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天宝十五载,鼎盛时期的大唐突然爆发了改写历史的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势凶猛,兵锋直指唐朝的首都长安,在长安的防卫体系之中,潼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它是长安东边的惟一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叛军拿下潼关,长安就将无险可守,那么这样一个重要的关口,唐玄宗会派谁去镇守呢?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潼关守军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呢?
蒙曼:
天宝十五载的六月,也就是公元756年的6月,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将军,面对一纸诏书痛哭失声,然后是不情不愿地率领大军离开了潼关天险,向东出发了,那么这个老将军是谁呢?他为什么如此不愿意出发去打仗呢?这个白发苍苍的将来,名字叫做哥舒翰,在唐玄宗杀掉高仙芝之后,就由他来接替高仙芝担任兵马副元帅,驻守潼关。那我们知道,潼关可是长安城东边的惟一的一道屏障了。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山海关啊。哥舒翰是何许人啊?为什么唐玄宗让他来驻守潼关呢?唐玄宗任命哥舒翰驻守潼关,两个理由,第一个,哥舒翰当时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将领,曾经担任过河西陇右的节度使,在西北地区也是威名赫赫,哥舒翰的威名哪儿来的?那是真打出来的。《旧唐书·哥舒翰传》记载,说哥舒翰这个人每次打仗都是身先士卒,而且特别擅长使枪,怎么使枪呢?不是骑着马追敌人吗?快追到的时候,哥舒翰就把一杆长枪抛出去,就搭到了敌人的肩头之上,然后再大喝一声,这时候敌人一紧张,一回头,哥舒翰顺势把这个长枪刺进敌人的咽喉之中,然后是往上一抛,抛出四五米高,然后把敌人摔下来,再把他给杀死。那正因为哥舒翰在西北地区特别有名气,也特别有贡献,所以呢,好多诗人像我们所熟知的李白、杜甫、高适都曾经给哥舒翰写过赞美诗,不过在所有的这些诗之中最有名气,流传也最广的还是西北地区的老百姓给他编的一支民歌,这支民歌的名字就叫做《哥舒歌》,是这样写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潼”。这是民歌嘛,所以没有什么格律。但是把哥舒翰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所以清朝的诗评家认为,这个歌可以和北朝民歌《敕勒川》相提并美,那都是天籁之音啊。
天宝年间,每次哥舒翰得胜入朝献捷的时候,都是骑着一匹白骆驼到长安,你想,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将军,骑在一匹充满西域风情的白骆驼之上,驰入长安,那是何等的浪漫啊,真是满朝侍女围观啊,是一个偶像级将军,这是玄宗用他的第一个理由。那么玄宗用哥舒翰的第二个理由是什么呢?是因为这个哥舒翰和安禄山还是死对头,他为什么跟安禄山是对头?因为这两个人太像了,实力太相当了,怎么一个像法呢?安禄山和哥舒翰他们出身很相似,都是所谓杂胡,安禄山他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而哥舒翰恰好相反,是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这不是出身很相似吗,另外两个人实力就更相似了,一个是西北王,一个是东北王,那是唐玄宗手里降妖震魔的黑风煞啊。所以给他们的封爵也特别像,安禄山那时候封为东平郡王,之后哥舒翰就封为西平郡王,从封爵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两个人实力太相似了,正因为实力相当,所以这两个人就难免有一些竞争之心了,唐玄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就想给他们和解一下。
正好在天宝十一载这一年呢,两个人是一起入朝,都差不多同时到了长安了,这时候唐玄宗就让高力士做东请他们俩吃饭,想要在酒席之上让他们约为兄弟,皇帝是好意啊,将军得领情,所以酒过三巡之后,当时安禄山就跟哥舒翰讲,你看咱们两个人,我呢,爸爸是胡人,妈是突厥人,您呢,爸爸是突厥人,妈是胡人,咱们俩族类相似啊,应该相亲相爱才对,安禄山主动对哥舒翰示好,哥舒翰怎么回应他呢?哥舒翰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古人云,狐向窟嗥不祥,为其忘本故也,兄苟见亲,翰敢不尽心。说古人讲,一个狐狸如果对着自己的洞窟嚎叫的话,那是不祥之兆啊,因为他忘了本了,现在如果您不忘本的话,愿意跟我好,我当然也愿意跟你好啊,这话听起来像是顺着安禄山说的,但是里面带点刺,安禄山当然很敏感了,你敢把我比成狐狸,你爸是突厥人,能比我爸是胡人,高明多少吗?所以马上勃然大怒,说“突厥敢尔”,你这个突厥小子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那哥舒翰也不好惹啊,一看安禄山这儿发怒了,骂起来了,他也马上站起来,就要回应。高力士一看这种情况,赶紧给哥舒翰使眼色,高力士是有威望的人,再说又是代表皇帝,所以哥舒翰只好是强压怒火,假装喝醉酒走了,没打起来的,可是从此之后这两个人就更加势不两立了。现在安禄山反叛了,派一个和他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哥舒翰去打他,那不是最合适的选择吗?是不是真正的合适啊?如果真正合适,唐玄宗肯定早起用哥舒翰了,怎么还等这个时候啊,所以肯定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
