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调集之临时担架(一般应服务一个战役)交使用机关掌握,使用明确分工,负责一定段之转运任务,必要时可根据任务轻重前后伸缩,互相配合。
3.兵团以后的转运(或纵队以后),即可组织群众性的接力转运,将每站周围10至20里之村庄(或—个区)划归站内,根据各村人数户数多少组织若干担架,负责由甲站送到乙坫,每站相距30里,最多40里,不用干部带领,民工可一天返回;民工自带干粮,规定每站间30里抬一伤员发给补助粮(或名工赈粮)15斤粗粮(距离远的可酌增)。为此可轮流转运,群众可不离家乡,照顾生产,完成转运任务。群众极易接受此种办法。
4.站需根据伤员转运任务组织一定数量担架外,卫生部还必须派有能给伤员治疗换药及照顾食宿的分所(或医疗组),又必须共同对伤员负责,组织转运委员会(所长、指导员,转运站之站长),以转运站长为主,共同研究转运事宜。否则易产生互不信任,影响转运任务。
5.两站之间前后联系非常重要。因此,乙站最好派通讯员驻甲站,或甲站能将伤员数目及到达时间于转运前通知乙站,以使乙站能及时准备,可作到不冻结民力于站内,又不耽误转运。
6.及时发粮给民工,是顺利进行转运工作主要的一环。尤其第一次,如不发给补助粮,群众易不相信我们(因多系新地区),给以后工作会多些阻碍,因此必须与发粮部门配合,便于工作的进行。但新地区又缺乏粮食,我们经验,还是根据粮价发款顶粮较好。兖州战役时,北焦沟站曾发过款子,群众很满意,比领粮易分,也方便,公家也节省运粮费用。
7.区党委一级的支前司令部,最好抽调一批干部组成转运总站,设站长,政教(或副站长),会计各一人(会计负责统调及发工赈粮),通讯员数人(看任务大小而定,一般3人即可),负责调催担架及前后联络工作厂检查员数人(抽调下层干部和好的村干亦可),主要到底动员组织担架,担架集合后进行检查和教育。
再组织3至5个分站,设站长,指导员(或副站长)。会计各一人,检查员通讯员数人(总站为人力部一单位)。转运时总站设前一站,设好站后必须与所在区密切配合,由县区出干部作动员组织担架等工作。如泅水县高峪站,县区均出较强之干部参加站内工作,则工作很顺利。曲阜县中册站区只派一新干部,结果还受分区批评。
(三)接力转运的好处:
1.紧密配合生产救灾工作,可少影响生产,节省开支,节省干部。这次在津浦线作战,自华野转运站至后方医院段,按最低需要,临时担架数与接力转运对比,共节约工日371957个,干部共215名,粮食814493斤,菜金54486250元(旧币),烧草117万余斤,各项节约均在80%以上。
2,在组织动员与使用中;一般都进行了时事及各种政策教育,更进一步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打下了以后开展工作的基础。
3.以人民军队为了解放群众流血负伤的生动事例,提高新区群众的政治觉悟,更密切了军民关系。
4.迅速动员使用接战区和转运区民力支援战争,适时供给前方要求,减轻了老区的负担。
三、在组织接力转运中易碰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
(一)最初对此办法的一般看法和想法。
1.攻坚战伤员多,运动战变化大,战斗打响临时组织担架来不及。
2.农民散漫无组织,又农忙(那时正逢收麦),伤员来了调不齐担架。
3.恢复区各种组织未恢复,过去土改有偏差,对老干部一脚蹬,新干部不敢动,不强迫命令又变成群众的尾巴,村、区干部少,任务重,办不了,任务要耽误。
4.新区无基础,此办法行不通。
此办法在刚提出时,是有以上看法和想法的,但由于领导上的决心,贯彻支前与救灾结合的方针,故在津浦线战役的伤员转运中,在第五线(兵团)以后,是采取此办法转运的。经验证明,上述的各种困难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则不论攻坚与运动,在第五线以后的转运,一般是可以使用接力转运。因为战斗一打响,伤员自火线经过团、师,纵及兵团卫生部转运,一般需3天时间,如同时布置,3天时间即可组织好转运站周围村庄之担架,在转运中再继续整理。至总攻时,伤员增多,则群众已接受此转运办法,更可完成任务。如兖州战役时,北焦沟站周围150个村庄,即组织担架1600副,共转运伤员2650余名另外,兵团或纵队都掌握部分已调起之临时担架,在战斗刚打响、伤员较少时,还可以协助转几趟,以资调剂。一般经验是,百户村庄,可组织10副担架,尚不致影响其他工作。另外,大庄较复杂,一般不如小庄易组织。如泰安北家庄12户人家,组织了3副担架,每户平均一人。即系运动战性质的阻击,后方医院不动时,则接近医院的几站,仍可照常接力转运。