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会议的人不少,但主角就他一个。他一开始先纵论国际、国内形势,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最后亮出主题:废黜刘辩,拥立刘协。
面对如此敏感话题,大多数官员沉默了,而一向眼高手低的袁绍听了,表现比较有种,他立即站出来表示坚决反对。也难怪,人家一家子在政府里的日子滋润着呢:叔叔袁隗是内阁首辅(太傅),自己是司隶校尉,掌管京师,弟弟袁术是虎贲中郎将,指挥虎贲营,全家官运亨通,凭什么听你的?更关键的是,董卓对他说过一句很有杀气的话:“刘辩不行,我们就换刘协,如果刘协也不行,那刘家根本就不应该留种。”这种杀气腾腾的话从董卓嘴里蹦出来,让人三伏天也会感到一股寒意。
袁绍虽然够傻够天真,本事不大,但和吕布不同,他多少是讲原则的——野心家的话他是不听的,野心家的账他也是不会买的。
袁绍如此不识相,董卓不由得勃然大怒,话里透着杀机:“你是什么东西,现在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难道你认为我的刀子不够锋利吗?”
袁绍也毛了,针锋相对道:“天下的英雄好汉难道只有你一个人吗?”说完便昂首挺胸,愤然而去!
董卓口气硬,是因为有实力,具体说是手下有人,更具体说是有拿刀的人(兵);袁绍口气硬也是因为有实力,家族“四世三公”的名号可不是白给的,门生故吏满天下,谁敢惹?
双方虽然表面上都很强势,但其实都有点儿心虚:董卓虽然很生猛,但初来乍到,地皮还没踩热,猛然间还不敢对高干子弟袁绍贸然动手;袁绍虽然硬气了一回,但他的支持者大都是文人,是一群刀子都拿不稳、杀鸡都没胆儿的读书人。在大刀、长矛面前,什么样的关系都是扯淡。更重要的是袁绍激动归激动,义愤归义愤,却没有与董卓死磕的决心。所以,回到家以后,等激动的劲儿一过,袁绍发憷了:与董卓合作,恐怕会死得很难看;不与他合作,恐怕会死得更难看。无论哪种,都是完蛋。看来京师绝非久留之地,袁绍可不敢与狼共舞,所以他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潜逃。
当晚,他把皇帝授予他的印信、符节挂在城门上,然后溜之大吉。不久,他的弟弟袁术也嗅到了危险的气味,也跟着脚底抹油,一走了之。惹不起,咱躲得起,董卓你自己慢慢玩儿吧,恕不奉陪。
董卓一听袁氏兄弟偷偷溜了,不由得勃然大怒:“他妈的,没经老子同意,你们胆敢旷工?”董卓生气归生气,但后果不仅不严重,甚至变成了喜剧——他封袁绍做了渤海太守,袁术做了后将军。
不要以为董卓脑子出毛病了,这么做当然不是他的本意。他原本想把袁绍作为A级通缉犯进行通缉的,但心腹周毖、伍琼在一旁劝道:“冲动是魔鬼,与其逼他造反,倒不如给他一块糖,先安抚他一下,免得他闹腾,这比什么都强。”董卓一想也是,这小子跑得比兔子还快,想干也干不掉了。万一逼急了,造起反来可不好收拾,还不如送个顺水人情。
董卓以为这样做就能获得反对者的认同,但他错了,袁绍只是浮出水面的反对派,而沉默的大多数是不能收买的,也是收买不完的。但董卓并不在意这些,他不会因为别人反对就放弃自己的想法的。
少了你们,老子就不开张了吗?少了你们,老子就没办法了吗?一切按既定的方针办!于是,中平六年八月三十日,董卓召集文武百官举行了第二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因为有人反对,他很生气,差点儿杀人。这一次,他希望大家识相一点,配合一点,免得得他生气,在会场上杀人毕竟影响不好。会议一开始,董卓还是老调重弹,直奔主题:“先帝(刘宏)说过,刘辩呆头呆脑的,轻佻无威仪,不配当皇帝。而陈留王刘协聪明睿智,可以作为我们心目中的理想人选。”
惊愕万分的各位与会代表还没来得及踊跃发言讨论,举手表决,董卓就直截了当宣布会议的表决结果:废黜刘辩,刘协即位。就这么定了,谁敢反对,军法从事!
