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92600000002

第2章 一群小野马又萌又猛(2)

1984年,严彬作为归国华侨,回到中国大陆投资。除了创办红牛饮料,他还积极进军地产,和当初的港商一样,已经具备成熟商业理念的海外华商们在中国大陆如鱼得水,严彬创立了华彬集团,收购了北京CBD区域的一栋烂尾楼,改造成现如今的华彬国际大厦,与李嘉诚的东方广场、陈丽华的长安俱乐部等一大批核心商业体遥遥相望。

之后,严彬又修建了占地约7000亩的华彬庄园,身价达到惊人的数十亿元。

华人富豪那点事儿(二)

自古华南多富商,富商早年多潦倒。除了远赴海外的华人富商,香港商人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支。

上世纪20年代,广东中山市一位名叫郭得胜的少年来到香港,租了店面,开起了杂货店。这位从小就在父亲杂货店里长大的少年,早已积累了足够的商业经验。

在香港,他对客人笑脸相迎,又聪明懂事,为人还很大度,很快就在周围邻里之间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小本生意就是如此,如果顾客不仅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还能额外得到店家的良好服务,这个生意就成功了。

过了十几年,少年已经长大,他创办了更大的进出口公司,专门做洋货批发。此时二战结束,香港经济百废待兴,各种原材料需求巨大,郭得胜的生意很好,而且他并不满足,积极进取,拿到了日本着名的“YKK”拉链香港独家代理权。

服装皮具等行业非常兴旺,一个小小的拉链却是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配件,郭得胜从香港开始辐射,整个东南亚都有他的客户。

积累了大笔资金,郭得胜又开始拓展自己的商业帝国。到了1958年,郭得胜进军香港地产业,从小型项目开始,慢慢积累了成熟的商业地产开发经验。此后,企业更名为“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资金达到300万港元。又过了十年,60岁的郭得胜率领新鸿基公司在香港上市,当年就盈利达到5000余万港元。

房地产开发已经得心应手的新鸿基,大量购入土地,开创了土地储备模式,即使行情不好,也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无损。

上世纪80年代,大陆改革开放,郭得胜将投资目光锁定大陆。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后人又继承了这个发展思路。郭得胜的三个儿子共同掌舵新鸿基,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对大陆的投资。

与他们的父辈略有不同,郭氏三兄弟都是在和平年代出生于澳门,就读过世界名牌大学,对于商业有着更潮流的认识。

新鸿基的主营业务定位于房地产开发。在香港,新鸿基开创了半山帝景园,创立香港豪宅标准,并别出心裁,买房送厨卫家电,这种促销手段在今天依然为很多房产商沿用。

除了住宅开发,新鸿基更重要的开发业务在于商业地产,通过构建地产项目,重新规划、完善城市功能。这种开发模式也被后来的大陆地产商熟知,今天的万达广场正是如此。

最终,郭氏三兄弟的新鸿基拥有遍布香港岛的数十座商业大厦,以此为基础,新鸿基还推动香港城市干线、码头机场等物业发展,构建了真正的商业帝国。

在大陆,新鸿基在北京上海都有地标性项目,北京的新东安商场,上海的中环广场,都广为人知。

新鸿基的市值达到了惊人的两千亿港元,三兄弟也成为华人财富圈中的传奇。

华人富豪那点事儿(三)

改革开放初期,投资内地的华商中,有一位名叫郭鹤年的马来西亚富商,此人被称为“亚洲糖王”、“酒店大王”,其名下产业遍布白糖、房产、酒店、船运、矿产、金融等,庞大的商业帝国让郭鹤年成为整个东南亚的商业明星。

作为华裔,郭鹤年从未在中国大陆生活过,但是作为华商,他与中国大陆的很多商人一样,具有传统华商那种吃得苦、创得富的精神。

家族创业之后,年轻的郭鹤年成为杂货公司负责人,后来又独自创立马来西亚糖厂,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参观考察,他对期货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到马来西亚,他就开始往这方面发展。

到了1970年代,全球白糖价格飞涨,郭鹤年与马来西亚政府合作的蔗园风生水起,此后他控制了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白糖产业,进而占到全球白糖产业的十分之一。

