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模式的理论来自于古典行政理论。古典行政理论认为行政组织为集权、层级的和金字塔形的,上下级之间形成指挥与命令关系,上级负责政策制定,下级负责执行。这种模式讲究的是科学管理的精神,实行功能分工,管理监督,命令统一,专业分工,层级节制,依法办事等等。但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由中央政策决定开始,容易忽视其他行动者的重要性,忽视低层官员与政策标的团体采取的各种策略。
(2)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强调应该给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构自主裁量权,使之能够适应复杂的政策情境;中央的政策决定者,其核心任务并不是设定政策执行的架构,而是提供一个充分的自主空间,使基层官员或地方执行机关能够采取适当的权宜措施,重新建构一个更能适应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模式促使我们能够正视执行过程机关组织之间的互惠性和裁量权。但是,正如自上而下模式过分重视中心而忽视边陲一样,自下而上的模式的缺点是过分重视边陲而忽视中心。
3.1.4公共政策评估
1.公共政策评估的内涵
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评估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有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评估政策方案的内容、规划与执行过程以及执行结果的活动。
公共政策评估的内涵主要包括:
(1)评估的对象为足以影响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与计划。
(2)评估的方法为多元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政策评估者包括官方的与非官方的评估者。
(4)政策评估的内容包括政策产出与政策结果,其中尤以政策结果最为重要。
2.公共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
对于具体的不同的公共政策的评估,其具体标准和指标可能不尽相同,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政策评估主要注意以下标准:
(1)效能(effectiveness)。效能指某项政策达成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将实际达成者与原定预期水准相比较,以了解政策是否产生所期望的结果或影响。
(2)效率(efficiency)。效率是指政策产出与所使用成本间的关系,通常以每单位成本所产生的价值最大化或每单位产品所需成本的最小化为评估基础。
(3)充分(adequacy)。充分是指政策目标达成后,消除问题的程度。虽然有时候政策目标的设定,是为了消除整个问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执行后可能只能对问题做部分的解决。以充分为标准可以衡量政策产生期望影响的程度。
(4)公正(equity)。公正是指政策执行后导致与该政策有关的社会上的资源、利益及成本公正分配的程度。一项公正的政策是一项影响或努力公正合理分配的政策。公正标准与社会上如何适当公正的分配资源息息相关,由于每个人、每个团体都有不同的需求,任何一项政策都难以完全满足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团体,因此只能谋求社会的福利最大化。
3.公共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
对于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
(1)政策方案调整。政策执行的情况在经过监测与评估之后,发现执行有困难或是环境已发生变化,或是人力、经费等资源不足时,就必须调整方案执行的方法、技术或程序等。
(2)政策方案持续。政策执行的情况在经过监测与评估之后,经推测已初步满足政策对象的需求、价值观、机会等,即政策方案的执行已达成基本目的,则可以继续执行政策方案,无需调整。
(3)政策方案终止。政策执行的情况在经过监测与评估之后,经推论原先的问题已获得解决或未获得解决反而产生更多问题时,就应当终止该政策方案的执行。
(4)政策方案重组。政策执行的情况在经过监测和评估之后,发现问题未获解决,是由于当初的问题界定不当、目标不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妥当等引起的,就应当重新建构问题,了解问题的症结,设计新的目标和新的解决方案,于是构成“政策循环”情况。
3.2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3.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
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自身也存在着诸如市场失灵、某种程度的市场失败与失序等缺陷,需要政府运用财政、货币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1.公共财政的涵义与特点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被创造出来,到最终进入消费领域,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分配过程。国民收入的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内部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之后又在全社会范围所作的分配。
在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分别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经济单位以及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中进行的。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国有企业、城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上缴给国家财政的税金以及国有企业上缴给国家财政的利润和农民上缴给国家财政的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在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中,第三产业上缴给国家财政的税金以及国家财政部分发行的国库券、经济建设债券等,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国家掌握这部分财政收入的目的是国家利用这些财政收入来满足社会各方面支出的需要,例如,保证国家和行政管理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用于发展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直接参与农业开发和能源、交通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以上分析说明了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同时又指出了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目的——借以满足社会各方面支出的需要。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公共财政是指市场经济中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纠正市场失灵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开展公务活动而进行的资金收支与管理活动。公共财政主要包括公共选择、公共收入、公共支出、财政体制、财政政策等内容。
公共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从这一概念的内容可以看出,公共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这就是公共财政的本质。
概括地说:
(1)公共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2)公共财政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3)公共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政府预算与预算制度
国家的财政是通过预算实施的。在我国,财政收支计划和上一年计划执行的结果,由财政部编制、汇总,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予以审批。经过一定法律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称为国家预算。计划在批准前称预算草案。计划执行的结果称决算。对预算基本含义的把握主要在于:它是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预算包括财政收入与支出,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
政府预算有以下三个特点:
(1)综合性。国家预算的组成内容决定了它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预算的一收一支都牵动着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各部门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积累水平,社会事业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可以从它们向国家提供的预算收入和安排的预算支出中反映出来。此外,国家预算能综合反映国家各级政权的资金集中情况,反映着各级政权财力、财权的大小。