这个哥舒翰固然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但是当时他已经生病了,中风了。就在天宝十四载的时候,哥舒翰从西北入朝,在路上洗澡的时候,不小心得了中风。从此呢,就在长安养病了,现在唐玄宗是因为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将军,手头实在没有别人了,这才没办法,起用卧病在床的哥舒翰,那么哥舒翰接到任命,他是什么反应啊?他是百般推辞啊,说我打不了仗了啊,可是唐玄宗手头没有别人了。所以就百般不许,没办法,哥舒翰只好是走马上任了,可是一个中风的将军本来也很难在战场上指挥,怎么办呢?他又委政于手下的两个将军,一个是马军指挥王思礼,一个是步兵指挥李承光,这两个人偏偏又互相看不顺眼,不和谐,这个潼关还能不能受得住啊,其实啊这个潼关还是可以守住的,为什么呢?
首先,潼关这个地形好啊,天险,易守难攻,潼关它的北面是黄河,南面是秦岭,就中间那么一条小道,绝对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本来就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这次朝廷调给哥舒翰的士兵啊也还是不错的。当年高仙芝带出去什么人啊?那是乌合之众啊,可是这一次哥舒翰带兵离开长安,带的是八万人,而且这八万人里,还颇有一些是赶来勤王的少数民族部落的人,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另外,潼关不是还有高仙芝和封常清遗留下来的部队吗?再有一些新招的兵,所以加起来也是十好几万人,当时号称二十万啊。哥舒翰带军从长安出发的时候,光旌旗飘飘,就飘扬了二百里长,可见声势非常浩大,以潼关之险,再加上将士之众,就算指挥不太得力,守潼关也应该是不太成问题的,事实上,人家哥舒翰守的也还是很不错的,哥舒翰是天宝十四载年底到的潼关,直到天宝十五载的六月初,半年的时间里,唐朝的官军就牢牢驻扎在潼关,先后三次打败了安禄山派来的先头部队的进攻,是给唐朝立了大功的,一点都没有出差错。
画外音:
起用一个中风的老将军,可见唐玄宗手头是真的无人可用了。不过哥舒翰也不负众望,半年时间里,安禄山的军队始终徘徊在潼关以外,无法靠近长安,官军死守险关,以静制动,前景颇为乐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那边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蒙曼:
安禄山当时是有点问题了,还不是有点问题了,是有大问题了,简直可以说是四面受敌,怎么回事?西边不是潼关吗,他打不进去啊,他是本人在洛阳,东边哪儿呢?东边是山东,当时有民团活动,再往东就是大海了,既使打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南边就在河南的南部,当地地方官就带领老百姓和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把安禄山军队牢牢拖在河南南部,一步也跨不过江淮去,那北边呢,当时河北地区,在颜真卿兄弟的指挥之下,开展了游击战争,安禄山就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所以安禄山当时也是非常着急啊,原来不是像他的谋士高尚他们整天劝他谋反吗,这时候安禄山就把高尚这一帮谋士给叫到面前来,对他们是一通大骂啊,说你们那时候整天劝我谋反,都跟我说谋反万无一失,可是现在,你看看我是什么状况啊,我是四面受敌啊,你们所说的万无一失在哪里啊,你们这帮废物,以后再也不要来见我。事实上,安禄山当时连最坏的打算都做好了,实在不行就退回范阳去,这样看来呢,这潼关就已经成为交战双方的命门所在了,对于安禄山来讲,只有突破潼关他才有出路,而对于唐朝方面来讲,只要守住潼关就能掌握主动,而且说不定还能等来安禄山那方面的内乱呢。那对于当时的情况来看呢,是守潼关难呢?还是攻潼关难呢?当然是攻难守易啊,所以说,唐朝方面,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前途也还算是比较乐观的。
画外音:
一边是安禄山进退两难,一边是大唐官军据险死守,守易攻难,唐军的前途颇为乐观,但是战争从来不都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一连串相当复杂的政治问题,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哥舒翰固然不难守住潼关,但是他即将面临的却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难题,那么政治上出了什么问题呢?