积累了巨额资金的郭鹤年开始多元化发展,涉足金融、种植、地产、船运、酒店等业务。在经营方面,郭鹤年很有想法,他不止卖产品,更卖服务,通过一个核心产品建立周边一整套服务流程,就像今天的阿里巴巴公司一样,这就是华商的优良传统。

富豪总是相同的。他们对财富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商业智慧。在香港,郭鹤年表达了对政府的钦佩,他认为香港政府法治有序,政府只负责管理秩序,绝不插手企业经营。

改革开放后,郭鹤年在中国内地投资兴建的香格里拉酒店,成为高端酒店的代名词。又与国家原经贸部合作兴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这就是北京有名的“国贸”。

至于郭鹤年这位富商的身价,无人能确切知晓。

一代人的匪气与豪气

“上世纪80年代初,摆地摊被视作下三滥,投机倒把遭人鄙视,但摆地摊的那批人富了;上世纪90年代,股票有风险,如同洪水猛兽,炒股票的都是不要命的,但这些胆大妄为者富了;2000年以降,房地产价格虚高,公众持币以待,倒是那些借钱买了几套房的人,富了。”

这种财富观,充盈着巨大的投机气息,稍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会看出其中的破绽。最大的破绽就在于,没人能预知未来,笔者也绝不相信有人在众口铄金的污水染缸里,还能淡定自若,华丽丽地来一句“老子将来会变成富豪的,你们这帮蠢材。”

但笔者承认,走投无路之人,在“压力山大”的生存问题面前,有可能闯出一条生路,但最重要的因素无外乎两点:一为“没什么可失去”,一为“好运气”。

“好运气”,每个人都会碰到,“没什么可失去”却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的。在上世纪80年代,“没什么可失去”的是什么人?都是些被逼到死胡同里的家伙,他们或为农民,或为临时工,或为体制改革中不幸出局的知识分子,总而言之,一个字——穷。

既如此,胸中自有愤懑难平之气,生下来就该受穷吗?地球离开谁不转啊?都别装矜持了,走上没人走的路,那我就走到底。

这就是所谓的“第一代企业家”最初的梦想与底气,既然一无所有,索性豪迈块垒;既然探路先锋,那就不择手段。反正大家都摸石头过河,没什么标准。原始积累,哪能没点匪气?不伤天害理,是底线,除此之外,没有规则。

及时雨哥哥

富豪们的闯荡,形同江湖游侠。而江湖二字,也正是中国的富豪们最熟悉也最神往的所在。因为那里有他们的青春和记忆,也有他们苦不堪言的爱恨情仇。

第一代企业家身上的“江湖气”是很重的,具体而言,又分为匪气与豪气,前者有英雄不问出处的狂野,后者则是目空一切的激愤。

这批人大多出身草莽,创富过程中翻滚于市井阡陌,练就了看别人一举一动便洞悉背后真谛的本领,哇塞,这就是美剧《LIETOME》中那位精通“微表情”的卡尔·莱曼博士啊。

有头脑有手段,又会察言观色,自然一呼百应。如同古代绿林之人,身为“大佬”,他们颇有“散尽家财只为笼络人心,三教九流打理各界”的神韵,游走在草根和公权之间,“黑白通吃”,仗义疏财。

牟其中便是最具江湖情结的一个商业传奇。关于他的故事,冯仑在《野蛮生长》一书中有过记录,大意是当时的南德很江湖气派,这里的工作人员也不像一个现代企业职工那么规范,反而带着江湖习气,老板牟其中更是江湖大佬,进过监狱,叛过死刑,但都化险为夷,这种传奇经历招来了很多江湖上的人员,很多人他根本不认识,但是他就像一位武林盟主,来者便是客,随便吃喝,牟其中罩着。

由此可见,牟其中就是当代“及时雨哥哥”宋公明啊,仗义疏财,交朋结友。做成换飞机生意后,许多人慕名而来,来拜会这位“伟大的”商业导师。冯仑就是其中之一,但细节打败崇拜,根据他的回忆,老牟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像个年轻小伙子,火气很冲,有次在饭店吃饭,还为了一个凳子把别人一拳打得嘴巴裂开,缝了五针,走在外面看到有人打架,他就大声叫喊,打啊。于是冯仑认定此人身上有一股流氓无产者习气和绿林土匪劲儿,南德集团行将坏死,遂与王功权等人抽身而去。

