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在扬州。当在此年前后加检校工部郎中衔。郑谱谓是年杜佑入朝为工部郎中,当误。由权德舆《杜公淮南遗爱碑并序》知,时杜佑仍在淮南,此为检校虚衔。但佑入朝亦应在此后不久。见正文讨论。
775年大历十年四十一岁
路嗣恭为岭南节度使。权德舆在家乡润州丹徒(《全唐文》卷五○四)。
776年大历十一年四十二岁
抚州刺史。佑当在十年或十一为抚州刺史、江西青苗使。史籍于此时佑职务变动记载含混不明。见正文讨论。
777年大历十二年四十三岁
在抚州(今江西临川)。八月,颜真卿自湖州刺史征入朝为刑部尚书。关播自淮南判官征入朝为都官员外郎。杨绾、常衮为相(《通鉴》卷二二五)。
778年大历十三年四十四岁
在抚州。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引《舆地碑记目抚州碑记》:《杜佑去思碑》:大历十三年建,刑部侍郎包佶文,时佑为刺史。
七月,以中书舍人崔佑甫知吏部选事。吏部尚书、转运、盐铁等使刘晏为左仆射、知三铨及使职如故。给事中杜亚为江西观察使。李泌回京(在江西八年,时路嗣恭主江西事,属泌为虔州别驾多年,《通鉴》卷二二五)。
779年大历十四年四十五岁
容管观察使?(权德舆《杜佑墓志铭》)杜佑此年前后任职情况不明。见正文讨论。
780年建中元年(大历十五年)四十六岁
尚书省金部郎中。是年杜佑已在京城。
杨炎为相,行两税法。杜佑以金部郎中参与两税法改革。此前刘晏为江淮转运使。是年三月,杨炎排晏,罢度支、转运使,事归金部、仓部。“即而(以)省职久废,耳目不相接。莫能振举,天下钱谷无以总领”
(《通鉴》卷二二六),“(建中元年三月)以金部郎中杜佑权勾当江淮水陆运使”(《旧唐书·德宗纪》、《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
时相为崔佑甫、常衮、杨炎、崔宁、李勉等。
781年建中二年四十七岁
在京城。十一月任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江淮水陆转运使(《唐会要》卷八七《转运》)。
782年建中三年四十八岁
在京城。杜佑于此年前后改为度支郎中兼和籴使,旋为户部侍郎,判度支。“时军方兴,馈运之务悉委于佑”(《旧唐书》本传。《新唐书》本传作:改度支兼和籴使,于是军兴馈漕,佑得专决。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是年京师为筹集军费向富商借钱。“三年四月,太常博士韦都宾、陈京以军兴庸调不给,请借京城富商。大率每商留万贯,余并入官,不一二十大商,则国用济矣。判度支杜佑曰:今诸道用兵,日费度支钱一百余万贯,若获五百万贯,才可支给数日。甲子,诏京兆尹长安、万年令大索京畿富商。”(《旧唐书·德宗纪》)
783年建中四年四十九岁
任饶州刺史。五月,佑为卢杞所恶,贬为苏州刺史,佑以母在,辞不行,改饶州刺史。中书舍人赵赞为户侍判度支。《新唐书》杜佑本传:卢杞当国,恶之,出为苏州刺史。前刺史母丧解,佑母在,辞不行,改饶州。
《旧唐书》卷一三五《卢杞传》:“居相位妒贤,案贬杨炎、崔宁、颜真卿、严郢、张镒等。户侍判度支杜佑甚承恩顾,为杞媒孽,贬饶州刺史”。
784年兴元元年(建中五年)五十岁
出任岭南节度使。至广州。是年佑从饶州刺史转任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见正文讨论。
787年贞元三年五十三岁
入朝为尚书左丞。五月,征岭南节度使杜佑为尚书左丞,以李复为岭南节度使(《旧唐书·德宗纪》)。
宰相张延赏卒。李泌为相。柳浑、萧复等坐郜国公主巫蛊事罢相。
唐与吐蕃会盟平凉。
788年贞元四年五十四岁
出为陕州长史、陕褫观察使。
789年贞元五年五十五岁
任淮南节度使。至扬州。十二月,以佑为检校礼部尚书、兼扬州长史、淮南节度使。佑请“以母丧解,诏不许”(《新唐书》本传)。
790年贞元六年五十六岁。
淮南节度使,在扬州。是年刘禹锡19岁,在苏州应举。淮南江浙福建旱。
792年贞元八年五十八岁
在扬州。陆贽为相。户部侍郎张滂、户部尚书班宏分掌江淮、岭南、河南和山陕、四川两税。
793年贞元九年五十九岁
在扬州。贾耽、卢迈为相。董晋罢相。刘禹锡、柳宗元等进士及第。刘禹锡二年后通过吏部铨选,授太子校书。入淮南杜佑幕府当在此后不久。
798年贞元十四年六十四岁
在扬州。是年转迁刑部尚书、检校右仆射。《全唐文》卷七六一楮藏言《窦常传》:窦常贞元十四年由淮南节度左仆射霸陵杜公表为参谋授秘书省秘书郎。
799年贞元十五年六十五岁
在扬州。令江淮岁运米二百万石入京。然岁运不过四十万石。
800年贞元十六年六十六岁
徐州军乱,张为留后。杜佑率淮南兵讨之不胜。六月,以杜佑、郓州李师古并加同平章事,佑为兼领徐、淮、濠节度使。《旧唐书》本传:
十六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卒,其子为三军所立,诏佑以淮南节度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徐泗节度使,委以讨伐。《新唐书》本传:“佑于出师应变非所长,因固境不敢进,乃诏授徐州节度使,析濠、泗二州隶淮南。初,佑决雷陂以应灌溉,斥海濒弃地为田。积米至五十万斛,列营三十区,士马整饰,四邻畏之。然宽假僚佐,故南宫樽、李亚、郑元均至争权乱政,帝为佑斥去之。”