蒙曼:
政治上出什么难题了呢?有人不让他守潼关,这个人是谁啊,就是唐朝的最高统帅唐玄宗,唐玄宗为什么不让哥舒翰守潼关了呢?是因为在天宝十五载的六月他得到了一个情报,这个情报就讲,在潼关的东边,在陕郡,也就是当年高仙芝曾经驻军过的地方,这时候是安禄山的先头部队崔乾佑驻扎在那儿,崔乾佑手里头没有多少兵,而且毫无防备,这时候如果出兵去打他的话,一打一个准儿,就可以去收复陕郡,大家说,唐玄宗听到这则情报,他是什么反应,我们就得考虑一下唐玄宗当时的心里状态了,要知道唐玄宗当时可是当了近五十年的太平天子了,一向是志得意满,可是没想到到了晚年,忽然就爆发了安史之乱。连东都洛阳都给丢了,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啊。所以呢,他就特别急于迅速结束战争,赶快收复洛阳,好挽回自己的面子,挽回自己的尊严。他特别急,上集我们讲,他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不是就在这种情绪支配之下的产物吗,现在听到这则情报,他这个急躁病又犯了,他又沉不住气了,马上就对前线的哥舒翰发布命令,说现在根据可靠情报,敌人兵少无备,正是我们取胜的大好时机啊,我让你当元帅我可不是让你守关的啊,我是让你消灭敌人的,现在这么有利的时机,你何不利用呢?赶快给我出关去打。先到陕郡,然后再一举攻克洛阳。催着哥舒翰出关作战。皇帝来催了,主帅哥舒翰又是什么反应啊,哥舒翰一听皇帝这么讲心里真是郁闷啊,说皇帝怎么就这么笨呢,这么没有经验,这不明摆着是安禄山诱敌之计吗,总之一句话哥舒翰不同意打。那么玄宗要让打,哥舒翰不愿意打,这其实就是一比一了,在一比一意见相左的情况下,关键就看第三方的意见了,这关键的第三方是谁啊?宰相杨国忠,唐玄宗一看,哥舒翰和自己意见不一致,马上就去征求杨国忠的意见,那么杨国忠对这件事是什么看法啊?此时的杨国忠倒是相当清醒,他知道潼关是利守不利攻的,他也知道,唐军只要一出关那就是凶多吉少啊,可是正因为如此,杨国忠决定了,一定要鼓动唐玄宗让哥舒翰出兵去打。为什么啊?因为他想借机除掉哥舒翰,杨国忠为什么要除掉哥舒翰啊,其实倒是因为他害怕哥舒翰。他为什么又害怕哥舒翰呢?这还得从一个叫安思顺的人说起,安思顺是谁呢?他是安禄山继父的侄子,从名分上讲,算是安禄山的堂兄弟,可是虽然有这么一点关系,他倒不是跟安禄山一条心的,就在安禄山反叛之前,他还提醒过唐玄宗要防备安禄山,因为有这样的表现嘛,所以,安禄山虽然造反了,但是唐玄宗并没有株连到他,还让他在长安当着官呢。可是唐玄宗饶了安思顺了,哥舒翰可不想饶他,因为在很早以前,安思顺就和哥舒翰不和,现在哥舒翰想,现在我手握重兵啊,公报私仇得了,怎么公报私仇呢?他就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然后假装自己在潼关截获了这封信,把这封信就上奏朝廷了,跟唐玄宗讲,安思顺有通敌行为,要把他处死。
唐玄宗当时虽然觉得这事儿好像不太靠谱,但是正倚重着人家哥舒翰呢,所以没办法,还是把安思顺给杀掉了。安思顺一死,杨国忠可就害怕了,他想,原来哥舒翰现在能量这么大啊,说杀谁就杀谁啊,他要是哪天想杀我怎么办?就起了防范之心。哥舒翰这时候到底想不想杀杨国忠,他也确实想,为什么啊?因为自从杨国忠当政之后就没有干过什么好事啊,特别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激怒安禄山,逼安禄山造反,更是引起了天下人的怨恨。所以就当安禄山打出杀杨国忠旗号之后,好多人还是挺同意的。在哥舒翰的队伍里就有这种普遍的情绪存在,就拿哥舒翰手下的马军指挥官王思礼来讲,他就特别想说杨国忠啊。有一次他就跟哥舒翰讲,说将军啊,不如你抗表朝廷,要求皇帝把杨国忠给杀死算了,哥舒翰说那哪儿行啊,我一个将军最好不要管政事,不行。王思礼一看这招不行,又游说哥舒翰,说要不咱们索性派三十个骑兵去到那儿把杨国忠绑架到潼关来,然后咱们在这儿宰了他算了,杨国忠一听说那更不行了,我是一个将军,我要是把宰相绑架过来杀了他,那就不是安禄山造反了,那是我哥舒翰造反了,怎么能干这样的事呢?