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氏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丧国,极尽个人之不幸。她嫁了一个平庸的皇帝,生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养了一个懦弱的外甥皇帝,也正因为此,她三度垂帘听政,成为实际上的“无冕女皇”。
那拉氏是主宰中国命运的最后一位女人,统治清王朝前后48年时间,占了清王朝近1/5的时间,成为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太后。在她统治时期,中国内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等“内乱”,外有大规模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可以说内外交困。为了稳固其统治,她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空前出卖国家利权,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懿贵妃得宠才能初显
慈禧太后是咸丰帝病死后赞襄王八大臣以小皇帝名义为她加封的徽号,原名那拉氏,族姓叶赫那拉,满洲正黄旗人,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1835年11月29日)。其祖上是三代为官的中等官僚,父亲惠徵,监生出身,曾长期任笔帖式,从事拟稿、翻译及抄写文书工作,道光二十六年充任吏部文选司主事,二十八年奉调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道光二十九年四月任命为山西归绥道道员。关于那拉氏的籍贯说法不一,有山西长治说,有北京说,有内蒙古呼和浩特说,也有浙江杭州说,等等。那拉氏入宫前,住在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今北京市西城区西四辟才胡同)则是确凿无疑的。
咸丰元年参加宫中选秀,由于这位少女“少而慧黠,艳无匹侪”,次年二月入选秀女,封为兰贵人,因当时咸丰帝正在服丧期间,选中的秀女还暂未入宫。直到四月十一日,咸丰帝到西陵道光帝的陵墓前行释服礼后,才准许选中的秀女陆续入宫。那拉氏正式进宫的时间是咸丰二年五月初九日,直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未刻(1908年11月14日午后1时至3时)病死在紫禁城内,在这里一住就是54年,除去咸丰十年外逃承德热河避暑山庄1年和光绪西安时逃避1年又4个月外,前后大约有650个月,约19000多天。那拉氏进宫后住在紫禁城内西列的储秀宫,按照宫中规制,由四名宫女服伺。咸丰四年那拉氏渐得宠于咸丰帝,二月二十六日晋封懿嫔,十一月二十五日,由协办大学士贾桢、礼部左侍郎肃顺为正副使,持节赍册举行册封仪式。为何那拉氏能得宠于咸丰帝,世人多言她以美色取悦年轻的皇帝,而最终提高其地位的还要归功于她为皇帝生下了惟一的儿子。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那拉氏诞下一子即大阿哥,取名载淳。是时奕?26岁,喜得贵子,故有“庶慰在天六年望,更欣率土万斯人”之咏,那拉氏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至于这位皇子是否她亲生,清宫野史众说纷纭,实难定论。就在那拉氏为咸丰帝生下了皇子的第二天,咸丰帝就封她为懿妃。咸丰帝难于控制自己心中的喜悦,咸丰七年正月初二日,又册封那拉氏为懿贵妃,地位仅次皇后钮祜禄氏,那拉氏在宫中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了,真是合乎“母以子贵”的道理。
咸丰帝当政以后,虽然国势日趋衰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却仍沉浸于欢乐之中。由于他和懿贵妃喜欢皮黄,曾召三庆班、四喜班、双奎班等入宫伺候演戏。据说由于常陪咸丰帝看戏,慈禧后来竟成了戏迷。
