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各个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存在怎样的分歧,他们都有着一致相同的哲学理论根基,这就是怀疑论、自然神论和无神论。虽然,这些启蒙思想家大部分都是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只有少数的几个哲学家,但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却在整个启蒙运动中占据着不可小窥的一定的地位,就连那些没有哲学着作的启蒙学家,也都信奉着一致的哲学思想,在启蒙运动中成为对方宗教理论的宝贵武器。在这些最为基础的哲学思想中,怀疑论是启蒙运动准备阶段的思想先导,自然神论则是启蒙运动发展阶段的思想家的标记,最后,无神论将启蒙运动推向一个更高的成熟阶段。
每个启蒙思想家的身上都具有这样的特性:能够正视现实,认真思考,能够站在事情的客观实际进行变通。他们深入社会,通过不断地细心观察,展开了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抨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构想的社会蓝图,鼓励民众为实现美好社会而积极奋斗。他们放下大思想家的身份,自觉地站到广大的群众身边,告诉周围的人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民,从而领导人民群众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想。他们还为此出版了很多学术和理论着作,考虑到下层人的需要,他们多次耗尽心思,运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表现手法塑造了一批文学作品,帮助下层人民更好地了解新思想。
由此可见,有很大一部分启蒙学者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比如伏尔泰,他不仅写出丰厚的哲学着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着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把他称为启蒙运动的导师和领袖一点也不足为奇。他们冒着上断头台、坐牢和流放的危险,为追求自由和正义奉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启蒙思想家”都是一些革命式的人物。他们不承认外界现有的任何权威,极力揭发和批评唯心主义宗教社会的欺骗,大力嘲讽那些不劳而获的丑恶世袭文化的人。首先,针对法国当时存在的旧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现状、社会制度等,思想家们给予了深刻的批判。受到英国思想家、哲学家以及学者弗兰西斯·培根的影响,他们大部分人持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点。培根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学术的进步》、《新工具》和《科学价值的增长》。
雅克·卢梭是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代表,但同时也是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最大的启蒙思想家。他出生在法国名表的生产地——日内瓦。从出生的那刻起,卢梭就一直生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青年时期长期过着贫苦流浪的生活。他的观点是,人类在自然状态本来就是众生平等,不平等的根源就是私有财产制度的出现。因此,他的思想核心就是主张平等,但这并不代表他要求人们回到原始社会去生活,而是要求均衡贫富,保障小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卢梭言论代表着小资产阶级的情绪。容易被当时的法国各个阶层所认可,这就为以后的工农大众革命、对大资产阶级开明进步带来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1761到1762年间,卢梭写出《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
他在当时提出了“公意”的概念,“公意”指的就是集道德与政治于一体的公共利益意志。它是法律与主权的来源,“公意”所讲到的公共利益性是一个社会建立的基础。他主张,如果个体意志之间的碰撞使得社会建立成为必要,那个体意志之间的一致则会让社会建立变得切实可行。所谓的主权就是对公意的运用,而公意是永远无法转让的;每个人只不过是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物,所以他只能代表他自己;权力可以发生转移,但意志却不可以,因此,丧失了平等权力的社会也就不再是公意社会,只是一种不合理。社会的契约并没有真正的舍弃某个人,只是做了有利自身的交换。这种交换是为了赢得一种稳固的生存,从而取代以前政治状态中不稳定不明确的生活方式;是道德自由取代了自然而独立。为了使公意真正存在,它必须独立于任何一个个体意志,需要变成另外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也就是“公共的善”,它是一种不断在发生变化的美德,但永恒不变的主旨就是善。
跟卢梭比起来,伏尔泰称得上是整个“启蒙运动”的始祖。法国这块土地上的后人们都尊称他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启蒙运动的旗手。
他出生在巴黎一个法院公证人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其人天资聪慧,从小就喜欢文艺创作,3岁的时候就将文学名着铭记于心,10岁就进入中学读书,12岁可以独立吟诗作序。在完成中学学业后,在父亲的逼迫下去了一所法科学校学习,但他的心中那个文学的梦想从来没有停止过,以至于后来当了一名无业文人。当然,也正是这样的选择,才成就一位文学界的旷世奇才,凡是知道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多产且每部作品都是精品的作家、剧作家呢!可是千万不要忘记了,他也是史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宣传家。
伏尔泰,原名弗朗梭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从小,他就亲眼目睹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和腐败,从而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反对封建主义的种子。在他进入文坛以后,他用尖刻的笔触和激昂的态度写了很多反对封建制度的作品。人们都说他的思想之快犹如天上雷电,而他的语言之炽热,就像天火。
1717年,因为写了一部讽刺诗含沙射影指向宫廷的淫乱生活,他被士兵抓了起来,投进巴士底狱关押了将近一年。伏尔泰这个笔名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同时诞生的,还有用这个笔名创作的着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一年后,该剧的公演使他一夜成名。之后,史诗《同盟》为他赢得了“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1726年,伏尔泰因被诬告再次入狱,后来又被驱逐国境,从此开始了他半生的颠沛流离。
他来到英国,接触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进一步研究洛克的哲学着作和牛顿的科学成果,所有这些使他最终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后来他回到巴黎,在那里积极宣传自己的启蒙思想,并先后创作了歌颂民主共和制度的历史剧《布鲁特》、反对宗教信仰的《查伊尔》。
1734年,他的首部哲学名着《哲学通信》出版发行,该书第一次系统地向法国人民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哲学以及文学等各方面情况。这本书一经出版,就立即遭到了法国当局的查禁,很多书都被当场销毁,伏尔泰被迫离开巴黎。后来,他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创造研究,在哲学、科学和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那本《路易十四时代》中系统地论证了关于实行开明君主制度的政治主张。1755年,他在佛尔纳定居下来。从此专心写作,先后发表了哲学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文学名着。很多被伏尔泰所影响的人们,纷纷自发前往佛尔纳“朝圣”,人们纷纷捐款,并寻找最优秀的雕塑家为他塑造了半身像。
