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必须同制度创新相适应、相结合,也就是说,制度创新开辟了教育创新的新路径。江泽民同志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包含了对现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重大创新,这些创新为教育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基本的方向,也为进行教育创新提供了路径。江泽民同志在交通大学百年校庆同四所交大负责人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根据当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新的变化,明确地指出,高等学校在推动科技进步特别是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应该为它们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产学研结合,争取在一些大的高新技术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教育创新同科技创新有着直接的联系,科技创新的成果不仅提供了教育教学内容创新的基础,而且也为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基本条件。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从总体上理解教育创新的内涵,特别是把握好和处理好教育创新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的高度,切实实现中国的高等教育创新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从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制度和体制的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加大教育的开放力度和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对教育创新展开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思路。如何联系高等教育的实际,特别是联系各高等学校的实际,贯彻落实这些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路,是当前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的关键所在。
进行教育创新,要立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要立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高校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着力于高校管理制度和体制的发展和创新。在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上,要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十分注意研究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中,要密切结合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实际、密切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努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高校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也集中体现在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上,体现在高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上。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这就是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总共才24个字,但要达到这些要求,是需要教师们付出极大努力的,甚至要一辈子为之奋斗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高校的发展中,要依靠教师,要尊重教师,但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以及教学科研水平等。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师德或者师德不高尚的教师,会为教育创新作出什么贡献。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进行教育创新的一项根本性的基础工程。
进行教育创新,要十分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加强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教育教学要进一步适应先进技术创新的内容、趋势和发展方向的要求。要在改革和完善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形成既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结构,又能体现和反映高校的办学特色、办学风格和优秀的办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长期以来,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人民的经济利益,认为这是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人民群众追求的根本利益所在。实际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自身的发展,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里讲的“文化利益”,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领域获得的各方面的利益,其中包括接受高等教育中获得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尽可能高质量地满足人民的文化利益。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增强教育效益,以及实现这四个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是满足人民“文化利益”的重要基础。应该清楚,低劣的教育教学质量、粗制滥造的文化产品,就是对人民“文化利益”的侵犯和损害;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的“文化利益”,就是坚持了高校正确的教育方向和导向,就是对新观念下教育质量提高的最有意义的评价。
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加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是当前实施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如同文化的多样性一样,教育的多样性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各国的高等教育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体制和机制、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素质的评价等,都是各国文化积淀、传承、积累、发展和创新的体现,也是了解和理解各国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窗口和渠道。
学习和借鉴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既可能起到沟通各国优秀文化桥梁的作用,也可能成为弘扬和宣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教育素质的窗口和渠道。加强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注重学习和借鉴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优秀成就和成果,是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总之,教育创新这一时代课题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也极大地拓宽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空间。《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丛书》围绕高等教育创新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了多视角、多方位和多层面的探讨。丛书中《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人的社会化与教育文化选择》、《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等著作,无不包含着对高等教育创新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和当前高等教育领域较前沿的热点问题的探讨。如《大学理念与通识教育》一书,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校长治校理念与风格联系起来,开拓了通识教育这个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新领域,汇集了当前国内通识教育的一些最新成果。《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一书,第一次对中国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探索了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规律,并对当前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建议。《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一书则分析了若干个国家为了适应新世纪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变化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及其特色,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人的社会化与教育文化选择》一书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和研究教育这一社会现象,本书作者吸收了各家之长,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这套丛书的作者或编者大多是我校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科研和教学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奋发努力、潜心研究、开拓创新,在各自的著述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我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丰富高等教育理论,加强学术交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今后我校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问世。
顾海良
2002年9月于珞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