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3300000021

第21章 禅与情理和心净(1)

常听人说:“这个人不错,心地很奸,但是和人相处得不好!”请问诸位,这样的人算不算好人呢?

就他个人来说,他是好人;对社会来说,他只是“半”个好人。特别是佛教徒,如果与人处不好,就不能发挥净化社会的功能。因此,今天我要和诸位谈谈“情与理”,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要怎样建立,才会比较和谐。

—、情与理的定义

何谓情与理?主观的态度是情,客观的态度是理。自私的观点是情,公平的观点是理。为个人求、为目前求是情。为大众求、为千古求是理。有所为而为是情,无所为而为是理。

情,维系人间的活动与存在,它好比是润滑剂,使人活得更有意义,但是,从学佛的观点来讲,我们必须要一层一层地把情化解,进入理的状态。所谓“主观的态度’,便是不管他人的想法,不设身处地禹当事人想,只在乎自己的想法、看法,这叫做“情”。反之,处处为他人著想,要求自己把自私自利的心理和行为渐渐减少,即是“理”;为自己设想的时候,也同时要协助他人得到利益、得到帮助;好比是在同一条船上,我们把船的性能改良好、维修好,让船上所有的人都能早点到达安全的地方,而我们本身就在船上,也一定会到达安全的彼岸。我们的心量越大,帮助的人越多,自己所得到的进步与成就也越大,所以,虽然不为己,结果得到最多利益的是自己。这种方式叫“无所为”,却是最大的有为。

二、情与理的类型户

“情”可分成五种型态,即男女之间的爱情;亲子间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施和受的恩情;修行者之间的道情。五者当中,前四项是为“俗情’,第五项则是“法情”。因此,佛教给众生一个名称,叫做“有情”。

首先,我们讨论男女间的爱情。请问诸位,男女间是不是也有友情和恩情呢?答案是肯定的。可见,男女之间不一定只有爱情。以学佛人来说,男女夫妻之间也具备了道情。另外,中国人一向的观念里,以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只有亲情和恩情;可是在现今的社会,在西方国家,人们把父母也当朋友看;同时,亲子之间也一定有爱情——父母对儿女的爱,儿女对父母的“敬”加上“爱”。当然,朋友之间除了友情外,也是有恩情与道情的。而在施与受之间,有些人只是单纯的为布施而布施,丝毫没有想到要施“恩”给人,这种人我们可以说他是“无我”的布施。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没几人帮忙我、供养我。但是在瑞士,有位我不认识的施主,他定期寄钱给我。我问他:“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你希望我怎样回馈你?”他回答说:“我对你无所希望、无所期待,也不希望你回报我。但愿将来你有能力时,也去帮助人。”像这样就是道情。所以,用佛法、财力、体力去帮助任何人,使他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即是道情。

其次,我们谈到“理”的类别。从常识上或从佛法的观点来看,“理”可分成下列六类:物质的定理叫“物理”;身体的组织叫“生理”;心念的轨迹叫“心理”;人际的范畴叫“伦理”;哲学和宗教的“真理”;“真如”或“理性”,即佛教所讲的本地风光。

(一)物理

昨晚,幸运地台风没有来袭。今天早晨,还有些风势,天微微下著雨。有人对我说:“师父!您第一天讲经,台风就刮起来了,多讨厌!”我说:“它刮得有道理,刮风一定有原因。既然是有道理、有原因的事情,我们不要埋怨它。”

二年前的某一天,我坐一位居士的车要去访问一个地方。当时,雨势很大。那位居士说:“希望我们下车时雨能停止,不要让师父淋到雨才好。”我说:“你奸自私哦!为我一个人,你叫它不下雨。”但也奇怪,我们将到目的地时,雨突然停了。那位居士好高兴,说:“这是您的福报,不下雨了。”我说:“阿弥陀佛!这不是我的福报,叫它不下雨就不下雨。如果,此时天气乾旱,正需要下雨,我来了就不下雨,岂不是害了很多人?所以,这是『应该’不下雨,不是因为我来了。”这个例子是说,世间任何现象都有它的原因。做为佛教徒,如果我们说某大德到某一地方就不下雨,走了以后就下雨,这是外道,不是佛法,因为佛法是讲因缘果报的。

(二)生理

我们的身体和机器一样,不要过份用它,也不要过份不用它。机器如果每天使用,可能很快就报销了,所以一定要适时休息、润滑与维修,这样才能用得久。我的身体从来没有好过,一向都在生病,但我每天都在动。很多人劝我要休息,我说我这机器不能休息,一休息就会生銹。但是,有时候非常忙碌,有人还要见我、和我谈话,我一样见、一样谈话,并利用时间休息。例如,有人问我:“头痛怎么办?”我说:“没问题!除了看医生外,你念观世音菩萨就好了。”他讲了半天,我只讲一句话,他就高兴地接受,他的问题就解决了。