启蒙运动的文化思想越演越烈,与此同时,伏尔泰的影响也越加深远。1778年,已经84岁的文学泰斗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巴黎。在当年熟悉的街道上,群众们的欢呼声远远超过了对帝王形式上的礼遇,人们纷纷向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行礼叩首,伏尔泰就这样被人们迎进了巴黎。当时,整个巴黎全城轰动,剧院第一次公开首演他最新创作的悲剧《伊兰纳》,演员们刚上台就抬出了他的大理石像,并为它举行了加冠仪式。同年5月30日,他在佛尔纳因病辞世。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文学泰斗生前一生颠沛流离,去世后也还是几经辗转才获得安宁。他的尸体一开始被埋葬在香摈省一个小礼拜堂里,直到1791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人民自发将他的遗骸运送到巴黎着名的先贤祠重新进行安葬,人们在他的灵柩车上浓重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伏尔泰一生创作了无数名着作品,在每一部作品都渗透着他的精神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主张法律面前,众生平等。其思想核心就是追求自由与平等。他主张建立一个依靠资产阶级统治力量的开明君主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人人都能拥有言论自由,每个人的权利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也反对天主教会,对针对那些教士的贪婪和愚民学说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严厉地称那些教士是“恶棍”,教皇是“禽兽”,发誓要粉碎这些邪恶的害人势力。
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而伏尔泰则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他的作品文笔犀利,妙语连珠,多次引起社会的轰动,任凭各国反动派想破了脑袋想要查禁也无济于事。他代表的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温和改革,属于地地道道的启蒙思想家的右翼,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用自己的思想领导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孟斯德鸠原本是一个法院院长,他出生在“穿袍家族”。因为写了一本讽刺专制制度的书而成名。这本书叫做《波斯人的书信》,他告诫国王:“如果君主不能给自己的臣民创造幸福的生活,反而想压迫和毁灭他们,那服从的理由就没有了。”孟斯德鸠着重于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法的精神》这本书是他用三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书中提出了要明确保障自由的三权分立制,也就是立法权、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他的学说效仿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目的就是为了限制王权,其主张与伏尔泰比较一致。
启蒙运动中还有一些中产阶级利益的人物代表,比如狄德罗、魁奈。
狄德罗负责主编《百科全书》,吸收和学习了很多哲学家先进的思想观点,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抨击专制制度和教会的黑暗的观点,他宣扬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百科全书派”的领军人物。
魁奈认为一国财富的主要基础是土地和农业,因此国家想要繁荣就必须先要对农业进行改革,是典型的“重农学派”。他反对国家政权干预经济活动,主张“听其自然,听其自为”。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国想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愿望。
梅叶则是农民利益的思想家代表,这源于他的身份就是一名乡村教师,他因为强烈反对领主和教会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最终被迫害。三十年后,他的作品《遗书》才被出版,主要内容是宣传唯物论和无神论,并且号召农民起来向暴君和王权作斗争,削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哲学的魅力——德国古典哲学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在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条件下,德国古典哲学应运而生。当时,西欧正在进行着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落后的封建制度。这时候,德国也面临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但因为自身经济发展的落后以及政治上的不统一,新生的德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十分薄弱,虽然他们时刻向往资本主义制度,但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进行变革,从而更倾向于自上而下进行改良。而德国古典哲学作为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在辩证法这一方面集中体现了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大变化,同时也揭露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因此,其理论通常具有抽象和思辨的形式。
德国古典哲学吸取了以前哲学家们的思想精华,主要是:以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学派、英法经验主义学派和启蒙运动学派以及德国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等。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在吸取这些前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新的哲学问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哲学的发展。但其实德国古典哲学的内部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康德是二元论者,费希特则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谢林和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则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虽然听上去内部细分了很多门派,但德国古典哲学在整体上具有着首尾一贯的发展规律,康德是打响德国哲学战争的第一人,其次经过费希特和谢林的努力,最终由黑格尔将唯心主义发展到极致,自此形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到了费尔巴哈,德国哲学开始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前进。费尔巴哈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重新树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同时也暴露出他提倡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表明它在原有的基础上无法继续发展。这就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宣告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