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毙命后,昔日风光无比的家人自然跟着倒霉。率先反水的是郿坞里的士兵们,他们平日里受苦受累,大气都不敢出(因为董卓脾气不好,爱杀人),听说董卓死了,大家自觉行动起来,拿起刀剑,直接把他的弟弟左将军董珉及侄儿中军校尉董璜干掉。
除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受到大家的特别关照外,以前跟着董卓享福的亲友团也跟着倒霉,他们大多被愤怒的士兵砍死,或者用箭射死了。董卓的母亲已经90岁了,即使在老年协会里也是骨灰级会员了。她走到郿坞门口,希望大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放她一马,但激动不已的士兵哪管什么美德不美德,仍然把这位老寿星斩首。
董卓的亲属倒了霉,但他们好歹也跟着董卓享受过,多少干过一些的坏事,也算死得不冤。但还有一些人并没有做坏事,也跟着被反攻倒算,实在倒霉。其中,最倒霉的要数蔡邕。
董卓被杀时,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正在王允家中作客,听到这一消息时,出于惊讶,不由得叹息一声。但他绝对想不到,这一声叹息会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一向和蔼可亲的王允听到这一声叹息,突然上演变脸绝技,质问道:“董卓老贼是窃国大盗,他的罪行罄竹难书,死有余辜,你居然为他叹息。什么意思?我看你和他就是一丘之貉!”还没等蔡邕辩解,王允当即下令把蔡邕逮捕交给司法部(廷尉)严办。这就比较过分了,被人信任也是罪啊?当然,而且罪行严重。
蔡邕比较冤,王允却是偏执狂。王允的观点相当另类:董卓为什么信任你?因为你是他的同党;你为什么要叹息?还是因为你是他的同党。既然是他的同党,那就杀掉。
蔡邕不想死,但话语权在人家手上,作为一个阶下囚,人家说你红你就红,人家说你黑你就黑,你只需要站在被告席上等待命运的裁决就是了。蔡邕没有别的想法,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以戴罪之身完成他的史学著作《汉史》来将功抵罪。前面说过,蔡邕多才多艺,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书法家。但我还忘了说,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原本不想涉足官场,是董卓以灭族相要挟,硬生生把他拉来的。虽然当了个中郎将(后世的人称他为蔡中郎),但只是挂个名,手下一个兵也没有。对此,他毫无怨言,只想倾注毕生心血写完《汉史》。这部被后人称为《东观汉记》的史书最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描写东汉史的巨著。
蔡邕想写史,但王允偏偏不要他写,命人在监狱里把他处死,即使许多人求情也没用。
其实蔡邕死得比窦娥还冤。王允这么做也太不厚道了,蔡邕不就是叹息了一声吗?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呜呼哀哉了,作为他的手下人感到吃惊(注意,仅仅是吃惊,并不是同情)很正常啊,犯得着上纲上线吗?再说,你王允在董卓手下做事那阵子还不是曲意奉承,使劲捧人家臭脚,情节可比蔡邕严重得多。可王允是不管这么多的,因为除掉董卓后,他已经成为了帝国的掌舵人。既然我掌权了,我的地盘我做主,别说是朝廷官员,就是天上神仙求情都没有用!
许多史学家都说蔡邕之死是因为王允把他看做是董卓的同情者,所以大动肝火,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真的是这样吗?不!虽然史书上的确有如此记载,但仔细分析一下,我认为其中的原因并不是那么简单。以王允的见识和经验,他不可能不知道蔡邕只是一个学问家,是个不爱问政治的人。这样的人存在也没啥社会危害性,杀了对国家无益,不杀也罢。
王允是名士,这类人除有道德洁癖以外,还有个共同的特点——爱面子。所谓的爱面子,实际上就是虚荣心强。杀了蔡邕虽对国家无益,但对王允却很有益处,因为蔡邕是史学家。想当初王允为取得董卓的信任,是何等的忍辱负重,阿谀奉承之事一定没少干,所以才成为董卓跟前的红人。如果蔡邕秉笔直书把这些事儿写上史书,有损王允在人们心目中一贯光辉、高大的形象。所以,死要面子的王允为了保住自己的声誉,决定杀掉无辜的蔡邕。
蔡邕之死震惊全国。死爱面子的王允靠杀人获得了一时快感,失去的却是天下士大夫的人心,他这回输大了。
不管怎样,王允和吕布联手做掉董卓后,功成名就,实现了双赢。此后,他们的日子是相当得滋润,自我感觉也是相当得好,只可惜有效期很短,只有两个月。
他们被胜利的光环笼罩着,而另一个参与策划的功臣士孙瑞却被选择性地遗忘。功劳全部被王允抢去了,自己待在被人遗忘的角落,该干啥还干啥,原地踏步,没有长进。不过,这个士孙瑞也很想得开,不争不抢(估计也争不赢),权当是加入了逍遥派。
难得糊涂,有时是一种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士孙瑞有,而王允没有。俗话说“境界决定命运”。由于境界不同,两人的命运也是大相径庭:一个生,一个死。