此次大汶口阻击战时,北焦沟转运站仍收容阻击战中的伤员130多名。由于群众易接受此办法,又在我军大举进攻形势的鼓舞下,及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故在无基础的新区与新恢复区同样可以实行。但在新区由于过去蒋军的捉伕抓丁的影响,开始组织是有些困难,但经过转运一次后,群众即相信我们。兖州战役中,夏德,焦沟转运站群众反映是“信用担架”,即不欺骗的意思,也扩大我之影响。在组织动员时讲明文前是应尽的义务,在农忙时只一天即返回,也不耽误多少生产,使群众相信我党我军为人民办事想得周到;所以已经组织起的担架,一般做到上山下坡都告诉家里,便于有了任务能迅速叫回家。莱芜,泅水设站组织的担架都做到这样。
(二)干部思想问题,
1.作转运工作的干部,一般认为这工作单纯,只是组织与催担架,起个“铆钉”的作用,把工作看得简单化。
2.地方干部少(主要是新区),加上区级各部门有的强调生产救灾工作重要,结合支前差,虽也了解此办法好,节省人、财、力等,但在本区设站却加重了负担,思想难通。
因此,打通干部思想是很重要的。必须讲明为伤员服务即是为战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一件具体工作。转运伤员工作是实际的群众工作,把这工作做好是不容易的,简单化或轻视这项工作是不对的。
设转运站的区必然要较多地动员群众,因此县和区一级的领导机关,适当地照顾转运线的负担问题,并加强局部服从整体、眼前利益服从长期利益的教育,以保证转运伤员任务的顺利进行。
(三)旧保甲办公人员逃跑了,无办公的人,难以组织。尤其是直接欺压群众的土顽武装(如还乡团等)和坚固的据点未彻底消灭时,群众顾虑多,办公人员应付我们,怕以后受连累,也不易组织……
因此,根据以上情况,新解放区在组织动员中必须做到:
1.普遍深入地进行时事宣传、形势教育,结合新区情况,进行负担政策、宽大政策等教育,解除群众顾虑,号召支前立功等。
2.具体进行步骤:
首先召开站周围的村庄办公人员的会议,讲明接力转运伤员办法的好处,并进行时事政策及拥军教育、支前教育等,再布置任务(一般村庄10户可出一副担架、最多两副),其次再派人去各村检查帮助,有2天或3天即可调起使用。
3.要利用旧保甲人员继续办公,不要过“左”地打击他们……有的同志采取争取与耐心教育改造的态度,从积极方面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指出他们的前途,说明反蒋、支前立功、好好办事,群众必然原谅过去做的坏事,政府也要宽大的。结果一般是高兴地积极工作,有的庄子保长跑了,甲长仍可办公。一般新区旧政权保甲长不敢承认是保甲长,分配他任务他还是去完成。这也说明他有顾虑,我们应掌握。有办公人即能完成任务,也只有通过完成各种支前任务,对群众进行教育,才能便利以后开展工作。
四、两个重要问题:
(一)要使群众做好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
1.准备好的担架床……在布置任务时,必须明确规定担架的长宽尺数(是现绑的),使伤员少受痛苦。
最基本的还是对群众进行爱伤员教育,让群众认识到,伤员为我们流血,我们应爱护伤员,使其能自动给伤员搭棚遮太阳或遮雨等,爱护伤员很周到。否则单纯命令群众带什么东西,绑什么样的担架,是办不好的……
2.支前出伕是义务,发给工赈粮是为了解决受灾群众的困难。接力转运办法群众易接受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照顾了群众的困难及各种顾虑……
(二)很好地照顾伤员,也必须很好地照顾民工:
1.设茶水站。尤其夏天更需要,民工吃饭也要喝水。
2.冬季转运时,每抬担架需带被子,茶水站上可准备烧砖给伤员取暖(每砖烧好了可保20里路温度)或炒糠(用布袋装好)等取暖办法。
五、两点意见:
(一)接力转运办法,在不少地方曾实行过,但由于是无组织、无计划、无领导的,故在转运中不是民工到不齐,就是民工已到伤员未准备好。今后尤其在老区后方医院转院,送荣军等是常有的,如能有计划地周密地布置,用此办法转运,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无灾情的地区也可实行义务转运,但一般地区发给工赈粮是较好的。
(二)作战部队进入新区后,如随军常备担架减少,往后转运伤员困难时,亦可在新区动员群众接力转运。主要是由于解放战争正义性,群众拥护,及大军压境的胜利形势。最好是政治部民运部门及后勤部门抽出干部配合,以较好的战士(对群众宣传,态度好即行)组织转运站,由少数武装配合,可以此办法转运。如离火线50或60里路以外,则此办法更能施行。内线作战的新区(一般都是多年在解放区包围影响下)以此办法转运是行得通的。外线新区虽不同内线,用此办法转运伤员,一般也行得通。此意见仅提出供参考。