第一代企业家多倾向于帮派结盟的方式管理企业,带有很强的“匪气”。

这实际上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产物,他们所受的教育是支离破碎的,他们的价值观处在今天人们无法想象的巨变中——当然了,笔者并非无视80后今日困境,但当年的人们身上所带有的匪气和愤怒,更为真实,也更直白。

由是可知,即便那批人有所成就,也注定不可长久。小富即安、没有长远规划,赚到一笔钱,大家急着分红,于是一拍两散,坚持到今天依旧保持创业激情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处于夹缝年代的第一代富人往往通过江湖手段赚得第一桶金,但企业价值观的先天缺失,让他们难免昙花一现、遽生遽灭的命运。

憋屈

江湖逍遥,但同样的,江湖也有险恶一面。谁没事撑得,愿意深陷其中呢?要知道江湖易入难出,身不由己。借用王菲的歌词:“我也不想这么样,起起伏伏……”

既然不想,那为何又下水呢?呔,迫不得已啊。

国营企业是老大,谁也惹不起,但我一个小个体户勤劳致富总可以吧?无数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冲到了财富泛起涟漪的江湖中,然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心神不宁,朝不保夕。时至今日,何尝不是如此?

在长沙,国营红星饭店营业员唐明德怒不可遏,霸气外露,摔碎了李分龙饮食摊的四五个碗。原来,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对个体户李分龙颁发了营业执照,准许他在指定的范围内办一个饮食摊点。

这个饮食摊紧邻国营红星饭店,这家伙,注定会是一场悲喜交加的邂逅。个体户对客人那是从善如流,客人想吃啥就给你做啥,吃不了一份给你做半份,客人一进门,老板笑脸相迎,“客官里边请,您是打尖儿还是住店,稍待片刻,小二给您沏壶茶……”相比之下,国营饭店“您爱来不来,来我这儿吃饭那是你的荣幸,什么?给你沏壶茶?去,边儿呆着去……”,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呀。

红星饭店一下子门可罗雀了,最少的一天营业额只有几块钱。红星饭店的职员怒了,奶奶个熊,我们根正苗红的大饭店,岂容你草根小儿抢生意,于是就发生了砸碗事件。

事后,有关部门派人调查。说白了这就是个“官官相护”,调查人听取红星饭店片面之词,回来汇报说,这次砸碗事件主要是李分龙寻衅,红星饭店无责。

当时正处于个体与国营矛盾冲突的高发期,媒体也对此非常关注。事后有记者调查后写成报告递交给当地政府,政府领导却说,这个事情我们晓得,你的报告并不全面。记者也是个硬茬,我的调查很全面,你们如果不管那我就直接登报了。领导也怒了,你有胆就登报试试。

言语之间,分明是一位黑帮大哥嘛。

得亏当时没有微博,要不这句话可与“屁民”、“我爸是李刚”、“骂政府的都是人渣”等经典官员语录相媲美,看来我国的有些干部说话不过大脑、老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个是“历史悠久”哦。

您说说,这样恶劣的创富环境下,苦不堪言的人们又怎么能没点“愤恨”与“委屈”呢?受了委屈还没地方说理,那就只能让自己变得强悍,变得不那么好欺负了。

这大概就是早期的财富追逐者们身上有“匪气”的深层心理原因。换句话说,我也不想这样不讲规则,我是想规规矩矩来的,可是,我没办法呀。

孰士孰匪?

