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心得分享
(二)
作者:王泽仁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心得分享: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但圣人与普通人的不同在于:圣人知错即改,我们却在不断的犯同样的错误。更有甚者:我们犯了错,还死不承认,找各种借口推卸搪塞责任。
“过则能改,善莫大焉。”孔子的学生子路做到了:子路闻过则喜。我们很多人却闻过则怨、闻过则怒、甚至闻过则报复。孔子非常推崇卫国大夫蘧伯玉,因为他“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人到了五十岁,还在反省自己四十九岁的过错。
孟子在遇到人有过不改的情况,基本上采取的是当头棒喝的教育方法了,因为孟子对己对人向来非常的高要求: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明明知道这个事情是不对的,却说可不可以慢慢改,给自己一段时间调整适应,从“日攘一鸡”减少到“月攘一鸡”。表面上看,这个人是进步了,因为从偷鸡的行为数量上来看,明显减少了,可是孟子认为从本质上看:一个月偷一只鸡和每天偷一知鸡,性质上是一样的。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多人的堕落,一失足成千古恨,都是从做一件不起眼的小坏事开始的。在生活中,偷了一次东西,就会有第二次;在企业中,挪用一次公款,就会有第二次;在政府中,贪污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基于此,孟子认为:既然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给自己留任何后路和借口,因为只要给自己任何的退路,一旦遇到放纵的机会,就会退转到以前的状态。真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唯有如此,人生才能有质的飞越。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心得分享:史书上描写:“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这三句话说明子产明察秋毫,子贱宽忍温厚,西门豹赏罚威行。
《孟子》书中还记载了子产的另一个故事:有人送了些活鱼给子产,子产舍不得吃,就让管理池塘的小吏把鱼放生,结果此小吏背地里却自己煮着吃了,回来还欺骗子产说已经把鱼儿放生了,子产听后很高兴,开心的说道:“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个小吏听后,内心窃喜,洋洋得意,以为子产愚笨,好欺骗。可是孟子却评价道:“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君子唯道是从,无一朝之患,而有终身之忧。君子从来不考虑每天的成败得失,而是考虑一生的修身格物。
以上所写基本上可以看出子产是个有能力、有德行的人;他所治理的郑国做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孟子这里讲到的子产“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的故事,我认为有点以偏概全了。我想子产不可能是“惠而不知为政”的领导。但孟子在这里确实揭示了为政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前建立好制度和标准,为政者就可以坐而治天下了,没必要每天操劳。好的领导应该是让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各司其政。提前设定好标准,简政放权,赏罚分明;做到这样就可以高卧而“天下运之于掌”了。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太忙太累,下属太闲太安逸,归其原因,就是文化、制度、职责、赏罚、分权等等没有做好。真正的好领导是“不知有之”的,领导在不在单位,都没有任何不同,每个人都能做好“自我管理”,这就是《易经》里面讲的“群龙无首”了。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心得分享:中国的哲学家,非常喜欢用山水来比喻人的德行。老子讲:“上善若水”,他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取水滋养万物而不居功,谦卑处弱而安然自得,所以接近“道”,是“上善”。孔子也喜欢水,他说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一动一静是人的两个切面。
孟子继承孔子,认为水有两种:一种是有本之水,一种是无本之水。有本之水,源源不断,永不干涸,遇洼则盈,盈而后进,永不停歇,持之以恒,直入大海。就像人一样,不断的磨砺,不断的精进,不断的提升自我,最后达到人生豁达境界。后世儒家圣人朱熹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本之水即是活水。有根有源,自我净化,源远流长。而无本之水即是死水。死水遇垢则污,遇晴则涸。人如死水则朝不保夕,人处死水之中,则如涸辙之鲋。这都是人生的大祸患。
孟子之所以要讲两种水的特质,关键在于他想要说明人应该做到名实相副。人只有时刻的精进自我,才有可能承载得了外来的声望名利。否则名气越大,死的越惨。孟子说过:“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简单的解释就是:富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别人给的富贵,别人随时可以剥夺。只有自己内在的宝贵东西,即德行,是任何人都剥夺不了的。
