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公元685年八月,一个男婴诞生在了武则天的四儿子李旦的家中。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男婴就是后来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代英主——唐玄宗。他风流英武,雄才大略,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亲手缔造了大唐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黄金时代——开元盛世。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声名显赫的伟大帝国,却又在他的统治之下,遭遇了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难——安史之乱。从此以后,大唐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历史的反差如此巨大,让后世的人们在慨叹之余,也会深深地思索,唐玄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有着什么样的业绩?又有什么样的失误?历史的教训在哪里?历史的经验又在哪里?从今天开始,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将带您走进那段历史,开启一段大唐盛世之门。
蒙曼:
我想唐玄宗的形象我们要是用四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风流天子”。可是这个“风流”,大伙千万不要理解成私生活浪漫,风流成性那个“风流”,而是应该理解成什么呢?理解成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理解成这个“风流”;或者理解成毛泽东主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理解成这个风流。
那么唐玄宗他是一个风流天子,他到底有哪些“风流”之处呢?我给他概括了三个“风流”。第一个,事业风流;第二个,情趣风流;第三个,爱情风流。我们先来看事业风流。唐玄宗这个人一生当了44年的皇帝,此后,又当了6年的太上皇,所以当时号称是50年太平天子。在他的统治之下,大唐王朝在各个层面都达到了一种巅峰状态。怎么叫在各个层面都达到巅峰状态呢?我们先来看政治领域,当时政治领域有几个标志性的成就。
第一个标志性的成就那就是君明臣贤的政治空气,怎么叫君明臣贤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那还是开元初年的时候,当时唐玄宗刚刚当上皇帝没有太久,他也刚刚任命了老臣姚崇当宰相。有一天,姚崇就到唐玄宗这儿汇报工作来了。汇报什么呢?姚崇拿着一批郎官的名单来找唐玄宗来了,郎官是五品官,不是什么大官,他找唐玄宗想要问问唐玄宗任命这些人当郎官行不行?玄宗坐在殿上,姚崇在下面就把郎官的名单给宣读了一遍。宣读完了,他就看着唐玄宗,唐玄宗什么反应啊?唐玄宗没反应,也不说话,看着房梁。姚崇心里没谱啊,怎么皇帝不理我呢?是不是我念的声音小,皇帝没听清楚啊,我再念一遍吧,又把这些郎官的名单给宣读了一遍。宣读完再看唐玄宗,还是看着房梁没反应,这回姚崇心里可没谱了,怎么回事啊,我哪儿得罪皇帝了?就讪讪地退出大殿了。
姚崇刚一退出大殿,唐玄宗旁边有个大宦官,咱们都知道的那个大宦官,叫高力士,说话了,他说:帝您怎么这样啊?您当皇帝也没太久,怎么就摆起架子来了呢?人家宰相跟您汇报工作,您是行还是不行,总得给人家一个说法啊,怎么不理人家呢?这算怎么回事啊?唐玄宗就说话了:你不懂啊,我是皇帝,我任命他姚崇当宰相,我是希望他帮我办事的啊,那这些小事,他自己处理就可以了,他遇到大事跟我商量,我自然会给他一个回话,可是这种小事如果也需要我一一审批的话,那我跟他还有什么区别呢?高力士一听明白了,原来皇帝是这么想的,这不是不搭理宰相,是挺信任宰相的。赶紧高力士就出去了,找到姚崇,到姚崇办公室跟他讲,说:姚相公啊,你刚才不要多心,皇帝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他这是任凭您,让您放手开展工作。姚崇一听也是恍然大悟啊,以后办事就更有主心骨了。那咱们说说这件事为什么就能够反映君明臣贤的政治风气呢?咱们先看看李隆基唐玄宗他这样算不算一个明君。
他当然是一个明君了,别看他只有三十岁,是个年轻皇帝,但是他识大体啊,他知道什么事皇帝该干,什么事皇帝不该干,他知道要想当一个好皇帝,就必须能够信任手下人,就必须放权,就必须让宰相有一定的权力。我们说唐玄宗是一个明君,他的大臣是不是贤臣呢?也是啊,您看姚崇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那是三朝元老啊,从武则天时候就开始当宰相的老臣,声望那么高,可他不欺负年轻皇帝,虽然声望很高,可他不专权,他知道遇事应该请示一下皇帝,这就是一个好宰相。
