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中,必定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学生们掌握运用知识于实践并用实践来检验知识,以及以实践中抽出知识的技能。在这里我们应指出学生们在学习时对个人经验的运用当然应占有地位,但是在教学科目中有着这样一些知识部门,其掌握不可能是和学生的个人经验有直接联系的。关于广义的理论结合实践的问题对研究教学理论来说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在这里也包括有教学与学生的生产劳动结合的问题。
由于各相应的科学部门的改造,以及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帮助下科学的向前发展,现在在苏维埃学校中正进行着各门学科教学的改造。因此,科学性原则在苏维埃学校的实践中得到了它自己的日益真实的和正确的反映,这是和教师们对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以及对他们本行的专业科目知识的改进下了很大工夫有连带关系的。真正的科学性是和布尔什维克的党性结合起来的,因为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共产党人正在为了真理而斗争着,为了使科学服务于工人阶级的事业和一切劳动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着。
教学中的系统性原则也是和科学性原则有直接联系的。把学校的教学建立在科学性之上,就迫使我们也要为了学生们所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斗争着,当我们在为了系统性而斗争时,我们在这里就要抗拒现代资产阶级的反动的教育学。因为这种教育学正杜撰着一些能妨碍武装劳动人民的子女以系统知识的教学方术。
教学中的系统性完全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要结合科学的逻辑性和教学科目的逻辑性问题来解决一个问题。研究系统性原则也要求心理学的基础:教师必须经常关怀着学生们真能在系统中领会知识并能理解这个系统。当然,系统性是科学的必要标志,但我们必须注意叙述学科知识的系统和相应的科学学术中的材料排列的系统并不是经常相符的,这乃是由于在教学中不得不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但是在任何教学科目中对学校的任何年级,必须授予以和科学的确实性不相抵触的知识。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在教学原则中既要特别强调科学性又要强调系统性并且要详细研究每一个原则。
我们必须也要研究和科学性原则有密切联系的直观性原则。这个原则是从过去的先进教育学继承过来的,我们在新的基础上——即列宁的反映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这一原则。教学中的直观性联系着现实的感性认识和以理解所学习的现象为目的的抽象思维。巴甫洛夫关于分析器及其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作用的学说,以及关于大脑的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学说,对我们在研究教学中的直观性和语言的相互关系的教学论问题时,给予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在斯大林同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这一着作中,他指出了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也指出了语言的材料在思维的形成中的非常重大的作用,根据这一着作的启示,在我们面前发生了一些新的要求,这就是要研究感性认识和抽象思维的关系问题。
关于在我国学校的实践中运用直观性原则已积累起来了大量的有趣的经验。
这一切就责成我们的教育学去进一步深入而详细地研究这个原则。这一原则不仅有关于教学的技术,而是首先有关于这件事的本质,这也仍然是显明的事。这一原则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唯物论的思想体系的任务是有密切关系的。直观性必须能促进学生们所领会的观念和概念,以及关于现象与过程的规律性的知识是能充分反映现实的。
学生对所领会知识的真实性的信心越坚强,则领会过程就会进行得越发自觉,同时学生们的思维工作也就越发积极了。必须养成学生们有“自己造成共产主义的观点”的技能。由此就来了教学中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的积极性原则。
学生的自觉性在我们的解释中,不仅是意指着对所领会的东西有理解,也意指着对学习的劳动,对认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以及在此事上表现勤劳品质——即是努力去尽可能地好些执行任何学习工作的必要性都有自觉的态度。“积极性”这一名词是在强调说,它不仅是指学生意识上的深思活动,也是指发展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掌握实践的技能和技巧,和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使这种实践更能提高学生们对所领会的知识之真实性的信心,因为实践是真理的最高准绳。
正在建设共产主义的我国,关注着人人能真正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善于应用知识。学校必须这样教学生们,使他们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不至忘掉了。列宁要求青年人不仅要理解和知道一些结论,也要用事实的知识来丰富记忆力。在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关于学校的指令中曾不止一次强调指出了学生们牢固掌握知识和技巧的必要性。