(三)心理

我们心里的念头常常像野猴、像野马,所以叫“心猿意马”。但是,如果能够找到理路,了解心念起灭的原因,便不会为心念的心猿意马而烦恼。

现在有许多专业心理医师,可帮助人将心里的念头产生的原因做分析,并找出解决的办法,使得心理有问题的人,得到一时的安慰与治疗。但是,这种方式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理”清了以后,心还是会乱。

佛法的观点,却能正本清源。首先,它告诉我们须清楚心里的烦恼是从那里产生(说起来有点像心理学的方法);其次,不管任何问题,“魔来魔斩、佛来佛斩”。坏的念头固然要丢,好的念头也要丢,将一切思想全部放下、随时放下。到了这种程度,心念的轨迹已经不存在,心理还会有问题吗?当然不会。这就是所谓的“开悟”、“除烦恼”、“证菩提”。所以,心理医生能帮很多人的忙,而佛法能帮心理医生的忙。

在我的学生、弟子当中,就有十几个心理医生,包括东方人和西方人,以西方人较多。我问他们:“你们不是医生吗?”他们说:“师父!您是医生的医生。”我说:“我没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也在害病治病,不过我是以老病人帮忙新病人。只有大悲的佛陀才是医生中的医生。”

佛陀的另一个名字叫“大医王”,真正的医师是佛陀。

(四)伦理

中国人讲伦理,强调五伦,是指伦理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在什么样的身和立场,就应该尽到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不尽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就没有好好地做人。比如说,夫妻关系,如果太太和先生彼此各尽责任和义务,夫妻之间一定非常和谐;反之,则一定会吵架。通常是要求别人尽责,而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

(五)真理

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思想、理论、观念。是从现实的社会,而推想到理想、不变的真理。现象是变动的,而真理是不变的,所以哲学家、宗教家相信,有最初的和最后的真理。能够相信有真理,心里会得到安慰,有归属感。因此,有哲学修养的人,不会是坏人,也不会是心理烦燥的人,人格一定比较正常。为什么?因为他们相信,现实虽然不公平,而真理一定是公平的。

(六)本地风光

又名“真如”、“涅盘”、“佛性”、“佛的法身”。很多人误以为“死”就叫涅盘,其实涅盘是心如止水,不受是非、善恶等种种顺逆境所困扰,而自由自在的意思。

十年多前,我刚到美国不久,有位美国人跟我求解脱法。他说:“我现在不自由,想离婚又离不了,因为太太向我开条件要钱。师父!听说佛法里有解脱的方法,是不是啊?”我说:“没有用的,我帮你的忙以后,你跟这个太太离丫婚,会再跟另一个女人结婚。放掉一个抓一个,你永远得不到解脱。”他说:“从今以后我不结婚了,我已经受够女人的气,我还会再结婚吗?”我告诉他:“你怕女人,也是不得解脱、不得自在。如果,你遇到她,心里不会怕,她缠著你,你不怕她缠,这便是解脱。此外,没有女人、没有太太,不会感觉痛苦,也叫做解脱。”这即是说,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能够心悦诚服、欢欢喜喜。平平静静的面对它、解决它,当下即得解脱。

三、善用情与理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慈悲和智慧实际上就是世间所讲的情与理的净化。所谓净化,是指不使自己和别人陷于困扰、烦恼之中。

如何使人际关系不复杂

答案只有四个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说用慈悲、用智慧来处理我们的人际关系。

我们对人多一份关怀,便是多一份情义。有些人蛮横不讲理,和他讲理讲不通。但是,用情——亲情、爱情,或是用朋友的关系,问题就解决了。中国人比较多用情,使人感到很温暖、很亲切。可是,如果只用“情”,而忽略“理”,我们可能会颠倒是非、黑白不分。因此,对于自己的家庭或亲戚朋友的伦理关系,我们可以用情;但对社会的关系,则应当以理来处理。也就是说,处理私人的事,可以用“情”;处理公共的事,必须用“理”。用“情”可以使我们的环境和谐;用“理”可以使环境公平,二者执一不可,也缺一不可。

我有一个弟子很理性,任何事都讲究合理,所以他很困扰。他说:“怎么搞地!这世上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那么多!”我告诉他:“你不慈悲!面对人时,是不能全部用理的。人不能当成物质来处理,你应该加上慈悲,这样你才会感觉心安理得,同时和你有关系的人也会觉得愉快。”

慈悲的意思和同情类似,但那是更净化和清净的。“用情”,会带有个人的感情;但是“用慈悲”就不会。当我们周围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或有人做出不合理的行为,依“理”来说,这些人可能都必须去坐牢;如果从慈悲的立场来看,他们的行为也许是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或身心因素所引起。能从不同角度体谅他们、并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这叫做慈悲。

