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
他轻轻移开铺席,席下并无异样;然后,一步一步地循着墙根察看;突兀,发现墙边躺着一柄青铜书刀﹡,忙拾在手里——刀长五寸,宽五分,式样古朴斑斓,刀柄镌刻着四个小字:“董狐自用”。
朱安世认得这把刀,是义父郭解大侠、四十多年前送给司马迁的。司马迁极为珍爱,每日带在身边,形影不离;因为这刀,代表史官的一种品格。孔子说过:“蕫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所谓书法,就是史官记事的法度;不隐,是如实录箸,不加隐讳。自此,司马迁以“书法不隐”自励,誓作董狐第二。
这么重要的物事,司马迁怎会把它丢在这里?只有一种可能,他要暗示甚么。朱安世决心找出谜底,拿了灯烛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地向前寻找。当掀开一块蒲席时,发现房柱脚上,刻着“朱雀”二字——刀法功整,不象匆忙刻上的。
朱安世胸中一阵狂跳,果然是子长﹡兄留下了记号。别人也许不明含义,但他在司马迁家住过,知道后院有一“朱雀亭”。
不知何时,外面已下起大雨。朱安世顾不上雨淋,马上冲向后院。后院原是花园,年久失修已破败了。朱安世绕过一栋茅屋,早看见那座简陋的凉亭,因在东南隅,故起名“朱雀”。亭中石案已倾倒,四个石凳剩下三个;其中两个积满了尘土,只一个还算光洁。
朱安世环视四周,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不由犯起寻思。几年前,他曾在此与司马迁品茗、弈棋,对这里再熟悉不过了,不可能藏着一把剑呀!他愣怔片刻,继续寻找,石案下面没甚么,不免细摸石凳。忽然发现,石凳内缘有一活动的石块,轻轻一拔,里面藏着一个蜡丸。
朱安世取出蜡丸捏破,露出一方薄如蝉翼的冰纨,展开看时,上面两行蝇头小字:左四,右八,小桥头,转三匝。
朱安世揣好冰纨,起身出了亭子,冒雨踱上荷池傍的小木桥。他仔细数着小桥上的木栏杆柱子,由左数到四,将栏杆柱子旋转了三匝,然后又从右边计数,到第八根柱子,也缓缓旋转了三匝。“咯”一声轻响,栏柱应手脱落。柱子原来是中空的,里面藏着一根竹管。 朱安世由竹管中抽出一根竹简,上面写一行蝇头小字:凭此简,见穷里“千里明驼”
朱安世长吁一口气。他知道早年甘凉道上,有一侠盗名叫倪驮。因忍得饥渴,善走沙漠,人送绰号“千里明驼”;可惜过去无缘见过。想不到,他倒藏在京城穷里。朱安世决定立刻去找倪驮。为了隐秘行踪,从后院围墙跳到街上,一闪身便消失在风雨萧萧的暗夜里……
半个时辰后,朱安世来到洛城门附近的穷里。所谓“穷里”,就是穷人聚居的地方,全是茅屋、破房乃至黄土窑洞。几经询问,才找到了倪驮的住处。这是一间茅草房,刚要敲门,朱安世愣住了——破门竟上着锁。不由暗忖:今天诸事不顺。
正要撤身离开,就听身后有极轻的脚步声,回头看时,一位头戴竹笠、身披蓑衣的老者,拄着铁拐一跛一跛走过来。老人忽至近前,低声问:“可是朱大侠?”
朱安世猜出此人必是倪驮,便点头反问:“你老是……”
倪驮不等朱安世说完,即伸手一让:“请屋里说话。”
倪驮开了门锁,让朱安世进屋,然后点上油灯。借着灯光,朱安世打量屋内,屋顶一角透天,正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外面不下,里面滴答”的那种。陈设简陋,只一席一几,一个泥灶台,几只破陶碗。再看倪驮,他已摘下竹笠,脱去蓑衣,古稀年纪,却生就一副奇相:一头乱蓬蓬的灰发,马脸,铁丝相似的虬髯。二目开阖,精光夺人;他也正打量朱安世。
他见朱安世疑惑,便主动自我介绍。原来,几年前他在凉州一带作案,一次失手被官抓获,解到京城。司马迁知道他是义贼,向无大恶,便设法开脱了他的性命。只是受刑过重,坏了一条腿。从此金盆洗手,隐姓埋名住在穷里,只为报答司马迁的救命之恩。
知道了这层关系,朱安世连道“久仰”,并取出竹简奉上;倪驮看了一眼,即还给对方。说声“稍待”,即转身从破席下面,取出一把古剑——剑长不过盈尺,纯金剑柄、绿鲨鱼皮鞘,双手递给朱安世。
朱安世接剑在手,略抽剑刃寸许,即寒光如水,正是自己的那柄宝刃,当即点头称谢。
倪驮又把一个木箱推过来,里面全是一捆一捆的书简。倪驮神情激动地取出一编,“这是给你的信。”朱安世忙借着光亮细看,不禁流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