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就是择山水而居,逐草木而生,这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而不是去战胜大自然。现代科学研究和历代探索告戒我们:自然是可以利用的,改造却要适可而止。如果人类触及了自然的本性,必然要得到自然的告戒:环境变迁和地质灾难以及人间悲剧。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尊重自然的属性,爱护人类的生命,这是人类利用自然的根本法则,所有人力工程的结果就是检验你是不是遵守了这个法则。
我国历史的治水名人
1.大禹治水
大禹(约前21世纪)姒姓,名文命,又称夏禹,戎禹。鲧之子。
先秦的许多典籍都记载了关于禹的传说。《史记·夏本纪》系统地记载了大禹和夏王朝的事迹。
禹部落的发源地在西夷。《夏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谓禹“本西夷人也”。扬雄《蜀王本纪》说:
“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汶山郡,汉武帝置,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县西北。《史记·六国年表序》也说:“禹兴于西羌。”《史记·五帝本纪》载,禹的曾祖昌意,为黄帝次子,降居若水。若水即今四川省西部的雅砻江。可见,禹为西夷部落是古代普遍的一种传说。
不过在尧舜时代,禹的父亲鲧已进入中原,他是雄踞在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有崇氏部落的首领。今河南登封东南之告城镇,古称阳城,就是禹的发祥地。禹的儿子启,在钧台(今河南禹县北门外)大会诸侯宣布即王位,建都阳翟,即今河南禹县。随后迁都安邑,在今山西安邑县西。现在考古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遗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水患。历史上它曾多次决口横流,泛滥成灾。提起黄河水祸,人们就不寒而栗。历代王朝在治水上所耗费人力、物力之大,亦莫过于治河。征服自然,变害为利,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
早在夏商之际,我们的祖先就以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禹部落生活在黄河之南,以农业发达着称,必然要与黄河水患作斗争。禹的父亲鲧,因为治水方法不当,用堵塞的办法造成了更大的水患,被舜处以极刑。禹继承父志,但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成功,父子两代治水的不同效果,正是人与自然斗争积累经验的过程。
大禹治水,有口皆碑。他治水13年间,“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仍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楷模。大禹勇敢而有智慧,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不能使他低头。他“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
(《史记·河渠书》)。遇到困难他总能想出克服的办法,终于完成了“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的伟大事业。对于“害中国也尤甚”
的河灾衍溢,他更是“唯是为务”。
大禹经过调查研究,找到了河害的原因,认为黄河发源地很高,水流很急,所以多次冲决河堤。于是制定治河方案,在下游将黄河分流,其一,出今山东博兴附近的清河入海;另一条干道即漯水,故道从河南浚县西南经山东范县、临邑、滨县等地入海。终于治服了水患,使“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河渠书》)。
先秦文献《尚书·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和划分九州区域的事迹,学术研究认为是战国时人所作,依托于禹。这是有道理的。春秋战国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使水利事业得以迅速发展,这是产生《禹贡》的物质基础。
其实,大禹治水,是否为信史,不必争辩,它本来是传说,但这传说却是古代人民治水斗争的真实反映。
而大禹的英雄业绩则是人们自信心的表现,是人定胜天观念的形象化。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夏本纪》和《河渠书》中热情歌颂了大禹精神,至今读来,还十分亲切。
大禹对于历史的另一贡献就是奠定了私有制国家的基础,为他的儿子启建立夏王朝开辟了道路。
2.李冰与都江堰
李冰,生卒年不详,今山西运城人,秦昭襄王末年期间为蜀地太守。李冰是一个水神一般的人物,传说他在岷江曾制服了一条兴风作浪的孽龙。他懂水,会治水,许许多多的水患在他手上乖乖地变成了水利。他治导过洛水,疏浚过沫水,开凿过盐井……他在岷江上修筑了雄伟壮丽的都江堰,创造了世界少有中国罕见的奇迹。
造成水患的“罪魁祸首”
与水患问题息息相关的的是生态,而森林又是生态问题的关键。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林地被开垦为农田,再加上不断扩大的垦殖规模,人与森林争地的矛盾越演越烈。比如,在我国古代,森林的覆盖率曾高达49%,到了清朝初期,渐渐下降为26%,现在,我国只有13%的森林覆盖率了。随着森林的不断减少,使得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也不断地减退,倘若遇到大雨来临,森林吸纳的水量减少,那么,就会有大量的雨水沿着江河一路奔腾,致使江河水位空前暴涨。此外,森林的不断减少,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本来可以覆盖土地的森林,在被乱砍乱伐后,对雨水肆意冲刷的土壤也渐渐无能为力了。当流失的泥沙顺河而下淤积在水势趋缓之地,河床就被抬升起来,此时,湖面会缩小;江河的行水、蓄水能力会变差;防洪、调度能力会降低;抵御灾害的空间会缩小。例如,在相同的洪峰流量下,洞庭湖20世纪60年代的水位比90年代的低了2~3米。日益加剧的洪涝灾害深刻地提醒着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已到了不得不重新定位的时刻。为了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我国政府已经积极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退耕还林,长江、黄河中上游的51个重点森林工业企业及地方森林工业企业被严令全面停止采伐,封山造林等,力求经过我们的努力,长江、黄河中上游能在十几年后有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