姚崇是贤臣了,高力士是不是贤臣啊?高力士也是贤臣啊。大家想,中国古代这个宦官一般形象不太好,就是在皇帝和宰相之间整天挑事,可是你看高力士挑没挑事?他没挑事,他是主动沟通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感情,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所以说他也是一个好大臣。正因为有这么一种君明臣贤的政治空气,自古特别难以摆平的皇帝、朝廷和内宫三者之间的势力才能够摆平,才能够和谐,所以当时政坛上不仅涌现出了一代英主唐玄宗,还有这个千古流芳的贤相姚崇、宋璟,甚至还有号称千秋忠义的宦官高力士。
整个政坛那是群星闪耀啊,所以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成就。那么政治领域第二个标志性的成就是什么呢?是彪炳史册的典章制度。咱们现在既讲究以德治国,又讲究依法办事,为什么强调依法办事啊?因为你说社会的进步,如果只依靠几个贤君良相的话,这是不可靠的,很可能就是人在政在,人亡政息,你只有把这种凝聚着人类智慧乃至人性光辉的政令给它制度化,才能使它长期稳定地惠及人民。所以唐玄宗那个时代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典章制度的编纂工作,比方说,中国最古老的行政法典《唐六典》,还有中国最完备的礼仪规章《大唐开元礼》就都是在玄宗时代修成的。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些典章制度,好的政令才可以保证社会长期地稳定地有序地向前发展,这是我们说政治领域的第二个标志性成就。
那么第三个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呢?是崇高的国际地位。当时唐朝那是绝对意义上的超级大国。长安也就是全世界的心脏,当时有大量的商人、使节、留学生、学问僧等等,通过海路、陆路种种渠道汇集到唐朝,汇集到长安、洛阳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李白有一首诗叫《哭晁衡卿》,他是这样写的,“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秋色满苍梧。”这个牵动李白的感情让李白都哭了的这个晁衡是谁啊?那就是一个日本留学生,日本的名字叫阿倍仲麻吕,19的时候到中国来留学,留学完了就在中国工作,在唐朝还当官了,当到什么官呢?一直当到御史中丞,相当于咱们现在当监察部长。
前前后后在中国生活了54年,直到73岁的时候就在唐朝去世。当时像晁衡这样的人太多了,所以诗人就有一个文学化的表述,叫做“九天阊阖开宫阙,万国衣冠拜冕旒。”说一万个国家的使节都到唐朝来朝拜唐朝的皇帝,这个说法呢,自然是诗话的语言,它有它的夸张性,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到底有多少个国家跟唐朝有联系啊?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当时跟唐朝有朝贡关系的国家有70多个,这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数字啊。那么有70多个国家跟唐朝有朝贡关系,长安的外来人口有多少呢?外国人有多少呢?根据现在学者的估算,长安的人口有百分之二是外国人,那咱们想想这个数字它绝不亚于现在的北京。我们大伙儿可能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实当时更多的人是到唐朝来取经,到唐朝来学习典章制度。远在西亚,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也说过,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这就叫做崇高的国际地位。
画外音:
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宋璟等这些贤臣为相,广施德政,重视民生,百姓安居乐业,国威远播海外。政治领域的高度成熟造就了大唐开放包容的名声,那么在经济领域,大唐是否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呢?
蒙曼:
在经济领域唐玄宗时代怎么样呢?我在讲《武则天》系列的时候,曾经跟大家说过,衡量古代社会的经济成就,有两个核心性的指标,一个是人口数字,第二个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我们先来看唐玄宗时候人口有多少啊?人口有多少呢?按照当时的官文统计,是五千多万,但是我们也知道,中国古代长期存在人口的瞒报漏报现象,所以现在学者估算呢,唐朝玄宗时代真实的人口应该达到七千万到九千万。
那七千万到九千万是多还是少呢?我们举一个对比性的数字就知道了。跟谁对比呢?跟现在的第一世界,欧洲来对比,欧洲人口有多少呢?欧洲直到十四世纪,全欧洲总人口加起来,才有八千一百万,又发展了六百多年了,欧洲的人口总和才相当于唐朝在八世纪的人口数量,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啊。因为我们现在讲科技是生产力,可是在古代呢,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多本身就意味着国力强盛,这是我们给的一个核心性指标,叫做人口数量。