这时的咸丰帝不闻国政,整日花天酒地,经常带着那拉氏游幸圆明园,为此,“于长春园东北增辟新苑,为游息处,别启园门,御辇出入。故自京至园,其由西直门,是时则改由德胜门。文宗(咸丰帝)常乘肩舆,径趋新园,取其便也。”
身为贵妃的那拉氏“母以子贵”,实际上地位已超越皇后。当时,南方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如火如荼,沿海地区英法联军又公然侵略,咸丰帝“以焦忧致疾,遂颇倦勤”。由于他身体虚弱,疏于政事,那拉氏渐思窃取权柄。咸丰帝看到那拉氏“书法端腴”,常命其代笔批答章奏,时时披览各省章奏,后来就多是咸丰帝“仅司朱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那拉氏的政治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这就为她后来实行垂帘听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排除异己大权独揽
随着权力的增强,那拉氏政治上的野心同步膨胀。后来,咸丰帝渐渐觉察出她政治上的野心,虽将一些政事委托给她处理,但也不满于其放肆行为。经常向皇后说那拉氏“机诈”,皇后为人素来宽和,“殊无裁制之术。”直到后来,咸丰帝还将此事告诉其同胞兄弟、排行老六的奕“奕”回答:“妃实诞育元子,望上矜全。”咸丰帝恶意少解,那拉氏闻知后也稍稍收敛,对奕亦有好意。而对权臣肃顺渐生恶感。
据传,那拉氏与肃顺还曾经为一些小事结下私怨。咸丰帝因历经忧患,意志消沉,遂荒淫无度,曾于圆明园中收有汉女“四春”,王闿运在《圆明园》词中,曾咏其事。这“汉女四春”即牡丹春、海棠春、武陵春和杏花春,传说是由肃顺在咸丰初年从江南为皇帝购来的。因按清制规定汉女不能进宫,遂安置于圆明园内,咸丰帝流连忘返,不思回宫。由此那拉氏失宠,“乃切齿于肃顺”。咸丰帝为便于去圆明园,特从紫禁城修御道直通园中。一次肃顺也经由此道去圆明园,咸丰帝看到后加以训斥,并“命侍卫鞭而逐之”。肃顺想到平时皇帝待他不薄,必定是那拉氏从中挑拨离间,对她十分嫉恨。
1860年英法联军紧逼北京,咸丰帝等人逃到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咸丰帝在病重时,曾想仿效西汉的“钩弋之事”处置那拉氏。据《潘祖荫笔记》称:咸丰帝对肃顺说:我不久将行钩弋故事!肃顺没有作答。肃顺意识到咸丰帝不会下决心处决那拉氏,才闻而不答。本来行钩弋之事是咸丰帝自己的主意,但传之那拉氏耳朵里就成了肃顺在搬弄是非。但为了杜绝那拉氏将来当权误国,据传咸丰帝死前曾给东宫皇后留下一密诏。咸丰帝“密书遗诏”,交付东宫皇后说:“西宫援母以子贵之义,不得不并尊为太后。然其人绝非可倚信者,即不有事,汝亦当专决。彼果安分无过,当始终曲全恩礼。若其失行彰著,汝可召集廷臣,将朕此旨宣示,立即赐死,以杜后患”。咸丰帝想得不可谓不周到。咸丰帝死前,肃顺主张立长君继承皇位,以杜绝那拉氏恃子揽权的阴谋。咸丰帝对待那拉氏是欲废而不忍。在废立那拉氏的问题上,咸丰帝表现出来的好像不是犹豫,而是过于的清醒,他既不想看到自己宠爱的爱妃被赐死,更不希望自己年幼的皇子像自己早年那样痛失母亲。咸丰帝病死前,在钦封肃顺等为赞襄大臣辅佐幼帝的同时,也留下了两道钤印,分别由东宫皇后、小皇帝执掌,其中那拉氏代为小皇帝执掌。赞襄王八大臣颁发的谕旨要加盖这两个印章后方为有效。咸丰帝意在使他们互相牵制,形成一种权力均衡的政治机制,却不曾想这更容易激化两派之间的矛盾。咸丰帝病死后,双方为争夺对幼帝的“监护权”,彼此展开了赞襄政务与垂帘听政之间的斗争。肃顺一派与那拉氏之间的关系终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那拉氏遂向在京师的奕“伸出了求助的橄榄枝,奕”积极配合,叔嫂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处决了肃顺等人。同治帝登基后,那拉氏与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从而实现了她人生命运的第一次转折,这是她政治拼搏的第一次大胜利。
