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人类所从事各项活动中的最高形式,然而只有少数人会真正思考,因为许多人总是被这样的一种假象所迷惑:认为大脑在进行一些心理活动时就是在思考。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不过是在运行所谓的“回想”这样一种心理思维功能,而这种思维所依靠的是过去的经验,就像播放录音磁带一样,把先前已录在下意识领域的心理图景重放几遍而已。这使得人们总是经常回复到先前编制的程序里,即返回他们内心的记忆档案中去。在那里,如果他们愿意,这些程序便指挥人们继续按过去的行为习惯行动,因为先前的编制是他们惟一用来作为比较的依据,他们必然以先前所接受的去行动或者干脆去重复先前的行动,以期得到同样的结果,这就是信念规律的作用。
著名实业家亨利·福特对此曾做出过这样的评论:“思考是最困难的事,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真正会思考的原因。”
思考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思考,使人快乐,助人充实,促人进步。而智慧加汗水,则必定收获累累硕果。
5.花时间去做有价值的事
时间似乎是个让人很难琢磨的东西,在一些人的眼里具有价值,在一些人的眼里却毫无价值。
要想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就得给自己的时间估个价,然后依据自己的时间价值,考量自己从事某个工作可以获得的报酬,来判断做事的时间价值,看看做哪个工作更有时间价值,而后选择去做,这样你就会成为时间的高效利用者。否则,你就会像那些花了一生的时间爬梯子并最终达到顶端的时候,却发现梯子架的并不是你想上的那堵墙,这样,就把时间白浪费掉了。
下面这位李女士就是一个精打细算却缺乏时间管理观念的人。
李女士是一个过日子很节俭的人,她就像我们许多家庭主妇一样,并不知道怎样去计算时间的价值。例如,她经常花许多时间去不同的商店,只是因为那些商店在搞大拍卖,她只是为能够自豪地说她去那里买来的纸巾便宜1元,而不论自己开车去那些商店多花了10元的汽油费、过路费、汽车耗损费,更不论自己为了节省1元而多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她并没有把自己的时间价值考虑进去。
让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位白领,看她是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时间的。
有一次,她到超市买东西,挑了一包奶油,有位先生建议她说“现在先别买,明天再买就可省下1元”,但她还是在道谢之后买了这包奶油--明天再回到这家超市,那么就得多花费至少20分钟的时间,而20分钟时间的价值远远超过1元。
她还说,如果我们每小时可以挣得200元,而花一个小时到打折的购物中心只能省下9元,那我们当然要考虑时间成本,不如“浪费”9元,从而赚取191元。
比尔·盖茨很有钱,据说他掉了100美元都不会去捡,因为他说:“我弯腰去捡钱的5秒钟,就足以让我赚80万美元了,我宁愿弃卒保车,也要保全大局。”
也许,成功人士与平庸人士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会花5秒钟去赚钱,而后者会花5秒钟去捡掉在地上的钱。
话说回来,时间管理专家是怎样计算时间价值的呢?
我们知道,时间管理专家眼中的时间价值,也就是单位时间所产生的价值。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价值总量(生产量、利益额等),可以用下面的这个公式表示:
价值量(V)=时间价值(Q)×时间(T)
当然,我们的工作效率会给时间(T)和时间价值(Q)带来很大的影响。工作效率化,把八个小时的工作在五小时的时间里完成,我们就节约了三个小时的时间。这样,我们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60%。
当然,我们计算时间的价值,目的还在于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从“时间银行”里取用86400秒,无论我们现在是贫穷还是富有,也无论我们现在是伤心还是开心,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这笔巨大的财富,把它转化为高效率的工作,并通过高效率的工作把它转化为高质量的生活。
而实际上,我们的许多时间并没有花在工作上。
例如:有人曾经粗略地统计过一个活到73岁的人一生的时间分配情况,结果发现他只是工作了14年,睡觉却花了21年,另外,个人卫生花了7年,吃饭花了6年,旅行花了6年,排队花了6年,学习花了4年,开会花了3年,打电话花了2年,找东西花了1年,其他花了3年。
这一情况也许与我们的将后半生的时间利用上很类似。我们一生之中的时间花在哪里?时间管理专家说,我们的一生大概可以从开启0岁到80岁为一个终结,0岁至20岁是求学期,60岁至80岁为半退休期,剩下来只有20岁至60岁的工作的40年。现在,我们就可以算一算我们一般情况下在这40年中的时间分配大致情况:
睡觉--8(小时)×365(天)×40(年)=116800(小时);
吃饭--2(小时)×365(天)×40(年)=29200(小时);
交通--2(小时)×365(天)×40(年)=29200(小时);
交谈--1(小时)×365(天)×40(年)=14600(小时);
阅读--3(小时)×365(天)×40(年)=43800(小时);
休闲--3(小时)×365(天)×40(年)=43800(小时);
卫生--1(小时)×365(天)×40(年)=14600(小时);
情绪--1(小时)×365(天)×40(年)=14600(小时)。
以上累计时间,竟然达到32年之久!原来,我们一生中工作的时间可能连8年都不到!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看轻这不到8年的时间,我们仍然可以好好管理这几年的时间,从今天就开始更加努力,高效率地把工作干好。
时间永不回头,不可能让我们重新来过。沉湎于过往的时光,只能让我们的时间更加不具价值。但是,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接下来,就是时间管理专家关于让时间更加具备价值的一些好建议。
这些好建议包括:觉得精神很好又精力旺盛,就做最重要的工作;觉得很忙,就别翻阅期刊和杂志,并且抽出一定的时间告诉朋友自己很忙;觉得做某个工作有点厌烦,一般情况下就别强迫自己继续做:可以通过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就把事情有效率地办好,那就利用这些工具;觉得工作有趣,但却没有效率或者效益,那就去除这些工作;觉得可以早一点起床,那就试着早一点起床。如此等等。
是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经常给自己的工作估估价的习惯,在这方面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几乎无一例外地使他们的工作更加有效率。他们的生命,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延长。
当你花了一生的时间爬梯子并最终达到顶端的时候,却发现梯子架的并不是你想上的那堵墙。这是时间管理的最大失败。
6.合理的规划,让工作有条理
有一位经理叹息说:“我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不能把事情组织得有条有理。”我们经常看见一些人的包包里,甚至高级管理人员的公文包里,简直像一个废物箱:啃了一半的面包、掉了皮的杂志、卷了角的书、几块口香糖、一叠废纸,等等。
把工作安排得更有条理,是大多数人能够完成更多工作的关键,但是要让工作更有条理,并不复杂或困难。其实,大多数人心理都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完成更多工作,难就难在,怎么实行这些构想、策略与技巧,让工作有条有理。
其实,让工作变得有条理,有实际成效,就必须掌握自己运用时间的状况。很多时间管理权威都指出: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内容清楚地写出来,便是很好地进行了自我管理,就会使工作条理化,因而使个人的能力取得很大的提高。
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个有趣的小实验:现在就坐下开始回想,一小时、一小时地回想自己一整天的活动。你的大脑会十分敏捷地告诉你,你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寻找潜在顾客、训练新进员工、规划、联络重要顾客,或是任何其他重要的分内工作。你会发现,有多少事情干扰你、有多少事情是可以避免的,以及你花在重要事项上的时间,那时,你就会发现自己花在有成效活动上的时间竟然这么少。因此,要让工作有实际成效,就必须掌握自己运用时间的状况。
这就要我们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如此才能认识自己工作的全貌,从全局着眼观察整个工作,防止每天陷于杂乱的事务中。明确办事的目的,正确掂量个别工作之间的不同比重,弄清工作的主要目标在哪里,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既虚耗了时间,又办不好事情。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限范围,才能摆脱自己的工作和下级的工作、同事的工作及上级的工作中的互相扯皮和打乱仗现象。填写自己应干工作的清单是使自己工作明确化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其方法是在一张纸上首先试着毫不遗漏地写出你正在做的工作。凡是自己必须干的工作,且不管它的重要性和顺序怎样,一项也不落地逐项排列起来,然后按这些工作的重要程度重新列表。重新列表时,要试问自己:“如果我只能干此表当中的一项工作,首先应该干哪一项呢?”
