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能否正常运转,要看它是不是不停地有新的业务产生,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人员不增或少增,新的任务如何指派下去、让部属心甘情愿地领命而做?这就要考验中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了。
一个有能力的管理者要对部属有所了解和掌握,量才适用,让部属理解你的用意和难处,主动承接新的任务。
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减轻工作量、减少工作时间,而不影响效果,甚至提高效率。
如果在一个企业当中没有增加人员,但是增加了新的任务,这个任务又一定要派下去让大家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去处理呢?
人员没有增加,新的业务却不断产生
作为一个老总,想要知道公司的营运状态,其实很容易。
人员没有增加,但是新的业务却不断地产生,企业营运就很正常;
人员没有增加,也没有新的业务产生,你就要小心了——企业已经开始萎缩了;
增加了新的业务,马上又要增加人,你也要小心——成本提高了。
这很容易了解,一般人很喜欢把经营管理讲得很复杂,其实没有必要,经营其实很简单。
很多老总没有读过什么书,企业照样运营得很好,因为他有中国人的智慧,他天生会当老板——看一下就知道了,不用问那么多!增加一件事情就要多一个人,还不如不增加呢。增产不增收是没有用的,人是有成本的。
把一个人请进来,不但给他薪酬、奖金,将来退休的时候还要照顾他,有很多很多事情,不只是一份薪水而已。请来一个人干活还好,如果他不干活却总制造问题,那又何必请他呢?工作负荷不够的人,就会是麻烦制造者,因为他没事干,于是就串门、聊天、给你搞鬼。
所以,我们要么不清人进来,要请人就要给他足够的工作,他就不会动歪脑筋。
因此,当老板的人要常常去看公司有没有新增加的业务,如果没有,就要问问研发单位在干什么;有了新的业务,就去问问人事部门有没有加人,加了什么样的人。有人离职后要不要进人也不一定,我不太赞成补缺,也不赞成精简。为什么精简呢?精简有好处吗?凡是从人事成本上去打主意的人,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当新业务增加的时候,不能说完全不增加人,也不能说一定要增加人。为增加人而增加人,那是人事包袱;为减低成本而不增加人,那是虐待同事。这都不对。还是那句话:该增加的时候要适量地增加,不该增加的时候就不要去增加。
中层干部在接受老板指派的新任务时,是没有抗拒力的。越是基层人员,越有发脾气、拍桌子的权利;越往上走,越没有这个权利。一个工人拍桌子,第二天他照样来上班,没有事,老板不会计较;一个部门经理一拍桌子,第二天就不用来上班了。很多人自以为位子高了、势力大了,就无所顾忌了,其实更要小心。况且老板不会跟最基层的员工拍桌子,只会跟中层拍桌子。
所以,当一个部门经理接受老板指派的新丁作回到部门后,往往非常为难,因为越往基层,业务越派不出去——这个时候大家非常不热心。
经理:“老牵,你帮个忙好不好?现在又有新的业务了,想麻烦你啊。”
老李的第一种反应:“我没有办法,别的都可以商量,就这个我没办法,因为我已经累得忙不过来了。”
第二种反应是:“好啊,没问题啊。不过我现在已经够忙、够辛苦了,如果你一定要增加我的工作,我会很尽力,但是做不好你不要怪我!”
还有第三种反应:“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你的指示我一定照办。但是,正好拿我这份工作来交换。”拿手里做的工作跟你交换,他才会跟你承诺。
没有一个人会热心地承担新的任务,你不要奢望什么。假定有一个人不假思索地说“好”,你更要提心吊胆——他一定不怀好意。
大师名言
凡是从人事成本上去打主意的人,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
增事不增人,让下级心甘情愿接受新业务
指派新的工作要有一套方法,而不是硬磋硬。硬让对方承接过去,他不会认真干,还会给你搞得一塌糊涂。
增事不增人,这是部门经理经常遇到的难题。经理拿到了新的工作,他必须指派下去,而且不能让基层不情不愿地接受。对于一个要增加别人工作量的人,怎么做才能让人心甘情愿呢?这个难题我也碰到过、经历过。
我当经理时,老板叫我开会,我没有办法抗拒。我只要多说几句,上面就会翻脸:“又不是让你做,哕嗦什么?只是把工作拿回去一下,你就哕嗦半天尸让我很难堪。”的确,根本不是我做,但是多说一句,老板就会继续说:“我只是让你把这个搬回去让他们做,连搬回去都在抱怨,你太不识相了!”