从此,历史机遇开始一次次垂青于这位皇太后,使其权势更加集中。她利用同治帝年幼、光绪帝年幼、软禁光绪帝的时机三度垂帘听政。她虽年轻守寡,但失去了夫权的约束;她年轻丧子,但打破了专权均衡的格局;同治帝死后她虽膝下无子,仍威逼外甥光绪帝,直至将其囚禁,前后达十余年之久。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个“权”字。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大臣收集列朝列代母后垂帘的事迹,她从吕后、武则天的称制中学到了一些政治经验。在权术上,慈禧太后始终利用集团之间的矛盾互相牵制。当她立足未稳时,先是大封重臣,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使他们不反对自己。她利用当时同治帝年幼、辅佐大臣奕缺乏超前气魄和谋略的客观条件,一步步地将权力集中于自己手中,以实现她的政治野心。然后,慈禧太后开始大张挞伐,将反对者一个一个处理掉。从处理原两江总督何桂清到处置胜保,成为肃顺“重典治国”政策的延续,取到了收复民心的作用,而最主要的则是收到了对朝臣的强大震慑作用。
面临来自同治皇帝、慈安太后、奕“的政治压力时,慈禧太后首先拿奕”发难,以失礼撤其摄政王之职;当慈安太后、同治帝先后病死,同治帝皇后自杀后,她指定奕□的长子即她的亲外甥载湉即位,即光绪帝,继续垂帘听政。
最初,那拉氏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后,虑及自己地位未稳,才重用奕”,双方处于一种“准平等”合作关系。若能趁势绊倒这位当朝宰相,去除这道权力的羁绊,就能起到杀鸡儆猴、以一儆百的效果,从而树立自己的政治权威。当慈禧太后磨刀霍霍之际,奕“却浑然不知,他还根本没将这个寡嫂放在眼里,他既为能保全那拉氏母子性命而自鸣得意,又感觉到大清江山离不开他,俨然以当代的多尔衮自居。最后慈禧太后借故对奕”严加斥责,使其俯首称臣,甘拜下风。在这场风波中,慈禧极尽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能事,“玩一亲王于股掌之上,谴责之,以示威,开复之,以示恩”。为何慈禧太后能将权重一时的恭亲王大臣呼之即来,呵之即去,如同玩于股掌之上呢?慈禧太后采用了她惯用的既恩威并重,又大耍两面派的手法,利用大臣之间的矛盾来攻击他。通过这次政治打击,奕“才意识到自己不过是这个清朝主妇的一个大管家,并不是平起平坐的合作者,从此他更加小心谨慎起来。既然连这位权势炙手可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恭亲王奕”都受到如此的谴责和非难,其他王公大臣就更不在话下了,他们对慈禧太后愈加敬畏。此后,慈禧太后大权独揽,几度垂帘听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无冕女皇”。
破解疑团迷雾的关键人物
关于慈安太后与同治帝的死因,以及咸丰、同治、光绪三帝是否曾留下密折,由于正史无记载,也就成了一个个的历史悬案和谜案。因为这些谜案牵涉到当时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和历史人物,所以颇引人瞩目。但显而易见的是,谜团的核心人物自始至终都是这位慈禧太后。但慑于当权者的淫威,致使信史匮乏。当事人出于不同的考虑,在记述上不得不使用曲笔。我们只能从一些当事者的日记、年谱或野史材料中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为我们重新认识那段历史提供一些线索。
关于同治帝的死因,传说甚多,有的说死于天花,有的说死于疥疮,有的说死于梅毒,尤其是后一种说法,传闻甚广。堂堂一国之主,怎么会染上性病,且延至于无可救治的地步,令人疑窦丛生,不由产生种种争论,成为一代疑案。
同治帝死前是否曾秘密口授遗诏给军机大臣李鸿藻的问题,是清宫史又一大谜案。
