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
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道德经》是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又称《五千文》、《老子》。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美周《纽约时报》将其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的《道德经》阐发的是唯物主义体系,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丘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著名的勇士,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孔子3岁时,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贤人72位,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就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和万世师表。
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3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孔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遂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
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因其弟子韩非、李斯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得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荀子也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在此期间,荀子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后来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其性恶论常被人们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荀子最著名的两个弟子是韩非和李斯,他们都是荀子的性恶和等级思想的传人。
韩非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2年),战国时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韩非口吃,不善言谈,但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善于著述,同是荀卿的学生的李斯也自认为不如。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与其不同,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身为韩国公子,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遂成《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秦皇读后推崇备至,仰慕已极。为了见到韩非,下令攻打韩国。韩王被迫派韩非出使秦国。然而韩非在秦却并未被信任和重用,后被李斯离间而下狱,不久死于狱中。其著作《韩非子》是为后人辑集而成的。
小知识
韩非之死的争议
关于韩非的死,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的说法,这也是迄今为止韩非之死的母本说法和主流说法:“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杀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另种说法较少有人提及,见于《战国策·秦五·四国为一》,大概意思是四国联兵进攻秦国,姚贾毛遂自荐,出使四国,消除了这次兵灾。“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韩非得知此事后,便到秦王面前说姚贾这人有问题。秦王责问姚贾,姚贾对答如流,说话比韩非还漂亮。结果“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也就是说,姚贾最终没事,而韩非却被杀了。
这两种说法的相同处,是韩非的死与跟姚贾和秦王有关,不同之处则在于司马迁笔下的韩非是个无辜受害者,而《战国策》里的韩非则是引火上身,有些咎由自取的味道。
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他曾提出“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出生在鲁国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从小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成为杰出的木工匠师和机械制造家,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被人称为“布衣之士”。
墨子曾做过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墨子曾经从师与儒者,后来逐渐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商鞅曾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在位执政10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周显王十三年(公元前356年)和十九年(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
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但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秦国贵族多有怨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杀商鞅于郑国黾池,处以“车裂之刑”,并灭商君之族。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也被称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也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