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国家
一、国家的定义
关于国家的起源有几类说法。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提到:“人生来就是政治的动物。其国家之起源,即由于人类繁殖所需的一对男女以及生来就为主人与奴隶的相互保全欲求,自然而然地构成家庭,由此逐步形成一个自然村。人类天性向往美好生活,为了满足这种本性欲望,继而在自然村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了一个共同体。这一顺其自然发展形成的共同体,就是国家。”契约说之代表人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卷提到:“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的而又唯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各个家庭成员,一经成年脱离家庭依附关系后,为了维护各自生来具有的自由和平等,确保自身生存的利益,理智地于社会生活中发生一种约束,当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共同协作,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障结合的人身和财富时,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将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而原来的约束就转化成了社会契约。结合行为产生的道德与集体之共同体,过去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称它为国家;当它是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其实国家是人类社会最普遍、完整、稳定的耗散形式。国家的耗散形式具有简单物理实验耗散结构概念中所有要素。
为了说明国家是什么,我们先举一个自然界的例子: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生活着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狮群。狮群中的狩猎工作基本由雌性成员完成。它们合作时狩猎的成功率远高于其他猫科动物,不论白天黑夜都可能出击,不过夜间的成功率要高一些。这些雌性成员总是从四周悄然包围猎物,并逐步缩小包围圈,其中有些负责驱赶猎物,其他则等着伏击。尽管协作狩猎的成功率较高,但实际上它们的成功率只有20%左右。如果狩猎地比较容易藏身,它们才容易获得成功。一旦吃饱了,它们能连续几天都不捕食。雌狮同时负责养育与生育幼狮。狮群中雄性成员很少参与捕猎,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巡视领地和维护团体不被其他狮群侵犯。为完成这一职责,雄狮必须保存体力。从上述非洲狮群的生活方式中就可以看到国家的影子,且反应出国家的三个要素——领地、成员、组织。
有人这样认定现代国家起源的三个标志:(1)统治者及官员的专业化;(2)权力中心的集中化;(3)政治权力的制度化。
这三个标志不是人类独有的。无论是群居的猩猩,还是狼群,只要是地域性群居动物的自组织结构(耗散结构)都存在这些标志。这些标志属于固定区域群居性动物必需的生物本能。雄师在狮群中的职责就是统治者的专业化,其地位就是狮群权力中心的集中化,而狮群体系的详细分工正是政治权力制度化的表现。
20世纪初,几位法国和德国学者创立了国家三要素的理论,强调了政治权力与领土、人民的统一。国家三要素理论可以如此概括:当在一个固定的领土范围内居住着一个人民,而在这个人民中又行使着一个合法的政治权力时,便存在着国家。
这里所说的“领土”,是近代世界意义中三维的概念,即领土、领海、领空。这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领土作为国家的基本要素,包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记忆的一部分,具有国家群体意识熵值中很多这个国家的象征意义。当领土上的建筑物与古迹是联系人民自我认同及互相认同的纽带的时候,这一地区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同种族、人民之间的冲突与争端。
在现代,人类为了解决领土争端,利用契约制度划分国家边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不同国家的位置界限。在19~20世纪,边界的神圣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了国家主权的载体。而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交流,资源利用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边界的重要性又有了变化的新趋势。
三要素理论中的“人民”有着与现代社会不同的解释。它分为两部分,在过去应当说是在17世纪以前,首先是指一个民族,而这17世纪以后则是指所有服从于一个主权权力的人民。