据《清朝野史大观》卷一记道:同治帝病重时,在寝宫单独召见军机大臣李鸿藻。皇后阿鲁特氏欲引避,同治帝制止,说:“不用了,师傅是先帝老臣,你乃是门生媳妇。我有要言,何必要引避呢?”并问她说:“我如果不行了,一定要立嗣子,你属意何人,可现在就立即告诉我。”皇后对答:“国赖长君,我实不愿居太后之虚名,拥委裘之幼子,而贻宗社以实祸。”同治帝说道:“汝知此礼,吾无忧矣。”同治帝意在让贝勒载澍入承大统继承帝位,并口授遗诏,令李鸿藻在榻侧写下,共千余言,其中防备慈禧太后之处甚为周密。遗诏写成后,同治帝让李鸿藻回去休息。李鸿藻出来后,吓得战栗无人色,立即跑到慈禧后宫处,从袖中拿出遗诏草稿呈上,慈禧看后,怒不可遏,撕碎后投掷于地,怒叱李鸿藻,令其出宫。并立即命令停止供给同治帝的医药和饮膳。不久,同治帝驾崩。这是关于同治帝秘密口授遗诏的最全面记载。
另据《翁同龢日记》记载,同治帝在死前的前七天,曾召见群臣,“上拥坐榻上,两宫太后亦坐,命诸臣一一上前,天颜甚悴,目光炯然,痂犹有一半未落。谕今日何日?并谕及腊月应办事。枢臣奏毋庸虑及。臣奏圣心宜静。上曰胸中觉热也”。可以看出,同治帝此时是清醒的。同治帝死前三天,“中宫传言大有起色,昨夕兴致甚好,起坐说话矣”。说明当时的同治帝神智清醒,毫不糊涂。此时同治帝,已19岁,亲政一年有余,他不会不考虑皇位继承人。由于惧怕慈禧太后,密传既是师傅、又是军机大臣的李鸿藻来起草遗诏是极有可能的。同治帝已死,知道遗诏内容的还有李鸿藻和同治的皇后。慈禧决意由奕□之子载湉继承皇位,同治帝的皇后听后大哭起来,慈禧立即给了她一记耳光。据说因慈禧手带戒指,打得皇后面颊血痕缕缕。慈禧还说:你害死了我的儿子,还想当皇太后吗?皇后受此羞辱,遂不食而死。慈禧太后又去了一块心病。因为载澍曾受遗命继位,慈禧也深嫉之,寻机拔去这根肉中刺。机会果然来了,载澍的妻子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因杀了载澍的妾所生的儿子,被载澍责备几句,就向太后申诉。载澍母亲知道后,赶紧跑去慈禧处请罪。慈禧太后当即下诏说载澍平日不孝顺母亲,经其母入宫而奏,必须从严惩办。载澍听后昏倒于地。而载澍无辜被责八十大板,入狱监禁,受尽折磨而死。
东宫皇太后慈安暴死之因,也是清宫一谜。史书多认为是慈禧下毒所致。慈安皇太后之死,在客观上反映了皇宫内部宠妃之间复杂的仇视关系,又从客观上去除了慈禧专权道路上的障碍,这是慈禧太后主观上所期望的。
慈安小慈禧两岁,咸丰帝病死之年即1861年,慈安25岁,慈禧27岁。慈安太后,姓钮祜禄氏,广西右江道穆杨阿之女,她在咸丰帝登基以前即侍奉咸丰帝。咸丰二年封贞嫔,后晋封为贞贵妃,最后册立为皇后。曾生有一女,宫中称为“大公主”。咸丰帝一死,她以正宫皇后的身份,理所当然地晋封为皇太后。两位年轻的“寡妇太后”曾一度相依为命,共同对付肃顺等赞襄王八大臣。
关于慈安太后之死,当时大学士翁同龢的日记中留下了蛛丝马迹。据翁氏记载,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慈安太后感冒,当晚却传出慈安病亡的消息。次日,翁入宫,看到十日的药方尚在,早晨所开为天麻、胆星之类,据说因为慈安头疼厉害。中午一方未开药,病人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晚间开了两方,只有些喝的药,但慈安已进入弥留状态,不能喝药了。当晚,慈安就离开人世。而且,桌上还有一张九日的药方,但并未抓药。那么,是咸丰帝留有的密诏使慈禧寝食不安,还是慈安太后下密令处死慈禧的宠监安德海诱发了两宫太后之间的仇恨,致使慈禧太后痛下毒手的呢?其中缘故令人深思。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达十余年之久。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死,关于死因至今不明,同样成为清宫谜案之一。
但这一团团难解的谜团背后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任何事情一旦与这位皇太后的权力发生矛盾时,她可以连亲子之情都可以抛之九霄云外,那么大臣的效忠、民族利益就更不在话下了。