然后再问自己:“接着,我该干什么呢?”用这种方式一直问到最后就行了。这样,自然就按着重要性的顺序列出了自己的工作一览表。其后,对你所要做的每一项工作,写上该怎样做,并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每项工作上注上你认为是最合理最有效的办法。
为了使工作条理化,不仅要明确你的工作是什么,还要明确每年、每季、每月、每周、每日的工作及工作进度,并通过有条理的连续工作来保证按正常速度执行任务。在这里,为日常工作和下步进行的项目编出目录,不但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时间节约措施,也是提醒人们记住某些事情的手段,特别是制定一个好的工作日程表就更加重要了。计划与工作日程表不同,计划是指对工作的长期打算,而日程表是指怎样处理现在的问题,比如今天的工作、明天的工作,也就是所谓的逐日的计划。有许多人抱怨工作太多、太杂、太乱,实际上是由于许多人不善于制订日程表。他们不善于安排好日常的工作,连最没意义的事也抓住不放,人为地制造忙乱,不但谈不上工作条理化,连自己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名作家雨果说过:“有些人每天早上预定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地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制定工作日程会因工作性质、本人身体状况和气质的不同而不同,应遵守以下原则:
(1)以重要活动为中心制订一天工作日程。有些工作是关键的或者说是带战略意义的重要活动,进行工作时应以这样的重要工作为中心。
(2)以当天必须首先要做的那件工作为中心制订一天工作日程。不可能有这种奇迹,刚开始干,一下子就做完了全部工作,所以要挑出那些在一天内必须做完、一旦受干扰中断就不太好办的工作。
(3)把有联系的工作归纳在一起做。种种琐事归纳到一起,会使工作有节奏和气势。例如,有些信件,可以归总起来一次写完;尽量地约好时间,尽可能集中地依次会见来访者;必须阅读的材料,集中到一起很快地过一下目,等等。
(4)使工作日程与自己的身体状况、能量的曲线相适应。能量曲线因人而异,一般的人上午精力充沛,因此,要利用这段时间去从事那些最有挑战性、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而在精神、体力和工作效率都在减退时,换做一些其他工作,或者做一些事先已经安排好了的工作,或者休息一下。
由于人们每天需要干的事情很多,事情又有轻重、急缓之分、大小之别,难免有时顾此失彼,本来想干这件事,不知不觉中却干起了别的事情。所以在有了工作日程表以后,最好随身携带笔记本和备忘录用纸,这样你不但明确了当天的工作,也明确了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工作。
除随身携带笔记本外,使用卡片也是一个好办法。可以把卡片放在衣袋里、办公桌上、家里的写字台上、饭桌上、电话机旁、床边和厕所等必不可少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
在工作中,有时突然头脑中冒出一个新颖的想法,或者想起了什么必须干的事。如果这些想法与目前正在做的事有关联,那可以照着去做。如果它并不需要立即去做,今后做着更合适,那就把它记在备忘录上;对那些有意义的设想,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仔细研究,并加以归纳整理,这样,本来不太明确的事也明确了,你的工作和应办的事就更有条理了。
此外,对于从事学习和工作的人来说,办公桌面是否整洁,是工作条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位管理者在解释办公桌上的东西是如何堆积起来时说:“这是因为我们不想忘记所有的东西。我们把想记住的东西放到办公桌上一堆资料的顶部,这样就可以看到它们。”问题是这种方法还真管用。每当我们的注意力分散时,我们就看到了它们,我们想起了这些事情,于是不再胡思乱想。后来,东西堆得越来越高,我们不能记起下面放的是什么东西,于是就开始在资料堆里寻找。这样,时间就浪费到查找丢失的东西上。同时也浪费在注视所有我们不想忘记的东西所造成的干扰上!据统计,有95%以上的管理者都为办公桌上堆满东西而苦恼。
成功者使办公桌整洁的办法是:
(1)把办公桌上所有与正在做的工作无关的东西清理干净。你现在所做的工作应该是此刻最重要的工作。
(2)在准备好办理其他事情之前,不要把与此无关的东西放到办公桌上。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项目都应该在档案中或抽屉里占有一定的位置,并把有关的东西放到相应的位置上。
(3)要力戒由于有吸引力的干扰或因厌烦了手头上的工作,而放下正在做的事情去干其他的工作。
(4)按规则把已经处理完毕的东西送到适当的地方去。再核对一下剩下的重点工作,然后再去开始进行第二项最重要的工作。
从办公桌上拿开目前不需要的书籍、文件后,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先后顺序,分为“应立即处理的”,如紧急信件和其他必须马上处理、做决定的事;“暂时靠后处理的”,即大致看一下文件内容,按内容分类放入档案夹中,在采取适当的行动之前一直放在那里;“以后处理的”,即不是真正重要的工作,还有待研究、需要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努力挖掘以及有必要在时间、注意力等方面作较充分安排的事项;“留作资料保存的”,包括上级的政策、指示、决定以及有保留价值的资料、文件等,可根据自己所好“分类保存”,用完以后放回原处。
一位著名作家的手稿、资料、书籍等,什么东西放在哪里都有一定的“规矩”,每次用完总是随手放回原处。对与他有联系的报纸、出版社、文艺界、科学界朋友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也分门别类登记,可随手查到。由于他养成“有头有尾”的好习惯,把资料手稿整理得井井有条,办公桌就像“管理交通”一样管得有条不紊,这样就避免了混乱,时间就不会在找这找那的空隙中白白溜过去。
效率好、生产力高的工作者,会不断找各种方法克服混乱、全心处理重要工作、精简文书作业、避免浪费时间,且会妥善管理各项工作,这让他们能够灵活又有效率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