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第三位考官仍然给了里克一个机会,即使前面的回答未抓住要领,现在里克如果领悟到考官关心的是该怎样编剧本、能否编好剧本这个根本问题,抓住时机回答,仍然有取胜机会。令人遗憾的是,里克未能理解考官的问话意旨,终使一份唾手可得的美差轻易地失去了。综观整个面试过程,里克根本未展示自己在从事编剧工作方面的才能,结果自然不会被录用。
在求职面谈过程中,招聘者有时会突然设置一些“迷宫”,让求职者猜答。如果求职者对招聘者提问的动机不甚清楚,则很可能不知不觉地陷入其所设置的障碍中而不能自拔。里克的失败再一次说明,当求职者的专长或者所学的专业与所谋求的职位不同时,招聘人员可能会直截了当地询问你能否胜任本职工作,此时你就要适当地显露一下你在这方面的专长。但在特殊情况下,招聘者并不直接提出这类问题,而根据求职者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设置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让其逐一回答,最终引到招聘职位的话题上来。对招聘者而言,招聘一位能适合本职工作的人员是其主要目的。在面谈中,如果求职者未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在任何时候均不涉及你本人能否胜任这一核心问题,招聘人员就有可能认为你不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障碍性话题是面谈中的“雷区”,求职者可以绕过这些话题,直接向招聘者表明自己想干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决心,使对方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这样二者就可能达成共识。当然,如果求职者确有充分的把握回答对方的问题,则可以当面答复。如果觉得该问题不容易答复,那么回避上述诸如此类的问题效果更佳,避虚就实,把话题引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方面上来。这有赖于求职者随机应变和驾驭语言、把握机会的能力。面谈中最糟糕的情况是求职者未能体察招聘者提出障碍性话题的复杂动机,求职者就问题谈问题,从而使自己处处陷于被动,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最终,面谈的结果自然是难以取得求职者预期目的。
当然,招聘者设置障碍性话题动机是复杂的,或许招聘者是想试探一下对方的机敏程度和应变能力,或许故意向对方发难,来个下马威,置求职者于被动尴尬境地,观察其摆脱困境的能力。这时,求职者得注意对方提供的各种暗示,理清思路,组织好自己的讲话内容,针对问题作答,或者采取一些措施,婉转地转变话题,把话题引到关键性问题上来,尽量化被动为主动,为自己争取有利战机。
(3)不注意自身的职业形象
求职者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才能使招聘者确信其有足够能力胜任本职工作。职业形象的确立除了求职者的外貌、风度、个性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之外,求职者的谈吐是否得体也显得极为重要。有关研究表明,在劝说人时,其效果只有8%与内容有关,42%与仪容有关,而50%却与你如何言谈有关。任何一种职业工作,都要与人建立职业关系。工作人员要顺利完成具体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谈话技巧和口才,在种种场合,针对形形色色个性心理迥异的人,均能做到用语恰当、谈吐得体、不亢不卑、不温不火,这样,良好的口才既显示出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形象,也维护了任职单位的形象和尊严。某省一家外贸公司因拓展外贸业务的需要,决定向社会公开招聘数名业务管理人员。招聘广告登出后,人才招聘处便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应聘人数竟突破六百大关。经过笔试和面试两道关卡之后,最后剩下34人。这筛选出来的34位应聘者个个了得。说写,无论中文外文,均无懈可击,论讲,有问必答,应对如流,滔滔不绝,堪称难分伯仲,去掉谁也没充分的理由,哪个应聘者也不会服气,这使招聘者颇感踌躇。最后,公司发出话来:请应聘者第二天到公司门口看榜。同时,为了感谢应聘者对公司的厚爱,将在某酒家设宴招待以示谢忱。事实上,公司准备通过酒宴对应聘者再次进行筛选。