801年贞元十七年六十七岁
在扬州。是年完成《通典》,进书朝廷。贾耽进《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
《唐会要》卷三六《修撰》:贞元十七年,太常寺进《大唐贞元新集开元复礼》二十卷。十月,贾耽撰并序《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上之。十九年二月,淮南节度使杜佑撰《通典》二百卷,上之。《唐会要》谓杜佑贞元十九年进书,当误。贞元十九年杜佑亦进书,为《理道要决》,非《通典》。见正文讨论。
802年贞元十八年六十八岁
在扬州。刘禹锡自淮南幕府调任渭南县主簿。王锷是年为淮南节度副使。《旧唐书》王锷本传:淮南节度使杜佑数请代,乃以锷为佑副。
厚事佑以悦之,坐必就司马听事。不数日,遂代佑。
803年贞元十九年六十九岁
入朝为相、检校司空。相德宗。《旧唐书》本传:十九年入朝,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充太清宫使。
王锷为淮南节度使。是年以关辅饥,罢科举。高郢为相。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永贞元年)七十一岁
佑以宰相领度支盐铁等使。王叔文为副使,实专其事。七月,佑上《请停河北转运疏》。
是年德宗卒。韦执谊为相。《旧唐书》本传;德宗崩,佑摄冢宰,寻进位检校司徒,充度支盐铁等使,依前平章事。旋又加弘文馆大学士。
时王叔文为副使,佑虽总统,而权归叔文。叔文败,又奏李巽为副使,颇有所立。《唐会要》卷八七《转运盐铁总叙》:顺宗即位,有司重奏盐法,以杜佑判度支,盐铁转运使,治于扬州。
806年元和元年七十二岁
顺宗崩,宪宗在谅,佑复以宰相摄冢宰。杜黄裳为礼仪使。让领度支使,荐李巽代之。《旧唐书》本传:顺宗崩,佑复摄冢宰,寻让金谷之务,引李巽自代。先是,度支以制用惜费,渐权百司之职,广署吏员,繁而难理。佑始奏营缮归之将作,木炭归之司农,染练归之少府,纲条颇整,公议多之,朝廷允其议。元和元年,册拜司徒、同平章事、封歧国公。
《新唐书》本传:宪宗在谅谙,复摄冢宰,尽让度支盐铁于巽。始,度支啬用度,多署吏权摄百司,繁而不纲,佑以营缮还匠作,木炭归司农,练染还少府,职务简修。
是年贾耽卒。郑余庆、袁滋为相。李吉甫自饶州刺史入为考功郎中、知制诰。王叔文等败,柳宗元、刘禹锡等贬为八司马。
807年元和二年七十三岁
佑以司徒为相视事。是年武元衡、李吉甫为相。杜佑请退,不许。
《旧唐书》本传:“(为相)岁余,请致仕,诏不许,但令三五日一入中书,平章政事。每入奏事,宪宗优礼之,不名,常呼司徒。”《新唐书》本传:“乞致仕,不听,诏三五日一入中书,平章政事。”《册府元龟》卷三一九:(元和)二年告老,表再上,诏答(不许)。
808年元和三年七十四岁
仍为相。许三、五日一入朝。十一月宪宗以为“杜佑筋力未衰,起今后每日入中书视事”(《旧唐书·宪宗纪》)。是年李吉甫进《元和国计簿》。
810年元和五年七十六岁
许佑一月三次入朝。是年佑在樊川别墅宴请同僚。
812年元和七年七十八岁
以太子太保致仕。仍许每月朝朔、望两次。是年去世。
《旧唐书》本传;“元和七年,被疾,六月,复乞骸骨,表四上,情理切至,宪宗不获已许之。”“其年十一月薨,寿七十八,废朝三日,册赠太傅,谥曰安简。”《新唐书》本传:“后数年,固乞骸骨,帝不得已,许之。仍拜光禄大夫、守太保致仕。裨朝朔望,遣中人锡予备厚。元和七年卒,年七十八,册赠太傅,谥曰安简。”
次年李吉甫上《元和郡县图志》三十卷。
佑长子师损。是年为工部郎中,嗣爵。位终司农少卿(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引《白氏长庆集》卷四四《答杜佑谢男师损除工部郎中表》)。师损三子:铨(官至复州司马,一度退官务农)、愉、羔(延陵令)。
次子式方。是年官昭应县令。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引《旧唐书·宪宗纪》元和九年三月条下称“前昭应令杜式方”。历司农少卿、太仆卿、桂管观察都防御使。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卒桂管观察使桂林任所(《旧唐书·穆宗纪》、《太平广记》卷一二三引《逸史》)。式方五子:
恽(富平尉)、憓(兴平尉)、悰(宪宗驸马。历殿中少监、京兆尹、诸镇节度观察使、工部尚书判度支,相武宗、懿宗)、恂、慆(泗州刺史)。
少子从郁。贞元末以门荫再迁太子司议郎,元和初秘书丞,终驾部员外郎。从郁二子:牧(进士及第,历弘文馆校书郎、幕府从事、掌书记、左补阙兼史馆修撰、诸部员外郎、诸州刺史、考功郎中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凯(进士及第,官至淮南节度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