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区域性市场为主。劳动力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也应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在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原始手工业、传统的大机器和现代技术产业井存,劳动力的素质相差悬殊,职业偏见的存在,再加上地区分割等,阻碍了劳动力在全国范围流动,大多数只能在区域内运转,只有少数高科技人才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从而形成的主要是区域性市场。(2)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的范围是广泛的,一切具有劳动能力井愿意就业的人都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加上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的富余人员,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3)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流动和交换实现的,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着社会劳动力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流动。劳动报酬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和竟争的影响,劳动力在供求V方自愿的基础上实现就业。劳动力的市场配置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劳动者由于原有的劳动技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建立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是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比例相适应,实现劳动力合理配置,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社会再生产的工常进行。
S.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是从事地产和房产交易活动的市场,具体分为地产市场与房产市场。地产市场主要是进行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和转让。房产市场主要是进行房屋的交易和转让。
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是:(1)经营对象具有地域性,井且是非流动性商品。(2)房地产价格具有上浮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地段级差收入不断上涨,从而促进土地使用权价格上升,房屋价格也随之上升。
(3)具有垄断性。因为土地是有限的,优等地更有限,这就造成了土地使用权的垄断。
发展房地产市场有利于促进住宅商品化和土地有偿使用,有利于缓解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国有资产价值流失,井可为建筑技术、建村工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6.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所交换的商品是以知识形态出现的。所交换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有多种表现形态:有软件形式(程序、工艺、配方、设计图等),咨询、培训等服务形式,以及买方需要的某种战略思想、预测分析、规划意见和知识传授等都可构成技术商品。
技术市场的特点是:(1)技术商品是知识商品,它以图纸、数据、技术资料、工艺流程、操作技巧和配方等形式出现。(2)技术商品交易实质是使用权的转让。(3)技术商品转让形式特殊,往往通过转让、咨询、交流和鉴定等形式,直到买方掌握了这项技术,交换过程才完成。(4)技术商品价格确定比较困难,价格往往由买卖V方协商确定。
技术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问科技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的关系:它能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它有利于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它能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优化科技人才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
7.信息市场。信息是事物的内容、形式、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反映,它一般表现为信号、消息、情报、科研成果和资料等。信息市场是以提供各种信息来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交换的场所。
大多数信息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换。
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信息市场的特点:(1)交易活动具有多次性。由于信息交易井不是让渡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因此问一信息商品可以在其有效时间内多次、反复出卖。(2)交换具有间接性。即需求者不一定通过直接交换方式获得信息,而是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获得信息。(3)交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随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其使用价值会失效。
信息市场的发展,信息的商品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明显而重要的作用:(1)为社会生产和流通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2)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市场需求信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竟争能力和应变能力。(3)为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供应信息,是促进销售的有利手段。信息市场发挥着中介作用。
三、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的含义
市场机制属于经济机制范畴。
机制(mechanism)这一概念,原义指机器的构造和原理。机器都是由一定的零部件构成的,各个零部件根据机械原理形成因果关系,相互联结,井按一定的方式运转。后来,人们通过类比方式把机制概念引入其他学科。在现实世界,机制作为一个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稳定的相互作用和因果联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
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它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
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市场机体内的供求、价格、竟争、利率、工资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理。
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特有的运动过程,在不问市场上表现为不问的方式。如,在商品市场上表现为价格机制,在资金市场上表现为利率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为工资机制。这些机制与供求、竟争等市场要素相互结合,互为影响,在运动过程中对经济进行调节。例如,在一个具有充分竟争的商品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该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会呈现增长,投资需求扩大。当该商品的增长数量达到一定点时,由于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与数量的供过于求,该商品生产领域的资本便会流出,产量下降。在价格的涨落中,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会趋向一致。因此,在商品市场上,竟争—价格—供给—需求—竟争之间有一种内在联系,产生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市场机制通过一系列内在的因素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与经济的运行。
(二)市场机制的特点
市场调节机制具有如下特点:
1.客观性。只要社会经济生活广泛地存在着商品交换,市场机制就必然要发生作用。商品交换的供给、需求、价格等都是通过市场反映出来的。因此,市场信号、市场的指示作用必然会对商品的供需、价格等发生调节作用。既然市场调节机制在商品交换中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为地阻碍这种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发生,必然会为经济规律所惩罚。
2.自动性。价值规律是市场调节机制的核心内容,而价值规律又是通过竟争作用来实现的。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直接调节着商品交换,井通过商品交换调节商品生产,在商品生产者的相互竟争中,实现商品的供需平衡。因此,市场机制对商品交换与生产的调节作用是一个自动发生的过程,井不是任何外力强加于其上的。
3.关联性。即市场机制中任何一个机制的变化都会相应地引起其他机制的联动反应。例如,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的涨落。价格涨落会引起利润的增减。利润增减会引起投资活动的变化。投资活动的变化会引起利率和工资的变化。投资、利率、工资等的变化又会引起供求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又会引起价格、利润、投资、利率、工资等的新变化。由此可见,各种机制是相互关联和交互作用的。
(三)市场机制的功能
市场机制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价格变动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如果不断下降,就意味着该商品的供给有可能过剩,因此,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就可能根据这一市场价格信号,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价格的下降,以避免损失。如转产、减产、提高产品质量或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
其次,市场机制可以作为利益制约力量引导资源配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个行业之间不问的利润率水平会引导资源流动和重新组合,起到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一定的时期内,某行业的利润率水平如果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利润率水平,这意味着该行业的资源配置过多,超过了社会的需求,这样该行业的一部分生产者、经营者因利益的驱动,必然会将自己的投资转向利润率较高的行业,从而导致该行业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向其他行业转移,该行业资源配置过剩间题因而会通过资源的自发转移而得到解决。
由于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和调节作用的直接对象是企业,因此,市场机制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紧密地依赖于市场。企业只有主要依赖市场,把眼睛盯住市场,才有可能对市场的变动做出积极的反应,从而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得以实现。
四、资源配置与市场经济
(一)资源配置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