所以,一个人做到中寓层,要记住:你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可是,基层人员就会硬碰硬地跟你顶撞,他会怕大老板,但是不会怕你(中国人向来是这样的)。大老板如果下去问:“你们不愿意接受新的业务吗?”大家都会说:“哪有这回事,没有这回事。”但是,经理(科长)让我做我就是不做!这是标准的中国人。中国人很会看情况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意愿,我们不像西方人那样讲话很直。
我当经理,我会把科长找来(记住:原则上永远让次你一级的人去忙,绝对有效),对他说:“你看又增加一个工作,我推辞也没有用,可我接受就是害死你们。”
科长:“你不要这样讲,不要这样讲。”
经理:“这是事实嘛。”
科长:“不是这样的,公司总要有新业务才会增长嘛。”
经理:“你不要急,你动动脑筋,到底谁做比较合适,你再去让他做。”
科长:“我知道了。”
我还要提醒他注意哪些问题。
你会发现,你跟他讲道理,他抗拒;你不讲道理,他反而跟你讲道理,这就叫做“由情人理”,这是可以实践的(中国哲学跟西方哲学不一样,西方哲学完全是在象牙塔里面,中国哲学则是活学活用的。所以,外国人就觉得中国人没有哲学,因为很不严谨、很松散,但是我们很实用。可以说中国人有很深层次的智慧)。当主管遇到困难时,部属反过来会开导、劝慰他。
再往下设想一步,如果我当科长,做法跟他不一样。我会看一看,想一想要派谁去做。
如果有意要给朱先生做,科长不会说:“朱先生,你来做,我请你做。”这会造成他的抗拒心理。科长会把朱先生请来,但是不会说要交代工作给他,而是跟他发牢骚:“你看看,人没有增加,新工作倒是越来越多,这怎么干吗!”
朱先生会说:“科长不要这样想,哪一次不是这样?每一次都是这样!”
科长:“老这样,我真的受不了。”
朱先生:“那没有办法,那你只有接受了。”(中国人是同情弱者的,你能够让他同情,他就很愿意帮你)
然后,科长把工作拿出来说:“现在有个新的业务,你帮我想想看,给谁做比较好,我现在脑筋乱得很。”
朱先生看了半天,说:“那干脆我做算了。”
于是科长说:“你忙得过来吗?你还要做新的业务?”
朱先生:“还可以。”
科长会叮嘱他:“你千万不要太累啊!”
朱先生:“不会的。”于是,就拿去做了。
中国人是这样的,你充分尊重他,他会非常讲理。
有人会问,如果对方说要给别人做,怎么办呢?
没有什么不可以。我希望各位做事不要强制,如果想强制别人做,你还请他来商量,那你就是虚伪,你就是在耍权术一—如果你锁定他、存心让他做,却跟他绕圈子,就是耍权术。在中国,玩弄权术的人最后都倒霉。我希望各位记住一句话:“精于刀者,死于刀;精于枪者,死于枪;精于权谋者,死于权谋。”
我会诚心敬意让对方帮我想想给谁做。他如果说给巩小姐做,
我要问他为什么,总要讲出个道理来:
朱先生:“你不知道,你没有来以前,她就做过类似的工作,她做得非常好,很有经验,你找她做没有错。”
科长会仔细询问:“你再好好想想,是不是这样?”
朱先生:“保证没错。”
科长马上回答他:“好,好,你不要去跟她讲,我自己找她,免得为难你。”因为朱先生的建议很有道理,态度很诚恳,科长就听取了。
于是,科长就锁定巩小姐了。不必再拖沓,把巩小姐请来,把所有关于新业务的东西都藏起来,不让她看到(中国人是很精明的,一看到桌上有什么东西,马上就知道我为什么要找她,她心里就会很快地去盘算)。
科长把她找来说:“你真是了不起。”
她不明白:“我没什么了不起。”
科长进一步说道:“你看,我没有来以前,你做了一件事情,一直到现在人家都还在赞美你……”
她很高兴,科长接着会说:“哎,拜托……”她会很愉快地拿去做了。
现在很多人做事不动脑筋,一切公事公办,这是行不通的。中国人见河搭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效就好。但是切记,不可以存心害人。我想这几句话大家都很清楚:没有一点花样,什么都行不通;存心搞花样,所有人都不喜欢你。
大师名言
中国人是这样的,你尊重他,他会非常讲理。
用简化、合并,重组的方法调整原有工作
新的工作指派下去了,同时就带来新的问题。一个是原来的工作怎么办?另外一个就是,增加了新的丁作量,要不要同时给对方一些激励?