由此就来了掌握知识和技巧的巩固性原则。从这一原则的角度来看,必须探讨一下这样一些问题:如思维工作与记忆工作的关系,对布置练习的要求,以及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这些练习的性质。巩固性原则对解决复习方法问题有着最重要的意义。苏维埃学校中的优秀教师们对达到真正透彻而牢固的知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苏维埃教学论在依靠、研究并总结这些经验时,就必须全面地阐发巩固性原则,把这一研究同阐发其他教学原则联系起来,首先要和阐发自觉性原则和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原则联系起来。
只有在一定年龄的学生易于理解(即可接受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达到深入而牢固的知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曾不止一次强调指出了不容许学生有负担过重现象:中央委员会认为对学生们提出他们不能理解的教材,乃是对儿童共产主义教育任务的一种曲解。在教学工作中采用这种教材就会打消儿童们对学科的兴趣,不能刺激他们去积极地从事学习。忽视对学生年龄特征的考虑就会引起教学大纲的负担过重,使教师对教材作不合理的选择,也会引起不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
由此可见,在苏维埃学校教学原则的体系中还包括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是完全有必要的。
当然,所提示的教材和指定的学习作业的可接受性并不意味着取消学生的一切困难。重要的是应给学生们提出,这样的一些困难,即他们在以前的作业中已有了准备而能够去克服的困难。另一方面重要的是,要注意不要使学习的事变为只是轻易而有趣的作业。必须教会学生们耐心而顽强地致力于掌握他们这种年龄所能接受的知识与技能。
为深入而牢固的知识而斗争,这在苏维埃学校中是学生们的整个集体的事业。我们在上面,也说明了苏维埃学校教学的这一特点。
在教学工作中的集体性和对学生的个别方法原则就适合于这一特点。
从这个教学原则引申出来了一种必要性,就是要利用集体中的工作与生活的条件来使每一个学生力求有着十分饱满的积极性,(通过奖励,开导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帮助,和互助等办法)。
在教师方面,就必须聚精会神地关心研究每一个学生,知道他的特征;同时,对学生个别施教的本质也不是在适应缺点而是在改进学生的个人品质,在学生自己积极的努力之下完善其积极方面并克服其消极方面。(在家庭的参加之下)在实际上遵守上述一切教学原则,就有赖于教师也有赖于整个学校的教师集体。在顺利完成学校的任务中教师和教师集体的决定性作用的原则的实现在教学中是具有巨大意义的。只有每一教师和以校长为首的整个教师集体对这一点有了明确的了解,才能造成要使学生获得圆满成绩的意向。提高教师对此事的责任感,刺激他们组织教学工作使符合于全套教学原则,并使学校所有工作人员在行动上有统一性。实际上,这一原则以它自己为其他一切原则总结成:
每一教师能完全理解这一原则乃是真正地而不是形式地实现其他一切教学原则的条件。
为了使教师的作用成为在实际上有主导的和决定性的作用,他就必须养成下列各种品质:具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方面,在教育科学方面以及关于本行的专业科目的深刻的知识;对共产党和苏维埃人民的忠诚;工作中的热情和思想性,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从检查中吸取教训的能力;善于运用自我检查;愿意并善于倚靠学校工作人员的集体,并对这一集体的共同成就有自己的贡献;善于和儿童们建立特别良好的关系,因为这些儿童是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由优秀的教师们所培养起来的;他们是我们苏维埃国家中师生之间互爱互敬和教师的巨大威信的见证人。
这样一来,我们对苏维埃学校中教学本质的分析和对教学特点的说明就使我们能确定起来下列的教学原则的体系:
(1)共产主义教育性的教学(教学服从于为共产主义而斗争的任务),(2)每一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性,(3)教学中的科学性,(4)系统性,(5)直观性,(6)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的积极性,(7)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巩固性,(8)考虑到儿童年龄特征和教学的可接受性,(9)教学中的集体性和对学生的个别方法,(10)教师和教师集体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中的决定性作用。
教学原则的整个体系因为是完全符合于全部共产主义教育的一般原则的,就能适合苏维埃学校的目的与任务,也能适合上述对教学本质本身的理解;这一体系在其概括的形式上,反映着苏维埃学校工作的多年的经验,这些学校的工作在实际上是实现共产党的路线,以及列宁和斯大林关于年轻一代教育与教学的指示。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了的,苏维埃学校中的一切教学原则,既有关于教学的内容,又有关于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所以这三者是应统一起来的,但教学内容则是具有主导的意义。
在考虑教学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时必须运用全部教学原则的体系。此外,还必须考虑到那些特定的原则决定着一定教学问题的解决方面。