最有实力的袁绍缺席了,谁敢投反对票?毕竟枪杆子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换就换吧,只要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就行。想到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沉默了。
大多数与会代表的表现是令董卓满意的,但也有极个别人自不量力,偏要鸡蛋碰石头,这个人就是卢植。
卢植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务秘书(尚书),当时全国上下都知道董卓已经成为国家的后台大老板,他一个小小的秘书和老板作对能有什么好果子吃?但卢植并不这么看。在他眼里,只有皇帝才是老板,董卓再大,也和自己一样是皇帝的打工仔,他凭什么搞家长制、一言堂?
人民群众都不发言,就你敢和我抬杠,想出风头,想死是不是?卢植不想死,但一定要抬杠。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臭脾气——认死理。
董卓有权了,人也牛气了,脾气也上去了,于是董卓想杀人。现在他大权在握,已经可以杀掉任何敢于反对他的人,包括皇帝!
眼看新的流血事件即将发生,一个人出面及时阻止了,这个人就是蔡邕。
蔡邕,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汉灵帝时,曾因得罪宦官被发配边疆巩固国防。遇到大赦后,又因为得罪宦官,再次浪迹江湖。就在他打算当一辈子黑户的时候,董卓进京了。
董卓进京,对大多数人而言是灾难,但对蔡邕而言却未必。蔡邕是社会知名人士,董卓很欣赏他,非要请他出来做官不可,而且是真心的。蔡邕也知道董卓的大名,知道他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儿。既然惹不起,那只有躲了,所以,他声称有病,不去应招。董卓见状,托人带话给他:“敢不买我的账,我杀你全家。”董卓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一个闪光点,但有一点除外,就是说话算数,当然也包括杀人。
蔡邕这才明白,这回是惹不起也躲不起了,那就勉为其难去吧。蔡邕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洛阳,在去洛阳的路上,他心里为自己的未来设想了多种结果,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迎接他的居然是升官!
这世上能让董卓佩服的人很少,但蔡邕绝对算其中之一。蔡邕到达洛阳后,先是当上了太学的校长(祭酒),接着被任命为监察官(侍御史)。在当上监察官不久,他又被提升为诉讼监察官(治书侍御史),随后又被提拔为国务秘书(尚书)。升官如此迅速,简直就是做直升机嘛。
这还不算完,蔡邕最后又被升任为侍中。侍中是皇帝的高级顾问,享受副部级待遇(比二千石),平时紧跟在皇帝身边,有事儿帮着皇帝出谋划策,没事儿跑跑腿,传达一下中央文件(圣旨),工作实在很轻松。
那时的政府工作流程大体是这样的:尚书台决定国家大事,尚书起草政府文件,而侍中、中常侍就负责跑腿,上传下达。这些能够天天在皇帝身边转悠的自然是皇帝的亲信大臣。那时候,就算你位居三公九卿也不一定有他们威风。还要交代一下的是,到了晋朝以后,侍中成为皇帝对亲信大臣的一种加官,凡事拥有此头衔的人,职权都和宰相差不多。总之,侍中的工作很清闲,但地位很崇高。
自己很欣赏的蔡邕出面为卢植求情,董卓自然要买账,但怒气未消的他还是毫不客气地免了卢植的官。
相对于卢植的不识相,另一个高级领导干部袁隗却很乖,当董卓向他征求意见时,他当即识趣地表示没意见。没意见就是完全拥护(当然,反对也是无效的)。还是那句话,只要工资不变,职位不变,福利待遇不变,换个老板算什么呢?给谁打工还不一样!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了!第二天,即中平六年九月初一,董卓主持召开了第三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袁绍反对,被挤出京城;第二次会议,卢植反对,卢植“下课”;第三次会议,没人反对,所以皇帝“下课”。
小皇帝刘辩被允许列席参加此次会议,参加旁听。一般的列席人员虽然没有表决权,但有发言权,而刘辩这个列席人员什么权利都没有,他只需要知道会议的最终结果:即日起,自己的皇帝身份已经被正式废黜。
刘辩被废后,被贬为弘农王,而他的弟弟刘协接替他成为东汉的最后一任皇帝,也就是后人常说的汉献帝。当然,这个名号是后来的魏明帝给刘协的谥号,“献”字的大体意思是聪明睿哲。在他眼里,汉献帝把祖宗基业贡献给自己,就是所谓的聪明睿智。
对于董卓废黜刘辩的原因,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刘辩既然不如刘协聪明,干吗要废掉他,留一个智商低一点的皇帝不是更好吗?”
