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以后,博洛尼亚大学又迎来了众多逻辑学、天文学、医学、哲学、算术、修辞学以及语法学的学者。1364年,博洛尼亚大学建立了神学院。众多科学史和文学史上的名人都曾经在这里求学、研究或从事教学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圭多·圭尼泽利、但丁、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奇诺·达皮斯托亚、切科·达斯科利、雷·恩佐、萨林贝内·达帕尔马和科卢乔·萨卢塔蒂。
博洛尼亚大学在15世纪进行了小规模的缩减,但保留了很多像安德烈亚·阿尔恰多这样著名的学者,同时开始了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教学。
16世纪,博洛尼亚大学开创了被称为“自然魔法”的教学,即是我们今天的实验科学。这段时期著名的人物有彼得罗·蓬波纳齐,他通过自然科学的研究向传统的神学发出了挑战,而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则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他对药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并对很多动物、化石和自然现象做了收集和分类。在同一时期,大学成为代数学研究的中心,代表人物有卡尔达诺和费罗。加斯帕雷·塔利亚科齐等开始了整形外科最初的研究。
17世纪是博洛尼亚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马尔切洛·马尔比基开始利用显微镜进行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研究。得益于他们做出的努力,医学在这段时期有了巨大的进步。
中世纪时,博洛尼亚大学的声誉已经在整个欧洲传播开来,使其成为了学者们争相向往的学术圣地。像托马斯·贝克特、帕拉塞尔苏斯、雷蒙多·德佩尼亚福特、丢勒、圣卡洛·博罗梅奥、大诗人塔索、哲学家伊拉斯谟、教皇尼古拉五世、皮科·德拉米兰多拉、艺术理论家阿尔贝蒂以及卡洛·哥尔多尼等,都来过这里求学。尼古拉·哥白尼在这里学习教皇法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对天文的观察和研究。
伴随着18世纪的工业革命的到来,博洛尼亚大学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这个时期,伽伐尼与亚历山卓·伏打、本杰明·富兰克林、亨利·卡文迪什等人共同开创了现代电气时代。而意大利统一之后,博洛尼亚大学迎来了它的又一个学术高峰时期,其间著名的学者有乔瓦尼·卡佩利尼、焦苏埃·卡尔杜奇、乔瓦尼·帕斯科利、奥古斯托·里吉、费代里戈·恩里克斯、贾科莫·恰米钱以及奥古斯托·穆里等。博洛尼亚大学一直保持着其在世界文化学术界的中心位置,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研究和教育的重心被转移。今天的博洛尼亚大学拥有超过十万名注册在校生,是意大利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
牛津大学只是一所学校吗
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12世纪末牛津镇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中心。从欧洲大陆与其他地方的学者定居在此,在1096年时就有一些教学活动。1167年巴黎大学的排外活动,让许多英国学者离开法国回到英国牛津,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于是人们开始把牛津作为一个“总学”,这实际上就是牛津大学的前身。
1209年,由于学生暴力行为,大学被解散。1214年6月20日,经过一名教皇使节的磋商,大学重新回到了牛津,并得到了特许。牛津大学的身份直到1571年通过的一项法案才得到证实的确定。
构成牛津大学的学院有许多在13~16世纪之间创立,基督教会学院是1525年渥西枢机主教创建,作为培训主教的教会学院。汤姆方园里的塔楼上半部是列恩在1682年建造,为本市最大型塔楼。默顿学院是牛津最古老的学院(1264年)。其它还有新学院(1379年)、皇后学院(1695年)等。每所学院均有其辉煌的历史和神话般的建筑遗迹,描画出各种有趣的史实。
目前,牛津共有39个学院,学院和学校的关系就像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采用联邦制形式。每一所学院都由HeadofHouse和几个Fellows管理,他们都是各种学术领域的专家,其中大多数在学校都有职位。六个准学院为各宗教教派所办,至今还保留着它们的宗教特许状。此外还有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35个学院中,众灵学院目前没有学生,只有院士。各学院规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学生、教师(院士)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
除学院外,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主要由学部来组织,学部不是大学内的自治单位,它们都是跨学院的机构,不附属于任何一个学院,不过各学部的教师和学生,首先必须是牛津大学内某一学院的一员。牛津现有16个学部,分别为人类学和地理学学部,生物科学学部,临床医学学部,英语和文学学部,法学学部,经典、哲学和古代历史学部,数学学部,中世纪和现代语言学部,现代历史学部,音乐学部,东方学学部,物理科学学部,生理科学学部,心理学学部,社会学学部,神学学部,文科学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学部下又分成30多个系,有的学部还设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隶属于上述各学部,而直属于大学。
小知识
牛津与剑桥
长久以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直是被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在英文里专有的一个词:牛桥-Oxbridge。其实两校差别并不大,学校组织、建筑格式等也类似。剑桥本身就是在牛津大学学生和市民冲突之后,师生流落到剑桥建立的。因此,两校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一直很密切。
当然,不同之处不必刻意就可以找到的,比如牛津大学更注重思想,而剑桥大学更注重求知。这大概就是牛津出了29名首相,剑桥出了6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
什么是“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表示镜头的组接。
