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第一块根据地的建立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大半生转战不定的刘备实在太需要一块自己的地盘了,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就如同无根的浮萍,无处立足,最终将被风雨淹没。
荆州的所属权,早已成为争夺的主要目标,谁都想染指,当然都想由自己独占。众多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如同攻城的箭镞般投射到这个地方,寻找着下手的切入点。
大家都在等待着那个出兵的时机。
赤壁之战诱发了对荆州这块战略要地空前激烈的争夺,也使一切都被改变,包括人的命运。各个实力集团所面对的形势突然间变得微妙起来了。
相比较而言,曹操与孙权显得最有实力,因而他们也就自然以为应该由他们来决定荆州的未来,独享荆州的所有权。他们也就当仁不让地各施手段来抢夺这块风水宝地,采取他们认为最有力的方法和手段,并不惜大打出手。
孙刘联军成功地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曹军败退。但是,安宁与和平并没有随之降临,战争也不会就此结束。更为激烈的争夺与抢掠即时在荆襄大地上展开,真正的争夺开始了。联军乘势攻取荆州诸郡,开始了新一轮的瓜分与扩张。城池转瞬易手,旗幡呼吸之间就已变换。
然而,这个世间的人,总是以我为主。以至他们看不见别人,或者说他们故意忽视别人的存在,更不愿意承认别人的权利。不要说让他们以礼相让,即使他人的意见也不愿意征求一下。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事物的发展结果,往往出乎他们的意料,而他们又往往无法接受最终的现实。当他们以主人的姿态投入战斗的时候,有一束目光早已越过长江,密切注视着隶属荆州的江南四郡。虽然那里现在名义上属于曹操,但是,如果以荆州原统治者继承人的名义收复失地,又将如何呢?
荆州,是大汉帝国的荆州,是大汉的土地,不是某个人的私产。当然,也正因为是大汉的土地,所以,大汉的子民们,都有公平的竞争权,谁都想染指,谁都想据为己有。争夺与防守,姓曹还是姓什么就成为斗争的主题。
当然,无论姓什么,仍然是帝国的土地,只是利益的占有者不同而已,百姓只需要一方安宁的天空。无论是谁统治,老百姓都免不了纳粮贡赋。
在东汉时期,荆州原辖七郡,东汉末年,增设襄阳、章陵二郡,于是后世称“荆襄九郡”。
按照隆中制定的战略构想,刘备集团要占据荆州,创建荆襄根据地,建立战略进攻的支点。北上逐鹿中原,东临长江流域,西取巴蜀,威慑陇右。进退主动,以待天时。当初这只是一个设想,赤壁之战,则使这个构想转化成为可操作的现实,有了实现的条件。
促使设想成为现实的方式,只有武力。用武力把敌对力量挤出去,打开一片新的天地,从而创建荆襄根据地。
无论战争在哪块土地上进行,必然是无辜者遭受杀戮。
荆州沦为谁都想切一块的“肥肉”。曹、刘、孙展开了争夺,如同会餐。
街道上竖起了壁垒,明显的分界线把城镇分成了不同的势力范围。争战双方在不停地作战,任何一点微小的事由,都会成为摩擦与争战的借口。宁静的街道突然间变成了一座战争的舞台。喋血牺牲者可能就是你的朋友或者邻居,甚至幼小的孩子也遭受灾难,不能幸免。
孔明说,让他们去作战吧,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无论做什么事,方式方法的选择,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巧取与豪夺,所导致的结果必然不同。
盟军与曹军在赤壁的正面战场上火拼之时,诸葛亮却带着刘琦从敌后切入,占领了南郡,缴获了曹军调动军队的符节。他们当即起草檄文,以公子刘琦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实施收复失地的计划。
檄文说,荆州的父老乡亲们,睁大眼睛看看吧,发生在这块养育了我们的土地上的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过去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啊!我们为什么失去了美好的生活呢?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因素存在,再加上刘备集团这几年来在荆州的影响力,那些因畏惧曹军势力而背叛的郡县,又纷纷易帜拥护刘备,几乎丝毫不费力气,他们就很快占领了荆州治下的武陵、桂阳、零陵等郡。所到之处,传檄而定。
现在该轮到长沙了。因为长沙守军战斗力最强,统帅军队的大将虽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于是就由关羽出马。
云长率本部500名校刀手,越过襄阳河,旌旗南指,奔向长沙。
长沙太守韩玄,命令管军校尉杨龄率军拦截,他被云长砍杀,关羽追击至长沙城下。长沙城守军大将黄忠出城迎敌。黄忠,字汉升,是南阳人。决战之际,老将黄忠战马前失。云长举刀喝道:“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深感云长义气,不忍相害。第二天双方继续在长沙城下摆开了战场。主将出马,进行决斗,大战半日,谁也不能取得胜利。黄忠便采取诱敌之计,回马而走,引诱关羽追赶。关羽求战心切,催马紧追不舍。黄忠便取箭在手,回身欲射。但是,想到昨天关羽的义气,又不忍心伤害。于是虚引弓弦,关羽闪避,但却发现没有箭射出。关羽就以为黄忠只是虚张声势,于是放马急追。赶过小桥,黄忠已无处可逃,于是取箭,射向关羽盔缨。
两边的士兵们都在为自己的主帅摇旗呐喊。
令人敬佩的是,在古代的战场上,人们都严格地遵守着约定,就如同现代的体育比赛,战斗的双方列队进入预定的战场,排列出阵势,然后各自的选手出阵挑战。不耍阴谋,不玩花招,也不乘人之危,胜败都很从容,真正具有君子风度。