他们之中进步最快的要数吕布,朝廷没有亏待他这个反水的功臣,把他由中郎将一跃擢升为奋威(一说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所以,后来也有人叫他“温侯”。虽然这只是个杂号将军,官衔不大,但加上“假节”、“仪比三司”就厉害了。
这里说说假节是怎么回事。所谓的节,是八尺长的一根竹竿,上面装饰有旌羽。可别小看这玩意儿,它可是皇帝的信物,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持有它的人杀个把不听话的地方官简直是小菜一碟。汉末、三国时代的假节没有区分层级,不管是“假节”、“持节”还是“使持节”、“假节钺(或假黄钺)”,都是同等地位,大体相当于后世的尚方宝剑。
吕布成为持节官,还享受着丞相待遇,一下子连升三级,权力有了、级别有了、派头也有了,实在很神气。
吕布很神气,而王允更神气,他不仅得到了高官厚禄,而且得到了实权,因为朝廷给他的职务是司徒、录尚书事。录尚书事就是领导中央办公厅(尚书台)的工作。在东汉,司徒原本是空架子,但加上录尚书事这一官职,就是货真价实的丞相,董卓死后,更是如此。
朝廷本来的意思是让王允和吕布这两位功臣共同执政,就像唱二人转一样,互相配合,争取出彩。吕布参政议政的热情倒是高涨,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得到的所谓权力都是虚的,因为王允非常强势,他不肯唱二人转,他要演独角戏,而且是戏霸!吕布再怎么使劲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
综合王允的一生,你会发现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每次被人打倒,都有大腕儿救他,而且扶他的腕儿也是一次比一次大牌,从邓盛、杨彪、何进,一直到董卓。能被这么多人看好,证明王允还是有两下子的。
董卓死后,王允一下子站在了人生之巅,别人只能仰视。吕布自认为劳苦功高,和王允应该平起平坐;而王允老觉得他不过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剑客而已,不懂政治,好糊弄,因此国家大事都不给吕布什么表演的机会。吕布即使有什么合理化建议,也常常被王允泼冷水,搞得一点颜面都没有,久而久之,吕布心里自然没劲儿。
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在政治斗争中称王称霸,还债的方式就是被人搞掉。
其实,王允是不懂政治的。比如,董卓死后,他们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处理董卓留在郿坞的巨额财产。要知道,董卓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总共积累了二三万斤黄金、八九万斤白银。这么多黄灿灿、白花花的宝贝,谁看见都得吞口水啊。
怎么分配这些赃款赃物,是个问题,搞不好,会影响安定团结。对此,吕布提了一个合理化建议:既然是非法所得,干脆我们把它分了,凡是朝廷的高级领导干部、各级武将,见者有份,不但能创收,还能融洽同事之间的感情,增强大家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主人翁的自豪感。
公开、公平、公正,你有我有大家有,利用经济手段搞好团结,而且自己还能创收,何乐不为呢?这真是个好主意,但王允不同意。在王允看来,这实在像打家劫舍后的分赃活动。
成为“掌舵人”后,王允开始有点飘飘然了。也难怪,连不可一世的董卓都被他拉下马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摆平的呢?因此,自己无需像以前那样低三下四地刻意奉承谁,也无需像以前那样隐瞒自己的主张。他急于撕下伪装,恢复自己本来的面目:我就是我,我是王允,是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王允。我决心扫荡一切,绝不留情!
他真是退步了。从人生之巅往下看,就是深渊,可王允是不肯往下看的。随着权力越来越大,王允对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也不那么看重了,如果他们有点儿差错,他也不讲究方式、方法,直接端起领导派头板起面孔训斥人家,好像全世界就他一个人掌握了真理似的。
有话语权就掌握着真理,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但谁服你呀?刚出道的时候是愤青,如今成了内阁总理,人都老了,还是愤青,实在搞错了方向。以前严于律己,如今严于律人,如此一来,朋友没了,盟友也没了,反倒整出了一大帮敌人(李傕等人)来。
王允不同意吕布的建议,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为了国家好,但事实是,某些事情从道理上看是对的,但在现实中却不一定行得通。王允这颗子一落下去,效果立即显现:大家都觉得王允是个不通情理的人。在大家的眼里,王允身为当权派当然是不愁吃、不愁穿的,却不让他们也跟着发财,大家还凭什么拥护他!