蒙太奇基本上是俄国导演发展出来的理论,是由普多夫金根据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辑手法延伸出来的,然后艾森斯坦也提出了相关性的看法。普氏认为,两个镜头的并列意义大于单个镜头,甚至将电影看做是镜头与镜头构筑并列的艺术。至少用远景而用大量特写的连接造成心理、情绪与抽象意念的结果。艾森斯坦则受俄国辩证性哲学思维的影响,认为镜头间的并列甚至激烈冲突将造成第三种新的意义。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例如我们将母亲在煮菜、洗衣、带小孩、甚至父亲在看报等镜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母亲“忙碌”的感觉。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电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电影的编剧为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在电影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叫电影蒙太奇。
嬉皮士是群什么样的人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蔑视传统、废弃道德、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叛逆,这些人被称为“嬉皮士”(Hippie)。由嬉皮士参加的,以文化的反叛和生活的反叛为主要内容的反叛运动,就被称作“嬉皮士运动”。
嬉皮士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称爵士乐音乐家为“hipster”和“beatnik”,同时这两个词也被用来称呼围绕这些艺术家而出现波希米亚主义似的反文化。60年代,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嬉皮士,同时从布鲁斯音乐演化出摇滚乐。在美国东海岸的格林威治村,年轻的反文化者称他们自己为“hips”。这些人鼓吹远离社会,提倡“新生活”、“新文学”和“新艺术”,他们吸大麻、听爵士乐、反对传统的两性观念,开嬉皮士文化之先河。在学生反叛的历史氛围之下,嬉皮士运动逐渐形成规模,嬉皮士文化也成为风气。当时,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穿超短裙、吸毒品、听爵士乐、跳摇摆舞、同性恋、群居村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
1965年9月6日,旧金山的一家报纸使用首先使用了嬉皮士这个词来描写这些年轻的波西米亚主义者。196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名叫麦克·梅特利的16岁的中学生离家出走,周游全国,希望寻找友谊和手足之情。1968年,他回到了家乡莱顿城,与七名辍学的大中学生一起,建立起最初的群居村--“莱顿公社”。他们生活简单,男女分居,从木屋旁的小溪里汲水,用木材烧饭,主要食品是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在“回到史前”和“寻找友谊”等口号的引导下,群居活动在美国兴起。最初,群居村主要建在旧金山的衿树岭地区、落山矶的日落带和纽约的东村,后来遍及全国。1969年,美国57所大学中有31.5%的学生沾染过毒品,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毒品文化”。
有的嬉皮士还醉心于男女性爱和同性恋之中,以追求快感,摆脱苦恼,蔑视和反抗传统的性爱观。1970年,全美国有200多个群居村,成员4万人;1971年发展到近3000个群居村。群居村里崇尚反朴归真的生活,实行财产、子女乃至性爱的公有制,注重教育和环境保护。群居村的成员们要创造一种另类的生活,他们认为,“我们生活在美国,但我们不属于美国”,美国是一个被惯例和陈规充斥的世界,它已经成为压制人的个性、迫害个人自由生活的陈规陋习的总和,只有逃离这个社会,摆脱与现实社会和现实文化模式的种种联系,才能使个人和美国社会免于走进死胡同。群居村活动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6年7月7日,《时代》杂志将嬉皮士运动作为其封面故事:《嬉皮士:一个次文化的哲学》。
嬉皮士运动迅速蔓延到欧洲,在欧洲出现许多嬉皮士的群居村。在联邦德国,这样的群居村大约有11万个。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市郊,有一个北欧最大的“自由村”,其成员都是青年男女,他们抛弃一切现代文明的束缚,自由地、“原始”地生活。
很多嬉皮士来自白人富裕家庭,他们抛弃富裕,来感受并赞美贫穷,体验简单而随意的生活。正因为这些富家子弟享受过主流的中产阶级的舒适生活,才有可能成为这种虽然舒适但扼杀人的创造力的生活的反叛者;也只有真正感受过主流文化的人,才有可能看到它的弊端,从而对它进行批判。他们也拥有了自己的特征:长发、大胡子、色彩鲜艳的衣着或不寻常的衣饰;听一定的音乐,比如杰米·亨得里克斯和杰菲逊飞艇的幻觉性的摇滚乐、詹妮斯·乔普林的布鲁斯、斯莱和斯通家族、ZZ顶级乐队、死之民乐队等的音乐;偶尔自己演奏音乐,一把吉他,一般在家里与朋友一起,或在公共绿地上或节日上;自由恋爱;公社式的生活;等等。
哪里被称为音乐城
被称为音乐城的城市是奥地利的维也纳。因为维也纳不仅诞生了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而且还是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故乡,同时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所以,维也纳一直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18世纪,这里是欧洲古典音乐“维也纳乐派”的中心;19世纪是舞蹈音乐的主要发祥地,世界各地许多著名音乐家曾来这里居住,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
18世纪中叶是女王特蕾西娅统治的时期,她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改革,使奥地利的版图日益扩大,而且热情赞助各种艺术,尤其对音乐极其热爱,经常在美泉宫举办音乐会,观赏歌剧表演。因此,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音乐大师,比如被人们称为“乐坛神童”的莫扎特,8岁时创造了第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就演出了第一部歌剧。贝多芬是德国人,但音乐创作在维也纳,成名在维也纳,最后长眠在维也纳。施特劳斯家族是轻音乐派,老施特劳斯的三个儿子分别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狂想圆舞曲创始人”、“圆舞曲家兼指挥家”。还有“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一生创作了1000多首歌曲,但用“生前备受冷落,死后极尽哀荣”来评价他最为合适,现在人们无限怀念他,因为他的作品生命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