那么第二个核心性指标呢?就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民以食为天我们都知道,所以老百姓有多少粮食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幸福指数,那么唐朝玄宗统治时代,老百姓每个人平均能占有多少粮食呢?学者统计,大概在七百多斤,那可能我们也不知道七百多斤是多还是少呢?我还得给大家对比性数字。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直到1982年,我们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才又达到700斤。我们现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家都知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那我们现在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多少啊?去年800斤。那么开元盛世就已经达到700斤啊,这是一个不得了的成绩啊,所以讲开元盛世这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真实情况就像杜甫在那个《忆昔》这首诗里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什么意思?经济繁荣了,老百姓安居乐业了,这才能够做到社会治安也好了,社会风气也好了,盛世到来了。
这是在经济领域,我们再来看文化领域。讲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可能也不会背《论语》,也不会背《三字经》,但是我相信中国人都会背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诗谁写的啊?都知道,李白啊,李白什么人啊?响当当的诗仙呐,连诗圣杜甫都是他的粉丝啊。事实上不光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我们在小学和中学课本里学过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方说王维、孟浩然、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张九龄等等,这全都是生活在唐玄宗时代。
诗人成了时代的宠儿了,那么作诗呢,也就成了全社会的风尚了。当时不光是考科举需要写诗,日常生活也都得写诗,老得跟诗打交道,一个人娶媳妇要写诗,交朋友要写诗,找工作还得写诗,所以现代学者就讲,唐朝那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这个诗的国度里,谁最厉害?是李白牛啊还是杜甫牛啊?历史上都是见仁见智,但是我个人比较认可李白,我觉得李白最厉害,为什么啊?我们念两句李白的诗,大家感觉一下,“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啊?这是一种对人的认可啊,是一种人性的张扬,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啊。
所以当代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评价,他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所以这样的风流文才其实已经超越了唐朝那个时代,而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宝贵回忆了。而这一切,无论是政治领域里的风流扩大,还是经济领域里的风流富贵,还是文化领域里的风流儒雅,不都是在唐玄宗的领导之下完成的吗?不都打上了唐玄宗的烙印吗?所以说有这么多事业成就那还不叫事业风流吗?
画外音:
就是因为有了事业风流,唐玄宗才一手缔造了中国古代社会上的全盛时代——开元盛世。文治武功也成为唐玄宗身上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可是,唐玄宗给后世留下的标志性的符号还远不止这些,他还是出名的玩家,不但会玩,而且还玩出了名堂,以至于后人把他奉为梨园鼻祖,那么唐玄宗有什么情趣爱好呢?
蒙曼:
说道情趣,大家可能就在想,唐玄宗有什么情趣啊?有什么业余爱好啊?唐玄宗的业余爱好太多了,可以说是文武双全,我们先讲文的,文的方面他怎么样啊?李隆基会写诗啊,可能有人说了,照你刚才那说法,唐朝是个人就会写诗,所以写诗不稀罕,但是注意了,写诗和写诗可不一样,唐玄宗不仅会写诗,而且是写得好,好到什么程度?唐玄宗的诗歌是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皇帝诗歌,《唐诗三百首》那可是清朝人编的啊,一共入选诗人就是77位,清朝人可不用再拍唐朝皇帝的马屁了,所以唐玄宗能当选这77强,靠的是什么啊?靠的不是皇帝的身份,那是实力。
唐玄宗写诗写得有名气,可是在历史上他更有名气的是作曲,唐玄宗是一个了不起的作曲家,当时也算是世界级的作曲家,唐朝大部分的法曲都是经过了玄宗的创造或者是改编的,最有名的是哪一个曲子呢?《霓裳羽衣曲》。这个曲子据说是唐玄宗作梦的时候想出来的,然后又经过杨贵妃的编舞,在天宝年间也是风靡一时啊。可是说就是杨李两个人合作的结晶,是他们爱情的佳话,也是那个时代的佳话,很了不起。