如果增加工作就要增加钱的话,就不如请新的人来做,还多一个人可以用。所以,很多人在接受新的丁作时很喜欢说“给我增加工作就得给我加钱”,其实这不对,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老板给你加了钱,那别人怎么办?所有人都增加薪水,公司就完了。道理是明摆着的。钱是没有感情的,一个就是一个,都给了就没了。
那么,怎么办呢?我们有几种方法(见图5):
调整原有工作简化合并重组
图5调整工作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简化。
就是检查他手上现有的工作,能把它简化掉就简化掉。简化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要随时随地研究现有的工作,把它做一个简化。
现在我们坐飞机就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这里一个关卡,那里一个关卡,不胜其烦;现在做了简化,一次通过就好了,大家方便,自己也方便。再换机位的时候才检查你的身份证,照理说从此也可不必再检查了。
但是国际航班行得通,因为人一进国际航班就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所以只要检查一次。国内航班就不行了,国内航班和乘客都复杂,有的有机票,有的没机票,所以航空公司要检查两次,这是合理的;如果要检查三次,那就是扰民,就不对了。
第二种,合并。
你也做、他也做,大家都做没有必要,把三个人的工作合并在一起,一个人做就好了。
第三种,重组。
把流程调整一下,确保顺畅了。我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减轻工作量、减少工作时间,但不影响效果,甚至提高效果。这部分就叫做工业工程,它是很科学的。
如果我要给我的同仁一些新的工作,我会把他们找来,大家一起来研究,如何简化流程。
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开会的时候干部向王永庆反映:“我们忙不过来,要增加人,不增加人怎么行啊!”王永庆说:“增加人就增加人啊,这有什么困难,公司还为难你?公司还舍不得请人?这样吧,礼拜天我们找个地方吃饭,研究研究到底要加多少人。”哇,大家好兴奋啊,回去拟了很多个人事计划。
那天王永庆当主席:“各位要增加多少人今天就可以决定,不要拖到以后。”然而,3个小时会开下来,每个单位都裁掉一两个人。他跟大家讲理:“要增加可以,但必须讲出道理,要合理才可以增加。”最后的结论是:根本就不需要增加人,反而可以裁掉几个。
王永庆在一餐饭之后,把加入变成了减人,听起来很神奇,但方法很简单,就是简化、合并、重组,用新的方法来代替。而且他在吃饭之前,肯定自己心里已经打好算盘了。
生活中有很多道理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器皿中装满了东西,你稍微动一动它就下去了;你再装满,又动一动,它又下去了。我们有太多这种“动一动”的事情要做。
大师名言
一个人一定要常常动脑筋,脑筋不动是会生锈的。
指派新工作要坚持量才适用
把什么样的任务指派给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时候指派给他,这里面大有讲究。
我认为,一定“量才适用”。一个人本来只能挑50公斤,你却让他挑55公斤,他真的就被你累死了。把员工累病了,影响业务开展,又不能在他体质衰弱的时候把他辞掉(你也不会这么没良心),所以,老总就非常倒霉。
保障员工的健康、干部的健康也是老板的职责。为什么有时候要叫干部们放松一下,有时候要带着他们出去走一走,是有道理的。不要说员工出去郊游就是一种福利,不完全是,其实还是为公司好。因为人被绑得太紧以后,就很疲惫了,让他松一松,就又恢复弹性了,这个弹性是非常重要的。员工的健康、干部的心理平衡,统统要纳入到管理的范围之内。当一个老总很不容易,既要照顾到公司的利润,还要照顾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还要注意到政府的政策。
公司要做什么?老板又要什么?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准备好,能够接受新的任务。
大师名言
员工的健康,干部的心理平衡,统统要纳入到管理的范围之内。
新任务指派给谁由主管控制
在经理把新的任务指派给部属的时候,每一个员工对新任务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人比较容易接受,有的人却总是抵触。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可能那个比较软弱的人会承担的更多?
我认为,此事基本上是主管在选择、控制,而不是员工在争取或抵触。
我们不鼓励员工争取新的任务。因为他不了解,一个人光有热心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要有担当的能力,承担得起,才会把工作交给他。所以,主控权永远在主管,要把指派新任务这件事做到对方心甘情愿。
大师名言
考察一个主管有没有能力就是看他了不了解自己的部属,会不会合理地指派工作。
实在不接受指派,适当少派好差事
人是千差万别的。有的部属比较强硬,一派活给他,他就挡回去;有的比较柔软,活一派下去,他就接受。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没有关系。他跟你强硬,将来有出差的机会就不派他去(出差到底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说不清楚。大家都说出差很辛苦,但是都抢着出差)。所以,对付捣蛋的人,第一,不让他出差;第二,有加班机会不给他;第三,升迁以后把他压倒。看谁厉害!如果主管搞不过自己的部属,那你还当什么主管?部属为什么会让你三分?就是因为他会考虑到上面这些因素。
当一个部属太强硬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到他另有企图。他是借题发挥,不是真的很强硬。意思是说,你平常看不起我,现在到紧要关头要我帮你忙,甭想!他只是在表达这个意愿而已。我认为,一个人很难做到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自己很直,其实根本没有那回事)。
另外,部属不接受你新指派的任务,有可能是他心里有怨气,你就要先化解这个怨气,然后再来指派任务,这么做比较合理。
大师名言
当一个部属太强硬的时候,你要考虑到另有企图。
思考
任务指派下去了,可是部属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该怎么办?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