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文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意识熵值”,我们现在具体说明一下这个概念的含义。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熵”。熵的概念是1850年,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首次提出的,用来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一个体系的能量完全均匀分布时,这个系统的熵就达到最大值。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听任它自然发展,那么,能量差总是倾向于消除的。让一个热物体同一个冷物体相接触,热就会以下面所说的方式流动:热物体将冷却,冷物体将变热,直到两个物体达到相同的温度为止。克劳修斯在研究卡诺热机时,根据卡诺定理得出了对任意可逆循环过程都适用的一个公式:
dS=(dQ/T)
对于熵的研究简单定义为体系的混乱程度,在很多科学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在不同的学科中也有引申出的更为具体的定义,是各领域十分重要的参量。但是我们这里的意识熵值有着不同的自然科学中的含义。
进化就一般动物而言是一种通过自身条件变化而适应外部耗散结构的变化,从而保持自身耗散结构的正常运转。就人类来说,进化除上述内容以外还应加上从外界广泛而又有效地利用能源,如何有效地耗散能量关系到人类未来发展的走向。“尽管人类的智力高于其他一切动物,但是不能认为人类必须服从的自然法则以及看到的普遍存在,与生物界其他部分的自然法则有本质的区别。”熵是描述分子运动复杂程度的物理量,分子运动越复杂其值越高。人类活动的复杂程度也应该由这个物理量来诠释,但是由于这个物理量在人类活动中的复杂程度更加高级,所以不被人们所发现。那么人类社会的熵,在本文中称之为意识熵值的定义为:描述在人类社会中各个耗散体系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由于在人类掌握基本耗散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可控能,对自身有利的耗散形式输入比原来自然选择时拥有更多的能量,并选择使其耗散形式向有利于人类耗散的方向发展,所以在经济学中意识熵值定义为描述生物耗散体系中无序状态的物理量。人类耗散结构的熵值由原来生存线上的热熵值,改变为有突出自身意识的多方向的意识熵值(在所有生物中,人类是最突出,比例最大的)。
对于生命与生物的定义,我在第一章中已经阐述。在这里重新说一下生物的定义是这样的:生物就是能周期性改变自身熵值并在时间轴上不断复制自身以达到相同机构延续的耗散机构。从这点讲,水在地球产生生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即原始生物的产生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的温度波动范围较低和地球上对相同地点能量输入的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那么由于其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具有复杂性,也就是熵值的层次越来越高,从而进化出不同的生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地球上的其他物种。这样定义生命的话,宇宙之间的相同生命形成就广泛得多,而且不拘泥于对于地球上必需的水和碳的认识。
动物的进化是自身的器官起变化,如海豚、鲸鱼的回声定位,响尾蛇的红外线感知等,都为其在特定环境下生存提供了条件。其实他们也与简单物质热学描绘中描绘的熵有了变化。到了人类,不是再通过自身机体的变化,而通过了解这些能量流动原理,用技术的手段把这些能量引入自身环境的生活中,这一体系中的熵就是意识熵值。人类的耗散体系涉及的范围会越来越扩大,可控能越来越多,突出的表现是出现了人工选择。由于“社会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复合系统,它的坐标是一个多维空间”,所以意识熵值是一个有方向、有数值的多维物理量。其维数的多少决定社会的有序等级,维数越高等级越高。其数值的大小通过输入的可控能大小而定。
不论科学家与哲学家对人的本性善恶有多少争论,人是由物质组成且具有动物特性这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意味着人作为耗散结构对于能量的索取是天生本性。因此从认识自然转化成追求财富这一过程来讲,以耗散体系来定义宇宙间生物的话,如果有一天外星生物到访地球,那么其目的一定是掠夺,这就像人类探索新大陆之旅最终目的是为了掠夺一样。
其实也不用说得那么玄妙,人们对意识熵值早就有了很深的研究与认识,只是名称不同。对于这一领域最深入的研究之一就是心理学。意识熵值的这个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个人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社会风气、文化、民族习惯、科技水平等因素。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判断力,不论是个人判断力还是集体判断力,其最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使其耗散机构的意识熵值降低。简单衡量方法,就如一个人如果高兴,那么这个人的意识熵值就降低了;一群人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那么它们的群体意识熵值就降低了。心理状态是不能定知的,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分析等方法作估计与预测。由于心理状态的判断力常常与现实生活的实际状况不相符,这也导致近代科学中心理学与物理学的各种矛盾。二者的矛盾其实也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无法完全达成一致的原因。人的判断力在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导致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根本不同。但这并不是说自然科学就不研究人的判断力,事实上意识熵值的很多内涵就来自于此。
关于个人意识熵值与全体意识熵值的个性表现,从客观世界的角度来看,没有完全相同个性的人类个体,在同一机构下的表现构成了一致意识熵值,但是由于统一全体的基本利益相同,就在某些方面产生相同的意识熵值。如:一群群居斑马,甚至于某种放在容器里的化学成分相同的液体,它们构成了周期性波动的表现。总体说欲望得到满足与快感是减少意识熵值的过程中最标准的体现,如果吸收能量层次越高热数越高,某熵值种类也就越高。人类在进化初期与动物没什么差别,只靠自身的遗传能力得到能量。当进化到近代,人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从自然界摄取能量,那么,满足人类的不同需求与不同熵值使人类成为生物进化链中的最高层次存在。
当人类行为P转化自然能源为斗争行为或是反科学行为Pdv/T为负值,S1=A0+δS—Pdv/T这就是历史的倒退。而且新意识熵值S1=A1是人类行为的一个进化过程完成,而且人类的经济活动A1的等级一般情况下有所上升。
作为人类的集体意识熵值,由于规定了耗散结构的形式,其目的性一般是明确的,如一个企业、一个集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抑或全人类,都是由一个互相作用的人类团体,才组成人类耗散体系。一般情况作为人类这样在已知大耗散体系的顶层生物群体的意识熵值降低表现为短期或长期的个体目标的实现(作为生物群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意识熵值下降多为得到其可代谢的物质,并进行耗散的过程。微生物与植物方面意识研究较少,但趋利避害、生存竞争是公认的,动物方面研究成果就多而明显了。总之进化路线除人以外都是以改变自身摄取能量、能力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人类特殊之处在于意识熵值方面出现主观自我认定的判断,然后按判断的结果进行行动。由于人类利用能量的复杂与多样,从而判断结果也产生多样,这样很多原有人类的欲望被放大,以至于不合实际,就此产生艺术、宗教的学说,对于人类社会的意识熵值给予形式上的降低。但人类的根本规律不可能脱离热力学原理,“人的意志可能很强,但它不能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世界上唯一可以脱离热力学原理的地方只存在于人类的意识思维中,这是由于人类个体主观判断力的错误造成的。宇宙中的任何运动都不能脱离热力学原理。当人类摄取的能量仅处于生存线的热熵值时,人类的多种动物性行为就会表现出来。这方面学说很多,这样就诞生了另一种学科,即心理学,而心理学在笔者此篇文章中所指的又包含个人心理学、团队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即整个社会对熵值变化的研究。例如:著名的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麦格雷格的“X理论—Y理论”、赫次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都可归结为意识熵值的多维性论断。由于科技水平和耗散形式的不同,意识熵值还分为不同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