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的不完美让我们心事重重,通向未来的路总让我们忧心忡忡,眼前的困难已经让人沮丧,明天如何又不在把握之中——悲观的情绪就这样弥漫,让我们更加看不到出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换个角度,换个方式,换个心情,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希望的所在。什么事都难不倒乐观的人,因为向上的心灵总是充满力量。
◎ 找到那个盒子 ◎
在希腊神话当中,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打开了一个尘封的盒子,于是贪婪、忌妒、痛苦、虚无等东西都跑了出来,流落到了人间,因为感到害怕,她关闭了盒子,这样盒子中就只剩下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希望。
生活就像一块七色板,不同的颜色寓意着不同的味道,有成功的喜悦,追梦的艰辛,挫折的痛苦,孤独的寂寥,拥有的幸福……它们构成了五彩斑斓的生活,但在这种种心情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基调,那就是希望。
其实,生活就像是潘多拉魔盒,你看到的是什么,你的生活中就充斥着什么。当然,这不是你眼睛所见,而是你心灵的筛选。若你看到的是被潘多拉释放出来的痛苦、贪婪、忌妒,那么你的生活中就充斥着尔虞我诈;但若你守护着潘多拉魔盒,那么你的生活就充满了希望。
生活离不开希望,离不开期盼,离不开寄托。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来说,她设想着自己假如和正常人一样,或者哪怕只能看到三天光明,她将干些什么?在这份期待的支撑下,她写下了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动了亿万心灵。
每个人,都该学会经常给自己一个希望,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期待和盼望,它会让你的心境和从前大不一样。当一个人的心中有了希望,有所期待,有所追求,才会觉得人生充满意义。希望会在你疑惑不解的时候告诉你答案,为你指引方向;希望会在你迷茫无助的时候向你伸出一只手,拉着你走出人生的困顿旅途。
刚刚到澳大利亚读书的时候,她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空闲的时候总是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去找工作。服务生、洗碗工、送报纸,她都做过。
某日,在给人送报纸时,她无意中看到报纸上刊登了澳大利亚某电信公司的招聘启事。起初,她心里有很多顾虑,自己的英语说得不够地道,专业也不太对口……尽管如此,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她还是决定试一试,应聘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一轮又一轮的面试之后,她离那个年薪3万的职位越来越近了,可这时候招聘的主管却给她出了一个“尖锐”的难题:“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
原来,这份工作需要经常外出,没有车简直寸步难行。在澳大利亚,公民普遍都拥有私家车,没有车的人非常少。这看似平常的事情,对于她这个初来乍到的留学生而言,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可为了争取那份极具诱惑力的工作,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
招聘主管说:“好。那么,三周以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
三击时间,买一辆车,开车上班?谈何容易。为了生存,她豁出去了。先是找朋友借了500澳元,又从旧货市场买了一辆外表丑陋的小汽车。她白天去考驾照,晚上抓紧时间练车,三周后,她竟然真的驾车去公司报到了……时至今日,她已经成了那家电信公司的业务主管。
女孩在面对棘手难题时的那份淡定,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很多事情尽管不那么完美,甚至面临着各种麻烦,可她它依然不忘给自己留下一份希望去努力。
若是面临这样的情况,女孩感到绝望,那么就没有了后续的故事,正因为她抱着希望去看待这件事情,才会为此而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希望是依附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动力。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无法控制机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人生就不会失色。