津浦线战役中战区至后方伤员接力转运办法介绍
(一)地方接力转运站的建立及其任务:
从部队设立之伤员转运总站至后方医院的伤员转运线上,由地方支前机关负责,每隔35里左右(必要时可延长)设立伤员接力转运站。伤员从火线上用建制担架负责转至部队设立的转运总站后,即由常备担架接运至地方设立的接力转运总站,再由接力转运总站临时调用不脱离生产的担架,向其所属各分站,按站用接力办法转至后方医院。地方接力转运站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在各站之周围(其范围可根据转运任务之轻重,附近村庄之稠疏、大小而伸缩),组织充分的不脱离生产的担架,以保证及时将伤员接力转运至后方医院。担架平时不集结,在家生产,一有任务随时集结。每运一站,民工即行复员。服务时间,约在一天。回家后仍能照常生产。为了保证民工的生活,采用了包运办法。用担架者每运一伤员30里至40里,发给粮食15斤(用小车或牲口者可减少,运程延长按比例增加,如系灾重地区并可酌量增加以工代赈)。
伤员的治疗、生活供给由部队卫生部门,在各接力转运站设治疗所或治疗小组负责。对其困难如照护、炊事,采买等工作,如因干杂人员过少,忙不过来,转运站可动员当地村干群众,予以帮助解决(如动员临时炊事员,动员妇女儿童帮助看护,慰问伤员等)。但应照顾到群众的负担,不要滥用民力。
(二)组织领导上要掌握统一而又依靠当地组织为主的方针。由于转运线路经若干区县辖境,因此整个转运工作,一般由分区以上支前机关民力部门统一领导为宜。民力部应设转运部门,经常保有一定数量熟悉转运业务的干部,以便战役开始前后,根据需要在转运线上设立总站负责此一工作。分站或在无我地方组织的新区,应由总站直接派人建立外,在新收复伍,老区,半老区则主要由当地区组织负责建立(因每站相隔约30里,大体每区即须建立一站)。分站在转运行政、业务方面服从总站领导,但分站的建立时间都较仓猝,区干对接力转运办法可能不够熟悉,总站最好能派人常驻,具体帮助指导。这样,在行政业务上既能统一起来,又能充分发挥地方党政民的组织力量。过去曾因以地方为主的方针不明确,分站直接由总站派人建立,区里只是派人参加配合,形成包办,结果关系不易协调……经过转变之后,分站以区为主建立,把转运任务特别是动员民力的责任交代给他们之后,就完全不同了。区里把它看成为应负的支前任务,积极推动党政民各系统来完成……在泰宁、楼德等站,明确以地方为主,不到5天之内,就组织起五六百副。
转运站的组织根据需要设站长、副站长及工作员若干人,负责行政业务、民力组织等工作,民兵若干负责联络,通讯,护送伤员等。除主要干部由脱产干部充任外,条件可能时可在接受转运任务前后,临时吸收不脱离生产的村干参加,以解决地方干部缺乏的困难,照顾其他任务,特别是生产工作。
(三)关于担架的动员组织问题:
在老区,动员组织工作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区村都有党政民各种组织,干部群众对支前都有相当经验,只要通过组织推动,激发干群对支前的热情,讲清接力包运办法的好处(如途近时短,半劳动力也能参加,节省民力,照顾生产等),是不准迅速完成这一任务的。步骤一般是召开区村干部会议,进行布置。根据各村劳动力的情况,研究与提出组织民力的大体数字,完成任务的时间等要求,然后以原有的工作基点为范围,由区干分工到村,具体帮助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动员组织。组织编制中,有自卫团的村,以组织自卫团和变工组为基础,没有自卫团的村,即以其原有之出伕、生产组织(如出伕班,闾等)为基础,进行调整。并尽可能大量动员不在自卫团等出伕组织编制以内的半劳动力参加,体力能胜任就可以。求得节省民力,腾出部分整劳动力照顾生产。有些村是出伕班按一副担架两套民力来配备的。这样轮流出伕,有的在外出伕,也有的在村照顾生产,两不耽误。在对群众的教育当中,还要贯彻拥军教育。号召他们都绑好担架,随调随到,爱护伤病员,以减少伤病员的痛苦,使伤病员精神上得到安慰。
如同其他工作一样,检查是很重要的。不仅我们推动和实际参加这一工作,还要经常检查各村实际组织了多少工具,是否适用。要防止事前不去切实地动员组织,事后又不去检查,任务一来,形成单纯的催伕,以致延时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