杀掉蔡邕,得罪了一批人;不分董卓的财产,又得罪了一批人。这一圈下来,原先志同道合的人差不多都得罪光了,王允就这样一步步把自己引入了死胡同。后来的事实也可以说明,王允是一个不错的官员,他的能耐如果受人指挥去冲锋陷阵那是够用的;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对于治理国家而言,他只有空洞而死板的理论,是一个赵括式的夸夸其谈的人物。一句话:如果他被人家领导,行;如果他领导人家,不行。但历史喜欢开玩笑,偏偏把只能被领导的人送上了领导的宝座,于是,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最终把王允逼上绝路的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人事问题,具体说是董卓原班人马的下岗安置问题。董卓手下猛将如云,随他去死的,只有他的兄弟、侄儿。若以地位而言,第二梯队的中郎将最高,但以能力而言,本事最高的却不是他们,而是排在第三梯队的几个校尉,像后来闻名全国的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和贾诩等人都能力非凡。而且这些校尉手握重兵,若把他们惹急了,是要出大乱子的。因此,怎样处置这些人就成了一个比处理董卓财产还要棘手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内心有愧也有鬼的吕布提出自己的主张:干脆把他们全部杀了,斩草除根,一了百了。不愧是武将啊,提的建议也是杀气腾腾的。这是典型的用屁股思考问题的结果。董卓固然罪孽深重,但他的手下大多数是奉命行事,怎么能一竿子打死呢?再说,人家手上的精兵劲旅可不是吃素的,杀人家,可能吗?
一开始,王允在这个问题上倒是很宽容的。他和士孙瑞商议,用皇帝的名义下诏书,给予其他将领宽大处理,放人家一条活路。如果最后真是照此执行,倒好了,就没有四将犯长安的事了。文件还没下发,政策还没有落实,善变的王允很快又改主意了,他认为这些人原本受董卓差遣,干点儿杀人放火的事也是身不由己,属于胁从不问,原本无罪,那下诏书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王允不但不想给他们说法,还想了个歪点子,他觉得董卓的那帮手下虽然没罪,但留着始终是安全隐患,还不如解散凉州军团,让他们复员转业,一切都安全了。
说得轻巧,那么多以打仗为生的职业军人,解散就意味着失业,谁肯啊?所以,有人建议:董卓死后,群龙无首,不如请德高望重的皇甫嵩出山,主持凉州军团大计(实际上是收编他们),然后再与关东联军联系,以防万一。这是一步好棋,但书生气十足的王允依然拒绝接受,他给出的理由很是古怪:派皇甫嵩安抚了凉州军团,关东联军起疑心怎么办?
所谓“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王允很快就将为自己的患得患失付出代价,而且是血的代价——这个国家很快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此时亡羊补牢,及时采取措施化解矛盾,那还是有救的,但王允似乎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一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是战是和,是杀是抚,你老兄总得说句话啊。没有,什么都没有,因为王允认为没必要。他认为时间一久,那些人自然会想通的。但凉州军团人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你不给说法,明显是要秋后算账。问题就这么拖着,时间一久,就拖出问题了。
由于朝廷一直没有拿出解决凉州军团遗留问题的合理方案,甚至连一句安抚的话都没有,因此,凉州军团的人心里更加没底了。这时候,流言满天飞,一条消息如重磅炸弹般地在人群炸开了锅:朝廷的意思是要杀光所有凉州的人,而凉州军团的人更是重点清洗的对象。
这原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但他们联想到蔡邕仅仅因为受到董卓的信任,就被无辜牵连进去一棍子打死。何况自己这些人算是董卓的铁杆粉丝,杀人放火这类的事情没少干,其下场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么一想,凉州军团的人再也坐不住了。
凉州军团的第二梯队中有五员大将:徐荣、段煨、胡轸、牛辅和董越。牛辅因为实力最强(李傕、郭汜、张济、贾诩都是他手下的校尉),成为凉州军团的最新掌门人。但牛辅除了是董卓的女婿这一招牌外,自己没有丝毫过人之处。考虑到跟着牛辅也混不出什么名堂,中郎将徐荣、段煨和胡轸纷纷选择投降政府。
五员大将只剩下董越、牛辅两位不降,但两位却很不团结——屯驻华阴的董越急匆匆赶往陕县找牛辅商议对策,由于话不投机,被牛辅杀死。这样,第二梯队只剩下牛辅一人了。这时,吕布和王允也突然惦记起董卓的这位宝贝女婿了,觉得留下他早晚是祸害。本着除恶务尽、斩草除根的原则,吕布派老乡李肃前去征讨牛辅。这次征讨的结果是,李肃失败了。
我一直怀疑吕布和他这个老乡是不是有什么个人恩怨。因为牛辅自己虽然能力不咋地,但他手下三个马仔(李傕、张济、郭汜)随便挑一个都够李肃喝一壶的。因此,李肃不敌牛辅也在情理之中。吃败仗是不奇怪的,奇怪的是,等李肃一回来,吕布就毫不犹豫地将他给宰了,一点儿老乡情分都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