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只小老鼠外出旅游,恰好遇见两个孩子在下兽棋,小老鼠就悄悄走近去看,结果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尽管兽棋中的老鼠可以被猫吃掉、被狼吃掉、被虎吃掉,却可以战胜大象。于是,它由此认定,只有老鼠才是真正的百兽之王!这么一想,小老鼠就得意起来。从此以后,它既瞧不起猫,又看不起狗,甚至还拿狼开心。有一天,它居然还大摇大摆地爬到老虎的背上去了。恰好老虎正在打瞌睡,懒得动。小老鼠于是更加得意忘形。它趁着黑夜钻进了大象的鼻子,大象觉得鼻子痒痒的,就打了个喷嚏,小老鼠立刻像出膛炮弹似的飞了出去。飞呀飞呀飞,飞了好半天,扑通一声掉到臭水坑里!孩子,“自”“大”加一点就是“臭”。今年是鼠年,你这只小老鼠会不会也掉到臭水坑里呢?要想不会,就必须遵守一个前提,这就是永不骄傲!
听了爸爸的故事,王强很快便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这位睿智的爸爸对孩子的缺点并未直接斥责,也未生硬地给孩子讲述大道理,而是以故事的方式巧妙比喻,让孩子自己去领会言外之意,可谓举一反三,收到了极好的说服效果。
一般来讲,用故事来说服孩子分以下几种。
1. 借故事人物来激励孩子
以故事中的正面人物形象,为听者树立一个榜样,是人们常用的劝告他人的一种方法。在将故事中的人与听者进行类比的过程中,明白无误地将自己的情感和主旨传达出来,因而十分富于感染力和鼓动性。
数学家苏步青上小学时,成绩特别差,年年期末考试都是倒数第一——这种情形,就如同把名次靠前的同学的名字“背”在自己身上一样,所以人称“背榜生”。一次,他又逃课了。爸爸找到他,告诫道:“你不读书,别人怎会看得起你呢?看不起你的原因,不就因为你是背榜生吗?如果你考前几名呢?你知道牛顿吗?他也长在农村,到城里念书时成绩也不好,同学都欺负他,瞧不起他。一次,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还故意把他打得趴在地上——他凭什么?不就是成绩比牛顿好、身体比牛顿壮吗?别看平时牛顿不敢惹他,这回可不一样了。只见牛顿猛地翻身跳了起来,将那个打他的同学逼到了墙角。那同学一见牛顿如此勇猛,不由害怕了,只得认输,从此也再不敢欺负他了。从这件事上,牛顿得到了启发,只要有骨气、肯拼搏,就能取胜。从此,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在一连串的反问中,苏步青第一次听到了一位大科学家如何克服自身弱点、奋发图强的事迹,这无疑使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同时,从这个故事中,苏步青也吸取了前进的力量。从此,他发奋学习,终于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2. 借故事人物来表达情感
任何人讲故事都带有自己一定的人生感悟或情感体验。不过,如果能自比故事中的人,便更容易将这种个人的情感体验巧妙地融入人物或情节之中了。同时,还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拓展故事本身的内涵,并借故事中人物的口吻传达出这种意蕴来。这样的感情表白也显得更为强烈、流畅和感人。
3. 借故事评述来阐明道理
有时候,我们面对的人和事,如果恰好有同类型的、相似的例子或故事可以利用,就不妨拿它来同孩子的故事作一番对比,从而引申出某个道理。这样一来,由于对比鲜明、生动,往往能使孩子在不经意中得到自我反省,从而接受父母的意见。
4. 借故事意蕴来启迪心智
人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孩子的懵懂和迷惑之处,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利用富于哲理性的故事,来暗示自己的某种用意,就可能在孩子的心灵中播撒下一片阳光。借用寓言本身所蕴涵的哲理,委婉地传达出自己的看法,暗示一种告诫之意,这要比直接的劝告更容易为听者所接受。
5. 借故事情趣来开导孩子
有些寓言故事颇为幽默风趣,看似笑话,个中却一语双关,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且富于讽喻或谐趣感,显得既中听又耐听。如果我们能将这类故事巧妙地引入谈笑风生的讲述之中,就能不露声色地将自己的意思传递给对方,从而收到含蓄隽永、回味不尽、一石三鸟的理想效果。
■ 不粗暴专制地对待孩子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父母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哪儿错了,为什么错了。同时,还要告诉他,同样的错误不要重犯,要及时地纠正,要吸取教训。总之,切莫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葛竞刚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近,老师发现葛竞刚变了,以前活泼开朗、上课积极发言的他,现在变得沉默寡言,总是一个人发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经过细心的了解和与葛竞刚耐心地谈话,才知道了葛竞刚变化的原因。
葛竞刚以前特别爱说话,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把学校发生的趣事说给父母听。可葛竞刚的父亲是位车间工人,没什么文化,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葛竞刚身上,希望葛竞刚将来能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因而对葛竞刚的学习抓得特别紧。他觉得葛竞刚说的这些话都没用,纯粹是浪费时间。因此,葛竞刚说话时,父亲总是会打断他:“别说了,光说废话,一点用也没有。你把这心思放在学习上多好,快去做作业!”一次,葛竞刚说班里发生的一件事,正说得兴高采烈时,父亲说:“说了你多少次了,别谈这些废话,你还说。再记不住,看我不打你!”葛竞刚吓得一句话也不敢再说,回到自己房间去了。