除了影响生态平衡的森林,大幅度减少的行洪、蓄洪区域,也是大洪水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明清时期,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
之称,然而,目前,其湖泊面积只剩下30%,仅为23.6万公顷。洞庭湖因为人工围垦和泥沙淤积,其水面已不到原来的一半。近3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五省丧失湖泊面积12万平方千米也是由于围湖垦田造成的。
而填湖建房也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开发而成为热潮。由此可以看出,人为因素是造成湖泊缩小乃至消失的最主要原因,破坏了生态环境,把昔日莲藕飘香、鱼鸭戏水的江南山水园林之地、鱼米之乡赤裸裸地暴露在水患的威胁下,使之饱受干旱与洪涝的威胁。1998年震惊世界的长江大洪水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破坏生态造成危害的一次警告。
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1998年中国发生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2002年欧洲发生的大洪水,全世界洪涝灾害的频发,给全球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极大关注。
总结洪水灾害频发的原因,人们深刻地意识到,灾难不仅仅是正常的自然气候改变,大气环流的异常造成的,更多是因为人类活动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在陡山坡和坡地上的耕作,致使水土严重流失,城市的不断扩大,植被覆盖率的持续下降,不但增加了水土的流失,更使得湖泊、水库淤塞,河床抬升,降低了蓄水能力。
另一方面工业建设的发展加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影响大气、气候等,促使全球温度变暖速度和厄尔尼诺现象出现频率加快等,都是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例如,1920~1980年加拿大红河水文资料表明,之前的28年中从未曾发生过一次超过80立方米/秒的洪水,而在后面的33年中超过80立方米/秒的洪水却发生了15次。从这个资料人们不得不深思,也不得不改变以往认为是纯自然态的洪水量值和规律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资料证明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有着显着的影响。
为此,树立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观念刻不容缓,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如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恢复森林水库功能等,都是预防治理洪水的最好措施。
那么如何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恢复森林水库功能呢?当务之急,应坚持以坡耕地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草地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天然林业资源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生态农业和沃土培育等10大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为主体,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建设执法监督体系、社会管理机制、投资机制以及优惠等政策,来鼓励促进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森林植被对于国土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恢复湿地原有生态环境,提高洪水调蓄能力
据统计,我国有湿地面积6580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水库等),其中,沼泽1100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湖泊1200万公顷,滩涂和盐沼地210万公顷,稻田3800万公顷,占全世界湿地面积的11.9%,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长江流域的江汉平原、鄱阳湖及周边地区、川北松潘湿地、洞庭湖及周边地区、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区和沿海滩涂地区。
解放初,特别是20世纪50~70年代,由于上层经济决策失误,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大规模地围湖造田,造成我国的淡水湖泊数量、总面积、生态功能全都出现急剧下降趋势,从50~80年代,我国湖泊总量消失300多个,湖泊总面积下降了1/10。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湖、洞庭湖及江汉湖群垦殖率竟高达50%。导致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调洪功能日益衰竭,洪水威胁程度加剧。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功能的下降,使中央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大堤防,疏浚河湖”的可持续发展“三十二字”