可是虽然说哥舒翰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手下将领杀杨国忠的请求,但是这些事情传到杨国忠耳朵里,杨国忠还是害怕得不得了啊。万一哪天哥舒翰又被人说动了,真想来杀我,那不是像碾死蚂蚁一般?怎么办呢?得提防着哥舒翰啊,所以啊,这时候杨国忠就开始动了心思了,他就跟唐玄宗上奏,说虽然哥舒翰领二十万大军在潼关,但是我们没有第二道防线,万一出了问题,朝廷不是措手不及吗,所以不如让我训练一些人驻扎在禁苑之中吧,唐玄宗一听有道里阿,就让他训练了三千所谓监牧小儿,就是一些养马的,就是一些养马人吧,让他训练了三千这样的人,在禁苑里驻扎,光有三千人杨国忠还是不放心啊。没过多久呢,又上奏唐玄宗,说我觉得咱们实力还是需要加强,这样吧,我在灞上地区再训练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吧,唐玄宗一听好啊,又让他训练了一支一万人的军队,驻扎在灞上地区,灞上在哪儿呢?长安和潼关之间嘛。而且杨国忠还委任了自己的一个亲信将军叫做杜乾运,让他率领这一万人。说是防敌,其实我们看得很清楚,这明明是防备哥舒翰嘛,杨国忠做这些小动作,哥舒翰怎么想啊?哥舒翰他不是傻子啊,他当然明白,杨国忠对他起了防范之心了,他是一个军人啊,最看不贯的这种不清不楚的做法了。他想啊,别人都说要杀你,我还在这儿护着你,你倒防起我来了,我在前方御敌,你在后方御我,这算怎么回事?哥舒翰也不好惹啊,想到这些,他就给唐玄宗上表,说请把灞上那一万军队隶于我的麾下算了,这样便于我统一领导。
唐玄宗不明白,杨国忠和哥舒翰之间的矛盾啊,心想老将军有这样的要求,统一领导也是好事,就把这一万军队真的划拨到哥舒翰的麾下了。哥舒翰一得到唐玄宗这个命令,第一件事就是招杜乾运,说来开个会吧,杜乾运到潼关了,哥舒翰派人一刀把他剁了,杜乾运这一死,杨国忠更害怕了,他什么时候来杀我,所以心里着急得不得了啊,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如果不想被哥舒翰杀掉,那就得杀掉他哥舒翰,可是当时朝廷正倚重哥舒翰呢,他想杀也没这能力啊,就在杨国忠着急的时候,唐玄宗居然向他来征求意见来了,问他,是不是要让哥舒翰出兵,这一下子,杨国忠可高兴了,天助我也啊,机会来了,一定要撺掇皇帝让哥舒翰出关作战,他只要出关作战,必败无疑。如果他兵败的话,或者在前线被敌人杀死,或者回来被皇帝杀死,反正他没有好结果了,这不是借刀杀人之计吗,至于说哥舒翰要是兵败,国家可能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那可就不在他杨国忠的考虑范围之列了。想到这些呢,杨国忠就对唐玄宗讲了,说现在敌人没有防备,这正是我们反攻的大好时机。而哥舒翰手握重兵,逗留不进,别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吧。所以陛下一定要敦促他赶快出关作战,唐玄宗一看,得了,二比一,还是主张打的人多,那就派人一拨又一拨地去催哥舒翰,让他赶快出关作战。去的那些宦官密集到什么程度呢?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叫做“项背相望”,后面一个人能够看到前面一个人的背影。在这么频繁的使者催促之下,哥舒翰终于不不顶不住了,君命难违啊,最后是大哭一场,含泪带领士兵离开了潼关,往东走了。
画外音:
面对一批又一批使者的催促,哥舒翰万般无奈,含泪离开了潼关,从老将军的表现可以看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凶多吉少,尽管如此,哥舒翰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他能不能用军事讲演来弥补决策方面的失误呢?冲出潼关的哥舒翰大军又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呢?
