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是怎么回事
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
按阳历讲,一年有365天5小时48分46秒。然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故一年为365日,余下的5小时48分46秒,积至四年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此年谓之“闰年”,无闰日之年称“平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
但四年之闰余,仅23时15分4秒,今润一日,未免超过44分56秒,积至100年,为17时58分24秒,约合一日的3/4,故每百年废一闰,至第400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至一闰,每400年置三闰,记超过2时53分20秒,须八个400年后,即3200年后,始补足次一日之差。
农历的来源可能是因为我国以农立国,制定历法必须以服务农业为目的。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5366天,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的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或连续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农历每100个历月利,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基本上以12个月为一年,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天,较阳历的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三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月。为了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三年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究竟润哪一个月由节气来决定。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24节气。我国农历将24节气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12个节气为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12个中气为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24节气在农历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这正好和需要家闰月的年头符合。所以,农历中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跟在几月后面就叫润几月。如,2006年的中气处暑落在了农历的7月30日,那么在8月中就将没有下一个中气秋分,所以就闰7月。
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中说:“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就叫做春节。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这些习俗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腊祭原是神农氏(一说伊耆氏)时代的“索神鬼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由于宗教、风俗自身的保守性和历代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目的提倡,这种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时代的传统礼俗,一直保留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各个历史时期,沿袭到20世纪40年代,演化为“春节”的习俗。
而民间传说则不同:“年”原是太古时候的一种怪兽。每到寒冬将尽新春快来之时,便四出噬人。古人为防御它,便聚集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响,把“年”吓跑,保证一夜平安无事。翌晨便相互道贺,共庆幸福生活。年复一年,便形成一个欢乐的节日,叫做“过年”。
从古代“腊祭”、“过年”到现在的春节,形成了很多风俗,时代相传。春节,不仅是汉族的主要传统佳节,也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虽其祭祀仪式和所表现的心理状态相同,但其节日风俗习惯又因族别、地域之分而不尽相同。
小知识
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关于压岁钱,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都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过年贴对联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每到这时,家人团聚,热烈庆祝,称为“过年”。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春联也成为我国节日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其实,过年贴春联与道教的一些传统有关。春联的前身叫做“桃符”,例如有“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桃符。桃符是用桃木版制成的,最初上面并不写字,而是画着道教所尊奉的门神神茶和郁垒的画像,用意是驱鬼辟邪。因为道教相信鬼怪邪祟都惧怕桃木,桃木能治百鬼。
后来,一些文人骚客为了显露自己的才华,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刻上佳句和祈愿,使得桃符板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人们在上面写一些吉利的诗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贴春联的习俗。
过春节贴春联的年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兴起于五代十国时期,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chǎng)。一年除夕时,他心情很好,便让身边的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庆话,想挂在自己卧房门口。当辛寅逊写完后,孟昶看了不中意,于是提起笔来,亲自写了十个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字虽不多,但这两句话非常吉利。“余庆”就是余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气;第二句是美好的节日叫做春节,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永驻人间。这十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新春佳节”四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所以当孟昶写完,身边的大臣们都叫好,孟昶自然也很高兴。从这以后,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
端午节有何特殊含义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悬钟馗像,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的传说有很多种。第一个传说就是源于纪念屈原,第二个是源于纪念伍子胥。相传伍子胥是楚国人,父兄被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便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然后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源于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相传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这天也投了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的墓就在现在的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现代又有一种端午节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的说法。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他们的生产工具大都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也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小知识
端午节为什么有划龙舟的习俗
在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参加或参观龙舟竞赛,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是楚国三闾大夫、诗人,由于受到奸臣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放逐了他。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一消息,非常悲痛,五月五日他怀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人们从四面八方划着船赶来抢救,把粽子投入江中给鱼虾吃,免得他们伤害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来历。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急鼓声中,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的节目。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品德高尚,诗篇感人,人们敬重他,便把这些活动和救屈原联系起来。从此,这传说很快传遍华夏大地。到了宋代,朝廷正式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端午节为何插艾草
端午节有在家门前悬挂艾草的习俗。在民间传说中,这种草就是神仙的宝剑。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先去找水怪决斗。经过了几天几夜以后,神仙终于胜利了。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让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应了,于是双方约定,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就属于神仙;没有的,就归水怪所有。
到端午的时候,水怪乘着浪头来了。当来到一户户人家的屋檐下的时候,水怪总会看见屋檐下挂着一束像宝剑一样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许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空房子。最后,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
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就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菖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
其实,古人插艾草是与防病有点关系,比如山西省的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在脖子上系百索,据说是“为屈原缚蛟龙”。陕西省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而经查资料得知,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节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以保健、避疫为主要目的。有地方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