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几位总经理坐在应聘者中间,相互频频举杯,互作酬答,你来我往,笑语欢声不断。这次酒宴,公司的标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人才之间也!”其目的是把酒论英雄。笔试和面试只反映了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部分素质。应聘者有备而来,且分外警觉,所以,有些缺点就暴露不出来。而在气氛热烈的酒宴上,一些应聘者认为大局已定,思想不再设防,于是,一个真正的“自我”便赤裸裸地展现在招聘者面前:
在宴会上,有的应聘者担心自己不被录用,沉默寡言,郁郁寡欢。这些应聘者性格过于内向,缺少交际能力,不适合从事外贸工作。有些应聘者自我感觉良好,这些人业务上确实高人一筹,面试时颇具绅士风度。但在酒宴上,终显“庐山真面目”,贪杯豪饮,狼吞虎咽,给人一种俗不可耐的感觉。有的应聘者出言不凡:“×经理,你只要录用我,两年之内,我保证给你赚几十万。”这种人轻言取胜,戏言赚钱,看似有胆有识,却言过其实,给人以一种不可靠的感觉。有的破釜沉舟而来:“×经理,我这次是横下一条心来报名应聘的,我已向原单位辞了职,我坚信,凭我的水平,你们一定会录用我的……”,这种人似乎很自信,实际却是自负,把应聘当赌博,把赌注全押在这一次上,这些人思想方法比较偏激、绝对。搞外贸,有时要刚,察言观色,当机立断;有时也要柔,以柔克刚,以屈求伸。思想方法单一,必然导致行动僵化。有的人苦苦哀求:“×经理,搞外贸是我多年的愿望,这次如再不能如愿,我可真……”这种人性格软弱,难以胜任外贸工作。上述这些应聘者最后终以落选告终。这次别开生面的应聘考试告诉我们,个人真实的职业形象有时是笔试、口试等手段难以发现的。煮酒论英雄,必然有一个酒后吐真言的结局。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毋宁说谈话是人的真情表露。尤其是当人处于一个自然真实的状况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工作人员谈吐得体,稳重而不放纵,彬彬有礼,不亢不卑,不温不火。在求职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求职谈话要尽量做到幽默而不庸俗,坦率而不鲁莽,大方而不做作。不要自吹自擂,目中无人,似乎不被录用就会给对方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种人或使人感到锋芒毕露,令人生畏,敬而远之,或给人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感觉。同时,求职谈话时也不要过分谦虚,惟惟诺诺,会给人一种没有独立见解、溜须拍马的感觉,甚至怀疑你是否还含有其他的目的。总之,个人良好的职业形象很大程度表现于高雅的谈吐之上,谈吐之美在于同语恰当,言之有物,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
上述例子中落选者的结局也警示我们,任何一种职业,对个人均有不同的要求,具体到谈话这个细节上,仍要把握讲话的分寸、尺度,使谈话与个人的自我形象相契合,保持求职形象的前后一致性和延续性,这样,求职者才能如愿以偿。
(4)惊惶失措,应变不足
国外一家公司聘用一名公关部长,经笔试筛选后,只剩下八名考生,等待专业技能考试。
考试限定每人在两分钟内对提问做出回答,每一名考生进入考室,主考官都说:“请您把大衣放好,在我面前坐下!”其实考室内除了考官使用的一桌一椅外,什么也没有。考试时的具体情形如下:有两名考生不知所措,两名急得掉泪。另有一人,听到提问,脱下大衣,放在考官的桌上,然后说:“还有什么问题?”这五名考生都被淘汰了。
剩下的三名考生中,有一名听到提问后,环顾室内,先是一愣,旋即脱下大衣,往右手上一搭,躬身施礼,轻轻说:“这里没有椅子,我可以站在您面前,等待回答下一个问题吗?”公司评论说:“有一定应变能力,但创新、开拓不足。彬彬有礼,能适应严格的管理制度,可用于财会、秘书部门。”另一名考生回答说:“既然没有椅子,就不用坐了,谢谢您的关心,我愿听候下一个问题。”公司的评语是:“守中略有攻,可先培养用于先对内、后对外。”最出色的一名考生的表现是听到发问后,眼睛一眨,把自己候坐的椅子搬进来,放于离考官1米处,然后脱下大衣,折好放在椅背上,自己在椅子上端坐。当“时间到”的铃声一响,他即站起欠身一礼,道声:“谢谢”,便退出室外,把门关上。专家的评语是:“不着一词而巧妙地回答了试题;性格富于开拓精神,加上笔试成绩又佳可以录用为公关部长!”