蒙曼:
第二天哥舒翰的大军就到了灵宝的西原了,这个地方距离潼关是一百多里,是一个七十里长的狭长地带。南面靠山,背面就是黄河,就在这个地方,哥舒翰的大军和安禄山那边崔乾佑的先头部队遭遇了。两军相遇就打吧,哥舒翰怎么布阵呢?他是让王思礼带领五万精兵冲在最前面,然后再拿十万杂牌军垫后,这就是十五万了。道窄,他不好在阵中指挥,所以哥舒翰又带领三万士兵渡河到河对岸去在那儿指挥,他这边十八万大军这是很严正的阵势,崔乾佑那边怎么样呢?崔乾佑那边当时看还真不行,就一些游兵散勇,稀稀落落,有的向前,有的还向后,哥舒翰催着士兵就让他们往前冲,唐朝这边官军往前冲,崔乾佑那边的兵呢?他们只往后退,一触即溃,一溃即跑。那这边官军可就追得更急了,越追这道就越窄了,转过道弯去,忽然这些游兵散勇不见了,眼前就出现了崔乾佑率领的一支精兵,还没等唐军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呢?南边的山上大石头、大木头可就都滚下来了。唐军挤在一条窄道上,连躲都没处躲啊,砸死的砸伤的,掉进黄河里淹死的,不计其数。对岸,哥舒翰一看这个阵势,他慌了,他想这个时候这要是不往前冲,不冲过去的话,就要都被被砸死在这里了,赶紧往前冲吧。怎么冲呢?哥舒翰想了一个办法,把那些辎重车,马拉的那些车,都给调到阵前来了,上面放上毡子,干什么呢?马拉毡车有什么好处?这就像土坦克一样,因为毡子轻啊,但是体积大啊,马拉着他跑得飞快,冲击力很强,而且毡子还能抵挡住刀、箭啊,这些都不成问题,后面大军再跟着跑,不就得了吗,他想的是挺好,可是崔乾佑比他想得还好,一看他这边马拉毡车摆到阵前了,崔乾佑那边迅速地布置了几十辆干草车堵在前面,干草车是干什么用的啊,点火用的啊。火就着起来了,要知道当时是六月份,六月份是刮东风的,火借风势是越来越大,而且浓烟滚滚,一会儿毡子车都着火了,再一会儿前面士兵的衣服都着火了啊。死伤不少,而且呢,因为浓烟蔽日,所以唐军也看不清谁是谁了,总觉得敌人就在前方,那就杀吧,有刀子拿刀乱砍,有箭的拿箭乱射,战斗了一下午,浓烟散去了,这才发现,哪有什么崔乾佑的兵啊。杀的都是自己人啊,自相残杀啊,崔乾佑哪儿去了?他这时候带着一支精兵绕到官军的后面去了,前后一夹击,这阵势可就彻底乱了。哭声喊声就震天动地,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这边的士兵乱了套了,河对岸那哥舒翰那三万士兵也就都乱了套了,大家就争前恐后地往回跑,往回往哪儿去啊,当然是往潼关去啊,跑了一百里路,回到潼关前头,又遇到更大的麻烦了。
怎么回事呢?当初哥舒翰守潼关也是费了心思的,挖了三条又深又长的壕沟,每条壕沟都是宽两丈,深一丈,前面的部队一到马上就都掉到沟里去了,没一会儿工夫三条这样的壕沟都被填平了,后面的官军就踩着前面的官军尸体往前走,最后是冲进潼关了,冲进来多少呢?18万大军出去的,回来的只有8000人。而且他们进了关中了,那崔乾佑那边的人也就跟过来了啊。这时候的官军是惊弓之鸟,人家崔乾佑那边可是越战越勇啊,在这种情况下,潼关就守不住了,就在天宝十五载的六月九日,潼关失守。潼关失守了,哥舒翰到哪儿去了?他这时候已经渡过黄河回到潼关西边去了,在一座驿站之内他就落了脚了,就在驿站的墙上贴出了招兵告示,干嘛呢?他想把那些失散的部队再集中起来,再冲击一下潼关,夺回来,可是哥舒翰进到这个驿站之后,他手下有一个藩将,一个胡人将领,叫火拔归仁。就率领自己的一支骑兵一百多人,把这驿站给围起来了,围好之后,火拔归仁就进去了,跟哥舒翰讲,说老将军啊,敌军过来了,咱们赶紧上马吧,哥舒翰一听,那确实得跑,上得马去就想往西走,火拔归仁和他的一些弟兄就齐齐整整跪倒在哥舒翰面前,火拔归仁就讲,将军,你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最后一败涂地,你还有什么脸去见皇上啊,再说了,当年高仙芝、封常清血战到底,兵败之后,不是照样被杀吗,您现在回去又有什么好结果呢?