆在家中的华艺会变得婆婆妈妈,罗里罗嗦。但是,她却更加的有气质,更加的优雅了。
这样一个女子,书简直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她无法把书从生命中单独摘出来,掂掂它的分量。这样让人难耐的无聊家务却因为她手中的一本书而诗意化了。
喜欢看书的女人,她一定是沉静且有着很好的心态,因为在书籍的海洋里,女人可以大口地吸收着营养,而且书籍里暗藏着很大的乐趣。当遇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时,会发现心情是愉悦的,而且每一本书里都有着很大的智慧,阅读过的书籍都会是女人社交中的资本,相信没有人会喜欢与一个肤浅的女人交往。合适的书本,它能够教会人很多哲理,以及让你学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迎接生活里的痛苦或快乐。
书中总能找到令人惊喜的东西,总能产生令人难以释怀的体验和快乐。那些充满灵性的美文佳作、连珠妙语总能给人满口余香之感,使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像一位温柔体贴又顺从的爱人,始终陪伴在身边,却从不主动打扰你,也不会在困苦的时候抛弃你;书是你身边最得力的顾问,可以不厌其烦地为你提供所需要的知识;书又是良师益友,告诉你很多生活的道理,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无助,因为有了书,便得到慰藉。
在你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在与别人的交往谈话中,谈吐与修养是最能征服别人的。我相信,一个喜欢看书的女孩,会是充满智慧的。
没事的时候,去书店逛逛,认真挑几本可以提升自己的书,自己买回家阅读,不管是名著还是理财方面的或是激励方面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也可以让人们的思想改变,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用知识去充实自己吧,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浮躁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魅力不会从天而降,女人想要多一些魅力,那就多读一点书吧,书才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
6心态平和,岁月静好
网上有很多关于撒切尔夫人晚年凄凉的描述:痛失丈夫、老年痴呆、数次中风、子女不孝……生日的时候只收到四张贺卡,她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糟糕,健忘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家里只有忠诚的老管家凯特陪着她,即便是圣诞节的时候,女儿和儿子也都不在身边,她晚年的生活似乎只剩下孤独。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界定撒切尔夫人对自己的生活心存抱怨,或者有太多悲哀。
事实上,恰恰相反,撒切尔夫人不但没有抱怨生活,反而心态非常平和。在她的第二本回忆录中,她在回忆童年的时光时写道:“我对童年的记忆是一种田园牧歌似的朦胧感觉:阳光穿过菩提树叶子的间隙照进我家的客厅里,我的母亲,我的姐姐,或者是在店里干活的某个人总是在我的身边,不时地过来抱抱我,或者给我一块糖果来哄我安静下来。”
回忆总是最好的镇定剂,也是最好的安慰。也许留到最后的不是在政界叱咤风云的经历,反而是幼时的一些温暖。谁的人生没有遗憾?也正因为遗憾,才有了圆满。
在《铁娘子》的影片伊始,一个老妇人步履蹒跚的去超市买牛奶,她的行动有点迟缓,她感叹牛奶的价格又涨了,说话有点语无伦次,眼神里甚至有了怯懦。没有人认出这个老妇人就是那个曾经在英国政坛上叱咤风云的撒切尔夫人。影片又以暮年撒切尔夫人佝偻着的背影,踯躅地走过厨房门,来到楼梯口,又缓缓右转,慢慢消失在观众视线中,作为全片的落幕。最后,那个楼梯口的光渐渐黯淡以至于全部消失。
中间部分,是撒切尔夫人年轻时候的自信、睿智、果敢和年老孤独、脆弱这两种生活状态间的不停切换。仿佛想藉此来表达一种悲戚:即便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曾经叱咤风云,但如今的她只是一个老人,一个羸弱而孤独的老人。
孤独几乎是老人的常态,尤其是对于曾经有过辉煌经历的人来说,这种孤独显得更为切肤。但是换个角度来说,这种孤独是否恰好可以作为记忆的沉淀,因为她有那么多的经历需要回忆。在撒切尔夫人的脑海里,丹尼斯依然那样机智幽默,逗她笑,陪她安寝,让她给他挑衣服。那画面虽然温柔得让人心痛,却也代表曾那么热烈的爱过,这一定比干涸的没有一点色彩的人生要幸福得多。
我们不知道撒切尔夫人最后是不是已经习惯了孤独,习惯了在孤独中与自己静静相处。但是,在《铁娘子》中扮演撒切尔夫人的梅丽尔,在被《羊城晚报》的记者问到:“《铁娘子》主要关注女性的晚年生活状态,您说不介意容颜衰老,那会不会担心被人遗忘?”
梅丽尔答:“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希望被人遗忘,因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很难不被人注意。比如我想在街上吃个汉堡,坐在人群当中观察各色行人,都比较困难。我希望75岁以后我仍健在,到那个时候我仍可以去演绎别人的人生,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表达她们的情感而存在。”
即便曾经是绚丽舞台上的主角,一旦老去就不再需要喧嚣了。人生的戏总要落幕,而在落幕后,假如我们还舍不得离去,只有悄悄坐在角落里,一个人品味这一生的味道,或者是做点自己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时间做的事,而不希望被人打扰。
经常听人说,等老了,最想做的事,就是买一把摇椅,坐在落满阳光、种着果树的院子里晒太阳。远离争论,远离是非,远离计较,心灵只给宁静留下空间。有一篇报道称,暮年的撒切尔夫人经常坐在家中客厅的扶手椅上,听着古典音乐享受时光。
著名作家冰心99岁时,有人向她讨教长寿的秘诀,老人微笑着温和地说:“我确实没有特别的养生之道,就是心里豁达一点,从不跟人计较,也不跟自己过不去。”这就是岁月沉淀后的平和。暮年的撒切尔夫人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平和。
佛教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树静不下来不是因为风太大,而是因为心不静。只有当心静下来之后,人才能摆脱世俗的困扰,才能真正“出世”。心静就是平和,平和就是把诸多幸与不幸的经历看淡,平和也是不把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和挫折当成显示坚强的标牌,而是把这笔财富积淀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
其实,除了那些年轻时就顿悟的人,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就是老人,那是被岁月历练后的静心。2013年4月8日,马克和卡罗尔·撒切尔宣布,他们的母亲、撒切尔女男爵早晨死于一次中风,去世的时候很平静。她走的时候,脸庞上丛生的皱纹里一定隐藏着对过往的知足。
是否幸福,不在于你曾经拥有什么,而在于你时下感受到的是什么。平和心态,让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