三要素理论中,合法的政治权力,即政府机构。政府是一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一个法人。国家意志因而与统治者的个人意志不同。在国内事务中,它合法地管理着人民,公正地处理人民之间的冲突,以及作为中央权力处理与其他国内法人的关系。它垄断着合法的强制权,单方面制定法律规范,是一个权力机构。当然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公共权力也必须在它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种定义政府与政府行为的方式过分强调商品经济中大企业等同于政府的理念。片面性主要表现于这里的政府没有使用国家暴力的一面,同时也没有表现现代政府的民主参与一面,而这两方面正是政府与企业的根本不同点与不平等因素。政府的无条件强制力是政府的专属力量。同时三要素理论中的论述又缺少社会行为,这个现代社会在国家中不可或缺的耗散结构体系,从而看来这个理论是不完善的。
国家如果从经济热力学上讲,应当是由组织形式、领土、人,这三种要素组成的。人类从群居生活开始就已经建立了国家。不仅是人类,生物界中各种群居生物都以各种组织形式建立其对于相应动物的国家。需要指出的是,动物世界中的国家与人类世界的国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一个维持生物平衡的地域体系。例如非洲狮群,其雄狮的作用就是国家中政府的作用,即保持领地、种族内血统的完整,专职巡视领地和与侵略者争斗。这也是近代人类政府所代表的角色。母狮负责狩猎和生育子女,这是人类社会各个企业与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当然在众多机构组织中我们看到,蚂蚁的组织机构和社群集体与人类政府更加相似,同时它与专制、集权式政府在对外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更加相近。某种意义上讲,国家的概念是要与人类一起存在到永远,即只要人类社会有群居性的生活习惯,国家这种形式就会存在于这个地球上。
一般学术上国家的定义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通常国家政权是社会认定的国家的具体化身,也是通常意义上对国家的理解。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我现在从经济热力学意义上定义国家的概念:国家就是在人类文明社会中的特定时空内,维持有效耗散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性耗散体系,其内部人员强制服从其规定的制度。
二、国家的热力经济学试验模型
为了有效、形象地说明国家这一概念,我从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入手来说明国家的内涵。在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中,所有涉及这一反应的元素的集合耗散体系就是耗散结构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人类社会中,那些保障区域人类正常繁衍行为的外部环境与人类本身的集合体,称之为国家。
把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的反应装置、反应物与实验人加起来就是一个“国家”的概念。就是说当条件准许的理想状态下,试验者可以无限的添加化学原材料,使这一化学试验长久地反应下去或一段时间平稳的反应进行,这一体系就是“国家”的经济热力学模型。
反应物可以代表社会中的人及相关因素(企业、团体等)。
加热工具可看做转化环节中,输入财富的社会机器。
实施试验的人员与图中的种种工具是政府的缩影。
在经济学中,有些学术作品对国家的作用(无形的手的作用)有了一些阐述与认识。为了简单与有针对性地说明国家运转的现象与本质,我们还是看建立的经济热力学模型,特别是贝纳尔对流与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的经济热力学模型。贝纳尔对流与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模型重点是内部液体的变化状态。这两个模型有两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即承装液体的容器和不断供给的能量。实际经济生活中国家起的作用就是这两个物体的作用,并且提供场地以保证顺利进行。所谓不断供给的能量与消耗就是国民总产值与消耗。容器与保证容器的相对密闭性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就是代表国家领土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保证其耗散正常运转的反应工具与试验者代表着国家政府,即主权与政权的统一。如在无政府状态下就不能保证一个耗散体系相对平稳,那么就会出现混乱的经济危机状态。
三、国家的结构
由于国家代表着相同区域的人的利益,所以在一系列如侵略行为等不理想状态的利益冲突中,国家所能代表的不一定总是正面美好的角色,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的暴行。试想贝纳尔对流与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的模型中,正在起化学反应的盛满液体的烧杯破裂的话会发生什么状况?这时反应中液体的状态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状态,即流离失所。新耗散结构开始运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都有较大的增长幅度。其原因并不是旧耗散结构自身解体时造成破坏形成的结果,而是旧有耗散结构解体新耗散结构建立的时候社会的技术体系和科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一旦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中释放出来自然而然会使社会得到巨大发展。因此人民的好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与是否发生革命没有必然联系。