我们把玄宗的业余爱好也归一归类,好那是作诗,更好那是作曲,最好是什么?唐玄宗打羯鼓打得最好。羯鼓是什么东西?羯鼓是一种西北少数民族发明的一种乐器,声音特别高亮,所以在整个乐队里能起指挥作用。这个乐器比较投唐玄宗的脾气,所以唐玄宗玩得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当时的宰相宋璟曾经有一句夸赞,说唐玄宗打羯鼓是“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什么意思啊?头就像山峰一样纹丝不动,手就像暴雨敲椽,大珠小珠落玉盘,非常急骤。
唐玄宗打这个羯鼓打得好,他也愿意跟人切磋啊,当时就经常找民间艺人。咱们研究研究,怎么打的更好啊?民间有一个乐工,名字叫李龟年,打羯鼓也打得挺有名,有一次唐玄宗把他请来了,说:李先生啊,都说你羯鼓打得好。李龟年也不客气:一般一般世界第三。那么唐玄宗说:你打得这么好,你肯定是经常练习了啊。李龟年又很骄傲:那是,我光鼓槌就打坏了50根了。唐玄宗一听放心了,说:你才打坏50根啊,我打坏了四柜子了。这么练习才能打得这么好,勤学苦练的结果。
那么唐玄宗自己有这样的音乐歌舞方面的爱好嘛,所以就特别重视培养音乐歌舞方面的人才。他就创办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叫做“梨园”,就是找这些乐工里的男女乐工吧,民间里的男女艺人,挑优秀分子到这个机构来培训,所以梨园其实就相当于一所艺校,那唐玄宗是什么啊?那就是校长兼教授啊。所以当时这些人觉得皇帝能当我们校长和教授这太光彩了,所以梨园那些艺人都自称是皇帝梨园弟子。我们知道现在梨园成了戏曲界的代称了,所以戏曲界也就把唐玄宗供奉为“梨园鼻祖”,至今戏曲界还是这么说,还是这么尊敬呢。
这是我们说唐玄宗文的方面的业余爱好,我们再来看看武的。武的方面唐玄宗能干嘛呢?很多人都知道,唐玄宗能骑马打猎,不过唐玄宗玩得最好的是打马球,这个我们在太平公主这个系列也讲过,那还是在唐中宗后期的时候,吐蕃使者到唐朝来和亲,那么唐蕃双方都有和好的意向,打马球又是当时国际流行的一项运动,所以吐蕃使者就提出来了,说咱们双方打一场友谊赛,也不分什么高下,我们就玩一玩,乐一乐。唐中宗一听,说行啊,心想我们国家这么多打马球的,我还打不过你不成?派了一支国家队上场了,当时叫做丈内,丈内队,其实就是国家队,十个人对十个人。
但是这个国家队没想到它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小伙子看着都挺壮实的,一上场不行,连输三场,这唐中宗面子上挂不住了,赶紧叫停了,说我们国家队不行,我们英雄都在民间呢,我们组织一支票友队吧,我们票友队就四个人,四个人都谁啊?其中之一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那么李隆基上场之后表现如何呢?根据《封氏见闻录》的记载,李隆基是“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击,所向无前,吐蕃功不获施”。声东击西,一会打这儿,一会打那儿,然后是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很快就把吐蕃的十个人打得落花流水,替大唐挽回了面子。那么因为李隆基马球打得太好了,所以直到晚年他都不肯放弃这个业余爱好,还没事找人打,这是我们说情趣风流。
画外音:
唐玄宗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职业的玩家。诸多领域,他都能在其中博得名声,然而他最醒目的名声,当属他和杨贵妃的爱情了。李杨爱情佳话就是那个梦幻时代的梦幻传奇,它既是无数文人墨客抒情的对象,也是历代市井小民八卦的话题。在唐玄宗身上,爱情风流又该如何解呢?
蒙曼:
李隆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李隆基长得特别英俊,仪范伟力,有非常之表。长的英俊潇洒,是个帅小伙,帅呆了,那人这么帅气,又这么多才多艺,还又当这个皇帝,这不没天理了吗?你说这样的人感情生活要是丰富多彩,可能我们也就觉得不足为奇了。事实上唐玄宗李隆基也确实是以多情著称,怎么个多情法呢?他妃子特别多,有名的给他生了儿子的妃子就有24个,没名的就更多了。妃子多了其实也不好办,就挑花眼了,不知道喜欢谁好,他怎么办呢?根据《开元天宝遗事》的记载,在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想了一个损招,什么损招呢?每到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他就让这些妃嫔都采一朵鲜花插在自己的鬓上,插完之后,你们就满院子溜达,爱干嘛干嘛。
那么妃子们都在这儿各就各位溜达着呢,这个李隆基他干吗啊?他手里捏着一只粉蝶站在台阶上,一看妃子们都弄好了,他把手一撒,这彩蝶翻飞啊,飞飞停停,停到哪个妃子头上,他就去宠幸哪个妃子,这不是一损招吗?不地道。可是也没办法啊,妃子太多啊,妃子多还不算多,更多的是什么?宫女啊。唐玄宗时期宫女太多,多到什么程度?各个离宫别馆的宫女加起来有四万人,四万年轻姑娘啊,一旦入宫,就再也没有出去的时候。从红粉佳人熬成皤然老妪啊,对这些女孩子来讲是很不公平的。
当然我们要是一味地批评唐玄宗多情、花心对他也不太公平,因为唐玄宗其实在专情的一面,他对谁专情啊?他专情的对像就是杨贵妃。自从有了杨贵妃之后,唐玄宗就不再玩儿那个粉蝶扑花的游戏了,就专心致志对待眼前这支解语花。杨李爱情虽然最后以悲剧告终,但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打动了多少痴男怨女,芸芸众生啊。