有关部门的强势与阻挠,是改革年代的个体户们最害怕也最无奈的。尽管中央已经说了,个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有效组成部分,但落实到地方上,那套“赚钱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就应该共贫穷”的落后思维依旧是主流——直至今日,这种弊病已经消失,但在“吃拿卡要”、“就是不让你痛快”这方面,有关部门那是一脉相承。

浙江路桥是东南沿海名镇,什么戒指、耳环这类的小五金手工业品制作精美,行销全国。然而,眼瞅着做这个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路桥区委坐不住了,这是搞“资本主义”呀,一个个不老实待着,净是想着法做小生意,把我们有关部门摆在哪里了?不行,我们得管管。

这天,有几位政府人员恰巧路过,又很凑巧地看到了蔡继泽正在家里倒弄小五金产品,这几位闲的蛋疼的工作人员马上向领导汇报,之后,又在领导授意之下,带着执法人员来到蔡家,对其进行资本主义的活动进行抄家。

抄家啊,这得多大的阶级仇恨啊,人家不过做了几个戒指耳环,多大个事?可是放在当年,那就是罪恶,那就是挖集体经济墙角的土匪……

中午,执法人员结伴而来,见什么搬走什么,原料、家伙事儿、成品,统统拿走,还踹开人家的卧房,砸烂衣柜和家具,把衣服逐件抖开,墙面也要砸开,被子、床统统破坏,那股敬业的劲头和缉毒民警搜查毒贩似的。

最后,这帮不明身份却又众所周知的“执法人员”把家里新买的电视机、电风扇等电器一股脑搬走。

这……到底,谁成了匪,谁又成了魔呢?这种问题,在改革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屡见不鲜,假借“阶级正义”之名,实则蛮横抢夺,可怜了一批老实人,多年后这些人坚持下来,成了富豪,对这些江湖往事,笑而不语。

我们姑且称他们为“第一代富豪”。这一代人,多数是做小商品的、城市无业人员、农民伯伯,他们处于社会边缘,身心都受到排挤,他们如此迷茫又如此坚韧,穿过那段荒谬的年华,能挺下来的,都是生活的赢家。

33岁正当年

凡夫俗子只受累于市井牵绊,哪有“人过留名”的胆子?现如今有人常说,出名要趁早,做生意也要趁早。这个早,说的是十八九岁正当年,但有一位豪杰,偏偏以33岁“高龄”下海经商。

说来,也是时代使然。

33岁的郑秀康,边工作边做制鞋学徒,目的只是为了改善日子,养活老婆孩子。1980年代,生活依然艰辛,郑秀康听闻国家鼓励自由创业,果断给单位递交辞职信,下海开办皮鞋作坊,原本她还想做沙发,但是受限于家里面积太小,只能选择更小的商品——皮鞋。

在那个小小的家里,她辛劳做鞋,却信心十足。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是新一轮的商业萌芽。这种模式,本来应该在几百年前就有实质转变,怎料,百年战乱,只留下一个残缺的轮回,和一个僵化的体制。

场地解决了,可是资金呢?实在没办法,他老婆把自己的嫁妆拿出来,半价甩卖,凑足了启动资金。更大的挑战则是家人的不解,说你们这是要干啥啊,家里有老有小,你们却破釜沉舟,这是不想过了还是咋的。

就在这种充满巨大压力的氛围之下,小作坊运作起来了,每天要工作到凌晨,双手饱经针线磨砺,竟然控制不住地抖动,如此一天的产量是三双皮鞋,一个月下来,竟然能赚几百元,这个数字让郑秀康的所有付出都值得了。

瞧瞧,舍得一身剐,竟然骑上了千里马。豪气。

想说爱你不容易

多年后的光鲜,无法遮挡创富早期的苦痛。那种感觉,有时候莫名其妙,有时候命中注定,大多数人,死于妥协,抗争的那些人,野性难驯,却意外又巧合地赶上了好时代。但是,这个好时代,真的让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本书是关于中国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全景式著作,一本书让你看懂中国两百年的风云变幻,看懂中国的人和事,看懂中国过去、现状和未来。
  • 世纪之争:中国,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

    世纪之争:中国,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

    本书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对外关系等广泛领域,论证详尽,自成体系,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和启迪意义的见解。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引子:一个世界性话题、再次走向辉煌、重大历史机遇、传统文化的突破、通向经济增长的路、区域经济一体化架构、迈向繁荣道路的矛盾和艰难险阻、来自外部世界的威胁和挑战、对“世纪之争”的推测、“中国世纪”国家战略、尾声:把握机遇、参考文献。
  • 世界经济学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世界经济学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针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即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与生产一体化态势下的开放型发展道路所面临的问题,分七个专题进行剖析,即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理论及模式,国际贸易模式及贸易强国道路,国际直接投资体制机制,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世界生产体系变革及生产模式,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开放战略升级及经济体制建设,特别对中国在加入WTO后的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 宏观经济思想七学派

