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晨风送爽。
我应邀读完作家黄康俊新著《中国企业力量——罗苏与兴发品牌传奇》 (简称:《中国企业力量》)样稿,兴奋之余,我想起了2005年10月18日晚上,在北京吴敬琏教授住地,当他连续第四年(次)接受罗苏的专程来访后,向我提出的一个希望。他说:“罗苏的经历不简单,你们要好好总结一下。”吴教授的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由于各种原因,尚未能回应吴教授的厚望。
这一次,当我读完《中国企业力量》样稿后,三天来,我接过吴教授半年前向我提出的话题。作了以下的几点思考……
罗苏,当年一个1 7岁的生产队记工员,能成长为一个全国注目的企业家:一个在小作坊酿造酱油的小工,成为今日中国首屈一指的铝材王。奇闻啊!
一个仅仅读完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20多年后,竟然登上了香港大学讲坛.向莘莘学子传经送宝。不久,又被乔石委员长看中而受到邀请,准备到中央党校为省部级干部讲课。这两件事,简直不可思议。
开放改革20多年,广东省乃至全国涌现出成千上万的企业家,他们中的很多成功者,头顶上曾戴有无数让人歌颂、羡慕的桂冠,极目睹去,让人眼花缭乱。但是,经过时代的巨浪冲击和淘筛,他们绝大部分都消失了.下岗、换职、退休、移居海外、病故、外逃、判刑、丢命,形形色色.什么都有。为什么罗苏能独占鳌头,愈战愈勇,长盛不衰,巍然屹立?2006年3月31日,我陪同当年风靡全国、影响海外的原白云山集团公司董事长(现已退休)贝兆汉前去访问罗苏。两位老友,当年一个是国有企业老总,一个是乡镇企业的厂长,别后十多年,今天见面了,格外高兴。贝兆汉握着罗苏的手第一句话是:“罗总,您是真正的英雄,你的成功,绝不偶然!”接着又说, “1993年3月20日,全省60多户大中型国有企业老总,来向你取经,那次盛会, 《经济日报》报道后,震动了全国,至今记忆犹新,常为美谈!”罗苏笑了,连忙说:“贝总,您过奖了,没有什么,我什么也不是,不是。”
感谢黄康俊和他的新著,为我们作出了答案。的的确确,罗苏的成功经验十分宝贵。
罗苏40多年如一日,长期刻苦自学,博览群书,充实自己。他习惯遇事生“疑”,逆向思维,勤于思考。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所在的乡镇农民和县、市居民谋福利,为了能给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个人生活俭朴,善诚对人,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宽厚助人,从不悔恨。他先后八任不同行业的厂长,在工作上,他善抓机遇,敢于应战,不断进取,勇于自主创新,百折不挠。罗苏是奇人奇才,屡建奇功。
《中国企业力量》,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是一部关于企业家与企业的成长史,又是一部农民运用科学知识脱贫致富的创业经。全书展示了罗苏多年的辛劳硕果,总结其一生奋斗的精辟体会,章章有学问。篇篇藏经典。罗苏的事迹和经验,已远远超越了生产销售铝型材的行业范围.它包含有:工业生产、企业管理、金融财贸、高新技术、信息运用、员工培训、人际关系、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智慧。这部书,记述完整,内容真实,情节感人,十分难得。我相信任何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士,不论是在校的学生还是从商从政者,只要想干一番事业,在读了《中国企业力量》这本书后,都可大获裨益。
我一个73岁的离休公务员,平生不说假话、空话。今天,作为一个老朋友,一个知情者,一个历史见证人,发表以上感言,谨为序。
张绪森
(张绪森,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经济日报驻粤记者、广东省政府体改委处长、广东省经济学家与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在市场经济大洋彼岸——访美、加纪事》、 《架设中欧经济合作大桥》、 《水上铁人刘源富》、 《听辛亥革命老人喻育之笑谈往事》、 《广州早茶情趣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