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需要直接服从大局的资金配置。从战争年代开始,我国银行就必须以满足战争对筹措资金的需要为己任,而不能为自己的局部利益而讨价还价;建国初期,我国的银行同样要围绕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分配和调节资金,而不在乎局部为之承受和付出的代价。没有比以计划化和行政化的方式管理银行和进行资金的计划化配置能更为有效地实现这样的目的,而公有制银行、封闭式金融运作以及财政的依附和工具等,都是银行计划管理和资金计划配置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确实,计划金融体制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经济需要它承担的历史任务,保证了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和物资用于重点建设,且撇开一些特殊的、过火的政治运动干扰不谈,计划经济的平均生产增长速度并不慢,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程度也不高。不能设想,没有计划金融的决策效率和运行效率,我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能达到计划预期的水平,物价能在短期内迅速地降下来,并保持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上。
计划经济需要能够进行直接经济管理的货币供给。计划经济的运行具有企业背离计划控制的倾向,因为这些企业都在使用国家的、而不是自己的资金,它们缺乏节省每一分钱的自我约束机制,这就需要运用货币供给作为直接的计划控制手段。其含义是没有资金计划指标和现金管理的规定,各级企业不能随意动用它们账上的资金,特别是现金,这种管理手段和方式不能不是对存款人权益的侵犯。当然,如果回到企业的钱和银行的钱都是国家的钱的坐标上来看,这种钱的关系实际上是左面口袋与右面口袋钱的关系,作为一身而兼国家机关和经营单位二任的银行,有充分的理由按照国家计划的要求决定把这钱放在哪个口袋里。但是,现代金融制度中的银行就绝对没有这样的权限,而有这种权限的银行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不能设想,如果没有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配套,没有对企业资金运用的管制和约束,就能将没有自我约束机制的企业的活动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而不发生太严重的资金体外循环。
三、计划金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多元经济,它运作的基本特征就是所有经济主体围绕市场主动出击,并且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政府的监管也不能凌驾于市场之上,损害有关方面的正当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它不需要、也容不下一个只能被动服从上级指令,干预其他经济主体利益,而没有自己独立利益的“大一统”银行为之配套,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的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不容许银行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基本上用自己的资金进行营运,它们既有独特的不容侵犯的个体利益,也有比较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这就使得计划金融失去了对它进行直接干预的微观基础。因为计划金融直接干预的前提是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银行代表国家,所以有权对企业进行直接干预;同时国有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它的运作往往很不理性,需要银行作为外在力量进行规范。市场经济中大多数企业的资产都不是国家的,所以银行无权代表国家对它们进行直接干预;同时,自我约束机制健全的企业也能够进行理性的运作,不需要银行的外在直接干预。
市场经济不容许外在力量直接干预银行的经营。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利益往往是通过个别经济单位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来实现的,也就是商业银行按企业产出的高低决定贷款的顺序和规模,这是市场经济实现有限资金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因为能给商业银行高额回报的企业得到的资金较多,而付得出高额回报的企业,其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也越高;反之,满足社会需求程度低的企业得到的资金也就少。同时,企业效益的高低是个动态的过程,这就需要银行之间的横向交流,乃至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银行资金的使用效果。在这个意义上,阻止银行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就是改变银行根据企业效益发放贷款的顺序和原则,并限制银行之间的横向交流,就是使资金配置的社会产出低于它应有的水平,就是降低银行资金的使用效果。所以市场经济尊重银行的利益,同时也要求银行追求自己的利益,容许也要求银行间的横向交流。计划经济中的银行则以放弃自己的利益,服从计划的安排和封闭式经营为基本特征,若将其置身运作于市场经济之中,则不仅放弃它存在的权利,而且必然损害社会的利益。
市场经济要求银行的管理和经营责任相分离。市场经济也是实现严格管理的经济,这种管理不是管理部门直接参与经营活动,也不是管理部门规定业务部门的活动方式,而是确定“游戏规则”,监督业务部门按“游戏规则”行事,并将业务部门的行为引向管理部门期望的方向。这就必须明确管理部门专司管理职责,而不得参与业务活动;业务部门则有按规则经营的业务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和经营的效率。这就要求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开来,让前者专门承担管理责任,而让后者专门从事经营活动。而计划经济中的“大一统”银行则集管理和经营于一身,实行计划化和行政化管理,显然无法顺应和胜任市场经济对管理和经营分离的要求。
市场经济需要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市场经济的运作离不开政府和财政的管理,更需要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发挥作用。因为中央银行的责任是维护货币的稳定,而政府和财政的目标则是经济的繁荣和充分就业。由于货币稳定与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和相互替代的关系,所以没有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就难免会使其为实现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的目标而增加货币供给,从而牺牲货币的稳定。计划经济中依附财政的银行显然无法很好地承担稳定货币的责任,尽管在理论上,“大一统”银行也同时要以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为目标,但实际上,它依附财政的地位决定了最终往往只能为发展经济而牺牲货币的稳定,特别是在各级行政部门都能“挤”银行,而信贷计划账户平衡的机制又留下了可能被“挤”的缺口的条件下。
市场经济需要间接管理的政策工具。市场经济调节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变动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因为此两者关系到社会的总需求和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就是企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关系以及企业收益的多少。在市场经济不能直接参与和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条件下,就只能通过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来调节企业的生产规模。而变动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的基础和条件则是要有成熟的准备金制度、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操作,只有在这三者的基础上,货币供给量才是中央银行的货币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组合,利率才能既反映又调节市场的货币供求,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市场经济的调控。而此三者不仅不为计划金融所拥有,甚至其运作机制也与信贷计划的运作机制截然对立。不能设想,在货币供给量为总行直接控制,利率既不反映也不能调节市场货币供求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此两者的变动实现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本章小结
1.本章主要追述计划金融体制建立的历史轨迹,说明它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深入分析计划金融体制的特点和局限,并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客观评价它的历史作用。
2.我国计划金融体制萌生于国内战争时期,发展并成熟于建国以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在此期间,它虽然几经变迁,但是经过一次次小的治理整顿,最终没有走出计划金融运作的轨道。
3.计划金融体制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依托,并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运作,在为计划经济体制配套服务的意义上,计划金融体制具有其他金融体制没有的特点。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计划金融体制的局限性及其与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的不适应性日益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4.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体制、银行运作方式、货币传导机制和调控手段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不同,在这个基础上,我国不存在多数国家那里常见的金融现象,或者即便看起来是相似的金融现象,但其金融经济意义却大相径庭。
5.我国计划金融是历史的选择,是战争年代筹资分配方式的延续,是参照苏联的模式,与计划经济模式相容协调的产物。它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金融业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概念与问题
一、名词解释
1.全额信贷
2.统存统贷
3.物资保证原则4.“大一统”的银行体系
5.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
6.新经济政策
7.内生货币供给
二、思考题
1.我国计划金融体制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计划经济的三大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3.我国信贷计划有怎样的基本框架?
4.我国计划经济下的货币供给传导过程的特点及其与多数国家的不同。
5.我国计划金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为什么说计划金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