一般情况下,人们将国家分为单一制国家(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的)与联邦制国家(还有邦联制,但在我们这里,一个邦联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联盟,其中每一个都保留着它的主权权力)。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中央政权垄断着全部宪法性权力,特别是立法权及司法权。单一制国家可以是中央集权型的,也可以是地方分权型的。联邦制国家是指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分享宪法性权力,其方式及份额(程度)各国亦不完全相同。
这时我发现国家体制的层次性与贝纳尔对流有很多相似之处。贝纳尔对流水平放置的扁平圆形容器内充满一层液体,其液面与容器的底分别与T1、T2温度热源接触,且T2>T1。在温度差T2—T1不大时,系统的传热能达到稳态,这时在同一高度的水平截面上各点的宏观特征均相同,因而具有水平方向的平移不变性。国家也是分为等级,其耗散结构的顶层与底层结构也有很大差别。但是良好的国家体系,是要有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的变化的流动状态的。将T1、T2代表社会财富的时候,只有在财富差不大的时候,即温度差T2—T1不大时,这种结构才能平衡,国家才会稳定。当温度差ΔT=T2—T1达到并超过某一临界值ΔTc时,稳定结构会有另一方向的变化,但是温度差T2—T1巨大的时候,激烈的对流将打破平衡产生机构的不稳定状态,这要不就是经济危机要不就是国内的战争。
四、国家的职能
有的人把国家职能说成是国家活动的具体目的,说国家有三个目的:(1)保护国家免受其他国家的侵犯;(2)保护国内每一个人免受他人的侵犯与压迫;(3)举办个人或少数人不应或不能举办的事情。还有人说,国家有四个目的:安全、法治、经济、文化;或五个目的:安全、秩序、公德、自由、福利。
我认为国家的基本职能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1.对内职能为内部控制,保持耗散结构体系的相对平衡与稳定。如兴修水利、文化教育、干预经济、社会救济、环境保护等,其实质都是为了这一地区的系统稳定与动态平衡。
2.对外职能,由于国家是一个耗散机构,那么对外职能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侵略与扩张的倾向。现在社会在人为的国际契约条件下,对外职能是以耗散体系的形势与不同的耗散结构进行交往。对外职能中,国家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要行为。五、国家的核心功能——保证国家内人类种群正常繁衍国家的核心功能是在这个地域中,保证国家内人类的正常繁衍,并尽可能使这个地区的繁衍时间延长。对比独居动物,群居动物的生活与生存条件都相对稳定一些,特别是生存的可能性与种群长久繁衍的可能性,群居动物都有突出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人类社会就反映到人类社会的国家核心功能上,就是保证人类种群的正常繁衍。
有人提出国家的核心功能是建立与完善道德体系,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国家所建立的道德只不过是为了人类种群繁衍目的所采用的非行政手段之一。道德往往在生存权利面前,变得十分渺小。我们不能责备为了孩子上学而出卖肉体的母亲,更不应该去责备乞丐把市容市貌抹黑。社会中,道德的水平和方向是由社会实际的生存状态所定。
道德的社会性,在经济学角度可以归结为意识熵值的多元性。人性包括植物性、动物性和理性。人性中的动物性和植物性使人有自立性和侵它性的本能反应,这样对待国家内部机构中的平稳缓和是有反作用力的。道德在这里的作用就是约束这种反作用力,减少各种各样的暴力倾向和社会动荡。在保证良好的种族繁衍后,国家有义务使其民众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为了保证这一目的,国家机构又设立了民主与集中制度,法律与司法制度。法律制度是国家制定的最低道德标准,也说明了这个政府所要营造的道德体现和道德观。而民主制度常常是调节传统道德观念的手段之一,用民主的形式以新生力量建立起新的意识熵值——国家耗散体系的社会意识、价值观以及道德等。
(第二节)政府
国家与政府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互通的概念,大多数时候人们所说的国家就是政府,政府就是国家。但是作为了经济研究的方便与相对独立性,我在这里所说的国家着重反映的是总体性、全面性与地域独特性的概念。政府与贝纳尔对流、贝鲁索夫—扎孛廷斯基反应中相符的概念极多,它代表着烧杯中的温度、压力还有对烧杯加热的一系列工具,同时,这个实验人本身也是实验的一部分。在实验中,政府可以简单定义为实验装置和实验者,也就是抽象的成为国家理念与权力的代表。下文我会着重讲解政府的热力经济学模型。
一、“政府”名称的由来与含义
“政府”其名,起源于唐宋时期的“政事堂”和宋朝的“二府”两名之合称。唐宋时中央机构为三省六部,即尚书省,下设吏、礼、户、兵、刑、工六部,主管行政事务;中书省起草政令,实为秘书班子;门下省掌管出纳和常命,有审查诏令的权力。为提高工作效率,中书省和门下省有时合署办公,称为“政事堂”。宋朝将“政事堂”设于中书省内,称为中书。宋朝初年还设立了枢密使一职,主管军事,其官署称为枢密院,并将中书省和枢密院并称为“二府”。“政事堂”和“二府”的合称即为后来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