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这行当,可谓是“知难行难”,真不容易,我认识的几位朋友对此都有切身“流血割肉”的体会。刚入市,在键盘旁敲几个键、在磁卡机上一划、在电话机上一拨,钱轻易滚进账中,美得喜形于色、于心、于梢。但随即就进入痛苦、漫长的套牢阶段,有人忍痛割肉流血出局。好在英雄东山再起,翻身解放,账面上小有盈余。但摸爬滚打股市多年,越来越感到股市难炒,一不小心就扔进去了。要想立于少败之地(不敢说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股市变化的节奏,找出其炒作技巧绝招。
学会分析各种情况
国际政治会引起经济振荡。在我国,政治对经济有绝对的影响力,买股票不可不看政治。而其他情况也会影响股价。应该进行分析了解。
一、政治因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会使股票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包括:最高领导层的动态;外交形势;国际局势;国内外领导人的讲话、行踪、更替、风格、背景;证券管理层的领导风格、更替背景,等等。所以,政治因素变化对股市影响很大。如: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开战前后,整个世界的股市都产生了很大的震动。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日本的日经道指数,都跌破8000点关口。
二、政策决定方向
中国股市由于特殊原因,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也就是被股民称之为政策市。其实,政策市也没什么不好,如果没有管理层2001年10月到2002年底连续不断地推出一系列利好大政策,可能股市早就跌到大家不愿看到的局面了。当然股市的下跌也与某些政策有关,比如股民知道的国有股减持。但是把股市下跌全都归结于国有股减持是不客观的,有兴趣的股民朋友相见本节中的“其他因素”。不管如何,“涨也政策,跌也政策”是股市的特点(外国也一样)。具体到政策的因素,主要有: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规则及其出台背景和内容精华;国务院各个机构的变化整合;主流媒体动向;内幕信息证实,等等。政策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更直接。如: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发表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就导致股市猛烈暴跌3天。沪指从12月11日最高点1258点暴跌到12月18日最低点869点。
而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发表的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则为5·19行情加油打气并引燃了持续到2001年上半年的世纪性特大牛市。沪指从1999年5月17目的最低点1047点一直震荡向上,到2001年6月14日的最高点2245点才结束此轮大牛市。2004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股市由此从1307点冲到1783点。可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多么巨大。
三、经济直接影响股价
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因素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物价、就业、外贸、金融、保险、企业效益、能源、旅游、科技;内幕经济信息的分析,等等。股市和经济有更紧密的联系。如: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工业发展和市场普遍萎缩,因此股票价格猛跌。如美国钢铁公司的热门股票从1929年的最高点261元跌至最低点21元。再如: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后,逐步进入良好的发展态势,GDP一直保持80%左右的发展速度,中国股市也由此上涨,1996年到2001年走出了一轮特大牛市。还如:2004年宏观开始调控,由此导致股市持续下跌。而更深入的经济改革,更开放的市场,使2006年股市进入牛市。
四、股市本身也有原因
股市层面因素主要包括:有关证券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规则、指引的出台背景和内容精华;上市公司动向和经济效益;主力内幕运作动向和力度;资金内幕流动的意愿;多空人气的内部较量;其他内幕的信息证实和分析,等等。这些因素对股市产生直接的影响。如:2001年6月14日颁布的有关国有股减持的利空消息后来导致股市暴跌。而2001年10月24日,有关国有股减持暂停的消息导致10·23暴涨行情。2002年6月24日,有关国有股减持彻底停止的消息导致股市喷发了6·24行情。又如:管理层对亏损公司实行*ST和退市制度,使一批亏损公司的股价大幅震荡。再如:2000年,亿安科技、海虹控股、清华紫光等牛股的崛起,显示了主力内幕运作动向和力度。