葛竞刚以前特别爱提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开始时,父亲还回答,后来葛竞刚问得多了,父亲就不耐烦了:“别问了,就你那么多事,问那么多干吗,去,学习去!”父亲把眼一瞪,葛竞刚不敢再说了,因为他知道父亲脾气不好,生气了会打人的。慢慢地,葛竞刚在家里的话越来越少了,每天放学就闷在自己的房间里,因为父亲也不让他出去玩。渐渐地,葛竞刚的性格也就变了。
家长总是喜欢随意打断孩子的诉说,用命令压制孩子,不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这就必然造成亲子之间沟通的障碍。这样一来,家长也就听不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听不到孩子的心声,了解不到孩子的所思所想。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家长也不会知道,问题也就不会得到及时解决,这对孩子的心理必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另外,家长总是打断孩子的诉说,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孩子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总是憋在心里,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利。
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倾诉时,不会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而会给孩子一个尽情倾诉的机会。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更了解孩子,而且还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更融洽。
在中国,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最拿手的教育方法就是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树不修不成料,儿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这都是历史上相传的教子经验。孩子犯了错,一些脾气暴躁的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怒火下,失去理智地对孩子进行打骂,想以此来促使孩子改正错误。
然而,打骂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达到父母的教育目的,而且会使孩子形成说谎、冷漠、孤僻、仇视、攻击等心理问题。而这往往会成为孩子日后产生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也会导致孩子出走、自杀等令人终生遗憾的事情发生。
心理学实践证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大多是因为父母采取了“单向教育”方式。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只知道刻板地说教、粗暴地打骂、无情地强制、在精神上虐待。这样做,不仅恶化了亲子关系,还让孩子丧失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 不急于纠正孩子的“出格”行为
强烈的“出格”思想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但孩子的“出格”思想也有其不可否定的积极因素。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正确对待孩子的“出格”,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
十岁的伊雪想了好长时间才开始动笔,一出手就画了半只鸭子!陪孩子画画的父母们看见一张大纸正中什么都没有,却在画纸边上只画了半只鸭子,都觉得不可思议,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怎么只画个鸭屁股呀?这孩子怎么乱画呢?好好一张纸不画,画到边上干什么?……伊雪妈妈也说:“你看人家画得多好!你看你!”“哪有画半个鸭子的呢?怎么能画得这么不完整?都到纸外面去了,把纸翻过去重画吧!”
老师赶紧过去看了看,说:“让孩子画完,不要着急!孩子一定有她自己的想法!”果然,伊雪下笔后,似乎胸有成竹,很快完成了那幅画。老师让她给大家讲讲画的内容,伊雪简单地讲了一下她画的故事:“鸭妈妈和鸭宝宝出去玩,走散了。小鸭去问青蛙妈妈:你好!你看到我的妈妈了吗?青蛙妈妈说没看到。小鸭又问乌龟姐姐:你好!你看到我的妈妈了吗?乌龟姐姐也说没看到!最后,小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妈妈去找妹妹了!妈妈带着小鸭和妹妹一起去了游乐场!”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那画面上的半只鸭子,是跟着妈妈的小鸭子。妈妈和妹妹已经走出画面了,而小鸭子才走出去一半。
看着画面,老师为孩子的创意感到欣喜,伊雪的妈妈也感到震惊。
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做的事情虽然出乎父母的意料,可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是多么宝贵呀!