    宏观经济思想七学派

    目前,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精髓的学习,对于克服在政策制定和理解上存在的简单化、泛理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菲尔普斯教授根据对工资与价格的处理方法以及关于预期的等等标准,将现代宏观经济学思想分为七个学派,即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新兴古典学派、新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宏观经济学、新古典与新一代新古典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及结构主义学派。阐述他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看法,定义了不同的学派,并介绍、评价了各学派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内容系统、简洁,具有诸多独到见解。
  • 国富论

    国富论

    本书包括论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及劳动生产物自然地分配给各阶层人民的顺序论资财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论政治经济学体系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五章。
热门推荐
  • 回眸往昔

    回眸往昔

    如果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石头,我愿意把自己放在乡村,然后静静地欣赏田间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大自然,让自己静下心来,用我的文字把我的故事说给你听。
  • 独自摇滚

    独自摇滚

    他们都是青春里的最佳乐手,但是不得不选择独自摇滚。他们曾经坚信不疑的爱情在某一刻里也会悄然成为记忆,他们过去一直坚守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也会黯然失色,他们不卑不亢、痛心疾首,但是他们又无能为力、望洋兴叹。大学毕业后的那段日子,最艰难、最迷茫,也最珍贵……
  • 你们来打我呀

    你们来打我呀

    我和别人玩的真的是同一款游戏吗?为毛“野怪”也能算作是隐藏职业?你他喵的不是在逗我?赶紧给我进化个人样儿出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古世纪之圣剑阿萨尔

    上古世纪之圣剑阿萨尔

    公元前2000年,源大陆伴随着神与英雄的战乱接近毁灭,在临毁灭那一刻,掌管冥界的女神伊安娜·尼姆西,耗尽了她的生命力为大陆上各个种族开启了通往新世界的冥界之门。2000年前源大路神使用的圣剑阿尔萨出现在了诺亚大陆上,引起了一场极大的轰动,有人认为这是一把充满绝对力量的圣剑,有了它你就可以统一诺伊亚大陆和哈里拉大陆成为一代皇者。在物资膨胀的欲望下有人甚至以为它是一把通往源大陆的钥匙,可以让他们重返以前的家园。在新世界平凡诺亚族的少年路泽,却意外地成为了传说中的预言之子,从此走上一条不平凡的强者之道。
  • 青青美梦扰

    青青美梦扰

    痴傻女韩青青原与穷小子向风情同兄妹相依为命,由于一场意外的车祸导致两人失散,车祸后的韩青青因治疗及时,治好了痴傻之症,但不幸的是她也失去了记忆。从此她的命运再一次开始转折,巧合之下韩青青来到了尽昌集团漫画部工作,认识了尽昌集团的冰山董事长白尽昌,并对其心生情愫,执着活泼的青青便开始了她的倒追之路,随着韩青青的倒追之路,她的生命开始与白尽昌接轨。然而向风的再次出现使韩青青连同痴傻之前的记忆一并恢复,她会何去何从?
  • 宿主她开挂了

    宿主她开挂了

    大佬明瑶快穿了,任务是替恶毒女配逆袭。然后她发现,她被位面反派死缠烂打了……
  • EXO:约定借过的爱情

    EXO:约定借过的爱情

    莫涵汐在高中是就与鹿晗是好朋友,因为涵汐的原因就和鹿晗分开了,之后就没有联系。一次韩国让涵汐和鹿晗再次相遇。
  • 邪医圣手在花都

    邪医圣手在花都

    身为鬼谷传人的林飞,受师父之命,来到花花都市,在医院里做了一名保安,不小心误入女更衣室,撞见了最美女医生……好医生就得悬壶济世,大丈夫必须风生水起!
  • 美漫世界的系统

    美漫世界的系统

    江州重生在一个叫做纽约的城市,而且莫名拥有了一个系统,他该如何成就一代枭雄呢?QQ群已开群号996977101ps:群名为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