对于别人的问题,要慈悲,但并不是一味的说“好、奸、好”;对于自己的问题,应该用智慧来化解、指导和改革,这叫做修行。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自己制造的,也可能是环境给我们的。在这种情形下,你怨恨自己或指责他人都没有用,以佛法的因果观点来化解,才是最好的办法,否则,我们可能会忿恨不平。

根据佛法的因果观念,一切的困扰与烦恼,都是缘于过去的因,所以才结现在的果。有厂这种观念以后,烦恼应该是减少了,或根本不用去烦恼。但是,因果的意思,并非叫我们不要改变环境、不需解决问题;而是要加上因缘来促成环境的改变和问题的解决,这才是智慧的态度。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东西方越来越多的人醉心禅学,不像大多数西方人士已经了解的东方文明,作者认为他们接触的都是变样的禅学,对此作者抱以深深的忧虑。通过本书,作者向世界介绍本真的中国禅学,指出中国禅和印度禅的不同,并且正本清源,阐明禅与老庄的关系,强调禅是中国思想的结晶,还给禅学一个本来面目。相信用心的读者已能管窥。
  • 快乐之源

    快乐之源

    全书从世界的现状、佛教的理论、信仰的力量以及如何修佛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生动鲜活的语言,揭示了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阐释了佛法具有的诸多功能以及佛教在心灵励志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追述了佛教的历史,介绍了佛教的门派,详释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教理,并从佛教徒的角度谈及了自己对于当今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部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的佛学读物。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热门推荐
  • 以身试爱:偏执总裁,求放过

    以身试爱:偏执总裁,求放过

    白天,她是他法律上的妹妹。晚上,她却变身为他的床伴。两种身份,把唐歆悦逼到人格分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盗凌天下

    盗凌天下

    傀儡师:控之道,掌控苍生!御兽师:驭之道,驾驭天下!圣人:传我意志,加诸众生!主角:食可盗,利可盗,名可盗,天可盗,道可盗!众多修士凌乱中……还有我们什么事吗?
  • 读不懂的忧伤

    读不懂的忧伤

    。。。。。。。。。。。。。。。。。。。。。。。。。
  • 我也曾是你的信徒

    我也曾是你的信徒

    那些青春里被一人填满的感觉肯定很美好吧?
  • 两代女人的情感史诗

    两代女人的情感史诗

    本书的时间跨度为五十年,以母女两代人的情感经历、生活遭遇为主线,讲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普通女性的价值观、情感挣扎,以及对命运的抗争与无奈。母亲“红”不甘于农村生活,来到大城市后初恋受歧视,自尊心受辱后倔强的嫁给了一个不爱的人,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丈夫因工作中吃回扣入狱,家里一贫如洗。为了能够供女儿读书,她无奈的远走他乡。女儿“雨”因为这样的家庭,从小性格就敏感脆弱,经历了几段失败的感情后,终于结婚生子,但........
  • 陆总独宠嚣张妻

    陆总独宠嚣张妻

    楚潇潇在酒吧买醉强睡受伤陆少霆,因而在与联姻对象见面时,被抓住把柄与陆少霆做交易,跟他结婚应付逼婚的陆母。两人开始过上了人前假装恩爱夫妻,人后互相戏弄的暧昧生活,这是一个众多炮灰挑事,甜多虐少的先婚后爱的故事。
  • 重生为狐:妖后苏妲己

    重生为狐:妖后苏妲己

    苏小小觉得这辈子最倒霉的事情都被她遇上了,她只是坐飞机回个家而已,居然也能穿越?一觉睡醒,惊奇的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妖怪洞,还有两个尖耳朵的小狐狸要吃她?吓死宝宝了!最终有白马,哦不,白狐男神下凡把她救下,为了感谢他,她留下来做他的奴婢。狐媚嫉妒她可以每日陪在白城身旁,使计将她引进了‘不离幻境’,白城为了救她毁去了万年道行。再次苏醒,她原本以为之前的一切,只不过是黄粱一梦,可是眼前的事实却让她奔溃!她居然又莫名奇妙的变成了遗臭万年的苏妲己!?为了不被世人唾弃,苏小小决定奋起改命!她以为,她再也见不到白城,可是有一日她居然看见了和他长的十分相像的人,而他的身份居然还是……
  • 双姝之豪门错爱

    双姝之豪门错爱

    既然他是这个世界上万众瞩目,光芒耀眼的存在,那我便要做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茧。——顾朝朝她虽是我的妻子,可她的心又曾为谁而跳动呢?——林暮辞逢场作戏,是我小心翼翼的爱。——林暮寒纵使在遇见你的路上,会有许多的弯路,但别急,我们终究是会遇到的。
  • 逆袭码农

    逆袭码农

    一个普通人,如何从码农一步步逆袭成为城市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