慈禧太后先后选定载湉、溥仪为皇子继承皇位,同样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慈禧为什么坚持立载湉为咸丰帝的嗣皇帝呢?慈禧太后心中自有她的如意算盘。载湉为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的儿子,与同治帝是同辈兄弟,奕□的福晋(也叫那拉氏)是慈禧的亲妹妹,这样,慈禧既是载湉的伯母,又是载湉的姨妈,具有双重血统关系。让载湉继承咸丰帝的皇位,慈禧就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太后了。如果立“溥”字辈的,慈禧就得当无权无势的太皇太后了。加上载湉年仅四岁,慈禧仍可垂帘多年,载湉年幼,也易于管教,便于驾驭。奕□比奕容易控制,而其妹夫与妹妹在辛酉政变中曾“居间传语,厥功甚伟”,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人。因此,慈禧决意由载湉继承皇位。当夜,四岁的载湉就被抱进了清宫,继承皇位,改元光绪,意思就是要继承道光帝传下来的皇位。
光绪帝死之前,慈禧又故伎重演,选择溥仪为嗣皇帝,也是这个道理。慈禧太后看中的是溥仪的出身,溥仪的祖父是醇亲王奕□即光绪帝的父亲,父亲载沣也就是光绪的亲弟弟,载沣既是慈禧的侄儿,又是亲外甥。作为载沣长子的溥仪,从血统上看,就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奕□的嫡孙,光绪帝的亲侄子。溥仪的祖母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亲生母亲瓜尔佳氏又是慈禧最宠任的军机大臣荣禄的女儿,她从小就在宫里,很受慈禧的宠爱,她与载沣的婚事就是慈禧钦定的。溥仪既有爱新觉罗的血统,又有叶赫那拉的血统。正是因为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慈禧选择他为继承人就不足为怪了。溥仪在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1908年11月13日)被隆重迎入皇宫。慈禧太后直到临死,也不会让皇权落入其他姓氏的手中。
空前出卖国家利权祸国殃民
就在慈禧太后日趋集权的过程中,清王朝正走向末路,外患日紧。她为了稳固自己的反动统治,空前出卖国家利权,使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一系列的卖国条约,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等,都是在慈禧太后垂帘之时或暗中指使下实现的。
就在载湉充当小傀儡、慈禧太后二度“垂帘听政”的大约10年间,中国周边的屏藩属国,一个接一个地丧失殆尽,使中国边疆地区直接暴露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留下了太多的“国耻日”。越南、朝鲜、缅甸等周边国家,原是中国藩属,向清政府按年朝贡,以求得泱泱大清帝国的保护,而作为保护国的清王朝,此时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不仅难尽保护之责,而且将这些藩属国推入虎口,使它们分别成为法日英等国的殖民地。
1884年5月11日,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代表在天津签订《中法简明条款》,其中第一、二条规定:清政府不干涉法、越间已订和将订之条约;中国自越南即行撤军,等等。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不战而败”后,1885年6月9日双方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简称《中法新约》,其中第一条规定:清政府承认法越间已订和将订条约,等。1887年6月26日,法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越界约,具体划定了粤越边界和滇越部分界段。通过这个条约,法国将它占领下的越南领土扩张到了湄公河上游的东岸。英国也不甘落后,乘机胁取了缅甸、泰国。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实际上是承认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权。同时还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予日本。
