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敬姜)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父穆伯和莒地(今山东省莒县)女子敬姜结为夫妻。不久,便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公父文伯”。
不幸的是,穆伯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抚养、教育儿子的重担,就落在敬姜一个妇人身上。
以古圣贤为榜样教子谦虚谨慎
文伯在母亲的抚养教育下,茁壮成长。按照古代“十年出外就傅”的传统,十多岁以后,母亲送他外出求学。
有一次,文伯放假归来看望母亲。母亲喜出望外,由衷地感到高兴。跟随文伯一起回家的,还有一群小伙伴,他们受到文伯母亲热情的接待。
可母亲发现,小伙伴们对文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文伯进家门时,一个个都乖乖地跟随在后边,像是一条大尾巴;文伯上堂屋台阶,他们都不敢和文伯并肩而行,总是自觉地尾随其后;文伯外出,他们都前呼后拥。文伯见小伙伴们如此恭维自己,心安理得,扬扬得意,自以为很了不起。
此情此景,母亲看在眼里,心里感到很不舒服。没想到,文伯这么小小的年纪,就骄傲自大,喜欢别人恭维、奉承,这可不是好苗头。如果不尽早克服,对他以后的成长、发展是很不利的。
在小伙伴们走了以后,母亲便把文伯叫到跟前,严肃地教训道:
“文伯,你也太傲慢、太不懂得事理了!你怎么小小年纪就喜欢别人恭维、奉承呀?这可不是好品性。
“我曾听说,周武王作为一个国王,每天上朝归来要脱鞋袜时,若环顾左右,看没有人帮忙,都能自己动手脱鞋袜。所以,他能成就大业。
“齐桓公是齐国的国君,身边有四五个敢于进谏的大臣,每天上朝给他提建议和批评的有三十人之多。因此,他为齐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周公作为西周的开国元勋,为了不失去天下贤人,广揽人才,他每天都为国事操心忙碌,有时一顿饭中间要停下三次去会见臣子;有时甚至在家洗澡时,也要中断三次去接待进谏者。在他的身边,能够经常开诚布公地向他进谏的人达七十多人。因此,周朝延续几百年不衰败。
“这三位圣贤都是一国之君,尚且都能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别人,你小小的年纪,功不成,名不就,地位如此低下,却让你的小伙伴以兄长之礼对待你,你还以此为骄傲和荣耀!如若这样下去,你长大以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和作为!”
文伯听了母亲的训诫,深受教育。他认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诚心诚意地向小伙伴们赔礼道歉,并对自己的过错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
后来,文伯继续在外求学,牢牢记取母亲的话,所拜的老师,个个都很严厉,所结交的朋友,人人都是贤良的读书人,在学习和交往中受益匪浅。他游历四方,不管是遇到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碰见牙齿还没有长齐的小孩,他都以礼相待。经过刻苦努力,他的学问渐深,品德渐好,很受人尊敬。
敬姜得知儿子的学问、品行都有长足的进步,高兴地说:
“吾儿知错就改,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有出息、有作为的人!”
继承先辈遗愿教子勤奋劳作
文伯长大做官以后,一天退朝回家,看见母亲正在纺线,有点不大高兴,禁不住对母亲说:
“母亲大人,儿子在外做官,我们家又是大户人家,可母亲您还在家纺线。这要是让执政的季康子知道了,他会认为是我不肯奉养母亲。”
从儿子的嘴里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母亲听了非常生气,她气愤地说:
“鲁国莫非要亡国了吗?怎么竟然让你这样不懂事理的小孩子充任高官!”
敬姜厉声厉色地训斥完文伯,倒是出了点儿气。可她转念一想,儿子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偶然的,是有他深刻的思想根源的,光狠狠地训斥,是解决不了思想认识问题的,还需要耐心地教导他才是。
于是,敬姜抑制住自己愤怒的情绪,心情沉重而态度和缓地对文伯说:
“儿子,你坐下来,听我说。
“我听说,在过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选择贫瘠的土地安顿人民,让他们辛勤劳作,因此能长久保有天下。人们进行劳作,就会勤于思考,勤于思考,就使善心萌发;而贪图逸乐,就会促使人放纵,一放纵就不会修身,不修身,邪恶之心就会滋长蔓延。通常,富庶地区的人们,小富即安,往往不求上进;而贫瘠地区的人们,很少没有善心,就是因为他们辛勤劳作。
“所以,天子每年在春分这一天的早晨,都要穿上五彩衣服祭太阳,并和三公、九卿一同感念大地生育万物的恩德;中午,要考察民情和百官政事,师尹、众士、州牧、国相,都要宣布政教民事。到了秋分这一天,天子要穿上三彩的衣服祭月亮,并和执掌天文的太史、司载恭恭敬敬地考察天象所显示的吉凶;晚上,要监督九卿把祭祖宗和祭天地的祭品收拾干净,然后才可以安歇。
“诸侯每天早晨都要研究、考虑天子的命令,白天管理封国的政务,傍晚思考封国的常法典范,夜里,还要告诫百官,促使他们不放纵,然后,才能安歇。
“卿大夫每天早晨都要考虑自己的职责,白天办理政务,傍晚整理回顾一天所做的工作,夜里还得料理自己的家庭事务,然后,才能安歇。
“读书人每天早晨要到老师那里听讲,白天自习,傍晚复习,夜里检查这一天自己行为有无过失,觉得没有过失了,才能安歇。
“至于平民百姓,每天从早到晚都要进行劳作,不能有一天懈怠。就连宫廷里的王后、诸侯夫人、卿大夫夫人、大夫夫人,也都要亲自编织丈夫冠冕上的带子,或缝制衣服。春天祭祀时,向神明祷告农事,秋天祭祀时,向神明汇报收成。男女都要效力,有了过失就要受到惩罚,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在上位的人要劳心,在下位的人要劳力,这是先王的遗训。从上到下,哪个人能放纵自己,而不参加劳作呢?
“现在,你父亲不在世了,留下我一个做妇人的,你又在朝做官,我每天从早到晚都勤奋劳作,还怕忘了祖先的做人之道呢!要是整天怠惰享乐,怎么能继承祖先的遗志呢?
“本来,我希望你每天都提醒我,不要忘记祖先的遗志;却不料,你今天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像你这样的思想,怎么能继承你父辈的遗志呢?你真让我失望!”
文伯听了母亲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教诲,深深自责。他认真检讨自己:我一个读过书的人,还不如不识字的母亲有见地,这书真是白读了。他诚恳地向母亲认错,表示一定会按照母亲的教导去做。
在母亲的教导之下,文伯继承祖先的遗志,为官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成绩卓著,成为被人们拥戴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