儒家的另外一位圣人也做过类似的论述,这位圣人就是荀子,他讲到人有四种荣辱:内荣(内在的圆满德行),内辱(内在的恶劣品行),外荣(外在的赞誉),外辱(外在的诋毁)。并认为:君子任何时候都有内荣而无内辱,至于君子获得的是外荣还是外辱,这完全要看社会是“有道”还是“无道”了。君子从来不会去在乎外在的荣辱。所以孟子也讲一个人一生的追求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一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有的东西,只要诚心而为,就一定可以得到,比如学识、才能、德行。有的东西,即使去追求,能不能得到不是自己可以把控的,但不管最后是否成功,都要淡然,只要做到无愧于心,至于结果如何,儒家从来不做功利评判的。诸如:爱情、财富、地位。管理学里面也讲到,人会遇到四种事情:直接可控的,间接可控的,可以影响的,不可影响的。所以中国人喜欢这八个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道家的庄子也有过类似的论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全天下人赞扬我,我不觉得高兴;全天下人批评我,我也不觉得沮丧。我不会增加一丝一毫,如佛家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关键是做好自己,保持清醒,恒守独立品质。孟子讲:“人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每天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实在是太累太辛苦。正所谓:“胁肩谄笑,病于夏畦”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我最喜欢的境界。正在努力的去往这方面修习。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闲,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心得分享:这则故事,是我最喜欢的《孟子》篇章了。刚开始读这则故事的时候,觉得非常搞笑;可是略一沉思,顿感汗流浃背。多读上几遍这则故事,一定会让你从此刻骨铭心,毕生难忘。
这则故事太发深省了,我想估计很多男人,尤其是已婚的男人。读完后开始自问良心了。我们很多男人,一副家庭救世主的形象,回到家里颐指气使,认为自己是整个家庭的支柱,是家里可以倚靠的脊梁,是老婆孩子的安全庇护所。可是真的是如此吗?真的有几个男人做到了让孩子以你为榜样,让妻子以你为骄傲?
我们很多男人在外面,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得过且过,不但无理想,无目标,且一回家认为自己是养家之主,一副大男子主义(大丈夫和大男子有本质区别的),需要伺候。认为自己在外面受苦受气都是为了家人,卑劣者甚至把这种委屈迁怒到家人身上,在家人面前从来没有好脸色。更有甚至,有些男人像这则故事中孟子描述的:在外面干的都是些龌龊勾当,毫无正业可言,回到家里还死要面子,说自己每天和达官贵人谈生意,每天和各种社会精英商务往来。脸皮赛过长城,良知被狗吞没。
男人应该勤奋工作,踏实进步,做正确的事以及正确的做事。让家里的父母、妻子、孩子放心。挣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去踏实挣了。能不能赚到钱,有时候是命;但明明没有赚到钱,非得打肿脸充胖子在家人面前吹牛,这又何必呢?
孟子最后这句话说的好啊:“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一个男人在外面求富贵,且不让家里的妻子蒙羞。能做到这点的男人太少了。
切记,切记:绝对不做故事中这样的男人!
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心得分享:中国的读书人都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学而优则仕”,力求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总而言之,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一种社会使命感。此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是在社会动荡时期,都渴望自己能够救民于水火。所以,中国的读书人,自古都希望参与政治、改造社会。要么直接做官,成为民之父母;要么力行教化,移风易俗。
儒家从来就没有关起门来的学问,始终重视学问的实际应用,也就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儒家渴望的最理想社会就是尧舜禹时代,那个时候“天下为公”,也就是“大同社会”。且儒家门徒都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实现这样的社会,因为这样的理想社会曾经有过,现在或者未来也应该有。儒家门徒时刻以天下为己任,认为自己是天民之先觉者,有义务和责任去带领大家一起觉悟,一起共同构建理想社会。
我有时候也在思考,为什么诸子百家在发展过程中,最后儒家独大。除了它的学说本身的体系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最近的思考是:儒家之所以成为主流,一个很大的关键因素是:它主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传播途径。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采取自下而上的传播途径。历朝历代的儒学大家,都是从影响最高统治者开始的,首先获得最高统治者的认同和推崇,然后以国家形式往下推广,效果又快覆盖面又广。当然,这个过程中,免不了,儒家学说的部分妥协了。
以上是题外话,但我主要想表达的是,儒家非常在乎寻找或者教育出一个好的君主,并辅佐这位理想的君主共同治理天下,从而构建一个太平世界。
当然如果仅仅这样去解读儒家,显得太狭隘了。孟子论述圣人时,认为有四种类型:一种是圣之任者,如伊尹;一种是圣之清者,如伯夷;一种是圣之和者,如柳下惠;一种是圣之时者,如孔子。且孟子认为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赞扬孔子是“生民未有”。后来朱熹发挥了这个思想,高度赞美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为何是圣人的最高境界呢?因为他“无可无不可”。他能做到既固守大道,又知实达变。不过我认为,孔子的伟大,主要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民办教育家。知识下移虽然早于孔子时代,但从孔子后,开学设教成为了社会风气。我想朱熹评价没有孔子,我们还生活在黑暗愚昧之中,是有道理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