甲午之年,正值慈禧太后60岁大寿。此前,慈禧太后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准备过好这次寿典。她置战争于不顾,照样设宴演戏,挥金如土。修园工程从光绪十二年动工,由宠监李莲英指挥,前后花了大约6年时间,始告竣工,全部工程耗去白银3600万两,占清政府一年财政总收入的一半。慈禧太后喜欢看戏,李莲英便特地在园中建了一座当时全国最大的戏台。这座戏台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匾额曰“庆演昌辰”,中层匾额叫“承平豫泰”,下层匾额为“欢胪荣曝”,三层高达21米。中、下层的舞台都有活动地板,演员可以表演从天而降或由地里钻出的场面。下层舞台的地板下还有一口水井、一个水池,以作为布景时的水源。大戏台的对面是颐乐殿,是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造得穷工极巧,无比奢华。
农历十月十日是慈禧太后的60岁生日。此前一年多,朝廷就开始着手准备庆寿活动,宫廷内外进行装修粉饰。自大内至颐和园,街道铺面都要修葺装饰,并要搭盖灯棚,点缀景物。沿途建设经坛,由喇嘛僧奉诵寿生真经。庆典期间还要举行一系列庆贺筵宴,宫中和颐和园都要大造牌楼,准备演戏多日。为办好寿典,从国库中调拨白银300万两,另外,宗室王公、京内衙门、各省督抚将军等文武官员自动“捐献”白银298.15万余两。这些仅是有据可查的记载,至于账外不记,巧取豪夺,更是不可胜数。值此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前方战事愈烈,那拉氏过寿之心更切。一些主战大臣纷纷上书要求停办“点景”,移作军费,那拉氏为此大发雷霆,竟称“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下令催促王公大臣及外省封疆大吏将“六旬万寿贡品”统于10月23日“呈进”。
阳历11月7日,日军占领大连湾,这一天正是那拉氏生日,前方军情急电雪片般飞至宫中,那拉氏却不为所动。照旧在颐和园升殿接受朝贺,大宴群臣,连续赏戏三天,王公大臣辍朝三日陪同观看,公事皆延置不办。而此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中国东三省的大片领土,那拉氏则早已将黄海海战几百名官兵壮烈殉国、辽东半岛岌岌可危的局面抛之九霄云外了。清军战败后,在那拉氏授意之下,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1895年6月日本开始派兵侵入台湾,遭到台湾人民的奋勇抵抗,那拉氏置台湾安危于不顾,下令台湾大小官员内渡,并严厉禁止接济台湾抗日军民,同时还在颐和园搭起天棚,准备避暑。遂有人题写了“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的对联,痛斥那拉氏的卖国罪行。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就带着光绪帝西逃,一直跑到了西安。1902年慈禧太后回到北京后,更为“惕于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但仍念念不忘她两年后的七十寿辰,1904年她就七十岁了。各省文武官员又开始绞尽脑汁想着这次送上什么祝寿礼物能讨得主子的欢心。1904年农历十月初十日,慈禧太后生日那天,上海的《苏报》上刊出一副对联“赠庆”,讽刺不为不深刻,足见主编章炳麟胆识之非凡:
今日幸颐和,
明日幸北海,
何日再幸古长安?