有人说,希望就像一朵娇艳的玫瑰,芬芳是淡淡的,但寓意着祝福,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说,希望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在时光的推移中让我们不断地翻阅。每个人的心里都该留一份希望,是麦穗,就该有金色的梦想;是种子,就该有绿色的希望。有所期待的人生,才不会黯淡无光;守住心中的希望,生活才会变得更美。
希望,真的不需要多么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它可以很小,哪怕只是平常日子里的一个小小心愿,一份小小的期待。比如,下班后独自到一家心仪的咖啡馆坐坐,享受一下难得的悠闲;周末约个朋友去喝茶,惬意地聊聊天;下个月为自己报一个有兴趣的培训班;年底为自己安排一次长途的旅行。
我们大都是芸芸众生,希望也就是这样平淡的满足,从容的期盼。尽管在别人眼中,它们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于自己的生活而言,却可以平添许多快乐,它们值得等待,这份等待的喜悦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从现在开始,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想象一下你渴望的生活,想象一下你渴望成为的自己。在有了对幸福的美好期盼后,还需要有一份勇气和耐心,不管明天是晴空万里,还是暴风骤雨,都要执着且淡定地走下去,并且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一条通往幸福的大道,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希望永远会为我们护航。
守住自己的魔盒,不要去看盒子外面那些东西,那么你的人生便充满了美好,你的心灵也将得到净化。
◎ 用心灵的清甜之泉化解苦难 ◎
“堵车了!真倒霉!全勤奖没了!”“饭里有沙子!怎么做的饭呀?”“踩到我的脚了!长没长眼睛!”“这家店比那家店贵5毛钱,真是吃亏死了!”……这一类的抱怨,我们每天都在听,甚至每天都在说,伴随抱怨的是满腔的怒火,满脸的不快,觉得生活简直是一团糟。
但其实,你不过是被消极情绪困住了而已,你眼中只有这些不好的事情,生活中自然就充满了不快。但若是你能够看见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你的人生就快乐多了。我们的心灵是一个庄园,里面有清甜的泉水,只是很多人更注重于苦难,让这个泉水干涸了,若是你能够用清甜的希望之泉浇灌庄园,那么苦难就会被希望化解。
山里有一座寺庙,寺庙里有个高僧,法相庄严,心怀慈悲,不少信徒都来山上找他倾诉烦恼,他每天都要悉心开解这些信徒,但是,不论他如何开导,这些信徒依然烦恼不断,这个烦恼想开了,那个烦恼又来了,他们总是在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别人的生活都那么顺利?”高僧认为这样下去有害无益,就想了一个办法。
这天他把信徒们全都招到大殿,给他们每人一张纸条,让他们把自己的烦恼写在纸上,信徒们拿起毛笔,写个没完没了,高僧在旁点了一根香,耐心等待。等信徒们都写完,他把那些纸条收走,随手团成纸团,放在佛案上。
“现在,你们每个人去抽一个纸团打开,看看要不要把自己的烦恼和抽中那个人对换。”高僧说。
信徒们依次上去拿了纸团,打开一看,全都愁眉紧锁,然后像是松了口气,最后他们齐声说:“我们还是不换了,本以为我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原来别人的烦恼比我还多!”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烦恼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认为自己很倒霉,的确,每个人的人生都不能圆满,总会有些缺憾让人悲叹:儿女双全却父母双亡;知书达理却形象欠佳;事业有成爱情却在低谷……
烦恼一旦生根,就会生长,最初一丁点小问题,越想就越觉得严重,越想就越是不顺心,恨不得这烦恼马上消失。可是,能称为烦恼的事,恰恰没那么容易消失,所以人们经常与烦恼大眼瞪小眼,看着它越变越大,最后成了心头一块大病。
烦恼是会繁殖的,你越介意它,它就能得到越多的养料,不断繁殖,但若是你能注重希望,那么这些烦恼就会饿死。没有什么苦难是要面对一生的,只要你将注意力转移,多看看生活美好的一面,你的世界便能充满阳光。
一个小和尚心头常常被各种烦恼占据,他为此焦虑不安,夜不能寐,他觉得他受了很多苦:自幼父母双亡,被亲戚扔到佛寺;没有受到父母的关怀,却经常被凶恶的和尚们恶语相向;饭没吃多少,每天却有干不完的活……有一天,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诉说自己的不幸。
住持并没有安慰他,反倒说:“谁又是幸运的呢?你以为别人没有受过你这样的苦?也许他们比你还不幸。”
“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熬过的呢?”小和尚问。
住持让小和尚端来一杯清水,他在清水里放了一勺盐,命令小和尚喝一小口,然后问他:“咸吗?”小和尚皱着眉说:“又咸又苦!真难喝!”
住持又带小和尚去了寺院后的湖边,将那杯盐水倒进湖水里,又舀了一杯递给小和尚。小和尚喝下后,问他:“苦吗?”小和尚摇摇头:“不苦,甜甜的!”