这是爱情风流。正是这个集事业风流、情趣风流和爱情风流于一身的风流天子李隆基,让大唐王朝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这是时代的主旋律,但是我们也要清楚,仅用“风流”两个字来概括唐玄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道有一个说法叫,月圆则亏,水满则溢,唐玄宗在亲政之后用了两个年号,一个叫开元,另外一个叫天宝。就在天宝十四载也就是公元755年,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那儿享受着浪漫的温泉浴的时候,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内乱爆发了,这次内乱就是我们大伙都很熟悉的“安史之乱”。
叛军的首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就从我们今天北京这一带一路南下,横扫了几乎大半个北方,这场叛乱持续了将近八年。它不仅仅结束了唐玄宗的皇帝生涯,也成为大唐盛衰的一个转折点,甚至它还是整个中国封建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什么叫做中国古代封建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呢?你就拿文化领域来讲,自从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就再也不那么自信地吸收外来文化了,随着这种世界主义的减弱,民族主义就开始抬头了,中国文化的保守倾向就逐渐加剧了,这是文化领域。
那我们再来看政治领域,随着战争的形势从西北转移到了东北,中国的战略重心也就从西北转移到了东北,谈一个标志性的事情,就是中国的首都,逐渐从原来位于西北的长安慢慢转移到了今天位于东北部的北京了。战略重心转移了。那我们再来看经济方面,因为安史之乱对北方残酷的大规模的迫害,所以经济重心在安史之乱之后,就比较稳定地从北方转移到江南,从此中国的南北问题就取代东西问题成为主要话题。更加遗憾的是什么啊?更加遗憾地是安史之乱之后,中国其实又经历了若干个朝代,这些朝代有的是经济强盛,有的是疆域辽阔,有的是文治昌明,但是要讲到全盛,可就再也不复盛唐风范了。
那么国运如此,唐玄宗个人的命运也是如此,安史之乱之中,唐玄宗就从四川,他逃亡的那个地方回到首都长安了,他从长安往四川逃的时候,他是皇帝,从四川再回到长安,他可就是太上皇了。皇帝的位置被夺走了,而且这个太上皇他当得也并不安稳,很快他就被当了皇帝的儿子给软禁起来了,身边的亲近人都给打发走了,只剩几个老弱病残的宫女陪着他。
晚年的唐玄宗相当的失意,他就经常吟诵一首诗,“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舞罢浑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什么意思呢?说你刻一个木偶人,把它刻得鸡皮鹤发,活灵活现就是个老头,然后你拿着在前台舞,可是你舞完了,也就把它扔到一边,就像人生一梦。确实啊,这时候唐玄宗连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事业风流更是无从谈起了,可不就像是谢了幕的木偶人吗?那么失去事业的同时他也失去自己的宠妃杨贵妃,杨贵妃在安史之乱过程中被缢死在马嵬驿了,他的爱情神话也破灭了,堂堂一个皇帝连自己的宠妃都保护不了,这不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了。
我们说了这些是想向大家提出来,唐玄宗的人生是充满了矛盾的,他把大唐给推上了巅峰,但是也亲手让它跌到了谷底,正是这样的壮丽事业和这样的悲凉结局,让我们对唐玄宗充满了感情,充满了什么感情?既不像我们对唐太宗那样是崇拜、是仰视,也不像我们对唐中宗那一流的皇帝是带着点鄙视的心理。我们对他呢,对玄宗是一种爱恨交加的感情。我们很容易就把他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抱负也有失误的人就像我们自己,至少我能够这样理解他。
那么我们为什么对唐玄宗有这样的感情呢?我想明朝有一个散文家,张岱说得特别好,他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说一个人要是没有爱好,你别跟他交往,这个人根本就没有感情,他就不懂得什么叫一往情深;同样,一个人要没有缺点,你也别跟他打交道,这个人就缺了活人气,他就不像个真人。唐玄宗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既有爱好又有缺点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他,都能和他神交。从今天开始,我就带着这样的理解和同情跟大家一起审视这个帝王,也审视这个时代。唐玄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业绩?又有着什么样的失误?历史的教训在哪里?历史的经验又在哪里?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