许多人不理解,其实是因为对历史没有做深入分析。这里有个问题需要首先搞明白:刘辩傻吗?许多人相信刘辩傻,主要根据来自于董卓之口,而且汉灵帝也说过类似的话。
其实,董卓的话是不作数的。董卓对刘辩和刘协的印象完全来自在邙山接驾时的初次接触:刘辩大概因宫廷里的流血冲突惊吓过度,表现失常,而刘协却镇定自若。其实,国家发生那么大的事情,一个14岁的未成年人被吓着属于正常反应,只和胆量有关,但与智商无关。刘协没被吓着,只能说明他胆子大一点,表达能力强一点,仅此而已。至于汉灵帝说刘辩轻佻无威仪,不够帝王资格,那是因为他讨厌何太后,不想让嫡长子刘辩继位才故意这么说的。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仇人眼里出妖怪”。
自古以来,话语权一向是掌握在胜利者的手里的,我说你傻你就傻,你聪明也是傻;我说你聪明你就聪明,你傻也是聪明。所以,刘辩不傻,甚至也未必比弟弟弱,那么董卓为啥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废掉刘辩呢?
仔细分析一下,我认为关键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年龄问题,刘辩毕竟比弟弟刘协大5岁,马上就要成年了,如果不把他拉下来,这大欺小的游戏就玩不长了。第二个原因,也是最关键的原因,朝廷里拥护刘辩的大臣是多数,他的群众基础太深厚,所以,等他长大以后要想再控制他就是个世界性难题了,闹不好,自己的脑袋就得搬家;而刘协才9岁,拥有年龄优势不说,在朝廷里也没有任何根基,如果立他当皇帝,那就意味着自己掌权的阻力会小很多,再不济自己在朝廷里至少还可以多混几年。另外,董卓还想通过这件事向大家证明: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全天下都是我董卓说了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刘辩被废了,作为刘辩母亲的何太后日子也跟着不好过了,因为在董卓看来,如果何太后暗中联络大臣来对付自己,那就麻烦了。董卓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真正的法子只有一个,就是让她消失。
九月初三,董卓开始动手了。他先是毒死何太后,接着杀死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事实证明,董卓虽然粗犷,但在排查安全隐患方面是很仔细的,活人跑不脱不说,连死人也要秋后算账,绝不放过。比如何进的弟弟何苗因为勾结宦官,也被人从棺材里拉出来,重新剁了几刀。想盖棺定论,地下安息,没那么容易。早知道如此,争权夺利干什么?
皇帝也废了,太后也给杀了,接下来董卓要做的事就是解决人事问题。原来,董卓是个喜新厌旧的人,他先是做了司空,等玩厌了,又换成太尉。不久,他又觉得当三公实在没啥意思,索性给自己封了个东汉没有的官儿——相国。所谓相国,就是丞相了。可别以为他这么做是心血来潮,经过他这么一变,等于对政府来了一次彻底的机构改革。
在西汉,三公当于现在的内阁,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其中,丞相是政府总理,是有实权的。但到了东汉,三公的称呼有所改变,换成了太尉、司空和司徒,虽然他们也享受丞相待遇,但实际上却是徒有虚名,真正的实权落入了尚书台手里。到了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实权又落入了宦官手里,尚书台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这时董卓把消失多年的老古董——相国重新搬到前台,不是说他有多么浓厚的怀旧情结,而是他想借此宣布:从现在起,帝国重新恢复了丞相主政的传统,而我董卓已经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了。
实际上,通过此次人事洗牌,整个东汉政府几乎完全受制于董卓:不仅皇帝的废立、朝臣的任免他说了算,连重大政策的制定也是他说了算。除此之外,他这个相国还享受了一些其他大臣没有的三种礼遇:赞拜不名、入朝不趋以及剑履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