叹黎民膏血全枯,
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交趾(即越南),
六十割台湾,
七十更割辽东地,
痛赤县邦圻益蹙,
每逢万寿祝疆无。
那拉氏为政时期,签订的割地求和条约条款胜过以往列朝列代。唐朝女皇武则天向东平定朝鲜、向西平定西域,稳固了唐朝疆域。慈禧太后则不仅将藩属诸国弃置不顾,而且割让领土予俄国、英国,并允许他国在上海等地建立“国中之国”——租界。
慈禧太后在对付政敌、处理宫中矛盾的问题上,处处得心应手。而在处理对外交涉的问题上,时时出手拙劣,自己也落了个西逃西安的下场。她卖国步伐越陷越深,最后竟滑稽到“扬言称臣”的地位,将大好河山拱手呈送于外敌面前。1900年,八国联军提出了和议大纲十二条时,流亡在西安的慈禧太后签字承认了这个大纲,还发出一道上谕,说是“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渐愤交集”。可见慈禧太后此时对西方感激涕零的心情,西方列强不仅没有提出割地要求,而且还“不侵我主权”,承认慈禧太后的统治。她遂在上谕中表态,这个朝廷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西方列强也感到,哪里还能找到如此恭顺的清王朝,与其灭掉它使其成为殖民地,还不如令其代为统治,使其成为洋人的“税吏”和“管家”,从而获得更大权益,由此可见,这个朝廷还是要“保全”的。
慈禧太后不负众望,她派出的签约大臣答应“赔款”数目最后确定为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在四十年内分年付清,还要加上利息,本利共达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此外,再加上各省的地方赔款,总数在十亿两以上。这个数目相当于至少12年的政府财政总收入。这次“赔款”,数量空前巨大,沉重的负担压在了全国人民头上,清政府也担负起了对全国人民进行勒索的任务,以取得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统治地位的保障。此时的中国,在形式上仍然是个独立的、统一的国家,而实际上已成为西方列强共管下的半殖民地国家。正如一个美国人所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
“无冕女皇”功过是非后人评
慈禧太后执掌朝政四十余年,虽说向列强割地赔款求和,但是她毕竟让大清王朝延存了几十年,不然清朝早在太平军的进攻下土崩瓦解了,仅此一点,她死后还是有脸面见到列祖列宗的。1908年11月14日黄昏,囚禁在瀛台涵元殿近十年的光绪帝死去,这位皇帝虽在龙椅上坐了二十余年,但如同一傀儡,现在他终于摆脱了慈禧太后,到另一个世界去哭诉他的哀怨了。时隔不到一昼夜,第二天中午,操纵中国约半个世纪的太上皇慈禧太后也死于皇宫仪驾殿,终年74岁。在两天之内,清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和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相继死去。
那么,看看这位无冕女皇死前是如何自我认识的吧。她死后发表的遗诏说:“我几次垂帘,不知内情的人,有的认为是我贪图权势,实际情况是形势迫使我不得不这样做。”这种说法,明眼人一看便知她是言不由衷的。慈禧太后临死之前的最后一句话,真是完全出人意料:“以后勿再使妇人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使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这是良心的发现,还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反省,就不得而知了。
权术与治国的关系应该是不可分的,但权术的高超并不能代表治国安邦之术的高明。慈禧算得上权谋高明之人,在对付政敌上往往是技高一筹、处于不败之地。而在治国安邦之才上,她懂得利用汉臣和借师助剿打败了太平军,暂时保住了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慈禧太后虽仇视肃顺,但仍继续采纳“没有肃顺的肃顺政策”,即重用汉人、以汉治汉的政策,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等湘淮军将领镇压太平军,任用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汉臣戍卫边疆、治理地方政务。而且她时时在满汉大臣之间搞一些政治平衡政策。慈禧重用信任曾国藩及其一批汉臣,对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起了关键性作用。《清鉴》说:“听政之轫,军事方亟。两宫仍师用肃顺等专任汉人策。内则以文祥、倭仁、沈桂芬等为相,外则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将。自军政吏治,黜陟赏罚,无不咨询。故卒能削平大乱,开一代中兴之局。”这话是有道理的。一位在中国传教十三年之久的丹比上校说:“可以强调,慈禧太后是满族人中第一个懂得中外关系问题,以及运用这种关系来增强王朝力量、推进物资进步的人。”这位上校所讲的“懂得中外关系”,大概指的就是“借师助剿”吧。她也知道在权臣之间搞权力平衡和两面手法,以此维持了中央集权的局面。同时在危难之际,以退为进,实行新政,迈出了比戊戌变法更大的政治步伐。