还不如咱们拨转马头东向去投降安禄山好了。哥舒翰是什么反应啊?要知道哥舒翰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从小就喜欢读汉书,喜欢读忠义故事,再说了他跟安禄山是死对头,怎么可能愿意投降呢?所以一听这个话,他就赶紧想条下马来,可是火拔归仁他们上去就把他的腿给捆到马肚子上,这时候哥舒翰手里只剩下一个马鞭,他拿起马鞭的把就往自己的喉咙上刺,想要自杀,但是他毕竟是中过风的人啊,哪有多少力气啊。马鞭也立刻被人抢走,就这样,不仅潼关失守,就唐朝的元帅也被自己的手下将领们胁迫着去投降安禄山了。
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潼关失守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我想除了夸一句人家叛军那边崔乾佑用兵如神之外,还得说唐朝方面至少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哪三个因素呢?
第一,唐玄宗决策错误。要知道当时有识之士都看出来了,潼关是易守不易攻的,可是唐玄宗根本不听前方将士的意见,一意孤行,逼迫哥舒翰出关作战,这就奠定了失败的基础,也是失败的关键因素。唐玄宗为什么做出如此错误的决策啊?除了他自己急躁之外,还有重要原因,就是杨国忠的挑唆,在这个问题上,杨国忠的心态和唐玄宗可完全不一样。如果说唐玄宗还是没有能够很好地预料到出关可能带来的风险的话,那么杨国忠可是明明知道出关必败,但是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置国家前途命运于不顾,恶意挑唆唐玄宗,作出了错误的决策。如果说唐玄宗那叫无心之过的话,那杨国忠可就是故意犯罪了。
第二个原因,哥舒翰在指挥方面也存在重大失误,就算是唐朝玄宗敦促他出关作战,他既然知道出关没有好处,至少应该预留一部分部队守关啊,这样既使前方战败,后方也不至于那么狼狈啊,可是他没有留人,另外,他明明已经预感到崔乾佑那是在诱敌深入呢,他怎么就最后真的跟着人家跑了,他的谨慎又到哪里去了?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在该留一手的时候没有留一手,在该谨慎的时候没有谨慎,以近二十万之众居然不敌崔乾佑一万多的士兵,这不也是指挥上的重大失误吗?
第三个原因,潼关失守还是唐玄宗当年冤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引起的负面效果之一,我们可以想像,就算是潼关失守了,但是敌人必定人数不多,而且立足未稳,如果哥舒翰手下的将领都能够齐心协力去打的话,未必就不能夺回来,可是呢,因为唐玄宗冤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在前,就使得很多将领认为,只要打了败仗就没有好结果。既然朝廷不给出路,他们本能地想要活命的话,就只能是去投奔安禄山。那后来火拔归仁挟持哥舒翰投降不正是这种情绪激出的恶果吗。但是不管责任在谁吧,潼关失守也就意味着唐朝的整个战略布局完全被打乱了。曾经的优势荡然无存,长安此刻就赤裸裸地暴露在敌人面前,那么唐朝会向何处去呢?唐玄宗本人又将面临怎样的变故呢?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