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友和白宏同时进入加州电力工程公司,在工作中他们不相上下。韩立友是董事长的儿子,由于这一层关系,上司自然比较关照韩立友;白宏则单枪匹马,无依无靠。但白宏并未因自己没有这样的关系而表现出消极情绪。相反,在工作中白宏经常与韩立友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中的难点。在完成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的安装过程中,两人晚上看图纸、安排工序,白天拼命工作,把预定的工期提前了1/3,因此还得到了公司的奖励。
这时,有朋友劝白宏,韩立友本来就有上层关系,现在你帮他的忙,就等于拆了自已升迁的梯子。他却说:“我佩服韩立友的能力和人品,他是董事长的儿子,但他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全公司有多少人能够进行ll万伏的带电作业?他就是其中一个。”
过了一段时间,公司董事长通过韩立友也认识了白宏,并且很欣赏他的工作能力与敬业合作的精神。在韩立友被提升为安装工程处经理之后,白宏也被提升为副经理,不久白宏又被调到另一部门担任正职。
可见,在工作中,即使是面对竞争对手,个人如果能够从公司的全局利益出发,而不会去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与同事协同作战,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从而实现与团队的双赢。
欣赏自己的合作伙伴,正确对待自己的竞争对手,也体现了作为员工在职场中、在团队中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高低,也是决定个体能否与团队成员紧密配合的重要因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在自己周围创造出一个具有协作氛围的工作环境,这有利于队员间进行工作上的交流,是支持每一名员工不断成长的有利条件。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问题出现,这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十分常见。卡耐基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在现代人的工作中,误解、矛盾等人际“顽疾”像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破产等种种问题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作为个体,一定要主动行事,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积极地去改良自己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合作环境,为自己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融入团队之中:
1.在制度下工作
团队在运作过程中,制度保证了团队的发展有章可循,队员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将拥有明确的理性预期,能够有效防止工作效率的低下和个人惰性的滋生,也将为团队的管理节省一大笔资金。员工只有了解团队的制度,熟悉团队的规划,才能使自己与团队的节奏保持一致,从而使整个团队发挥其最大效能。
2.不做“勾心斗角”的人
如果员工之间处于一种无序和不协调的状态之中,出现双方之间互相扯皮、推诿责任以致使各种积极力量被互相抵消的现象,“就是我做不成,我也不让你做成”,那么,这个团队就岌岌可危了,作为企业的老板也最讨厌这种由于员工之间的争斗而引起的内耗。
3.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
你与团队成员在与进行合作时,难免会因观点的不同而产生意见的分歧,或因立场的不同而发生冲突。也许整个事情完全是他人的错,但指责与争吵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你却很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所以,这时你应该保持镇定,不要冲动,要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在团队中,做一个宽容的人,考虑其他成员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苦衷,这样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合作。
4.把优越感让给别人
法国一位哲学家说:“要是我想树敌,我只要表现得处处比他强,处处都压着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同别人交朋友,你就一定要让你的朋友超过你。”同理,在团队工作中,谦让而豁达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如果你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想让其他成员知道你很有能力,以此获得支持和认叮,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你的行为总是会令他人感觉你是一个很狂妄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在团队中的威信,也就无法令其他成员心甘情愿地与你合作。所以,一定要谦虚地对待你的合作伙伴,把优越感让给他人。
5.请他人帮忙
在团体之中,请求他人协助自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请求他人帮忙时,也要有所注意:直接说出请求,这比拐弯抹角更容易让人接受;把理由说明白,你所强调的必须是真正的理由而非借口;不要利用友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不要以为有了交情就可以随意让人帮助你;尊重别人说“不”的权利,如果对方已明确告诉你无法帮忙时,不要苦苦相逼或纠缠不休,这只会让人厌烦,离你远去。
总之,个体只有与团队成员进行精诚合作,才能紧密地融入集体之中,形成一种“团队精神”,使之为你的工作成果的取得和企业效益的创造服务。
不做“套子"里的人
团队合作尤其需要沟通。团队成员之间及与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沟通,团队合作的优势才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及团队合作的良性运作。
团队成员问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便会给合作者带来重重困难和情绪上的急躁,致使员工之间处=F一种无序和不协调的状态之中,双方之间互相推诿责任使各种力量被互相抵消,最终导致工作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缺乏沟通意识的员工,就如同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套中人》中的主人公一样,可能并不缺乏能力和智慧,但却时刻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连同身体一起紧紧裹藏起来,孤立自己,冷眼看世界,在自我封闭和谨小慎微中逐渐变得狭隘、冷漠、平庸,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失望而彻底远离他们,空有才能而无处发挥,最终成为一个悲剧人物。而在现代职场巾,这种将自己装入“套子”中的员工始终火有人在,可口可乐公司的沃克尔便因为这样而断送了自己大好的事业。
可口可乐下属的一家企业进行人事调动,主管詹姆斯对年轻员工沃尔克说:“把手头的工作放一下,去销售部工作吧,那里最近需要人手。有什么意见吗?”