现在,孩子们的生存、成长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和父母小时候不一样了。他们接触社会、接触新事物更早、更广泛,他们面对的世界也更精彩。这就更容易激发其好奇心,使其突发奇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
针对这种情况,国内教育专家指出:面对孩子的诸多出格行为,如果父母简单地将其看成越轨、破坏纪律而加以批评和限制,就可能会把一些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在框框里。
相反,如果父母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出格”行为,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在这些“出格”的孩子中间一定会出现更多的人才。
教育专家指出,“出格”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1. 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孩子的“出格”大多发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处在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一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巨变时期。这个时期是由孩子向成人过渡的心理“断乳期”,他们不再像儿时那样依恋父母,也不再把父母看做是“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的心理,如果能悉心保护、正确引导,将有利于其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2. 有利于孩子情绪的调节
孩子处于发育的过渡时期,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一般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有“出格”思想的孩子,是不会让情绪长期滞留在心中的。发泄之后,情绪便会得到调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3.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
孩子的“出格”思想,有时是针对传统思想的束缚而产生的。传统观念认为是这样的,而具有“出格”思想的孩子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可能“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时候,却是他们求异思维的表现。他们在试图独辟蹊径,从其他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4. 有利于孩子形成开拓的个性
孩子产生“出格”的思想,实质上是他们心理上对于常规的“突破”。当他们的心理进入“突破”阶段后,表现出来的,就不再是过去的听话和顺从,而是勇敢和冒险。现代社会充满着竞争,从小培养孩子好胜、敢闯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形成开拓、进取的个性。
所以,合格的父母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出格”,并积极引导孩子,使其朝着富有建设性的健康方向发展。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离经叛道”的“出格”行为呢?教育专家为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如下对策:
1. 正确理解孩子的“出格”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一些“出格”行为其实是对于自己生理心理成熟的一种尝试性反应。绝大多数并非父母所想象的那样,是孩子真的学坏了,而只是孩子个体成熟的心理反映而已。
2. 正确应对孩子的“出格”
父母发现孩子的“出格”行为时,的确需要表明态度。但是,方式方法非常重要。应该给孩子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避免因为简单粗暴而伤害了孩子的感情,甚至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推动孩子走向父母希望的反面。
建议父母在这个时候,采取“主动式聆听”,最好由父亲来处理儿子的问题,由母亲来处理女儿的问题,这样的话共同语言会多得多。父母可以坐在孩子身边,主动和孩子聊聊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3. 用沟通交流走入孩子的心扉
交流、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最好方法。面对“出格”的孩子,和他们进行良好沟通是引导他们的必要前提。每个父母都应该提高自己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走进孩子的心扉,摸透孩子的想法,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教育方法。
作为合格的父母,一定要敢于接受孩子的“出格”,善待孩子的“出格”行为,引导孩子走向精彩的人生。
■ 巧言相激胜过好言相劝
有一位特长教育家,他对于不喜欢练小提琴的孩子尤其有一手。在他教孩子们练琴时,经常碰到的难题就是儿童的学琴意识低落。然而,他却能使这些孩子们都乐意接受他的指导。用逼迫的方式吗?不!因为这种办法只能收到一时之效,并不能持久。原来,他所使用的特效药就是这么一句话:“我想这件事你必定做不好,因为你的技能比人家差,所以你才不想练习。”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经常会遇到这一类的情形。小学生更是如此,很少有主动进取的,且常以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达到偷懒的目的。对于这样的孩子,你不应该对他说:“难道你是不喜欢它吗?”这是毫无效果的,应该对他说:“这样的事情对你来说是稍微勉强了点,可能你没办法做好,因为你能力比别人差。”
只要这一句话,多数孩子会自发行动起来。
像这样的刺激效果,对大人或小孩都没有什么差异。如果你以强迫手段命令学习,非但毫无用处,反而会使对方产生反抗的心理。即使他当时听了你的话,时间长了,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好的效果。
激将法往往能使被说服者产生感情冲动,从而去做一件他在平常情况下——比如请求他或同他商量——可能不会去做的事。激将法还可以激起对手的愤怒感、羞耻感、自尊感、嫉妒感或羡慕感等。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激动之中的对象在稀里糊涂中便会落到激将者的设计中去。
意气风发的年轻一辈更容易意气用事。如果要说服他们,言辞匮乏之时,不妨先摸透其心理,采用一下激将法,他们可能反而会顺着杆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