求职面试是求职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它的地位高于笔试。当求职者面谈时,往往由于十分紧张,心理压力很大,从而间接影响了其应变能力和反应的迅捷速度。在招聘者所提的问题难度较大情况下,首先要沉住气,稳重沉着思考对策,并恰如其分地开拓大脑中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结合具体的问话情境,想出多个回答方案,筛选出一个最佳的回答,在讲话中要配合适当的动作。切忌慌张失措,反应呆板、僵滞而无应变能力。在答语过程中也要细致,不漏掉一个问题。求职面谈中千万不要因问题出乎意料而手足无措,这样使考官马上对你产生否定的看法。
几种职位面试交谈实例
(1)应聘银行职员面试交谈
艾(深圳某外资银行经理):斯小姐,很感谢您报考渣打银行,我想知道一下您的家庭背景可以吗?
斯(一位女大学毕业生):当然,我家在广州,我本人也在广州居住了18年,直到我进入深圳大学。父亲是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母亲则是厂里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印刷厂的剧本、杂志等。我有弟妹各一人,仍在中学读书。
艾:那么,斯小姐,您为什么要来深圳大学呢?
斯:首先,该学校是新办的,富有创新精神,深圳特区对我也充满了吸引力。
毕(深圳某外资银行高级职员):那么,您又为什么来渣打银行应聘?
斯:说来这个机会也很偶然。有一天,我偶然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看到招聘消息,于是我马上决定来应聘。因为,首先,我久仰渣打银行的大名,它是香港第二大银行,全世界每个角落均有渣打分行;第二,我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去角逐,我以我的英语水平和曾做过秘书工作的经验,对自己有信心。
毕:(马上有兴趣)您说您当过秘书,什么时间?您能告诉我一些情况吗?
斯:今年寒假我在深圳工商联合会当了几个星期的会长秘书,主要帮他整理文件,处理信件,收集资料。
毕:您觉得那里工作如何?
斯:最困难的是人际关系。秘书身处boss和下属之间,有时很难处。
毕:为什么?您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斯:领导做决定,要下属去实现,但下属所做有时是不那么合领导的意图。
毕:我希望你能说得具体些。
斯:有一次,快到下班时间,有人来洽谈,但职员因要下班,便拒绝了他。然而这人很重要,是会长请他来的。事后,会长批评了他们,但他们则怪会长对他们太严。
毕:你是说他们太懒了?
斯:我认为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合适。
毕:但是,斯小姐,您要知道,秘书从不涉及人事关系,那是人事经理的事。秘书管的工作是什么?
斯:我想是接电话,处理信件,接待来访人。
毕:还有提醒您的领导该干什么。
斯:噢,我明白了,秘书不属于人事管理人员,是领导的左右手,辅助领导履行责任。
毕:有一个情况,您如何处理。刚好您的boss在开重要会议,不能走开,可又有一个重要电话只许他听。
斯:我想应请示boss,如果他没有空,我可请对方晚一点再打过来。
毕:我觉得您应该记下他的电话号码及姓名,由您的boss等一会复过去,否则您很可能失去了一次业务接洽的机会。这一点我们是极重视的。
艾:我现在请您去约一个新公司,我们不认识他们的经理,你会如何进行?
斯:我会写封商业信,只需公司的名称。
艾:您想书信好过电话吗?
斯:我觉得信比较正式,而电话更有效率。
毕:但是您不知道电话号码。
斯:我在电话簿上找,如没有再打到“114”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