“你看,这就是方法。”住持微笑着说。
化解苦难的,只有心灵的清甜。抱怨的源头究竟是什么?是愿望没有得到满足。那不抱怨的人又是什么样?即使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宽慰自己胜败无常,不必介怀;或者仔细想想苦难的原因,想想如何做才能改变现状,让自己能更如意一些。如果你的心灵始终如湖面一样平静无波,如果你懂得增加心灵的广度,你的心灵的容量就会越来越大,因为感触足够多,一点小小的烦恼根本不会触动你的神经。
如果你的心灵足够清甜,再多的苦都不能改变你的笑脸。与其生闲气,不如做正事,就像咖啡太苦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拼命抱怨,而是快点加几块方糖。苦水只会越吐越苦,还不如把它放进更广的水域,让它渐渐稀释。
人生并不是一次愉快的旅途,随着年岁的增长,你将逐渐遭遇生老病死、亲人离世,这些都需要你有坚强的承受能力。从现在开始学着达观,一颗乐观的心,将是你人生最好的伴侣。
◎ 背对太阳,只能看到阴影 ◎
希望和绝望之间,只有一步之差,有时,甚至只是一个方向问题。就像沐浴在阳光中的你,背对着阳光,你就只能看到阴影,面向阳光,你就会看到希望。
身处沙漠之中捡到半瓶水,悲观的人感叹只有半瓶水而郁郁寡欢,乐观的人却为仅有的半瓶水欢呼雀跃;漫漫无边的黑夜里,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难耐的恐惧,乐观的人却看到了明天即将升起的太阳……一样的处境,不一样的心境;一样的际遇,不一样的人生。
相传,苏格拉底年轻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租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尽管面积只有七八平方米,连转个身都困难,可苏格拉底并不发愁,一天到晚都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那么高兴?”
苏格拉底说:“我为什么不高兴呢?和朋友们在一起,随时可以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这难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后来,他的朋友们陆陆续续都结婚了,先后搬离了小屋子,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没有朋友陪伴的他,依然每天笑呵呵的。
那人问他:“朋友们都走了,你不觉得孤单吗?”
苏格拉底笑着说:“没有朋友还有书啊,每天与它们相伴,每时每刻我都能够充实思想。有这么多的‘老师’,我怎么会不高兴?”
再后来,苏格拉底也结婚了,他离开了小屋,搬到了一栋七层的高楼里。可是,他家住在最底层,经常会有人从楼上倒脏水下来,一些老鼠、臭袜子、破烂衣物等垃圾也时常出现在他家门口,在如此杂乱喧闹的环境里生活,苏格拉底不生气、不着急,和过去没什么两样。
那人又问:“你不嫌这里脏、乱、吵吗?”
苏格拉底说:“你看,一楼多好呀!进门就是家,不用爬楼梯。朋友们来玩,一下子就可以找到,而且搬东西也很方便。外面还有一块空地,种上一点花花草草,不是很好吗?”
又过了一段时间,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找到他,他的家里有位偏瘫老人,上下楼不方便,想借住苏格拉底的家。苏格拉底很痛快地把一楼的房子让给了朋友,自己搬到了顶楼。
那人问道:“现在,你说说住在顶楼有什么好处呢?”
苏格拉底说:“每天上楼下楼可以锻炼身体,多么好的锻炼方式啊!顶楼的光线也很好,有利于看书写字,最好的是没有人在头顶干扰,不管白天、黑夜都很安静。”
最后,那人疑惑地看着他,说:“你为什么走到哪里心情都这么好?”
苏格拉底笑着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
幸运的人为什么会一直幸运,倒霉的人为什么总觉得倒霉?开心的人为什么一直开心,郁闷的人为什么一直郁闷?苏格拉底无疑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
乐观的人亦是如此,他们会像向日葵一样,眼睛永远追着阳光,这样一来,不管身处何方,他们都能为自己找到方向,为未来找到希望。身处贫困之境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身处喧嚣之市,心远地自偏;身处混浊之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们深知,顺境、逆境都是人生,心境决定处境。
一个年轻人听说远方有一处景色异常迷人,不远万里地去了那里。刚刚落脚,便碰到了当地的一位老者。年轻人问老者:“这里的景色如何?”老者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家乡的景色如何?”年轻人回答说:“一点都不好。我讨厌那里。”老者说:“那你赶紧离开吧!这里和你的家乡一样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