沃尔克嘴巴动了动,道:“意见?您是主管,我能有什么意见,去就是了。”其实,他对此相当恼火,当时销售形势很不尽如人意。他私下暗想:“这一次人事变动把我调到那个最不好的部门去,肯定是主管詹姆斯搞的鬼,见我工作出色就伺机报复,怕抢了他的位置。好,你就等着瞧吧,我会让你难堪的。”
抱着这样的态度能有出色的表现吗?到了销售部,他总是一脸阴沉的样子,对所有的新同事也都爱答不理,别人主动和他打招呼,他也只是面无表情地点一下头,一点诚意都没有。时间长了,同事们渐渐疏远了他。
有一天,一个重要客户打来电话,请他转告詹姆斯,让詹姆斯第二天到客户那里参加一个洽谈会。由于关系到一大笔业务,所以对方再三叮嘱让詹姆斯务必前往。沃尔克认为这是个绝好的报复机会,他装扮成没事人一样,撂下电话就等着好戏开始。
第二天詹姆斯将他叫进自己的办公室,很严肃地说:“沃尔克,客户那么重要的通知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你知道吗?要不是客户早晨打电话催,险些耽误了1000万美元的大生意啊!”
沃尔克为没有使詹姆斯摔跟头而感到沮丧。
詹姆斯接着道:“本来我认为你工作表现良好,只是待人处世方面仍欠历练,想趁此机会对你加以磨炼,然后重用你。可现在,你有了意见不但不和我多沟通,反而暗中使绊,部门的前途差一点儿毁在你手里。那么对不起,我只能以公司的名义遗憾地宣布你被解雇了。”“套子”里的人如对企业来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颗定时炸弹,不定哪天就会“能量过剩”,爆破“套子”,给企业带来空前的灾难。鉴于此案的教训,可口可乐公司的高层专门召开了一次名为“张开你的嘴巴,拒绝做不愿沟通的‘套:子’里的人”的会议,强调并鼓励所有的可口可乐员工之间进行积极沟通,因为它既有益于团队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又能通过沟通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最主要的是避免沃尔克那样的悲剧重演。
企业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它需要每个员工都能配合默契,而团结互助、相得益彰的局面是靠每个员工的有效沟通和善意的交流来实现的。无论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自身的健康,适当的沟通是必需的。
日本一位学者曾通过两个算式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算式是:5+5=lO和5x5=25。这两个算式的意思是:假设有两个人的能力都是5,那么两个人的能力加起来则等于10;如果他们始终互不交往,或者虽有交往却无坦诚面谈和交流,那么他们的能力都不会有任何提高。这就是5+5=10。但是,如果他们彼此交流信息,相互协作,便可能因为互相“感应”而产生思想“共振”,使两个思想重新组合而发挥出高于原来很多倍的效力来,就会出现5x5=25。
这一观点同英国作家萧伯纳的关于交换苹果和交流思想的有名比喻相类似。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若我们相互交换这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相互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将各有两种思想。”
同时,在公司这个大的团体中,员工还要善于同自己的老板和上级进行沟通。美国金融家阿尔伯特,在初入金融界时,他的一些同学已在金融界内担任高职,都是老板的心腹、得力助手。他们教给阿尔伯特的一个最重要的秘诀——“千万要肯跟老板讲话”。人与人之问的好感都是在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下才能建立起来。每一位管理者都需要一些得力的员工为自己分担工作,具有良好潜力并且懂得主动沟通的员工,往往是他们的首选。一位坦诚、善于沟通和交流的员工,总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让自己的老板和同事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正因为懂得如何沟通和交流,才会更有效地了解老板的意图,在工作中更好地与同事进行相互协作。