于是双方各自收兵。在城上观战的韩玄不能容忍黄忠的行为,立即以通敌罪捕捉了黄忠,下令就地正法。义阳人魏延本来就有心投靠刘备,只是数次错过,没有机会。此时更加感到愤怒,挥刀杀死韩玄,救出黄忠,带领全城百姓出城归附。
长沙顺利收复。
其实,各郡守军因为在赤壁主战场大败,早已丧失了斗志,而且曹军留守人员不足,兵士水土不服,他们更是怀有北归的心思。而仓皇败逃中的曹操,失去了对各郡守军的统一指挥,于是各郡都处在一种孤立待命的状态,很容易被各个击破。所以,刘备集团乘势收复了4座城池,取得了荆州数郡的占领权。只有南郡和长沙是经过双方的决斗攻取的。
本来就是刘家的土地,这时也就归还刘氏。当然,也可叫做“解放”。
从此,刘备集团在关羽等人的全力辅佐下,把敌对的势力挤出了荆州,拥有了一块自己的根据地,可以在这里积收钱粮,将其作为根本了。
但是,任何事物并不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就能决定的,还得看他人是不是愿意,这就叫客观形势。因为,荆襄不仅是块“肥肉”,更是江东门户,所以孙吴集团对荆襄早有垂涎,战后更是当仁不让,谋求独占。他们之所以出兵,既是为了保护原有的利益,更是为了扩张地盘。他们对自己已经得到的一切,心里并没有感到满足,联盟内部由于战争利益的分配又起争端。孙吴指控刘备集团坐收渔利,提出了对荆州的主权诉求。为了巩固联盟,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空间,弱小者只能妥协。刘备不得不通过外交努力,“借”得荆州的暂住权。
经过争战切分,荆州便被曹、刘、孙三方分置官署管理,各自占有相应的地域。
赤壁之战成为历史的转折点的意义也就在这里。此前,孙、刘任何一方都没有达到占领荆州的目的。战后,他们各有斩获,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孙吴扫除了来自北部的威胁,巩固了门户。刘备打下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地盘,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根据地。“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刘备集团从一个被人驱赶着到处奔走的流浪部队,成为拥有数郡之地的实力集团。从此,三足鼎立的局面初具雏形。漂泊无依的刘备集团,有了一块容身之地。但是,也正因为荆州是重要的战略枢纽,也就意味着荆襄又是四面受敌之地,是一座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火山。那么在曹、孙两大集团的压力下,如何巩固既得利益,保持长久的生存,就成为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于是刘备聚众商议久远之计。他们决定西取益川,拓展发展空间,将别人的手伸不到的地方,收为己有。
表面的战争暂时结束了。曹操带着他的残部撤回许都,孙权也回江东盘点他的战果了。荆州大势已定,虽然荆州全境谁也没有能够全部占领,但是毕竟可以息战了,各个城池几经易手,现在尘埃落定,和平的曙光显露出来了,似乎人们又可以安心过日子了。至于未来,就由时间决定吧。帝国三分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刘备集团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的新主人,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建设与发展。他们首先开始做的就是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扩编了自己的军团,军团的士兵都是历经战阵的最杰出的战士。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救济饥民,恢复生产,重建被战火毁坏的房屋,重新修筑城墙,招募流落在外的民众回归家园。
是啊,回来吧,回来种植你们的田园,在我们的保护之下,过好你们的日子。当然需要你们为我们提供军粮,因为人们之所以喂养小鸡,就是为了让小鸡们提供出鸡蛋。人们需要的是鸡蛋,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也还需要鸡肉。
随着春天的到来,荆襄大地又恢复了生机,荒芜的土地上,又开始了新的耕种,田间小径两旁各种树木和花草,也都再次焕发出生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草的芳香和清新的气味,令人感到沉迷。
但是,英雄与平庸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进取的意志。他们永远向往新的世界。他们的英雄的血液鼓动着他们开辟新的事业。
所以,他们内心永不甘于满足的激情令他们奋起。当既得的地盘稳固了之后,他们又开始了对下一个目标的“觊觎”。因为,这里只是通向目标的一个战略性前进基地,他们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他们需要更大的空间,以展示他们生命的精彩,他们总是以天下为己任。或者说,他们视天下为己有。于是,按照隆中设想,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西蜀的山川。当然,这个战略的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设计。所以他们在密切地注视着局势,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当战略的主攻方向确定之后,如何实施,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实施这个战略,使主力作战于西线,荆襄的安全与巩固就成为关键。因为确保荆襄在手,保证后方的安全是实现这个战略的基本支撑点。因此荆襄守备就成为关系着战略成败的关键。
当然,必须有人留下来保卫这来之不易的大本营。谁会被选中承担这个光荣的使命?