(2)法律性。国家预算经权力机构批准后方能实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我国规定,国家各级预算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地方各级预算则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各级政府都必须严格执行预算,若要追加、追减,也必须报请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3)计划性。国家预算本身就是一个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
国家预算的总体结构状况称为预算体系。在我国,国家预算体系是由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组成的。预算的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相应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
3.2.2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公共财政理论越来越被我国的经济实践所证实。公共财政理论已正式成为我国政府在指导经济实践工作中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
(2)财政收入的形式。从我国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也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种形式。
(3)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要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必须从社会取得一定的收入,这种收入的主要形式是税收。税收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向居民和经济组织进行强制征收而取得的一种固定收入,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基本保障。只有规范的税收才能给政府带来稳定可靠的收入。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①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形式来确定国家作为征税者和社会成员作为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②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对纳税人不需要直接偿还,也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③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按事先确定的标准进行征收。
我国财政收入除税收以外,还有固定资产经营收益、政府收费等非税收入。政府收费是指政府为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而向使用者或受益者收取的费用。此外,为弥补赤字而向国内外发行的债券,构成政府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收入分别统计,但应纳入整个财政预算总收入之中。
(4)财政收入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第一,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财政分配是收入与支出的统一过程,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财政收入则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和保证,在一般情况下,收入的数量决定着财政支出的规模,收入多才能支出多。因此,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积极积累资金,才能为更多的财政支出创造前提。
第二,财政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社会产品,财政收入正是国家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对实现国家职能有重要意义。
第三,财政收入是正确处理各方面和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财政收入的取得不仅仅是个聚集资金的问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取得多少、采取何种方式,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涉及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处理。只有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才能达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分配关系的目的。
2.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作为财政分配的另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个体过程。
(2)财政支出的主要形式。财政支出具体表现为财政资金的安排、供应和监督使用的过程,它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去向和用途。从我国财政支出的用途范围看,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
(3)财政支出的功能。财政支出功能主要是确保政府履行政治、经济、社会各项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主要有:行政管理、国家安全、公安司法、监察、公益型事业、大型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支出等等。由于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国家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搞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同时,对需要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性、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进行必要的投入。我国现行财政支出范围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演变而来的,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方面,财政供给范围过大,包揽过多,特别是向竞争性生产建设领域的过多延伸,大大超出了政府职能范围,一些部门和地方拿财政资金去搞营利性、经营性投资,结果往往使得国家资金蒙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应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的支出,因为财力的紧张而不能给予充分的保障,这方面的政府职能仍然没有到位。因此,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势在必行。财政今后要逐步减少营利性、经营性领域的投资,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把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场,财力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当前,财政还要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只有国有企业效益提高,才能逐步减少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减轻财政支出负担。
(4)财政支出的意义有如下四点:
第一,财政支出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第二,财政支出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巩固和完善。
第三,财政支出促进了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四,财政支出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提供了物质保证。
3.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有收有支,就必然存在着收支关系问题。财政收支平衡指的是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财政收支对比,不外有三种情况: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在编制年度预算(计划)时,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但是,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可能出现的只是两种情况,或是结余,或是赤字。在出现结余的情况下,有一个结余数量大小的区别。如果结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人们自然就会把略有结余视为一种理想的财政平衡的标志。所以,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财政赤字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在财政赤字中,也有一个数量大小的差别,如果是略有赤字,也应当视为平衡,或是基本平衡。当然,如果财政赤字出现较大数额,则意味着国家的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对称,引发通货膨胀。