在以国为家、家国难分的宗法关系下,在夫权社会道德伦理关系的罗网下,女皇的地位摆在哪里、继承人如何选拔的问题与传统的王位继承法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历史上,以皇太后身份统治王朝的比比皆是。有史可考的最早摄政的皇太后,就算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公元前?一前265),即芈(Mi)八子。昭王19岁即位后,各兄弟争夺王位,她倚靠同母异父兄弟魏冉的支持,摄理朝政,号称宣太后。她先后任用樗里疾和魏冉为相,平定争夺君位的叛乱,封同父异母弟戎为华阳君,直至公元前266年秦昭王亲政。
不管是在女性中,还是在历代后妃中,那拉氏的政治才能都是少有的。真正能和她相提并论的,大概也只有汉代吕后和唐朝武则天了。这三位专权的后妃,一个出现在封建社会后妃制刚刚建立不久,一个出现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一个出现在封建社会灭亡的前夕,恰好代表了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三个女性掌权者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女性问题在封建社会中是个贯穿始终的问题,而且体现了女性与政权之间那种时疏时密的关系。
就在吕后(公元前241-前180)死后804年后,武则天(624-705)出世,就在武则天死后1130年后,慈禧出世,真是“千古一后”。西汉吕后前后执政16年,武则天前后统治51年。那拉氏16岁被选入宫,26岁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慈禧始终以皇太后身份统治清王朝,前后达48年之久。
吕氏、武则天、那拉氏,这是三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人。一个是中国后妃史上第一个女强人,一个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加冕女皇”,一个就是封建社会灭亡前夕——清朝的“无冕女皇”。武则天是有史可证的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那拉氏则是曾三次垂帘听政的惟一一位皇太后。
武则天先后废过三个太子,慈禧太后则先后立过三个幼帝。武则天退位至死的二百六十多日子里,不再垂帘听政。而慈禧太后则掌权到死前的最后一刻。
武则天致力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强大。在她执政时期,唐代疆域发展到最大版图,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之密切程度是空前的。慈禧太后统治时期,清朝疆域几度萎缩,民族危机的程度空前绝后。
武则天和慈禧太后无疑是中国封建历史上两朵“奇葩”。慈禧虽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建立国号,但垂帘于后,胜似前台听政。慈禧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她没有为自己加冕称王,也省却了理学家对她道德的过多指责。
两位政治女强人死后,后人的评价是不同的。
明代著名哲学家李贽评论武则天,说她比中宗强百倍,比高宗强十倍。她可谓是像唐太宗那样少有的、有政治风度的皇帝之一。武则天的政治生涯就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但总的说来,她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上不多的好皇帝之一,是封建时代最杰出的女政治家。无字碑立时虽未刻唐人一字,但后人却刻上了42段题词铭文。其个有一首明代四山的题诗:“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诗人写“乾人”怀念武则天,说明武则天比唐高宗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深厚很多。
慈禧太后操纵清末政权几达半个世纪。在她当政的这半个世纪中,对内专制残暴,对外屈辱卖国,使我中华民族濒临危亡边缘,成为国家和人民的罪人。后人曾作了一首宫词,记述慈禧太后驾崩时情景:“玉座珠帘五十春,临朝三度抱冲人。扶床一见雏孙拜,定省仪鸾仅隔晨。”评论可谓恰如其分。
那拉氏,从其一生来说,是成功的;从满族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对全国的统治;从国家的发展来说,则是一大悲哀。慈禧太后统治中国之际,在大洋的彼岸,大英帝国在女王的领导下,实现了建立大英帝国的梦想。
女人与权力,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这里不仅牵涉到一个政治家与人性的关系,还涉及到一个对女政治家如何评价的问题。历史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这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