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侯亚夫自未封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候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五章 蛰伏兖州(1)
听了小二的话,应高三人都有点犯难。避祸期间,不宜与生人接触,更何况不知这个盲眼妇人的来路。周庸盯住小二便问:
“她是哪里人氏,常在此算卦吗?”
“她来此地少说一年多了,”小二连忙解说,“人们并不知她的来路。不过,卦倒极灵验的!”
“当真?”周庸厉声问道。
“吓,她给小的算过,”小二立刻眉飞色舞,“有一回,我上城西孩子他姥姥家,回来的路上丢了一串钱,求她给算一算上哪里去找,她说城外东南方。开始我也不信,心说试试罢,谁知果然在十里外路边的草丛里找到了。客官,你老说神不神?”
周庸听了颇不以为然。因为卜相工多为男性,而女性精通此道者极少,此人多半是混饭吃的,便想拒绝此人。韦九儿也不大相信,却笑着看向应高。应高却深信不疑,一脸虔诚道:“快请,快请她进来!”
话没说完,屋内已多了一个瘦小枯干的老年妇人。只见她眍偻着身子,一身破旧麻布衣衫,右手持一根竹杆儿用来探路,左肩上挎一搭裢,近乎全白的头发在脑后挽成发髻,脸上爬满细细的皱纹,一只眼窝是瘪的,另一只眼翻动间,露出灰白色的眼轮——似乎并不全盲。
“老先生,请坐!”应高对来人十分敬重,不称妇人而叫先生。
小二搀扶着来人,引她坐下,并介绍这位是高先生,那位是周相公,还有韩小姐。老妇人一一点头,算是回应了。她把竹竿儿靠在一边,取下搭裢放在席上,吸了吸鼻子,脸上现出笑颜:“客官,能否先赏老妪一杯酒?平生没有别的嗜好,就贪这一口儿。”
“大娘,”九儿见老妇人穷困潦倒,顿生怜悯,忙亲热道:“您还没用饭罢,赶上了就一块吃吧!”
“好,好。”老妇人也不客气,接过周庸递上的酒杯,“啯”地一声喝了,把酒杯放在几上,随手拿过一张麦饼,卷一卷大嚼起来。又接过小二递来的竹箸,自如地挟了块腊鱼——就跟明眼人一样!
众人立时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