关羽以他的无比忠诚,又精通军事谋略的全面条件,被确定为镇守荆州的主将,接受了这个历史重任。
关羽慷慨地说,我会为荆州人民奋战到底。
英雄们出发了,怀着新的憧憬:战斗!胜利!
关羽开始了他的经营。北拒曹魏的袭扰,南抗联盟内部的“摩擦”。他渐渐从幕后走向历史的前台,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风采。
他首先加强了向北防御的要塞的戒备,时刻注意着可能来自曹军的突袭,对于他来说,一旦北部边境有突发事件,他会坚决地消灭任何胆敢过境的曹军。
同时,他也并不因为一个约定而放松对盟军的警惕。当然,他很谨慎地作出应对,以免刺激盟友敏感的神经,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争议。
对于属地内部,他鼓励民众发展生产,自耕自救,并全力支援远征的部队。
这就是当初的客观形势,就是关羽这位镇守者所面对的局势。
轻舟一叶自往来
大丈夫处世,当顶天立地。
只要脊梁能够挺直,在帝国的土地上,哪里都可以自由来去。
所谓联盟,其实就是急则相依,缓则相离,利则相争,害则自去的合作形成。
当来自北方曹氏集团的强大压力解除之后,孙刘联盟就将面临解体。当利益的分割成为主题时,联盟即已不复存在。围绕荆州的归属问题,盟军内部展开了明争暗斗。
赤壁之战所留下的这个后遗症就成为他们所面临的长期危机的诱发点,不只是麻烦,更是关系着生存安全的潜在危险。
在政治斗争中,旗帜需要的时候就该及时打起,不需要的时候就应该果断地放下,不能因此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总是生活在一种假想的和平之中,一厢情愿的自欺。明知双方都在欺骗,但是自己却愿意继续让别人欺骗下去,并有意帮助别人欺骗自己,以求苟安,以自我安慰。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张鲁发表宣言,拥护曹操集团。处在川西的刘璋为了能够长久保有自己的统治,就想借助别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在其内部力量的促成下,邀刘备入川为依靠,以抵御来自张鲁的威胁。这实在是一个良好的合作者,他们正在等待着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结果刘璋就及时送上门来。刘备、庞统欣然应邀率军进入蜀地,由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驻守荆州。
刘备进入四川,受到四川内部排外派的阻挠,落凤坡一战,使其臂膀庞统捐躯。大军处在进退两难之际,刘备急令诸葛亮入川为辅助。
关羽说,荆州乃根本重地,关系重大。
诸葛亮说,我带张飞、赵云赴援。荆州守卫之责就交由云长承担。公当勉力。
诸葛亮问,君侯以什么方式确保荆州的守备?
关羽说,如果曹操率军来,坚决消灭他。如果曹操、孙权联合进攻,我当分兵迎击。
诸葛亮说,果真如此,荆州就危险了。我有八字方针,请君侯牢记: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关羽慨然说,大丈夫既领重任,至死方休。
但是,在关羽的内心,并不以为然。他自视勇武,根本不把曹操、孙权之流放在眼里。他想,等到我取得胜利之时,你会真正了解我是谁。
也正因为如此,此后他才真正体验到了那种最为苦涩的结果,尽管并非出于他的本来意愿,但却已无可挽回,葬送了他苦心经营的一切。
结盟的目的就在于互相引为外援。通过外交手段达到化解对立的力量,减少敌对势力,至少也求得联盟成员的中立,不至于使自己腹背受敌,从而使自己避免陷入各方的重围之中,消除对自己形成合谋的危险。
荆州,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是各方都在注视的目标,同时更是联盟内部争执的焦点,谁也不愿放弃。尤其是对于心怀野心的人们来说,这块上天给予人间的风水宝地,谁都想据为己有。
其实,战争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占领地盘、占有利益、攫取别人的一切。
赤壁战后,孙权首先开辟了东线战场,发起了合肥之战。但是在曹军的顽强守卫之下,没有得到任何利益。此时,关羽所部在荆州牵制了曹军的主力部队,使乐进、于禁方面军无法东移,有力地支持了孙权的东线作战。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盟友的感谢。相反,孙权的合肥之战以损兵折将而败退,内心十分不平,更不愿坐视盟友占尽利益,他便提出了荆州的主权问题,试图通过谈判,分取一杯残羹,达到占有荆州的目的。
这个世间,总有那么一些人,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他们对外敌没有多大能力去夺取胜利,但是他们在内部的争斗中,却十分有本事,往往能够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