五、利率影响股市资金
银行利率应属于经济层面的因素,但它的变化,最直接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化。所以应该单独提出分析。一般认为,股市的升跌和银行利率高低有密切关系。提高银行利率,就会导致资金流入银行,流出股市,所以股市就会相应作出下跌的反应。反之则相反。如我国1993年连续两次提高利率,导致我国股市下跌。而1996年到2002年连续8次下调利率,股市为此走出了大牛市。
2004年利率上调,对股市短期产生了利空影响。可见利率对股市的作用力是比较明显的。
六、投机因素
有股市,就有投机,这是很正常的。有投机,也就有股价波动。1996年到2001年,中国股市大涨,不断创新高,也有部分投机因素。如:亿安科技、清华紫光股价上升到100元,就是过度投机的结果。事实证明,这种过度投机的结果最终导致其股价的大幅回归。比如到2006年5月5日,亿安科技股价下跌到3元左右,清华紫光股价下跌到6元左右。再如:一些亏损公司,其股价不跌反涨,令人大惑不解。这就是投机的因素在起作用。
七、其他因素
股市有时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其他因素包括:天灾人祸,恶意操纵股价,伪劣信息散布、社会突发事件;社会流动信息;主流媒体的宣传态势;社会基层的情绪、社会各层面的态度;社会民意的趋向,等等。如:1998年的洪灾,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等天灾人祸都对股市产生了短期的影响。
八、综合因素分析法
如果大体了解以上几个因素,再加上财务指标的分析,就要运用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虽然是一种更科学、更严密的分析方法,但是,要真正达到分析与实际所发生的情况相吻合实在是一件难于做到的事。即便其他因素不考虑,仅就我们上面所列的财务指标就有17种。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对这17种因素可能发生的情形排列组合的话,就会有上万亿种情形。这种天文数字表明,要想做到十全十美,万无一失的综合分析是非常困难的。但每个股票购买者的主观愿望都是保本盈利,避免风险。但是我想大家一定都看过1994年第15届世界杯足球赛吧?巴西队得了冠军。虽然意大利队得了亚军,但他们信奉的“宁可不赢也不能输”的防守反击式打法被足球界及广大人士称道。而且意大利队赢得起,输得起。最后罚点球失误,意大利队屈居亚军,但意大利教练及其国内人民认为他们根本没有输,他们和巴西队是0比0踢平,只是罚点球输了。所以他们仍然斗志昂扬,誓言今后雪耻。意大利队的“宁可不赢也不能输”及“赢得起,输得起”的做法,也适合我们买卖股票的朋友们。
要重视国家政策
炒股要是不看国家的政策,那肯定是股市上的“聋哑人”。
一、要看预兆
(一)1994年7月前,沪深两市连连走低,管理层反复强调“国有股不会流通”及“三不”政策,这就是个信号,表明政府不会任其股指下滑。7月底,两市跌到最低点。8月初,管理层利好举措出台,即暂停新股发行及研究“三大政策”,结果股市持续3个月暴涨。这个利好政策细心者则在7月前即可分析得知,因为那时管理层的频频安民告示未奏效,所以肯定会有新举措出台。
(二)2001年下半年的暴跌更是有许多预兆,以上列举的21个因素都是预兆。有的甚至已经很清楚了。比如: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了有关国有股减持的暂行办法。但之后一个月,即7月13日前股市却没有下跌。
但是这个再明确不过的政策信号您必须充分理解。否则您就损失惨重。
(三)2004年2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您就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特大利好,必须及时建仓,否则,4月前将踏空。但是当年4月中央发出宏观调控指令,此时您必须及时领会该政策,及时平仓,以保护胜利果实。
可见,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是突然的,事先都有预兆,这是分析政策面重要的技巧。
二、文字讲究
1994年9月初,市场传言1995年实行T+l。当时有两大证券报纸回答说:“近期取消T+0属市场传言,迄今为止,未收到上级有关取消T+0的文件指示。”事实证明,1995年初正式实行了T+t。但两大证券报纸用词讲究,也不能说明其错,因为讲了“近期”、“迄今为止”、“未收到”等词。但股民应从这些词中分析:“近期”不代表以后;“迄今为止”不代表1995年;“未收到”不代表以后收到取消T+0的文件。因为这些词不是肯定语,且弹性很大,时间表述得准确。您如果分析透彻,就能够理解这些词的真正含义,提前做好准备。
三、全方位学习
