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科学家先后在动物和人体内发现心脏搏动时伴有微弱的电流产生。
这种生物电流虽然极其微弱,一般在毫伏级,但它的变化非常快,一般的电流计很难测出这种变化。1891年荷兰医学家威廉·艾因特霍芬成功地研制出了弦线电流计。他在两极强磁场之间,垂直放一根极细的石英丝,当石英丝的两端分别与需测量的组织相接时,如有电流通过弦线,弦线就会在磁场中发生偏转,其偏转程度与通过弦线的电流强度成正比,通过这一装置可以准确地记录组织中微弱电流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艾因特霍芬又经过不懈的努力,于1903年发明了弦线型心电图描计器。他也因此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