沟通的信息可以是包罗万象的。在沟通中,成员之问不仅可以传递消息,而且还能表达赞赏之情、不快之意,或提出自己的意见观点。但在很多在职人员平时工作的团队沟通中,有时不仅达不到5x5的效果,甚至连5+5都做不到。这就是因为团队的成员都喜欢以自己的工作方式完成自己分内的事,对与自己无关的工作漠不关心;还有一部分人,即使有对待沟通的良好态度,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普遍存在的沟通误区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沟通不是太难的事,每天工作中不都在做沟通嘛”。
从表面上来看,沟通是一件简单的事,每个人的确每天都在做,它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但是,一件事情的自然存在,并不表示你已经将它做得很好。由于沟通是如此“平凡”,以至很多人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忽略它的复杂性,也不肯承认自己缺乏这项重要的基本能力了。第二,认为“只要具有沟通意识,主动进行沟通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工作中,许多员工特别自信,认为自己能力强,喜欢居高临下,习惯于扮演教师、权威、家长的角色,希望别人都依赖自己。与这样的人沟通会产生压力感,从而给沟通制造了无法逾越的障碍。其实,即使是最懂得沟通的人,也需要试图改进自己的沟通风格和技巧。
第三,认为“沟通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在于技巧”。
这一类人员过于迷信沟通技巧。在沟通中很重要的是要创造有利于交流的态度和动机,把心敞开,也就是常说的沟通从心开始。学习沟通之后也不能保证日后的人际关系就能畅通无阻,但有效的沟通可以使团队成员坦诚的合作,很人情味的分享,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在工作中享受自由、和谐、平等的美好经验。
第四,认为“沟通就是寻求统一”。
在团队组织中,很多成员不能容忍另类思维,如果别人同自己的观点不一样,好像就是向自己挑衅。实际上,沟通的目的并不是要证明谁是谁非,也不是一场你输我赢的游戏,它的目标是要促进成员之间的良性沟通,从而使工作有秩序、有效率的开展起来。
第五,认为“沟通就是说服别人”。
在团队沟通中也有这种情形,某人掌握整个谈话,其他人只有做听众或服从的份。“沟通”一词来源于“分享”这个拉丁词汇。进行沟通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沟通必须是互相分享,必须是双向的,要跳出自我立场而进入他人的心境,目的是要了解他人,并不是要他人同意,避免坠入“和自己说话”的陷阱,这样沟通才能有效。
除了要认清沟通的误区之外,如何提高沟通的技巧,也是在职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去不断总结的。实际上,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书面的,有通过表情的,最主要的还是语言。语言的清晰,语速的快慢,用词是否准确,说话的语气神态等等无一不关系到沟通的效率。所以沟通不是简单的表达和倾听,而是要做到不但要完好的表达意思和情感,还需要做到能挖掘人们潜藏的意识并完美的回复能引起共鸣的信息。是否能完成有效的沟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的效率,也取决于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虽然沟通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但也不是很难实现。沟通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没有不能沟通的事。当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具备了诚心、爱心、耐心,具备了百折不挠的沟通精神时,团队成员间才能利益共享、团结共荣,团队也才能呈现最佳的发展状态。
总之,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千万不要让自己钻进“套子”,在工作中一定要做一个时刻沟通的好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