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理论比较
教学过程这一概念,从时间而言,可以有不同的跨度。它可以指小学入学起大学毕业止的教学过程,可以指一个学段(小学、中学或大学)的教学过程,可以指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指一门课程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还可以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吴文侃老师分析研究了一个单元或一节课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一节课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过去曾采用“教学环节”这一概念。
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理论是教学过程基本过程理论之一。研究和掌握这一基本理论,有助于更有成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国内外学者对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见解
以传授和学习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基本阶段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系统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程序是:1.诱导学习动机;2.感知和理解新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
我国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的论述,与凯洛夫的见解类似:1.引起求知欲;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倡掌握学习,其主要阶段:1.准备阶段:制定单元目标和可以测量标准,制定具体教学计划,为学生定向(即启发诱导);2.实施阶段:进行群体教学进行形式性测验开展小组的或个别的矫正活动;3.小结阶段:为学生评定成绩。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溴运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包括下列八个阶段:1.动机;2.了解;3.掌握;4.保持;5.回忆;6.迁移;7.作业;8.反馈。与此相适应,教师教授活动为:1.激发动机;2.理解目标;3.指引注意;4.刺激回忆;5.指导学习;6.增强记忆;7.促进迁移;8.启发辅导,提供反馈。
以培养智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基本阶段
美国者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三个有效期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1.新知识的获得;2.转换,使所得知识经过外插、内插、变换整理成另一种形式;3.评价。他提倡发现学习,其过程一般是:1.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矛盾;2.教师提出问题(课题),并提供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提出假设;3.学生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如有不同看法,可以开展辩论;4.对问题作出结论,获得理论知识。
美国学者萨奇曼在六十年代提出了“探索训练模式”,教学过程按五步进行,其程序为1.遭遇问题。教师呈现问题情境或矛盾事件,并向学生说明探究程序。2.搜集资料与验证。学生就所见或新经历事件搜集资料,据此验证问题情境之发生及对象与条件的实质。
3.搜集资料与实验。学生在情境中区分出相应变量并进行假设与验证因果关系,或增加新的因素以观察有什么不同。4.形成解释。
教师要学生作出解释,开展讨论,逐渐得出完整的说明。5.分析探究过程。要求学生分析其探究策略,检查新提出的问题的适宜性或资料搜集的必要性,用以改进探究过程,发展更有效的探究策略。
兼顾传授知识和培养智能的教学基本阶段
前苏联学者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由下列基本环节(或称基本阶段)组成的:
1.教师掌握教学的社会目的和教学任务,并在研究教学过程得以进行的系统所具有的特点,即研究学生、学生集体、教学本身的可能性等的基础上,使之具体化;2.考虑班级学生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具体化;3.教师根据已经查明的系统特点,设计教学手段,最优地选择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方法;4.在教师的教学影响和学生的认识活动统一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影响;5.对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和自我检查,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过程的进程;6.
教师和学生分析教学过程一定阶段的结果,查明尚未解决的任务,供设计下一轮过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