由于证券类报纸版面有限,不可能全部刊登各类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信息。这需要股民通过自身努力,多听多看各种媒体的有关报道。有些专业报纸传播本专业的信息既快又好,比如汽车类报纸,它对汽车市场行情分析得准确,您看后则对汽车板块的前景心中有数。改革类、金融类报纸可以使您对国家改革、金融形势有更深入地了解,这样各项改革金融政策出台前您就能提前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您既然投身股市,则必须全方位加倍学习,才能培养出对政策调整的敏感性。
总之,股民应把花在计算机前分析技术指标的时间拿出一半用于分析政策面,灵活理解微妙的变化,深刻领会并分析哪些个股会受政策刺激上升或下降。掌握分析政策面的技巧,您才能在炒股中胜多输少。
学会分析各类信息
一般讲,确认无误的信息为硬信息。如2004年2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则明确度极高,决定性强,因此,类似这样的信息,是硬信息,股东不必分析,只需根据此信息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
但股市中还流散着大量没被证实、有待研究、未形成正式公告的信息,此类信息即为软信息。软信息的主要特点是:(1)未形成建议,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但已通过非官方渠道流传出来。如2000年初,股市流传什么八大利好等;(2)流传后,有些被证实,有些未被证实。证实后,软信息由此变为硬信息。
未被证实,也不能全说是空穴来风,可能是由于时机不成熟等原因,一些建议暂被搁置。兴许过一段时间再施行。如新股发行改革、创业板等;
(3)软信息用词讲究,弹性强,进退灵活,辩证色彩浓。
另外,谣言和传言,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谣言乃是凭空捏造纯属骗人的话,如:股市一跌,就传出某领导人云云。而传言不是凭空捏造但未被证实却又广为散布的消息。不管如何,谣言和传言都会直接影响股市。典型的是1994年9月份,政治不稳的谣言和传言交叉传递扩散,股市为此下跌,股东恐慌心态通过他们的抛卖行为予以所证。谣言肯定不应相信。种种迹象表明,政治稳定是事实。如: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及闭幕;中央层新增3名改革实力派人员再次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组织基石;45周年盛大庆祝活动万无一失,等等。这些信息无形表明谣言是不攻自破的。
不误信小道消息
很多朋友炒股总爱打听消息,并举出某某人听了某种消息赚了多少钱云云。一个普通炒股人(99%都是普通人)要想打听消息是很困难的,甚至一个高级干部都不可能打听到准确消息。
市场上也确实流传着一些消息,这些消息您无法辨别真伪。比如1999年年报公布时,有人传蓝田股份(600709)业绩好,有10送10的题材,2000年1月29日年报出来后,每股收益为1.15元,但分配方案是不分配不转增。
有些消息可能是真的,但全国有7000多万股民,消息传到您耳朵里恐怕早已成旧闻并有各种版本了,主力正等着您去跟风抬轿呢。此时股价已涨得很高,您再建仓风险极大。如同仁铝业(600771)传说有10送3转7的分配方案,2000年1月26日年报公布,消息属实,但股价已涨到27元以上,而且一开盘就封涨停,您想买也晚了。
另外有一个值得牢记的教训,消息朦朦胧胧时,股价一直上升。消息一兑现,股市立即下跌。比如香港一回归、十五大和十六大一闭幕、《证券法》一出台、50年大庆一结束等等,这些题材从理论上讲应是支持股市上升的。但消息兑现后,反而下降,这也是主力恶炒所致。
作为普通人,一定要做老实人,炒老实股,挣老实钱,这样绝对没错。您只要积极贯彻这一理念,不听消息,您一定比那些爱听消息的人挣得还多。
学会利用股评
阅读收听股评,是一些股民乐此不疲的事情。但现在股评是鱼龙混杂,水平高低参差不齐。所以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1.事先自评。在您阅读或者收听他人股评的时候,应该自己先做一个基本判断,然后再读再听他人股评,对照一下,您自评的结论和股评的结论有何相同、有何不同,观点的主要差异在哪?然后分析归纳,作出最后的决策。
2.事后检查。经过在实践中运作之后,股民最好检查一下是自评的结论对,还是股评的结论对?是自评对的多,还是股评对的多?为什么自评这次对了或这次错了,为什么股评这次错了或这次对了?
3.听话听声。股评一般在公开媒体发表,有些话不能够直说,因此在读听股评时,要听话听声。一是从说话语气上判断他说的话哪些是“官话”,哪些是“实话”;二是从文字上看哪些是“虚号”,哪些是“实号”。如某股评说:“现在大市喜人,人气旺盛,连拉大阳。但是,务必请股民注意回调的来临。”这加着重号的话,是“实话”,股民完整听看这句话时,要“听声”,这很重要。
4.广泛读听。股民读听股评时,不易总读听某几个人的,否则易陷入片面。现在证券类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很多,有条件的应多听多读,或与本地、外地间的朋友打电话交流各媒体的信息。其好处是:(1)信息获取更全面;(2)筛选的余地更大;(3)有些“实话”地方类报刊更敢刊登,分析得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