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调节生态体系,建立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区,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原有的环境面貌。这将对改善生态环境和综合治理洪涝灾害有显着成效。
通常,湿地分蓄洪区调蓄洪水的能力超出天然湖泊4倍,即1公顷分蓄洪区的作用相当于5公顷湖泊的调蓄作用,因此,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将大大提高我国防洪防涝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长江每年的汛期都将过量的水流入洞庭湖和鄱阳湖。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洞庭湖调蓄水量为269.13亿立方米,占入湖总水量的32%。
鄱阳湖不仅调蓄鄱阳湖水系五河的来水,而且对长江干流洪水也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1998年鄱阳湖对五河来水的调蓄水量为357.36亿立方米,占入湖总水量的47.4%。
沼泽对河川径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流少,减少一次降水对河川径流补给量,使汇流时间延长;二是降低洪峰,使当年来水不能在当年完全流出。洪水被储存于湿地土壤中或以地表水形式滞留在沼泽湿地中,减缓了洪水流速和下游洪水压力。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上游宝清水文站与中游菜嘴子站之间发育大面积沼泽湿地,湿地率达32.7%。在1956~2000年的洪峰流量实测序列中,有26年是下游菜嘴子站的洪峰流量小于上游宝清站,表明有大量洪水在河滩沼泽中漫散和蓄存。图10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就是描述长江在洪水季节两岸湖泊和沼泽连为一体,将洪峰消弥于无形的景象。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除需要大力植树造林外,还要加强山区、平原、丘陵、江河湖泊、沿海城市的综合治理,治山治水治沙全面开展,从大局着眼,实施标本兼治、旱涝兼治、城乡兼治、上中下游兼治、江海河湖兼治、山区平原兼治的“六兼治”综合治理战略。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水利工程,发展和推广生态农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污染,改善气候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章可行,有法可依。提高全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意识,恢复并保护好我国原有的生态环境。
从人类占用河道洪泛区,特别是冲积平原时开始直到今天,就产生了对洪水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流域管理及其管理技术从而就自然地或者是为了满足某些社会要求出现了。目前在流域洪水方面有一个愈来愈严重的问题,就是自然森林或其他植被遭到破坏,或大规模的退化。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工业化的需求或者人们对燃料的需求(砍伐树木用于制作木炭、烧饭、取暖、建筑材料、修屋、造船等)。
修筑道路、铺砌路面、修建工业和民用房屋等覆盖或封闭大面积地表,以及农业的开发生产,都引起了一些流域行为的改变。农业生产会改变径流流向或造成地表径流的集中。
图102当初世界上几乎到处都存在着森林,在他们成为散居乡村人口的自然财富资源或收入来源之前,这些森林基本上是处于完好状态。农村居住区人口,特别是在山区,最早进行了森林砍伐,以便开垦出适合他们耕种或放牧的土地。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普遍,在一些地区,通过修建水平梯田的方法来补偿对耕地的开发,采用梯田甚至在陡坡上也可以种植作物。
大规模地砍伐森林,是随着工业化或快速的农村人口增长而出现的。另外的一些原因来自建立大型农场、建立大型乡镇、修建交通运输道路、设立电力或通讯线路。另外,随着大量来自山区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所带来的后果是,无人再去进行森林维护、水土保持、土地耕耘、梯田田埂的维护和修理,所有这些都加重了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
事实上,流域管理中的一大部分工作,其目标就在于恢复原来的环境状态。
1.汇水区的管理
汇水区的管理要从最初发生地面径流时开始,以便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量和流速,减少水土流失。治理河道的措施就是要试图减缓洪水推进速度,削减洪峰流量,从而达到减小对河床和堤防的破坏作用。
(1)造林
关于森林对降雨量及其强度的影响是有争论的,对此还没有足够深入的探讨。虽然,普遍认为在较小的面积上,森林的存在并不会明显地改变降水量,而在一个有大量森林覆盖的大流域上,这种影响就会变得明显起来。目前尚没有专门的研究资料或一般性的规律可用。
一些研究表明,大面积的森林覆盖有使降雨量增加并使其分布更加均匀的倾向。但是,目前还无法将这种相关关系应用于引起大洪水降雨事件中。
在同样条件上,对于相同的降水量来说,森林对平均年径流量有显着影响,并取决于流域大小、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森林覆盖特征。
同样地,世界上不同地方所进行的试验结果也不一致。但另一方面,研究者们几乎一致认可森林在发生洪水期间对径流所起的作用。
森林在拦截雨水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如前所述,雨水截留是水文循环中的一项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